-
三明市 编辑
三明市,福建省辖地级市,位于福建省西部和西北部,北纬25°30′~27°07′,东经116°22′~118°39′之间。东依福州市,西毗江西省,东南邻泉州市,西南接龙岩市,北傍南平市,总面积22965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底,三明市辖2个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政府驻三元区新市北路412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三明市常住人口为2486450人。
1949年冬至1950年春,三明境域各地先后解放。1956年7月间,三元、明溪县合并成立三明县,隶属南平专署。1960年1月,三明人民公社筹委会改名为三明市人民委员会(为省辖三明市)。1961年11月,恢复三明县建制。 1963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明专员公署,将三明市降为地辖市。198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地辖三明市改为省辖市,并撤销三明地区行政公署。三明物产丰饶,是福建主要产粮区、重点林区、旅游区、革命老区和新兴工业基地;又是全国的文明城市。三明文化底蕴厚重,是闽人之源、闽江之源、闽学之源、闽师之源,也是著名的客家祖地、红土地,朱熹、杨时、罗从彦、黄慎、伊秉绶等历史文化名人出生于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三明从事重要革命实践。
2021年,三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953.47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09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503.35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1125.03亿元,增长8.0%。
中文名:三明市
行政区划代码:3504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福建省
地理位置:福建省西部和西北部
面积:22965km²
下辖地区:2个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三元区新市北路412号5楼
电话区号:0598
邮政编码:365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2486450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机场:三明沙县机场
火车站:三明站、三明北站、三元区站、三元西站等
车牌代码:闽G
地区生产总值:2953.47亿元(2021年)
市花:三角梅、迎春花
市树:黄花槐、红花紫荆
先秦两汉
2021年,三明市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全市年平均气温19.9℃,较常年偏高1.2℃,属异常偏高,为1961年以来最高。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375.2毫米,较常年偏少336.1毫米(19.6%),属偏少,比2020年偏少258.3毫米。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1783小时,较常年偏多210.3小时,属偏多,比2020年多171.2小时。
水资源
2021年,三明市地表水资源量为116.15亿立方米,比2020年少18.3%,比多年平均值少45.6%。三明市各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偏少16.6%~62.5%。全市主要河流沙溪、金溪、尤溪的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52.04亿立方米、48.66亿立方米、18.70亿立方米。与多年平均值相比,沙溪、金溪、尤溪分别少53.5%、30.7%,60.3%。
土地资源
截至2021年年底,三明市土地总面积229.65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6.3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12%;园地面积6.2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2%;林地面积189.6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60%;草地面积1.2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3%;湿地面积0.0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5.9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0%;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9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0%;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4.3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7%;其他土地面积2.8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4%。
矿产资源
截至2021年年底,三明市发现各类矿产79种,探明资源储量49种,开发利用矿产43种,主要矿种有煤、铁、铅锌、重晶石、钨矿、稀土、萤石、石墨、水泥用灰岩等。矿产分布相对集中,铁矿主要分布在大田,钨矿分布在宁化、清流等地;金、银、铜矿主要分布在尤溪、泰宁等地;煤集中在大田、永安等地;水泥用灰岩分布在永安、大田、将乐等地;萤石分布在将乐、明溪、清流等地;稀土主要分布在宁化、清流、明溪及尤溪等地。形成大田—永安煤矿、清流—明溪萤石矿、尤溪梅仙铅锌矿、宁化行洛坑钨矿、永安坑边水泥用灰岩等一批重要资源基地。
生物资源
截至2021年年底,三明市有维管束植物2188种(包括亚种、变种、变型),引种栽培的木本植物和竹类近300种。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94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四川苏铁、水松、东方水韭等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9种;省级重点保护珍贵树木20种。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0目92科594种。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144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穿山甲、小灵猫、金猫、云豹等1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7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3种。
森林资源
截至2021年年底,三明市林地面积189.9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7%,森林面积181.2万公顷(含非规划林地上的森林),森林覆盖率78.88%,森林蓄积量1.91亿立方米,林分平均亩蓄积量8.8立方米,位居全省各设区市第一。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三明市常住人口为2486450人。
2021年年末,三明市常住人口248万人,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79.92万户,户籍人口286.70万人。
综述
2021年,三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3.47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09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503.35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1125.03亿元,增长8.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8852元,比上年增长6.2%。
第一产业
2021年,三明市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550.14亿元,比上年增长5.5%。粮食种植面积241.97万亩,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稻谷面积178.13万亩,减少1.03万亩;烟叶种植面积32.80万亩,增加0.8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8.56万亩,增加0.3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20.04万亩,增加3.19万亩。全年粮食产量95.21万吨,比上年增加0.68万吨。其中,稻谷产量77.86万吨,增加0.23万吨。
第二产业
2021年,三明市工业增加值1078.56亿元,比上年增长3.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3.6%。在规模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7.6%;国有企业增长3.2%,集体企业增长3.1%,股份合作企业增长22.1%,股份制企业增长3.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7.2%;其他企业增长9.3%。分轻重看,轻工业增长3.8%,重工业增长3.2%。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6.1%,制造业增长4.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4%。工业产品销售率98.34%,比上年下降0.52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中,钢铁与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增速高于规模工业1.4个百分点。其中钢铁与装备产业增加值增长7.0%,高于全市规模工业3.4个百分点;以氟化工、石墨稀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增加值下降6.8%,低于全市规模工业10.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76.3%,其中有22个行业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占全市工业大类行业的57.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6%,增速高于全市规模工业13.0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增加值增长2.6%,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指 标 | 比上年增长(%) |
规模工业增加值 | 3.6 |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7.6 |
其中:大中型企业 | 5.1 |
其中:国有企业 | 3.2 |
集体企业 | 3.1 |
股份合作企业 | 22.1 |
股份制企业 | 3.6 |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 | -7.2 |
其他企业 | 9.3 |
其中:轻工业 | 3.8 |
重工业 | 3.2 |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三明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9.0%,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6.2%。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1.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1%。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增长25.9%。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63.3%,国内贷款下降52.3%,自筹资金增长34.5%,其他资金增长33.6%。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60.6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住宅投资126.62亿元,增长15.4%;办公楼投资3.22亿元,增长20.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9.76亿元,增长12.6%。国内贸易
2021年,三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1.87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限上企业零售额194.38亿元,增长8%;限下企业和个体户零售额657.49亿元,增长9.3%。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15.52亿元,比2020年增长4.8%。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3.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2.8%,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8.7%,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7.4%,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2%,粮油食品类增长11.3%。
对外经济
2021年,三明市进出口总额 123.7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出口116.5亿元,增长9.4%;进口7.2亿元,下降18.7%。进出口顺差109.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亿元。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6家,比2020年增加2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41亿元,增长70.2%。
行业 | 实际利用金额 (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
总计 | 24075 | 70.21 |
农、林、牧、渔业 | 4459 | 66.4 |
制造业 | 8912 | 33.0 |
建筑业 | 303 | 0 |
批发和零售业 | 4287 | 29.4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0 | -100 |
5013 | 0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437 | 0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64 | -88.2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500 | 0 |
旅游
2021年,三明市接待旅游人数4350.1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349.37亿元。
综述
三明是国家级公路枢纽城市。三明东连福州、泉州,西接中部腹地江西省,是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连接带,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纵深推进、连片发展的重要区域。三明已形成集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机场于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福(州)银(川)、泉(州)南(宁)、长(春)深(圳)高速公路贯穿境内,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2021年,三明市公路通车里程15699公里,增长2.0%;其中高速公路912公里,增长20.6%,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福建省第3位。各种运输方式全年完成货运量9900.86万吨,比上年增长7.7%;全年客运量1015.29万人,比上年下降14.0%。
三明台江大桥
公路
三明市有福(州)银(川)、泉(州)南(宁)、长(春)深(圳)高速公路贯穿境内,已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铁路
三明市境内有向莆铁路、南龙铁路、鹰厦铁路、浦梅铁路、兴泉铁路等通过。
三明市境内火车站有:三明站、三明南站、三明北站、三元区站、永安南站、永安南站、建宁县北站、泰宁站、将乐火车站、尤溪站、永安火车站、宁化站
航空
三明沙县民用机场位于原中央苏区县沙县城区东北侧、福银高速公路南侧,占地5143亩,距县城中心区约4千米,比沙县城区高约170m,净空条件较好,具备了双向起降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也拓展了沙县城市发展空间;近期飞行区等级为4C级,场区内总投资估算25亿元,新建一条长2600米跑道、5个机位、3台旅客登机桥和航站楼、航管楼、停车场、货运仓库、业务用房,配套建设供水、供电、供油、供气、气象、通信、消防救援以及生产生活辅助设施;设立全向信标台、跑道双向Ⅰ类仪表着陆系统。三明沙县民用机场可起降波音737系列、空客320系列机型。2020年预测旅客吞吐量可达47万人次;二期定位为中型机场,可直飞国内主要城市、港澳地区、东南亚国家,2040年旅客吞吐量预测350万人次、货邮4.7万吨。
三明沙县机场自2016年3月7日通航以来,先后开通了上海—三明、北京—武汉—三明、深圳—三明、广州—三明—唐山四条往返航班航线。
市委书记 | 黄如欣 |
市委副书记、市长 | 李春 |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 | 吕国健 、杨兴忠 |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挂职),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四庭副庭长、二级高级法官 | 王军强 |
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 张元明 、郭海阳 、廖金辉 |
副市长 | 林菁 |
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 | 柳建忠 |
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 | 杨永忠 |
(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12月)
教育事业
2021年,三明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5921人,在校生50002人,毕业生9908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3260人,在校生8440人,毕业生2055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13万人,在校生2.98万人,毕业生0.73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62万人,在校生4.75万人,毕业生1.48万人。普通初中招生3.38万人,在校生9.55万人,毕业生2.8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75万人,在校生22.49万人,毕业生3.33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0.24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9.91万人。
2021年,三明市初中毕业生普高升学率56.9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64%;幼儿入园率99.14%。全市高考历史组、物理组报名人数1.5万人。全市5800人、13274人次参加自学考试,8233人次获得单科合格证书,62人获得本、专科毕业证书。
中学
地名 | 初中 | 高中 |
---|---|---|
三元区 | 三明市第三中学、三明市第四中学、三明市第十二中学、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中学、梅列区第一实验学校、三明市列东中学、三明市第六中学、三明八中、三明十一中、洋溪中学 |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三明市第九中学、三明市第二中学 |
沙县区 | 沙县南霞初级中学、沙县大洛初级中学、沙县第五中学等 | 沙县第一中学、沙县金沙高级中学、沙县第五中学 |
永安市 | 永安市贡川初级中学、永安市大湖初级中学、永安市第九中学、永安市第十二中学、永安市第三中学等 | 永安市第一中学、永安市第三中学、永安市第九中学、永安市第十二中学 |
明溪县 | 明溪县沙溪初级中学、明溪县胡坊初级中学、明溪县盖洋中学、明溪县夏坊初级中学等 | 明溪县第一中学 |
清流县 | 清流县城关中学、清流县实验中学、清流县第三中学、清流县长校中学、清流县嵩口中学、清流县第二中学等 | 清流县第一中学、清流县第二中学 |
宁化第二中学、宁化第五中学、宁化第六中学等 | 宁化第一中学、宁化第二中学、宁化第五中学、宁化第六中学 | |
建宁县 | 建宁县第三中学、建宁县第二中学、建宁县黄埠中学、建宁县客坊中学、建宁县溪源中学、建宁县均口中学等 | 建宁县第一中学 |
泰宁县 | 泰宁县第二中学、泰宁县第三中学、泰宁县第四中学等 | 泰宁第一中学 |
将乐县 | 将乐县白莲初级中学、将乐县黄潭初级中学、将乐县第三中学、将乐县水南中学等 | 将乐县第一中学、将乐县水南中学 |
大田县 | 大田四中、大田六中、石牌初级中学、上京初级中学、太华初级中学、大田二中、大田三中、大田五中、鸿图中学等 | 大田一中、大田二中、大田三中、大田五中、鸿图中学 |
尤溪县 | 尤溪第一中学、尤溪县第二中学、尤溪县第五中学、尤溪县第七中学 |
高等教育
三明学院、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科学技术
2021年,三明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24%。全市共实施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97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72项、市级120项。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4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7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99家。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共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11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9家。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共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3家。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1家。建成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12家,其中国家备案众创空间3家,省级众创空间9家;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建成省级星创天地16家,其中国家级备案星创天地7家。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70项,成交额6992.52万元。全市专利授权4738件,比上年增长31.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84件,增长34.3%。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999件,比上年增长14.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012件,比上年增加0.637件。
文化事业
2021年,三明市文化系统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14个,其中:非国有博物馆2个。
2021年,三明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4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4处;全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12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65处;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0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6处,福建省历史文化街区6处,中国传统村落62处,省级传统村落97处;福建省特色小镇3处。出版发行各类报纸3种,期刊2种,有作品版权登记和著作权登记数量1611件。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7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45个;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3人,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25人。
国家一级图书馆:三明市图书馆、永安市图书馆、清流县图书馆、建宁县图书馆、将乐县图书馆、沙县图书馆、大田县图书馆
医疗卫生
2021年,三明市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38个,其中医院59个,卫生院124个,村卫生室1772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988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148人,注册护士8636人。年末共有医疗机构床位16166张,其中医院12504张,乡镇卫生院2686张。
体育事业
2021年,三明市参加全国性群体比赛211人次,获得15金;参加全省性群体比赛393人次,获得43金39银38铜。参加国际性竞技比赛3人次,获得 1金1银0铜;参加全国性竞技比赛65人次,获得19金5银6铜;参加全省性竞技比赛930人次,获得21金45银60铜。全市举办赛事活动380场,共有10.998万人次参加。全年销售体育彩票4.15亿元。
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将在三明市举办 。
社会保障
2021年,三明市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3.09万人,比上年增加1.76万人,其中在职37.88万人,离退休人员15.21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65万人,比上年增加0.29万人,其中在职8.10万人,离退休4.55万人。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3.76万人, 比上年增加1.27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5.38万人,比上年增加0.0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7.90万人, 比上年减少 3.4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7.54万人,比上年增加2.5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89万人,比上年增加0.11万人。全市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0.471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043万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926万人,增加0.2524万人;城乡特困人员0.4606万人,增加0.0019万人。
2021年,三明市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增至21023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1.78张。全市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站)7个,社区服务站1929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4558.30万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194.12万元。
城市象征
1991年1月24日,三明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决定,将三角梅和迎春花并列为“市花”,将黄花槐和红花紫荆并列为“市树”。
地方方言
三明市辖九县一市二区今所通行的方言,在全国十大区汉语方言中占有3种:闽方言、客方言和赣方言。属于闽方言的又有闽中、闽南、闽东、闽北4个区和3个过渡小区;属于客方言的是闽西客方言区的一部分;属于赣方言的是和赣东方言连片相近的闽西北赣方言区的一部分。在闽方言和客、赣方言之间还有一个过渡区。这10种大小方言之间均不能通话。
永安市、三元区、梅列区和沙县4个市(区)、县的大部分地区通行的是闽中方言,使用人口约80万人。
大田县的屏山、吴山、济阳等乡和桃源乡的部分村,永安县的西洋、大湖两乡近半和三元区岩前乡的部分村,尤溪县坂面乡的街面村通行的是闽南方言,使用人口6万多人。
尤溪县的尤溪口镇和洋中乡通行的是闽东方言,使用人口4万多人;沙县的青州镇通行的是闽北话和闽中话的过渡方言,使用人口约1万人。
大田、尤溪两县大部分地区及与其连片的永安、沙县的个别乡,是闽中和闽南、闽东3种方言之间的过渡地带。
建宁县话是闽赣方言区;泰宁话基本上也属闽赣方言,使用人口约22万人。
宁化、清流两县通行的是客家方言,使用人口约40万人。
闽方言和客、赣方言之间的过渡区包括将乐、明溪两县。将乐话语言体系属于“建州八音”系统的闽北方言,后受客、赣方言渗透,逐步形成兼有闽方言和客、赣方言的特点;明溪话也兼有闽方言、赣方言和闽西客方言的特点,把它们归入某个区都是不合适的,彼此间勉强可以通话,所以列为过渡区,使用人口约22万人。
文物
截至2021年年底,三明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分别为:三元区万寿岩遗址、中村窑遗址,泰宁尚书第建筑群、永安安贞堡、三明市区列西正顺庙、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明溪南山遗址、大田土堡群、尤溪玉井坊郑氏大厝、永安抗战旧址群、将乐岩仔洞遗址、沙县水美土堡群;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4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年底,三明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个,分别是传统戏剧类的永安大腔戏、泰宁梅林戏、杂剧作场戏,舞蹈类的龙舞(大田板灯龙)、民俗类的祭祖习俗(石壁客家祭祖习俗),传统技艺类的竹纸制作技艺、小吃制作技艺(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65个。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三明市境内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有: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清流县赖坊乡赖坊村、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福建省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大田县桃源镇东坂村、福建省宁化县曹坊镇下曹村、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1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有永安市吉山乡、永安市贡川镇、宁化县石壁镇、沙县富口镇、建宁县溪源乡上坪村、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大田县济阳乡济阳村、宁化县曹坊乡下曹村、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永安市槐南镇洋头村、永安市西洋镇福庄村、尤溪县台溪乡书京村、大田县桃源镇东坂村、大田县华兴乡杞溪村、大田县屏山乡许坑村、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16个(永安市吉山乡行政建制撤销,改为燕西街道吉山村)。
戏曲文化
梅林戏
梅林戏,俗称“泰宁大戏”,是流行闽赣边陲,相传清乾隆年间,由徽班经江西、浙江传至闽而形成的一种乡土戏。表演方式形成了梅林戏朴实、粗犷的艺术风格,唱念打做都有一定的程式动作,唱腔以皮簧、拨戏、吹腔为主,尚有南词北调,弦索、四平调、青板,小调等;乐器分文乐(弦乐、管乐)、武乐(锣、鼓、板);音乐曲调以弦乐伴奏和吹奏乐为主。行当有“七紧、八宽、九逍遥”之称,角色也分生、旦、净、末、丑,行当全、分工细,生、旦唱词大嗓开小嗓落,每句都有“噫”的拖音,山歌风味浓。花脸唱腔节奏强烈,老生唱腔变化多,声调高昂,丑行唱念结合,全剧粗犷与婉转相兼,别有情趣。服饰精致古野考究,化装时常在眉与唇间饰以红点更觉可爱,加上语言由过去讲当地的“土官话”改为现在的普通话上演。传统剧目有《飞龙带》《兰腰带》《乾坤带》《鸳鸯带》《双贵》《单贵图》等。
肩膀戏
肩膀戏,亦称肩头坪。据《沙县志》记载,清朝宣统年间,闽中沙县的民间戏剧十分活跃,各班竟相演出,时有"玉枕轩"的领班连细狗别出心裁,创新一种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肩膀戏。主要剧目有《小放牛》《补缸》《花子过关》等。
肩膀戏,是福建省独有的民间传统艺术。演技奇特,唱腔动听,兼容各调,场地不拘。素有"肩膀上的民间艺术奇葩"之美誉。
宜黄戏
宜黄戏俗称大戏、土戏。由昆曲、西秦腔发展演变而成的。明朝末年由江西抚州传入建宁,盛于清朝。当时,建宁拥有同师同祖同腔调的戏社五个,遍及建宁各集镇。宜黄戏主要以用二换一曲唱到底的《碧玉簪》《珍珠塔》誉名,次以传统正本戏《龙凤配》《二度梅》《下南唐》等二十余个剧目广流于众。宜黄戏腔调多唱上线(二换或二簧)折子戏(俗称杂戏)多于正本。
大腔戏
大腔戏,仅流传于永安青水乡一带,属戈阳腔戏,因是“大嗓子唱高腔、大锣大鼓唱大戏”。大腔戏保留了清晰的荆楚古音的纯洁面目,被誉为是“戏剧中的瑰宝”。大腔戏分生、旦、净、末、丑,乐器只有锣、鼓、钹、唢呐和板,传统剧目有《白兔记》《黄飞虎过西歧》等50余个。
南词
南词是将乐主要地方戏曲之一。据考,它源于江苏省苏州,原系一种坐唱曲艺。清代中期从浙江传入将乐,后广泛流传。县内城乡组建班社坐唱戏文,演唱者5~10人不等。在长期演唱实践中,此曲艺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发展,吸收民歌小调之精华,逐步形成带有地方韵味的将乐南词。
民俗文化
客家民俗
客家民俗
三明,作为福建省的一部分,因为山的阻隔、语言的特殊、历史的落后和贫困,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所以,相对地它保留了更多的晋、汉、唐、宋历史上几次客家大迁移的古代民俗文化。
岁节:舞龙,历来是岁时节日最为突出的一种民俗游艺活动,三明各地均有此俗,每逢佳节,人们在村头、草坪、长街、广场相聚舞龙,增添节日的喜庆,乞求来年的安康。这一带的龙,大多是竹、木、布、纸等扎成的,一般少则九节,多则三十余节,均为单数。
婚娶:始于周代的婚礼,在三明的一些地方依然可见。原始社会末期的“抢亲”,在我们这里仍有许多保留,例如迎娶新娘多半在半夜或天明之前;迎亲队伍到达女家时,女方把家中所有灯火全部吹灭,要等男方进门用带来的灯火将女方家的灯会部点亮,新娘才能出门等等,都是抢亲习俗的遗留。
食住:这方面的习俗是最有时代的代表性,在宁化、清流、明溪一带有着从晋代就已经有了记载“吃老鼠干”的习俗;宁化的“鱼生”资格就更老了,可以推至原始社会末期;还有“韭菜包”,它应当是北方饮食文化对南方饮食文化影响的最好见证。
放河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几天是客家人祭祀故去的亲人,超度亡灵的日子。旧时家家户户要制作米果、擂茶、制备三牲、香烛、纸钱,恭迎列祖列宗“回家”探视。村中还要打醮、做焰口、放河灯……其中最有趣的是放河灯。河灯是用上过蜡的红纸剪成荷花、鱼、船等形状,里面按上一根纸捻,入夜由僧人带至船上。僧人在船上设坛,诵经念佛,敲敲打打。无非是追荐亡灵,祈求消灾降福。烧过祭文后,在河灯里注入灯油,点亮放入江中。
时令习俗
春节:又叫元日,俗称“大初日”。是日,零点开始就有人早起燃放鞭炮叫“开门”,但门不敞开,鞭炮放完即关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早起,家中人也互相道喜,说吉利话。当天不挑水、不劈柴、不扫地。饭后出门礼拜社稷,曰“出行”。遇人互道“生财”、“添福添寿”,不走亲戚。初二开始走亲访友,至初六止。晚上需放鞭炮“封门”。初三“送垃圾”,每家此日开始打扫全庭院和厨房、过道,把清除的垃圾装在一提竹箕里或大篮里,带上香纸炮烛,派一个家人担着或二人扛着将垃圾倾倒河边。垃圾倒完后,要在河边拾大小石装入竹箕,名曰“拾元宝”,回家后倒在土地神座下,以图招财进宝之吉利,意为倒去垃圾担来元宝。
立春:“立春”之日,每家摆设香案于大厅前,先日用红纸束好鲜菜一棵,及各色鲜果数碟,全家人顶礼上供“天神”接春,有“新春大似年”之说,“立春”时刻,城乡各地,鞭炮声此起彼落,响彻云霄。
元宵节:俗称上元节。挨家挨户宰牲,买新肉,既是供品又是庆元霄佳肴。如有添男丁,须在正厅悬挂花灯一盏。是日将春节粘贴的“岁纸”撕下焚化。俗云:“烧了上元纸,各个寻生意。”“看了上元灯,各个操营生。”示意新年已过该各从其业了。各地乡村有举行跳灯舞龙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
清明:家族大开祠宇,具牲醴,祭祖毕,大摆筵席,曰“吃清明”。众乡民具祭品上墓除草、复土、挂纸。解放后,簇伙做清明消失了,个人上墓祭祖依旧。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数日前,各家陆续包裹粽子,亲友相互馈送。是日,所有门窗悬草蒲插艾条,贴钟馗像、八卦太极神符,以示驱邪避鬼,人人必饮雄黄酒。中午出外采草药曰“采节茶”。城区有龙舟赛。
“中天贶节”和“尝新”。定为农历六月初二,除有“中贶节”习俗地外,其他村落农民为庆丰收,在早稻吐穗时,择辛卯日,摘回未熟谷穗插于神座和土地厨香炉中,宰鸭捕鱼一并供拜,邀亲请友会餐,预庆丰收。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七月节或鬼节。此日,为追祭行人之日,家家户户必大量点蜡焚香烧纸,做“碱糍”。
中秋节: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或之前即使是偏僻村庄,也得早日往集市买好“月饼”。各乡村有吃“月饼”习惯。俗云:“五月节裹掉,七月节烧掉,八月节柄(饼)掉”。
重阳节:为九月初九,又叫“登高节”。各家改善生活,扎纸鸢供小孩嬉放。城区有登高、滚坝王窠等习惯。
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有些乡村称此日叫做“十月朝”。一年辛苦,宣告秋收结束,于是打糯糍,设简筵会友聚亲,以庆丰收。
冬至:时日设供,合家跪拜祭祖敬祖,曰“拜冬”。群居氏族,大开祠堂,设牲醴供祭,群拜祖先。
腊月: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俗称为灶君上天之日,于是家家户户晚饭后,设供祀灶。祈求上天奏好事。延续到正月初三,设供恭请灶君下凡,祈愿下地保平安。腊月择日进行大妇除,俗曰:“扬尘”,在过小年前,各家各户将门窗厨桌板壁等洗刷一新,庭院上下,扎帚扫刷。把庭院、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
除夕:俗称“三十夜”。是日,家家张贴对联,大小门窗贴上红纸扎好的岁纸,设盛馔,先祀社神祖先,后合家吃团圆饭,给小孩包压岁钱,晚上放炮请年辞岁,守岁封门。
饮食文化
宴席
三明境域地处山区,民风淳朴,宴席比较简单,一般酒宴为“八大碗两盆汤”为标准。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宴席的水准也在不断的上升,人们开始注重色、香、味美,山珍海味也较为常见。烹调工艺也丰富多彩,并融入闽菜、川菜、粤菜等特点。20世纪80年代始,三明群众宴席有较大变化,有“鸡鸭鱼肉赶下桌,乌龟王八爬上席”的新俗语。而且,西式饮食也逐步传入,如大型宴会中的自助餐,家庭式的西餐小宴等。20世纪90年代,人们又追求“返朴归真”,喜欢无污染的自然食品。还出现了不少以保健为目的的“药膳”餐饭,深受人们的欢迎。同时,菜肴的命名也越来越艺术化,有“孔雀开屏”、“南海风光”、“松鹤遐龄”、“龙凤呈祥”等。
山乡村镇的菜肴及宴席除了保持原有的特色之外,大多亦向城市的烹调工艺靠拢。
客家饮食
菜肴
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富裕了,鸡、鸭、鱼、肉等荤菜成了人们日常的菜肴,还有三明特产,如宁化的辣椒干、老鼠干,明溪的肉脯干,沙县的板鸭,永安的笋干,泰宁、建宁的豆荚干等,也成为地域性较为流行的上乘食品和馈赠亲友的珍贵礼品。
客家粄果
综述
截至2021年年底,三明市有A级景区71个。其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个,即泰宁风景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9个,即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三元瑞云山、三元格氏栲、将乐玉华洞、沙县小吃文化城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51个,即将乐常青旅游区、清流中华桂花文化园等。三明市有三明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三元国家森林公园、福建猫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将乐天阶山国家森林公园、福建闽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福建九龙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森林公园6处。 三明市有泰宁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地质公园有泰宁大金湖国家地质公园、宁化天鹅洞国家地质公园、永安国家地质公园、三明郊野国家地质公园、清流温泉国家地质公园。三明市有福建峨嵋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泰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泰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清晰保留的夷平面、密集的网状峡谷和绵延雄浑的早期丹霞峰丛的青年期丹霞地貌景观为特色,具有优良的湖光山色和森林生态系统自然风景之美具有世界遗产价值。区内有丹霞峰丛、峰林、石堡、石墙、石柱等正地貌,同时深切曲流、深切峡谷、巷谷、线谷及丹霞洞穴等负地貌特征则更为突出和典型。在已发现的中国650多处丹霞地貌中,泰宁是青年期丹霞地貌中发育典型、类型齐全、景观丰富、风景优美的地区,是青年期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
泰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金湖
金湖,因地处金溪上游,富含沙金而得名。金湖整体形状呈圆弧形,仿佛一轮新月,由东北向西南,再折向东南。2001年,金湖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地质公园。
金湖被誉为“天下第一湖山”,景观可概括为72峰、36岩、18洞、5泉、2瀑之美景,共分八大景区189个景点,49处胜景,具有山清、水秀、石美、洞奇、峰怪的“五绝”特点,造就了国内罕见的水上丹霞奇观,境内有甘露寺、水上一线天、幽谷迷津、天工佛像、天然摩崖石刻等奇观。闽江源
闽江源,即闽江发源地,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均口镇台田村严峰山西南坡,闽江源周边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源头主峰九县石,是建宁的东南屏障,登临峰顶,可眺闽赣九县。2001年10月,福建闽江源自然保护区被正式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3022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武夷山脉中段重要的生物区系组份、大面积的钟萼木和南方红豆杉原生种群、独特的生物群落类型和福建闽江正源头森林植被等。保护区的设立,对于完善闽江正源地生态保护网络、保护珍稀物种及栖息生境、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千里闽江正源发源于保护区内严峰山西南麓,闽江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022公顷。区内金铙山海拔1858米,是三明第一个高峰,地层古老,又是建宁椴、建宁金腰的模式标本采集地。该区是武夷山脉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的良好栖息地,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17种。
仙人谷
三明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森林公园,面积1488公顷,景区距市中心仅1公里,被称为“三明城市后花园”。公园遍布奇峰、异岩、幽谷、飞瀑。园内原始次生林一年四季苍翠,十二级瀑布飞挂于危崖夹峙间。森林公园所属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95%,共有维管束植物169科976种。2016年被《森林与人类》杂志社评选为“中国森林氧吧”。
三明物产丰富,竹、木、菇、闽笋、建莲、金桔、猕猴桃、花柰、天然宝石以及“汀州八干”的明溪肉脯干、宁化辣椒干、田鼠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明溪县:明溪肉脯干有“三老”、“秋荣”、“荣兴”、“老罗记”、“华鹰”、“正茂”等品牌,各种口味、包装都有。正茂香肠。
清流县:清流“蔬珍”笋干、笋丝、酸菜干、苦菜干、黄花菜、黑笋干、巴西菇、花菇告示;嵩溪豆腐皮、清津牌纯天然葛粉丝、九龙湖鱼干,“九利”茶籽油。
宁化县:客家传统美酒“客源酒娘”、天然纯净“老鼠干”、宁化山茶油、笋干、花菇、茶树菇、红菇、豆腐皮。
梅列区:草菇、老抽、香酥、白米醋、老抽王、黄豆油等三星公司的“龟龙”牌系列食品。健盛公司的天然水煮笋、猪肚菇、小白菇、珍稀菇、茶树菇。
将乐县:洋窠熟笋干、苦瓜茶。
沙县:郑湖板鸭和浩田板鸭以及夏茂特产“辣倒神”牌辣酱;沙县富口“老情人”豆干、麻辣豆干、猪肉干、素牛肉、卤花生。
三元区:农旺出品的笋脯分“五香”、“麻辣”两种口味;原野食品笋片、脆笋、鲜菇;水煮笋、清水笋。
永安市:永安玉笋、清水盐笋、清水苦笋、香辣苦笋、安贞粉干、含笑馅饼、永安金线莲。
泰宁县:大金湖盛产各类天然淡水鱼,如金湖白鱼、鱼条、鱼片、翘嘴鱼、枪鱼、桂鱼、鲤鱼、黄安等十几个品牌。
建宁县:省著名商标“文鑫”:西门莲子、皇家贡品建莲莲子(礼品)、红枣桂圆莲子糊、建宁白莲、建宁莲子、孟宗笋干品牌产品:金丝笋、闽丝笋、水煮笋、凤尾笋、水煮笋干(礼品)。
大田县:阿佳野菜、鱼腥草茶、绞股蓝茶、苦菜茶、金针菜、绞股蓝珠茶、脱水苦菜、玫瑰茄、苦菜干;上京仙人掌面干、高山茶、九层粿、武陵烤兔等。
尤溪县:金桔、珍珠笋干、茶树菇。
唐至清代,三明市境内共有进士及第720人,其中一甲进士12人,内有状元5人、榜眼2人、探花5人。宋代泰宁县有“隔河两状元,同堂四进士”,建宁县有“一门四进士”;宋元符年间沙县,清乾隆年间建宁、明溪县皆有“兄弟双进士”的功名传为佳话。
三明境内也曾涌现出的众多文人墨客,或著书立说,或吟诗作画,均富有造诣。唐代中丞范元超、范志高父子皆以文才进入仕途。宋时,“闽学四贤”中的杨时、罗从彦、朱熹集理学之大成,世代弘扬,传播海内外;宁化郑文宝以小篆著称于世,且善诗文,其代表作《江表志》《玉玺记》备受推崇;南宋建宁周武仲也驰名于书坛。明初沙县籍宫廷画家边景昭之画作属“禁中三绝”之一,被誉为“宋代以后画坛第一人”;明代三明籍仕外官居山西司后布政的谢光申著有《谢文伯文集》,藏书6万卷。清代宁化李世熊所著《离骚评注》和《宁化县志》皆负盛名;同时代宁化籍“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和书法家伊秉绶的书画作品更是享誉中外。而在近现代,抗日战争时期聚集于东南文化中心永安的一大批进步文化人黎烈文、邵荃麟、王西彦、董秋芳、许钦文、谷斯芬、章靳以、羊枣、艾芜等人的作品文章,当代范方等人的诗词,林万春等人的散文,均著称于世。
2017年2月,文化部批准设立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包含三明市的宁化、清流、明溪三县。
2019年8月13日,三明市入选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2019年11月3日,“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TOP100”发布,三明排名第77。
2019年11月6日,三明市入选中国地级市百强第40名。
2020年1月,“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发布,三明排名第91。
2020年7月,三明市入选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名单。
2020年10月20日,三明市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12月11日,三明市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名单。
2020年12月25日,三明市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 同日,三明市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5月,三明市入选“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名单。
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决定在福建省三明市设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2021年10月12日,三明市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1年12月2日,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公示三明市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拟授牌命名对象。
2022年2月8日,三明市被全国爱卫会确认为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
2022年11月,被列为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