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正 编辑
外文名:YuZheng
别名:余征
国籍:中国
星座:双鱼座
血型:A型
身高:178cm
体重:80kg
经纪公司:于正工作室
代表作品:“美人”系列、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延禧攻略、“宫”系列
主要成就:2014年中美电影节中国电视剧最佳编剧2011年第16届亚洲电视大奖亚洲最佳编剧2008年南方盛典最佳编剧2018年腾讯娱乐白皮书电视剧行业年度风向人物2018年芭莎男士商业星力量年度非凡企业家
早年经历
1997年6月,高中毕业后,进入上海戏剧学院。 1999年跟随香港导演李惠民学习编剧 ,2002年离开李惠民工作室在上海成立“于正工作室”,成为一名独立编剧 。
于正写真
写作经历
2003年出版《带我飞,带我走》小说。2005年出版书籍《烟花三月》。2006年担任电视剧《我爱河东狮》编剧;同年出版书籍《大清后宫》。2008年11月出版书籍《最后的格格》。3月26日出版小说《胭脂雪》2009年1月9日出版小说《玫瑰江湖》。
2010年3月5日发出《美人心计》画册。2010年9月1日出版小说《大丫鬟》。2011年1月31日出版书籍《宫锁心玉》。2014年出版同名“宫”系列书籍《宫锁连城》。
|
|
|
影视经历
2005年,“于正工作室”移至北京。2003年担任电视剧《带我飞,带我走》的编剧,2004年担任由李慧民指导的《荆轲传奇》的编剧。2005年担任电视剧《烟花三月》的编剧和总制片人。2006年担任《我爱河东狮》的编剧;同年担任《大清后宫》的编剧及总制片人。2007年担任电视剧《楚留香传奇》编剧。2007年获《电视剧》杂志年度十大编剧。
2008年7月,开始以编剧和制片人的身份参与电视剧制作。2008年3月11日担任《最后的格格》的编剧和总策划人。3月26日担任电视剧《胭脂雪》的编剧。11月18日,担任电视剧《一千滴眼泪》编剧、监制、制片人。12月获“南方盛典年度最佳编剧奖”。2009年1月分别担任《玫瑰江湖》、《锁清秋》的编剧、制作、制片人。同年9月担任电视剧《贤妻良母》的编剧和制片人。
2010年担任电视剧《美人心计》和《欢喜婆婆俏媳妇》编剧和制片人。担任《大丫鬟》、《国色天香》编剧。2011年担任电视剧《宫锁心玉》《唐宫美人天下》编剧及制片人。同年担任《被遗弃的秘密》制片人。2011年凭电视剧《宫锁心玉》获16届亚洲电视大奖亚洲最佳编剧奖。2012年担任电视剧《宫锁珠帘》和《王的女人》编剧和制片人。同年担任《赏金猎人》《倾城雪》《山河恋美人无泪》三部剧中制片人。
2013年3月,临时代班担任《非诚勿扰》嘉宾主持。 2013年8月,制作的首部电影《宫锁沉香》上映。2013年担任电视剧《新笑傲江湖》编剧和制片人。同时担任《陆贞传奇》《像火花像蝴蝶》制片人、出品人。同年发布原著网络剧作品《我为宫狂》并担任制片人。2014年担任电视剧《宫锁连城》《美人制造》《神雕侠侣》三部剧编剧和制片人。同年担任网络剧《我为宫狂2》的制片人。2014年8月1日,趣游集团与编剧、于正工作室创始人于正签署《美人制造》剧集的版权协议。 2014年8月,联手趣游集团出席《美人制造》跨界合作发布会,宣布打造泛娱乐产业链。2014年8月1日,在第三届星耀360颁奖盛典上,于正获得“最期待跨界合作奖”;2014年11月,获中美电影节中国电视剧最佳编剧奖。
2015年担任电视剧《大汉情缘之云中歌》《班淑传奇》《帝国黄昏》制片人。 2015年4月,于正担任出品人和总制片人的《云巅之上》开机,该剧以纷繁复杂的娱乐圈为背景,独家揭秘明星成长史,是一部以新颖地视角展现娱乐圈生存百态的行业剧,于正在打造着自己第一部现代剧品牌的同时,也融入对行业的理解和希冀; 2015年10月,于正担任湖南卫视大型创意实境游戏秀《全员加速中》总编剧及戏剧指导,诸多知名演员的倾情加盟之外由其坐镇执导剧情时空,是中国内地综艺节目首次融入精美大剧。
2015年12月,于正担任总制片人、艺术总监、编剧的民国玄幻华美爱情剧《半妖倾城》开机,作为国内首部瞄准民国背景的“半妖·人”绝恋魔幻巨制,该剧集热血、感情、奇幻、偶像多种元素为一体,讲述妖与人之间的旷世绝恋;为呈上最具诚意的视觉效果,该剧采用业界创新的拍摄制作理念与世界级的后期团队,东方的神秘爱情结合西方的绚丽奇幻,古代宫廷的厚重融于现代都市的华丽,多重元素共冶一炉。 2016年4月,于正担任总制片人、艺术总监、总编剧的《美人为馅》开机,作为欢娱影视首部现代悬疑剧,于正凭借该剧强势转战时装阵地,从制作团队到演员阵容,无一不是既精良又吸睛的“顶配”,另其成为2016年极具代表性和话题性的作品。于正作为打造过众多经典古装之作的国内金牌操手,《美人为馅》被外界誉为“于正转型成功之作”,从专长做古装剧到尝试多类型、不同题材的电视剧和网剧,于正领导下的欢娱影视完成了在影视舞台上又一次的惊鸿转身。
2016年9月,于正担任出品人、总制片人、艺术总监、主编剧的电视剧《朝歌》开机,与以往的封神故事截然不同,该剧并非用脸谱化的方式去塑造人物,一改帝辛残暴、妲己妖媚的旧式看法,还原真实人物的真实生活与情感,展现一代王朝的兴衰盛败史;为最大程度还原历史上的殷商王朝,片方邀请史学家担任历史顾问,全程进行史学指导,力求打造国内最顶尖的具有东方魔幻色彩的中国神话史诗大片。 2017年1月,于正担任出品人、总策划、总制片人、艺术总监、总编剧的电视剧《凤囚凰》开机,该剧改编自曾经受无数人追捧的经典IP,不同于时下热门的“大女主”戏码,是一部交织着爱恨情仇的“女强男强”宫廷权谋斗争大戏。
2017年3月21日,欢娱影视在北京召开了“欢动视界 娱众不同”为主题的战略发布会暨新品推介会,公布了2017-2018年片单,包括电视剧《朝歌》《凤囚凰》《延禧攻略》《皓镧传》《老虎不下山》《帝国传奇》《风雨浓,胭脂乱》《夜行歌》八部作品,并提出了以文化输出为己任的“新欢娱”概念和“合力共赢”的战略计划。过去,《宫》系列、《美人》系列等古装剧成为“于正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而近些年已经从编剧逐渐转型为制片人的于正,正在以全新理念重新定义“于正作品”。
于正工作室随后就此事发表声明,承认于正被打,施暴者是演员沈泰,并怒斥打人者上戏不成诉诸暴力,并指其有恶意炒作之嫌。随后,沈泰微博承认打了于正,但否认炒作。于正发表微博首度公开回应此事,直指沈泰为戏炒作,并称帮过不少人,不介意换个形式再帮一次。
疑炮轰林心如
于正与林心如曾因《倾世皇妃》是否抄袭山寨《美人心计》等问题闹翻。于正还在公开场合称林心如借他咸鱼翻身,引起口水战。2014年10月,于正又在某综艺节目中称“非常讨厌一个人,是台湾的,女性,过气了,又被我做红了。”疑指林心如。
于正带着《美人制造》的杨蓉和金世佳做客综艺节目《偶像万万碎》,当被主持人问到“娱乐圈最讨厌的人”时,于正表示他最讨厌扮演白莲花、其实是麻辣烫的人,就是表面温顺,骨子里两面三刀的人。
抄袭案后首亮相
2015年3月21日,电视剧《帝国黄昏》在北京恭王府举办发布会,这是于正与琼瑶著作权官司判决后的首度公开露面。发布会中,于正表示希望自己能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在自己旧领域里故步自封,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进步,想通过跟胡玫导演的合作,改编雪珥老师的原著,本身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抄袭案终审败诉
2015年12月,于正抄袭案终审败诉,于正被判公开道歉,并停止传播《宫锁连城》,五出品方被告共计赔偿500万元。
北京市高级法院2015年12月18日就台湾作家琼瑶起诉大陆编剧于正侵权一案作出终审判决,法院驳回于正等5名被告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
北京市高级法院最终认定,大陆热播剧《宫锁连城》侵犯《梅花烙》的改编权和摄制权,判令于正等5名被告公开道歉,停止传播《宫锁连城》,五出品方共同赔偿原告琼瑶500万元人民币。
强制执行
北京三中院于2018年1月2日正式立案受理了陈喆(琼瑶)申请执行余征(于正)侵害著作权一案。
2018年1月
收案后,为核实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情况,三中院执行法官多次拨打申请执行人陈喆(琼瑶)提供的被执行人余征(于正)联系电话,但均提示对方已关机。
2018.01.12
为积极促成被申请人主动履行判决内容,在电话联系未果后,执行团队向被执行人的户籍地、申请执行人所提供的被执行人经常居住地邮寄了执行通知书、传票,但相关司法专邮均被退回。
2018年1月
同月,该院执行团队通过调阅审判卷宗联系到被执行人的诉讼代理人,但其表示已不再代理执行案件,也未保留原委托人的联系方式。
2018.01.25
执行团队通过被执行人的微博向其告知案件执行相关信息,但未得到任何回应。
2018.02.08
执行团队前往被执行人所在公司寻找被执行人并送达相关法律文书,该公司前台以被执行人不在公司、不能替其接收法律文书为由拒绝接收送达文书。
2018.03.01
执行团队再次向被执行人的户籍地、经常居住地、所在公司住所地邮寄了传票。
2018.03.08
被执行人委托代理人到三中院接受第一次谈话。
2018.03.19
被执行人委托代理人在第二次谈话过程中,表示其未履行道歉义务,但其正与申请执行人联系和解事宜。后申请执行人陈喆的代理人向三中院表示不接受对方提出的执行和解条件,要求三中院强制执行。
2018.04.26
因被执行人未主动履行判决内容,且双方当事人未能达成执行和解,北京三中院在《法制日报》第四版刊登本案执行依据。申请执行人陈喆(琼瑶)要求在《法制日报》刊登本案判决主要内容,且所需费用由被执行人余征(于正)负担。
根据本案执行依据的要求,余征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新浪网、搜狐网、乐视网、凤凰网显著位置刊登致歉声明,向陈喆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逾期不履行,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将在《法制日报》上刊登判决主要内容,所需费用由余征承担。
维持原判
2018年04月26日,一审判决后被告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北京高级人民法院,经法院审理后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8年5月,因于正被判侵权迟迟不向琼瑶道歉,三中院依据判决在《法制日报》刊登案件内容作为公告。2018年5月23日,从北京市三中院获悉,该公告费用33.6万元全数由于正承担,他现已将钱交付。这意味着,该院审结的陈喆(琼瑶)与余征(于正)侵害著作权纠纷一案已全部执行完毕。
联名抵制
2020年12月21日,宋方金、余飞等人发布111位编剧、导演、制片人、作家的联名信,信中指出,相关从业者反对曾有抄袭行为的于正、郭敬明频繁出现在综艺节目中进行话题炒作以此博取收视率和点击率,呼吁不要给抄袭剽窃者提供舞台,应该多宣传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尊重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