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 编辑

江苏省辖、苏州市代管县级市

张家港市,江苏县级市,由苏州市代管,位于中国大陆东部,长江下游南岸,东南与常熟相连,南与苏州、无锡相邻,西与江阴接壤,北滨长江,与如皋靖江隔江相望,总面积999平方千,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95.67平方千米。下辖3个,7个镇,另设有7个功能区。

家港市原名沙洲,19869撤销沙洲县,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命名设立张家港市。境内自然环境,拥有香山、暨阳凤凰山、永联小镇风景名胜。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截至2021年末,张家港市常住人口144.04万人。2021年,张家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30.2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7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50.8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49.58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0∶51.2∶47.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10万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张家港市

外文名:Zhangjiagang

别名:沙洲

行政区划代码:320582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江苏省苏州市

地理位置:江苏省苏州地区北部,长江下游南岸

面积:999km²

下辖地区:3个街道,7个镇,另设有7个功能区

政府驻地:杨舍镇人民中路28号

话区号:(+86)512

邮政编码:215600—215637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44.04万(2021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双山、香山、凤凰山、东渡苑、恬庄古镇、暨阳湖

火车站:张家港站、张家港北站

车牌代码:苏E、苏U

地区生产总值:3030.21亿元(2021年)

历史沿革

编辑

8000年前,张家港南部地区就有人类活动,拥有1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们是:东山村遗址、徐家湾遗址、许庄遗址、蔡墩遗址、韩墩遗址、河阳山遗址、凤凰山遗址、西新村遗址、西张遗址、西旸遗址、墩遗址。时间分布在距今2500年至8000年之间,其中南沙东山村遗址的出土文物是长江下游最早的古文化遗址。

商末,属勾吴之地。

秋时期,属吴国延陵。

张家港张家港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张家港市境内水资源丰富。地水中河港蓄水量丰水年为2.36亿立方米,中等干旱年为9700万立方米。2016年全市沿江各闸共引水11.58亿立方米,排水38.59亿立方米。其中,汛期沿江各节制闸共引水5.89亿立方米,排水24.33亿立方米。全年实际用水量:地表水9.18亿立方米(火电企业用水量为全口径计算),浅层地下水106.8万立方米。全境河港纵横,土地肥沃,有大小河道9002条,总长4569.51千米。

土地资源

据张家港市国土资源局统计发布,至2015年年末,全市实有耕地30186.84公顷、园地3470.49公顷、林地203.87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7935.8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256.3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8402.72公顷、其他土地416.36公顷。

矿产资源

张家港市境内矿产资源已发现的矿产品种主要有:砂石、砖瓦黏土、矿泉水、煤炭、天然气等。其中探明的储量有:砂石约6000万吨,煤炭约2010万吨,天然气约8000万立方米,矿泉水约8000万立方米。2003年建成凤凰地热井温泉,水温45℃,日产地热水624立方米。

植物资源

张家港市野生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有百余科近500个品种,常见的有24科80个品种,分布在田间、山丘、河边、滩地,可用于农、牧、渔业生产,手工编织及疾病治疗。另有常见绿化植物314种。

动物资源

张家港市境内共有野生动物资源13纲292个品种。其中,纲类有刀鱼、河豚、鲫鱼等96种,爬行纲类有龟、鳖、等21种,纲类有野鸡、野鸭、、雀等104种,哺乳纲类有野兔、刺猬、鼠等8种,另有野生无脊椎动物63种。

人口

编辑

截至2021年末,张家港市常住人口144.04万人,增长0.6%。年末户籍总人口92.93万人。年末外来暂住人口66.03万人。全市出生人口4455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4.8‰。

政治

编辑

市委书记:韩卫

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剑峰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1年,张家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30.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75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1550.88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1449.58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比重为1.0∶51.2∶47.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10万元,增长7.6%。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张家港市完成全会固定资产投资554.67亿元,增长5.4%。其中,工业投资212.48亿元,增长6.0%;服务业投资341.23亿元,增长4.8%;新兴产业投资199.05亿元,增长16.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5.9%。

财税收支

2021年,张家港市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4.13亿元,增长5.5%,税收收入223.02亿元,增长7.2%。其中: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9.5%和15.1%。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4.40亿元,增长4.8%。

人民生活

2021年,张家港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01元,增长9.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939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59元,增长10.3%。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644元,增长20.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216元,增长19.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234元,增长22.3%。

第一产业

2021年,张家港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04亿元,增长2.2%。其中,农业产值34.93亿元,林业产值5.46亿元,牧业产值3.05亿元,渔业产值2.7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83亿元。农业电子商务销售额17.6亿元,新增苏州市智慧农业示范生产场景4家,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面积6918亩。

种植业

2021年,张家港市播种面积45.0万亩,增长5.7%;总产21.47万吨,增长3.4%。夏粮总产6.30万吨,增长11.1%,其中,小麦6.27万吨,增长11.4%;秋粮总产15.17万吨,增长0.5%,其中,水稻14.73万吨,增长0.2%。主要农产品中,猪肉产量1224吨,增长88.3%;蔬菜产量26.15万吨,下降0.5%;水产品产量9820吨,下降10.0%。

农业基础

2021年,张家港市新建标准农田3.98万亩,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2万亩。全市农机总动力29.89万千瓦,农业机械化水平94.9%,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97.6%。

第二产业

工业

2021年,张家港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42.44亿元,增长19.7%;实现营业收入7171.82亿元,增长24.1%;利润总额431.36亿元,增长55.2%;利税总额555.41亿元,增长45.3%,其中规上总产值和利润总额均创历年来新高。全市五大主导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93.4%。其中,冶金行业产值2740.56亿元,增长26.4%;机电行业产值1002.26亿元,增长12.0%;化工行业产值867.33亿元,增长18.2%;纺织行业产值505.61亿元,下降1.7%;食品行业产值342.11亿元,增长38.2%。

2021年,张家港市完成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产值2732.06亿元,增长14.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46.8%。其中,新材料行业产值1615.97亿元,增长14.1%;高端装备行业产值506.18亿元,增长4.3%;新能源行业产值257.04亿元,增长32.1%;智能电网及再生利用行业产值271.23亿元,增长24.0%;新医药及其他行业产值81.64亿元,增长10.4%。

建筑业

2021年,张家港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1.12亿元,增长18.5%。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产值220.25亿元,增长19.0%。竣工产值161.21亿元,增长13.0%,竣工率为72.9%。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616.28万平方米,下降3.7%,其中,新开工面积604.49万平方米,增长1.6%。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1年,张家港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0.06亿元,增长16.2%。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分类零售额中,汽车类下降5.6%,其中新能源汽车类增长256.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6.0%;粮油、食品类下降2.9%。

对外经济

2021年,张家港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34.60亿美元,增长29.6%。其中,进口总额252.55亿美元,增长30.6%;出口总额182.05亿美元,增长28.2%。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378.54亿美元,增长30.2%;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比为87.1%。全年新批外资企业64家,新增注册外资21.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68亿美元,同比增长29.0%。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8个,协议投资总额1.68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1.53亿美元。新派境外劳务人员总数8人。

房地产业

2021年,张家港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77.62亿元,增长12.4%。房屋施工面积1340.69万平方米,增长6.3%,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546.97万平方米;本年房屋竣工面积170.48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26.34万平方米,增长6.3%。

邮电通信

2021年,张家港市实现邮政业务总量11.13亿元,增长24.1%。邮政函件业务58.58万件;包裹业务1.49万件;快递业务8660.52万件,快递业务收入9.07亿元。通信业务总收入19.97亿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90.16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77.23万户。

旅游业

截至2021年末,张家港市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工业旅游区3个,省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1个,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1个。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2.55亿元,增长3.4%;接待国内外游客708.76万人次,增长33.2%。

金融

截至2021年末,张家港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239.28亿元,比年初增加557.29亿元,增长15.1%;本外币贷款余额3507.36亿元,比年初增加578.23亿元,增长19.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738.40亿元,比年初增加212.13亿元,增长13.9%;个人消费贷款余额830.25亿元,增长11.3%。

2021年,张家港市新增上市8家(其中科创板3家)、直接融资超183亿元,创历史“双新高,其中境内上市7家,列苏州十板块第一、全省县市第一;上市企业中领军人才企业、纳斯达克上市实现“零突破”;截至2021年末,张家港市上市公司累计达28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26家;科创板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76家。截至2021年末,张家港市证券开户数31.44万户,增长9.2%;全年累计证券交易额9219.29亿元,增长113.4%。

保险业

2021年,张家港市全口径保险业务收入67.22亿元,增长3.3%。保险理赔支出19.97亿元,增长10.1%。

张家港市 张家港市

交通运输

编辑

交通

港口

张家港境内有天然良港张家港港,不冻不淤,深水贴岸,安全避风。现有万吨级泊位34个,年吞吐量超4000万吨,已开通19条国际航线,每月40多个国际航班,与世界150个港口有货运往来。张家港保税区是全国15个保税区中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面积4.1平方千米,主要功能为国际贸易、出口加工和保税仓储。

铁路

2020年7月1日,沪苏通铁路一期以及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开通运营,张家港站同步开通运营。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2014年5月开工建设,2019年9月大桥主跨合龙。沪苏通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也是京沪第二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南通市,经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最终到达上海市嘉定区,一期线路总长137.48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全线设9个车站。 张家港站是沪苏通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和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三线交会的枢纽站。自2020年7月1日与沪苏通铁路同步开通运营以来,截至2020年12月,张家港站共计发送旅客约130万人次。

已经开通的沪苏通铁路一期连接上海桥站和上海站,二期将可连接上海东站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计划“十四五”期间建成通车。 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正稳步推进,通苏嘉甬铁路还在规划建设中。

机场

距港口57千米的无常州,分别建有硕放机场和奔牛机场,空中运输便捷。

运输

2021年,张家港市货物运输周转量完成79.96亿吨千米,增长19.3%;实现交通运输业务收入51.35亿元,增长20.0%;口岸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57亿吨,增长2.7%,其中,外贸吞吐量6594万吨,增长2.6%,集装箱吞吐量86.84万标箱,增长3.1%。

截至2021年末,张家港市拥有机动车49.54万辆,其中,汽车48.19万辆。全市公交运营汽车达830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达560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3285.1万人次,增长9.2%,公交路数达69路。高铁列车停站对数65.5对/天。铁路客运总量322.67万人次。

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事业

2021年,张家港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8.7%。净增高新技术企业67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852家,入围省潜在独角兽企业2家、苏州“独角兽”培育企业10家。新开工科创孵化载体面积139.78万平方米;新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新增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9家。2021年度全市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54项。引进科技招商项目523项。张家港市被省政府办公厅表彰为“推进科技政策落实和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的地方”。全市全年新增张家港市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119名,引进落地张家港市重大创新创业团队3个。新增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人才3人、省“双创计划”人才15人、“姑苏计划”人才38人,长期引进外国专家57人。获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国张家港留学人员创业园。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张家港市共有各类学校177所,在校学生22.75万人,其中,新市民子11.41万人,专任教师14987人。其中,高校2所,在校学生15967人,专任教师513人;普通中学44所,在校学生54678人,专任教师4492人;小学41所,在校学生98800人,专任教师5760人;幼儿园84所,在园幼儿44237人,专任教师3156人。张家港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教改带头人及以上骨干教师3369人,占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在编专任教师总数的31.0%。全市高考本科达线率、职校对口单招本科达线人数连续多年位居苏州前列。在2021年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中,张家港市综合得分位居全省前列,列苏州市各县市第一。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张家港市累计建成24小时图书馆驿站50个;市级图书馆总藏量278.36万册,其中,图书266.97万册;博物馆共有文物藏品5808件(套);剧团总计演出1832场次。全年志愿服务总时长157万小时,在江苏省县市区率先实现了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四个类型大满贯。

体育事业

2021年,张家港市籍射击运动员盛豪参加东京奥运会获男子10米气步枪银牌。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共获4金2银1铜和群众展演项目2项荣誉,连续5个全运周期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入选首批省级体育消费城市试点单位,连续三年荣获省县级体育重点工作督查第一名。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5.45平方米,万人体育健身设施拥有数92.45件。务教育阶段累计建成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4所、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4所、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3所。体育彩票销量达到4.57亿元。

卫生事业

截至2021年末,张家港市共有卫生机构502个,其中,医院39所。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总数13912人,卫生技术人员11430人,其中,医生4571人;核定床位数9408张。全市村(居)民医疗互助覆盖群众59.91万人,累计补助1.48亿元。八大类病患配药不出镇(区)比例达80%,不出社区比例达50%。全年异地就医诊直接结算率为95.3%。

劳动就业

2021年,张家港市新增城镇就业2364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82个,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9.5%,城镇登记失业率1.75%。

社会保障

2021年,张家港市新增社保参保人员5.35万人。低保标准提高到1095元/月,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1533元/月。全年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476.10万元,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生活救助金540.51万元,特困人员供养资金534.03万元,困难群众物价上涨动态补贴30.83万元,困难群众水电气电视补助136.05万元。开展临时救助,发放救助资金115.69万元。开展“安居工程”项目,发放项目补贴资金126.4万元。为困难群众发放“五一”“十一”慰问金69.09万元,发放2021年春节慰问金1.42亿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6216.69万元,发放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补贴570.91万元,为困难家庭学生发放慈善助学金168.25万元。享受医疗救助的特定困难人员15.79万人次,发放救助金3825万元;享受大病保险1.6万人,发放大病保险补偿款9600万元。全市困难群众服务保障覆盖率100%;村(居)民医疗互助覆盖全市194个村(社区),参加人员总计59.91万人。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4.28万人,其中,2021年4月起苏州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的五个城市之一,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公积金缴存范围,本市个体工商户缴存148人、自由职业者缴存18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实现全覆盖,接受上门服务居家老人数占比达17.7%,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99.3%。

基础建设

2021年,张家港市19个民生实事、405个民生微实事项目高效推进。安置房竣工面积83.9万平方米,安置过渡户2663户。新增城镇天然气配套用户1.17万户,完成老住宅区天然气改造6300户。完成集贸市场标准化改造13家,新建1家。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完成“三定一督”四分类小区升级改造362个。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城镇新(改)建公厕107座。新增车位1.9万个。

环境保护

2021年,张家港市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下降11.8%;空气优良率达83.6%,同比持平。综合整治劣V类水体45条,疏浚河道497条,建设生态美丽河道91条。13个国省考断面及19条主要通江支流水质优Ш比例均达到100%。成功创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2021年,张家港市完成农村造林584.7亩,长江沿岸造林50亩,建成2个省级绿美村庄。与国家电投签订“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战略研究及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单位GDP能耗下降3.7%。拆旧复垦、“腾笼换凤”土地面积分别为11640亩、3695亩。2021年通报的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中,张家港市综合评价得分位居全省第一。

张家港市 张家港市

历史文化

编辑

方言

张家港通行吴语。张家港话主要有五种吴语口音,包括澄东话、澄要话、虞西话、老沙话、常阴沙话。张家港南部是江南古陆,已有八千年历史。张家港话具有全浊音,分尖团音,有入声韵和8个声调,平上去入因清浊而各分阴阳。

张家港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澄东话、澄要话、老沙话划属毗陵小片,虞西话、常阴沙话划属苏沪嘉小片。澄东话、澄要话、虞西话合称为江南话,使用人口约占张家港人口的51.93%。老沙话、常阴沙话合称为沙上话,使用人口约占张家港人口的43.89%。吴语人口占张家港户籍人口的95.82%。

1、澄东话、澄要话:澄东话以市区杨舍话为代表,澄东话分布于杨舍、泗港、塘市、闸上、后塍,接近江阴东乡话,与江阴新桥、华士、周庄、北漍、无锡港下一带方言类似,属于毗陵小片,实际上是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与苏沪嘉小片的过渡地带。港区、南沙、中兴、后塍西部方言更靠近江阴市区话,算澄要话。澄东话和澄要话占户籍人口的26.4%。

2、虞西话:以东南部重镇塘桥话为代表,属苏沪嘉小片,与常熟市区及西部话基本一致,俗称“常熟话”,分布在东南部靠近常熟市的塘桥、凤凰、港口、西张等镇和杨舍的东部。虞西话占户籍人口的25.53%。

3、老沙话:以德积、大新为代表,分布在西北部晨阳、德积、合兴、大新等镇,后塍镇北部,锦丰镇部分地区和原港区镇靠近德积镇的部分,使用人口约占20.76%。老沙话含有江淮官话的一个特征,“没有”说成”没得”。老沙话发音上有趋近江阴市区话和靖江话的特征,也归入毗陵小片。

4、常阴沙话:也称“沙上话”、“崇明话”,以东北部锦丰为代表,分布在东北部沿江的锦丰、三兴、乐余、兆丰、南丰等镇和常阴沙农场,使用人口约占23.13%。与崇明、海门、启东方言基本一致,属于苏沪嘉小片。

5、江北话:包括如皋话(分布在锦丰、乐余两镇沿江部分,大新镇段山村委会一带和德积、双山、合兴、三兴等镇的少数地区)、南通话、扬中话等被称为江北话的方言。江淮官话人口约有3万余,占4.18%,属于客籍移民方言。

文物古迹

张家港市历史久远,拥有1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们是:东山村遗址、徐家湾遗址、许庄遗址、蔡墩遗址、韩墩遗址、河阳山遗址、凤凰山遗址、西新村遗址、西张遗址、西旸遗址、老烟墩遗址。时间分布在距今2500年至8000年之间,其中南沙东山村遗址的出土文物是长江下游最早的古文化遗址。

革命传统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家港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沙洲农民暴动起义,开展抗日救国运动,积极配合渡江作战,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境内重要的纪念设施有:双山渡江战役纪念碑、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香山烈士陵园、巫山渡江战役登陆纪念碑、学勤广场、毋忘国耻纪念碑亭、南丰之战纪念广场等。重要革命机构旧址有:民国十五年(1926年)中国共产党金村支部旧址、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沙洲县办事处旧址、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地旧址、蔡悲鸿办公旧址、重建后的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活动地旧址、江南保安司部警卫一团成立地、新四军六师十八旅后方医院第一疗养所旧址、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修械所旧址、地下情报站、交通站旧址等。重要历史事件纪念地有:农民暴动纪念地(后塍农民暴动纪念地、占文桥农民暴动纪念地、杨舍农民暴动纪念地、店岸福利垦殖公司暴动纪念地)、拦门沙江心遭遇战纪念地、常家埭地洞旧址、恬庄“千人坑”纪念地、谭震林抗战动员讲话纪念地暨年旺街小学党支部旧址、血战南横套纪念地、收缴伪军武装纪念地等。重要人物故居及纪念地有:孙逊群烈士纪念地、谢恺烈士故居、茅学勤烈士纪念地、范之故居、田平故居、许亚故居、孙洁人故居等。

风景名胜

编辑

香山景区

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张家港市保税区(金港镇)境内,交通便捷,占地4.37平方千米,山体东西长2.3千米,南北长1.9千米,最高处海拔136.6米,历来有“香山十八景”之说。香山因吴妃采香而闻名(徐霞客)。“香山十八景”:包括藏军洞、梅花堂、桃花涧、采香径、过潭、听松吟、钓鱼台、洗砚池、石门、观音殿、荷花厅、圆寂塔、圣清池、毗陵井、门夜、天台石、归公洞、烽火台。

暨阳湖景区

国家AAAA级景区。是张家港的城市客厅,利用先进的生态理念和技术把自然引入城市,人工打造了自然的生态湿地风景,暨阳湖生态园分7块区域,分别为欢乐世界、假日公园、假日广场、濒水休闲公园、螺洲岛、湖生态公园、暨阳湖湿地。

凤凰山景区

国家AAAA级景区,江苏省自驾游基地。景区座落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吴歌之乡——凤凰镇。凤凰山山体由西而东走向,犹如丹凤展翅,故称“凤凰山”。自东吴赤乌年间建永庆寺开始,历代就是游人观的好去处。曾有内外八景之说。“内八景”有三潭、四井、古桧、空杨、秀峰、醴泉、丞相墓、状元读书台;“外八景”有湖下书声、坊基酒肆、港口渔歌、柴场牧唱、桑岸啼鸣、莲塘游鱼、松林落照、精舍飘幡。

东渡苑景区

国家AAA级景区。位于张家港市塘桥镇北,始建于1994年8月。占地面积275亩,是鉴真第六次成功东渡的起航地。景区主体建筑为鉴真东渡纪念馆,馆名由赵朴初先生题写。馆内安放鉴真大师铜像一尊,并有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孙平化题写的"东渡沧桑"大型木屏,两厢长廊分别有鉴真东渡行迹木刻画屏和历代题诵鉴真东渡书法碑刻。苑西建有经幢亭,1963年值鉴真大师圆寂1200周年之际,国家纪念委员会在此设立石刻"经幢"一柱。苑东建有东渡寺、文化走廊、古泗浦照壁、水景茶室等景观,是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续剧《鉴真东渡》拍摄景地。

永联小镇

国家AAAA级景区,挖掘本地资源,建成了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永联钓中心、永联水上乐园、江鲜美食街等旅游资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美食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江南乡村生活体验地。一年四季皆可游玩:春游农耕园,夏玩水世界,秋采瓜果蔬,冬泡氟温泉。小镇拥有一条特色鲜明的江鲜美食街,集聚了沙洲风情、江鲜大酒店等江鲜餐饮名店。每年还会举办江鲜美食节。景区土特产品种有永联大米、自酿米酒、手工油、长江白丝、草头干、鹿茸酒等20多个品种。

常阴沙景区

国家AAA级景区。位于张家港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东临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是一个集餐饮住宿、商务会议、休闲娱乐、烧烤垂钓、采摘观光、度假疗养为一体的滨江风情休闲区。建立了“优质稻米、果蔬园艺、特色水产、休闲旅游”四大产业,“滨江风光、乡村风情、生态农业、知青文化”四大旅游品牌。

著名人物

编辑

丘崇

沈瑀

钱谦益

钱朝鼎

庞鸿书

钱陆灿

缪希雍

缪昌期

蔡悲鸿

曹楚南

杨岱

赵用

叶廷甲

许蓉

徐恪

孙承恩

李伟

蒋来清

童秉纲

地方特产

编辑

长江三鲜

鲥鱼、刀鱼、河豚并誉为“长江三鲜”。《本草纲目》载,鲥鱼“夏初时有,余月则无,故名”。鲥鱼鳞可食,肥嫩清鲜。古时曾列为皇帝的“御膳”珍肴,后蜚声海外。张家港境内长江水域属河口段,鲥鱼至此,体内脂肪消耗少,丰腴肥硕,肉味鲜,营养丰富。刀鱼体形狭长侧薄,颇似尖刀,银白色,肉质细嫩,但多细毛状骨刺。肉味鲜美,肥而不腻,兼有微香。河豚产于咸水和淡水相交处的水域里,营养丰富,腴肥鲜美且带野味,与众不同。宋《明道杂志》曾称颂它为“水族中之奇味也”。

长江蟹

学名中华绒螯蟹,养殖历史较久。长江蟹营养丰富,每100克蟹肉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碳水化合物7克,维生素A为5960国际单位,热量139千卡,为一般水产品之冠。由于其所含脂肪为不饱和脂肪,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血管硬化有预防作用,蟹黄中富含的卵磷脂对智力发育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优质的长江蟹外观表现为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在肉质与口味方面表现为肥、鲜、腥、甜。曾获首届中国“华东杯”河蟹评比大赛“最佳种质”和“优胜奖”。

鹿苑鸡

因产于鹿苑而得名,相传已有200年的饲养历史。鹿苑鸡的毛、皮、嘴、脚均为黄色,颈羽、尾羽和翅羽间有稀疏黑毛。公鸡脚杆高壮,傲然挺立,大的体重可达到4千克以上,有“九斤王”之称。母鸡脚杆粗矮,浑重壮实,重2千克以上,年产蛋在140个至200个之间,平均蛋重54克。该鸡肉质细嫩、肥美、香鲜、味浓。民间传说,清代同治、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常把鹿苑鸡作为特产,带至京城赠送亲友和同僚。2014年,鹿苑鸡被确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血糯

又名“呕血糯”,或称“莲糯”,是一种名的糯稻。谷粒皮壳呈浅紫色,其米殷红如鸭血,蛋白质含量高,有强身补血功效,清代列为“御米”,民间视为营养和滋补食品,是制作八宝饭的主要原料。境内塘桥镇金村、凤凰镇一带均有种植。清《常昭合志·物产志》载:“血糯,亦名红莲糯,宜粥。”金鹤翀所撰《金村小志》载:“糯米之佳者曰‘落霜青’,曰‘红莲糯’。江阴人亦来购取,云:唯产金村者为佳。”

凤凰稻

是凤凰山附近长期培育成的优良粳稻,谷粒基部有双翼(护颖),似凤凰展翅,故名凤凰稻。清代《常昭合志》中列为著名物产。凤凰稻碾成的米,色洁白如珍珠,煮饭烧粥,性黏腻,香软适口,为粳米中的上品,载誉江南。

常阴沙大米

自2009年起,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常北社区和常沙社区种植“南粳5055”、“南粳46”等优质水稻良种,生产有机大米。水稻生长阶段完全不用化肥和化学农药,每公顷产量稳定在6吨以上,经南京检测中心抽样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并超过有机大米标准,达到“无化残、无药残、低重金属”要求。常阴沙有机米圆润洁白,煮饭烧粥,性黏腻,香软可口。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绿色食品A级认证。2014年2月,常阴沙大米又获2013年度苏州名牌产品称号。

凤凰水蜜桃

在1952年引进无锡水蜜桃的基础上,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有白凤、白花、黄皮、小青等主栽品种,皮色有淡黄、乳白、微红色,具有果大、肉嫩、鲜甜、多汁、果皮易剥等特点,受到苏州、南京、上海等地居民喜爱。凤凰山和鸷山山麓是主要产地。

凤凰白茶

2008年,凤凰山茶园批量引进安吉白茶良种,针对其适应性要求高的特点,改革栽培技术,创新加工工艺,形成“采摘把关、重视萎凋、注重杀青、回潮揉捻、薄摊二青、扬去末子、搓条整形、足干提香”的独特工艺流程。凤凰白茶以“叶白、脉绿、香郁、味醇”独树一帜,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绿茶2倍至5倍,味鲜不苦涩。

弄里芹菜

凤凰镇金谷村朱家弄种植的水芹,品质优良,历史悠久。在上海、苏州等地享有盛名,称“弄里芹菜”。相传宋代名将韩世和夫人梁红带兵驻守庆安,被金兵围困,军中缺粮,梁红玉率部遍寻野菜,至弄里一带见有大片野芹,味清香,采食充饥。以后,人们把野芹移植家种,称为“玉芹”,并精心培育,世代栽种。芹菜品种有大青种、小青种、红种、麻栗等,具有嫩茎(俗称白头)长、叶柄青、质地脆、香味浓、存放时间较久等特点。无是清炒,或与豆制品素炒,或与肉类混炒,都味道鲜美,各具风味;若在开水里稍烫后,浇上酱油、麻油等佐料,拌作冷菜,则香脆、鲜嫩、爽口,能去腻、舒胃。

高庄豆腐干

凤凰高庄豆腐干始于清咸丰年间,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原料选用经精心筛选的地产小黄豆,制法独特,一般要经过磨豆、滤浆、点卤等11道工序,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清末民初,已畅销常熟、江阴、无锡等地。高庄豆腐干有厚型、薄型两种,呈绛色,质地细实。

拖炉饼

杨舍、塘桥等地的著名传统风味小吃,已有150余年历史。其制作工艺独特,烘烤时需用两口炉,下面为底炉(平底),上面为顶炉(尖顶,呈锥状),烘烤时两口炉同时加热吻合,并以顶炉的热量将饼吊熟,大有顶炉拖底炉之势,故称拖炉饼。拖炉饼采用上等面粉、白糖、净板油(加工过的生猪油)、荠菜、芝麻、桂花等为原辅料。口味油而不腻,甜而不黏,清香可口。集酥、甜、松、脆、香于一体,外形饱满,色泽金黄,酥层清晰。

沙洲优黄

又称后塍黄酒,始酿于清光绪年间,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原料选用优质大米。其制作需经过过筛、浸渍、摊冷、落缸、发酵、压榨、澄清、勾兑、煎酒等十几道工序,工艺精细。所酿黄酒具有色泽金黄、酒体协调、清亮透明、醇厚爽口等特点,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在文化、工艺、保健和药用等方面有重要价值。已形成系列150余种黄酒产品,酒龄为2年、3年、5年、6年、7年、10年、15年、20年等不同规格,沙洲优黄被誉为中国半甜型黄酒的典范。“沙洲”、“沙洲优黄”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友好城市

编辑

序号

国家

城市名称

结好关系

结好日期

备注

1

澳大利亚

维多利亚州波特兰市

友好城市

1995—08—08

格勒耐尔格郡(原波特兰市)

友好城市

2006—10—31

意向书

格勒耐尔格郡(原波特兰市)

友好城市

2010—04—13

签署协议

2

日本

福井县松冈町

友好交流关系

1997—08—13

永平寺町(原松冈町)

友好交流关系

2006—10—31

3

日本

香川县丸龟市

友好城市

1999—05—28

签署协议

4

日本

熊本县水俣市

环境保护友好交流关系

2001—05—08

签署意向书

5

韩国

蔚山广域市

经济交流协作城市

2004—04—08

6

加拿大

魁北克省夏威尼卡市

友好交流关系

2004—04—02

7

俄罗斯

斯莫连斯克州维亚基

友好城市

2004—10—11

8

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丽浪多市

友好城市

2007—05—21

签署协议

9

韩国

庆尚北道浦项市

友好交流关系

2007—08—28(意向书)2009—07—26(签署协议)

10

德国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劳恩堡市

友好交流城市关系

2012—04—17

意向书

荣誉称号

编辑

2008年,张家港市获得了2008年“联合国人居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

2017年,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

2017年10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017年12月7日,被推选为“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3位、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4位

2018年11月,入选“201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

2018年,入选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3 ,入选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2019年2月,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区)。

2019年7月19日,入选中国百强县。

2019年11月21日,入选“2019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19年12月,张家港市位列《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9)》2019年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第三、 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第37 、2019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

2020年1月9日,入选“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 ;入选2020中国县域网购百强榜排名33 ;入选2020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榜排名29;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15。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

2020年5月,入选“2020年全国百强县”;入选全国传播热度百强市(县级);入选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

2020年5月20日,跻身2019年县域网络零售TOP100,排名为85。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排名37。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3位。

2020年7月28日,入选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2020年8月,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江苏省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2020年11月18日,入选“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

2020年1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榜”。

2020年11月28日,被评为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2020年12月1日,入选“2020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

2021年1月14日,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名单。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5月27日,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1年7月12日,入选商务部等8单位公布的第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8月,入选“2021赛迪百强县”。

2021年9月1日,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示范期为5年。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2021年10月,入选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位列第40名。

2021年11月22日,国家民委公示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拟命名对象。

2021年12月16日,入选中国工业“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4位。

2021年12月,被水利部认定为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2020年,全国爱卫办组织对国家卫生城市(区)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了评价。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名单中江苏张家港市名列首位。

2022年4月,入选2021年中国GDP十强县。

2022年4月,入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

2022年5月,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位列第6。

2022年6月,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

2022年9月,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

2022年11月,《经济日报》发布《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张家港入选“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