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 编辑

陕西省安康市下辖县

阴县,隶属陕西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安康市西部,总面积1365平方千。2021汉阴县常住人口23.86万人,户籍人口31.09万人。截至2021年,汉阴县下辖10个镇。

汉,置安阳县。2000年,汉阴县改属安康市。2020年2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汉阴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1年,汉阴县地区生产总值110.9亿元,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8.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3.0亿元,三次产业比为17.2:44:38.8。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汉阴县

外文名:HanyinCounty

别名:西城

行政区划代码:610921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陕西省安康市

地理位置:陕西省南部,安康市西部

面积:1365km²

下辖地区:10个镇

政府驻地:城关镇

话区号:0915

邮政编码:7251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31.09万(2021年)

著名景点:铁瓦殿、擂鼓台、三沈纪念馆

火车站:汉阴站

车牌代码:陕G

地区生产总值:110.9亿元(2021年)

建置沿革

编辑

汉阴县地图汉阴县地图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国设立汉中郡,今汉阴为其属地。

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设西城县,今汉阴属西城县地。

汉初,新置安阳县,今汉阴为安阳县地。建安十二年(207年),分汉中之安阳为汉宁郡,今汉阴为汉宁郡地。建安二十年(215年),撤销汉宁郡,恢复汉中郡,并分汉中郡之安阳、西城为西城郡,今汉阴为曹魏西城郡地。

初二年(221年),改西城郡为魏兴郡,重设安阳县,属荆州

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安阳县为安康县,今汉阴地属荆州魏兴郡安康县。

南朝宋,改安康县为郡,下设宁都县、安康县。今汉阴县西南部属梁州安康郡安康县,东北部属梁州安康郡宁都县。

梁天监四年(505年),北魏占据梁州,分设东梁州。分安康县地置直城县、汉阴县。大同一年(535年),东梁州被梁攻占,太清二年(548年),在宁都县城兼设宁都郡,不久郡县俱废,并入安康县。后又改称宁都县。

西魏废帝一年(552年),东梁州改称直州。今汉阴属直州安康郡宁都县。

开皇三年(583年),撤销安康郡,今汉阴为直州宁都县。大业三年(607年),撤销直州,宁都县改称安康县,属西城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于安康县兼设西安州,同时分设宁都县、广德县。次年,西安州改名直州。贞观元年(627年),撤销直州及宁都县、广德县。安康县属山南西金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金州改归山南东道。至德二年(757年),安康县改名汉阴县。将金州改为汉阴郡。乾元一年(758年),复为金州。大历六年(771年),石泉县撤销,并入汉阴县。永贞一年(805年),又分出复设。

五代(907年~960年),汉阴县隶属金州。其地先后为后梁、前蜀、后唐、后蜀、后晋、后汉、后周占据。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汉阴县属京西南路金州。建炎四年(1130年),汉阴县改属利州路金州。绍兴十四年(1144年),属利州东路金州。

元,兴元府改为兴元路,降金州为散州。撤销汉阴县,辖地划归金州。至正二年(1342年),复设汉阴县,属兴元路。

明洪武三年(1370年),汉阴县属陕西处承宣布政使司关南道汉中府金州。洪武十年(1377年),撤销汉阴县,并入石泉县。永乐五年(1407年),复置。正德七年(1512年),分汉阴之东南隅并金州西南一部设紫阳县。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汉阴县改属汉中府。万历十一年(1583年),改金州为兴安州,汉阴还属兴安州。

清初,汉阴县属陕西省关南道兴安州。乾隆十七年(1782年),改兴安宜隶州为兴安府,撤销汉阴县,与州辖地并为安康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又分出设立汉阴厅,属陕西省陕安道兴安府。

民国2年(1913年),改汉阴厅为汉阴县,属陕西省汉中道。民国22年(1933年),废道,直属陕西省。民国25年(1936年),在安康设立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监察区。汉阴县归其统属。

1949年,汉阴县解放,归属陕甘宁边区陕南行署区安康分区。

1950年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5月,汉阴县改属陕西省安康专区。

1958年,撤销汉阴县,并入石泉县。

1961年,复置汉阴县。

2000年,撤销安康地区,设立地级安康市。汉阴县改属安康市。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56年6月1日,汉阴县白龙乡划归石泉县。龙王乡、铁炉乡划归宁陕县。6月17日,凤江乡双河、凤岗两个农业48户、255人划归紫阳县汉王乡。

1996年,撤销太平乡、月河乡、天星乡,并入城关镇。撤销金花乡、清明寨乡,并入涧池镇。三清乡的东风、中清2个村划归涧池镇。撤销小乡、龙太乡,并入蒲溪镇。

撤销平梁乡、星乡、梁乡、三河乡,设立平梁镇。撤销双乳乡、安良乡,设立双乳镇。撤销水田乡、鹿鸣乡、三清乡,设立铁佛寺镇。撤销龙垭乡、黄龙乡,设立龙垭镇。撤销堰坪乡、杜家垭乡、梓龙乡,设立漩涡镇。

撤销汉阳乡、天池乡、黎明乡,设立汉阳镇。撤销酒店乡,设立酒店镇。撤销双河口乡,设立双河口镇。撤销上七乡,设立上七镇。撤销八庙乡,并入药王乡。撤销凤亭乡,并入永宁乡。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汉阴县下辖10个镇:城关镇、涧池镇、蒲溪镇、平梁镇、双乳镇、铁佛寺镇、漩涡镇、汉阳镇、双河口镇、观音河镇, 共141个村。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汉阴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安康市西部, 介于北纬32°68'~33°09',东经108°11'~108°44'之间。东连汉滨区,西接石泉县。北界宁陕县,南邻西乡县、紫阳县、镇巴县。 东西宽51千米,南北长58千米, 总面积1365平方千米。

地质

汉阴县绝大部分地域位于安康地区北西向构造形弯曲的北侧,仅南北两翼属巴山弧形构造和秦岭纬向构造。主要分布有下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及新生代地层,由浅海相硅质岩建造、海相碳酸盐岩建造及陆缘碎屑岩组成。震旦纪、志留纪出露广泛,构成地层主体。

地形地貌

汉阴县地处秦巴腹地,北枕秦岭,南倚巴山,凤凰山横亘东西,汉江、月河分流其间,除月河川道外,大部分为浅山丘陵。

气候

汉阴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1℃,无霜期258天,降水量782毫米,日照1876小时。气候温和湿润,海拔290—2128.2米。

水文

汉阴县主要河流有汉江、月河、观音河、洞河等,均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

土壤

汉阴县有4个土类、11个亚类、23个土属、96个土种。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汉阴县地下水资源理藏量9721.82万立方米,可供利用的水能资源10060.15万千瓦,水面3.1万亩,可供养殖水面近万亩。

土地资源

汉阴县耕地面积32万亩(其中水田12万亩),人均基本农田1.05亩。

生物资源

汉阴县有种子植物3000余种。野生动物400多种,有天然草场68万亩。农作物有30余种,经济作物有20余种,林木有108科300余种。中药材有金银花、天麻、丹皮、杜仲、板蓝根、黄精、桔梗等250余种。

矿产资源

汉阴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砂金、脉金,瓦板石、石灰岩、大理石、板石,花岗岩、石英砂,煤炭等19种,产地64处。

人口

编辑

2021年,汉阴县常住人口23.86万人,比上年减少0.16万人。出生率8.25‰,死亡率7.26‰,自然增长率0.99‰。城镇化率45.7%。户籍人口总户数103416户,户籍人口310942人,其中:性143539人,男性167403人。

政治

编辑

县委书记

刘飞霞

县长:

陈永乐

截至2021年8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1年,汉阴县地区生产总值110.9亿元,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48.8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43.0亿元,增长10.3%。三次产业比为17.2:44:38.8。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38.2%。人均生产总值46328元。

2021年,汉阴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0.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3.7%,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4.5%。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汉阴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9.9%。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7.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1%。

2021年,汉阴县民间投资增长25.7%,占比51.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0.3%,占比4.7%,工业投资增长19.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0.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33.3%。

财政

2021年,汉阴县财政总收入6.6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亿元。税收占比73.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5亿元。民生支出21.78亿元,民生支出占比85.4%。税务系统组织税费收入6.73亿元,增长8.9%,其中税收收入2.79亿元(含中省市县级),增长16.6%。

人民生活

2021年,汉阴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54元,比上年增加1681元,增长9.8%。其中:工资性收入7886元,增长10.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42.1%;经营净收入3338元,增长10.8%,占17.8%;财产净收入1716元,增长8.8%,占9.1%;转移净收入5814元,增长8.3%,占31%。

2021年,汉阴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9元,比上年增加2314元,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10953元,增长11%;经营净收入5702元,增长9.1%;财产净收入4651元,增长8.2%;转移净收入8703元,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918元,比上年增加1417元,增长8.1%。

2021年,汉阴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74元,比上年增加1173元,增长10.5%。其中:工资性收入6212元,增长11%;经营净收入1980元,增长10.8%;财产净收入80元,增长8.4%;转移净收入4102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507元,比上年增加379元,增长3.4%。城乡居民收入比2.43∶1,比上年缩小0.04。

第一产业

2021年,汉阴县农业总产值33.25亿元,增长5.5%(可比价,下同)。农业增加值19.77亿元,增长5.7%。

2021年,汉阴县种植业产值19.21亿元,增长3.7%。粮食播种面积34.73万亩,下降0.9%,其中夏粮面积7.74万亩,秋粮面积26.99万亩。粮食总产量10.08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66万吨,秋粮产量8.42万吨。油料播种面积15.76万亩,产量2.67万吨,分别增长1.1%和1.5%。蔬菜种植面积13.46万亩,产量21.28万吨,分别增长6.1%和4.0%。其中:食用菌产量为0.37万吨。莲藕播种面积1.48万亩,产量3.98万吨。

2021年,汉阴县林业产值1.69亿元,增长7.5%。育种育苗面积0.3万亩,未成林抚育面积5.75万亩。木材采运1.3万立方米,增长0.8%。零星植树65万株,造林面积5.75万亩,增长3.2%。林产品产量3.95万吨,与上年持平。

2021年,汉阴县牧业产值为9.98亿元,增长8.3%。生猪出栏24.85万头,增长3.5%;生猪存栏15.92万头,与上年持平。牛出栏1.10万头,增长2.5%;牛存栏2.43万头,下降3.9%。羊出栏3.52万只,下降4.7%;羊存栏3.76万只,增长1.6%。活家禽出栏105.87万只,增长3.5%;家禽存栏92.19万只,下降0.7%。肉类产量2.44万吨,增长7.8%;禽蛋产量0.74万吨,增长4.8%。

2021年,汉阴县渔业产值0.89亿元,增长4.6%。水产品产量0.6万吨,增长3.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8亿元,增长4.8%。

第二产业

工业

2021年,汉阴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12月末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2%,增加值增长7%。

建筑业

2021年,汉阴县建筑业增加值6.39亿元,下降2.3%。县内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建筑业总产值9.69亿元,增长9.65%,其中建筑工程产值8.70亿元,安装工程产值0.99亿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2.59万平方米,竣工房屋价值9.29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2.4万平方米,增长4.2%。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1年,汉阴县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6户,12月末在库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0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70亿元,增长15.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6.17亿元,增长16.2%。

金融

2021年,汉阴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7.46亿元,增长10.3%,较年初增加13.8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8.49亿元,增长16.9%。各项贷款余额74.02亿元,增长17.5%,较年初增加11.02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41.50亿元,增长6.8%。

邮电业

2021年,汉阴县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增加值2.89亿元,下降1.8%。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0.4%,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0.6%,邮政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7%,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1.8%。

2021年,汉阴县邮电通信业邮电业务总量1.62亿元。固定电话用户2.5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2.83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8.70万户。

交通运输

编辑

阳安铁路、十天高速、316国道穿过汉阴县。

2021年,汉阴县公路总里程2700.64千米,公路桥梁404座,公路密度197.83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高速路35.85千米,国道二级路73.36千米,省道130.78千米,县道166.53千米,乡道258.46千米,村道2035.66千米。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学前教育

截至2021年,汉阴县共有幼儿园47所,教育部办27所,民办20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14所);共有309个教学班(其中大班104个,中班108个,小班91个,混合班4个);在园人数8665人(其中女4235人);学前教育教职工987人,专任教师500人,保育员275人。幼儿园占地面积165561.42平方米,园舍面积86311.26平方米。

务教育

截至2021年,汉阴县共有小学学校41所,教学点8个,教学班542个(其中56人以上大班14个)。小学校内外适龄人口数(6至11周岁)21125人,在校学龄人口数21125人,小学入学率100%。小学在校生21395人,巩固率100%;小学毕业生3632人,一年级招生3203人。教职工1343人,其中专任教师1258人;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93503.5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81719.22平方米。

截至2021年,汉阴县共有初级中学9所,教学班216个。初中校内外适龄人口数(12至14周岁)9675人,在校学龄人口数9675人,入学率100%,辍学率0%,初中在校生10632人;初中寄宿生8641人;初中一年级招生3648人。初中毕业生总计3447人。初中教职工798人,专任教师773人;初中学校占地面积22569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5470.88平方米。

高中教育

截至2021年,汉阴县共有高级中学2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民办),高中教学班120个。高中在校生5868人;高中毕业生2328人,高中一年级招生2131人。高中教职工501人,专任教师486人。高中学校占地面积134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405.7平方米;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占地面积6666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0854.85平方米。

中等职业教育

截至2021年,汉阴县共有职业高中1所,职业高中一年级招生493人,职业高中现有在校生1430人。学校共有教职工133人,专任教师123人。

特殊教育

截至2021年,汉阴县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学班5个,特殊教育学生168人,其中小学随班就读30人,初中随班就读16人,特殊学校学生122人(其中:送教上门学生44人)。特殊教育学校占地面积276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11人,专任教师11人。

文化事业

国家三级图书馆汉阴县图书馆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汉阴县共有卫生机构总数201个,开设有床位的医疗机构20个,其中:100床位以上的医疗机构4个,100张床位以下的医疗机构16个。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床位总数2145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床位数89.3张(按常住人口24.0万计)。卫生人员总数216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802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75人。全县村(社区)生室15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12%,从业乡村医生172人。

2021年,汉阴县医疗业务收入37124.5万元。其中:县级业务收入31383.7万元,占84.5%。镇级业务收入5740.8万元(包括卫生院业务收入4459万元,村卫生室业务收入985.19万元,诊所业务收入296.6万元),占15.5%。

2021年,汉阴县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1156792人次,其中:门诊1072806人次,急诊83986人次。县级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609715人次,占全县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52.7%。其中:门诊524635人次,急诊76250人次;镇(中心)卫生院总诊疗人次数209467人次,占全县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的18.1%,其中:门诊193855人次,急诊7736人次;村(社区)卫生室总诊疗人次数304126人次,占全县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的26.3%,医务室、诊所总诊疗人次数33484人次,占全县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的2.9%。

2021年,汉阴县免疫规划疫苗12种,完成接种50133针次(其中:基础免疫30869针次,加强免疫19264针次),接种率95%以上;Ⅱ类疫苗16种,共计24169针次。乙肝疫苗接种率99.73%,及时率95.29%;卡介苗接种率99.94%;脊灰疫苗接种率99.84%,百白破疫苗接种率99.84%;白破疫苗接种率100%;含麻疹成分疫苗首剂接种率99.86%,麻腮风疫苗接种率99.83%;A群流脑疫苗接种率99.88%;A+C流脑疫苗接种率99.86%;乙脑疫苗接种率99.84%;甲肝疫苗接种99.84%。

2021年,汉阴县0-6岁儿童19695人,保健覆盖人数19194人,产妇1938人,孕产妇系统管理1938人,管理率100%。新生儿疾病筛查1820例,筛查率100%,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1801例,筛查率99.22%,产后访视率98.51%,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住院分娩率100%,新生儿死亡率3.59‰,无孕产妇死亡发生。

社会保障

2021年,汉阴县城镇新增就业213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5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384人,登记失业人员实有人数6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8.2万人。

2021年,汉阴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保险27337人(含机关事业和企业),其中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职工18552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7868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9103人,参加工伤保险12502人。

2021年,汉阴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1504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270464人。

截至2021年,汉阴县共有社会福利养老机构14个,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15个,共有床位1840张,收养1421人。年末纳入城镇低保707户1279人,人均月保障标准最高610元,最低110元,平均572元;纳入农村低保7238户14341人,保障标准每人每年最低1680元,平均4356.8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五保)3774人,其中集中供养1111人。全年累计实施临时救助7419人次。

风景名胜

编辑

汉阴观音河国家湿地公园

汉阴观音河国家湿地公园汉阴观音河国家湿地公园

汉阴观音河国家湿地公园,总规划面积425.15公顷,分为五大功能区。共有植物37科180余种,有尾松、麻栎等乔木;杜鹃、中华蚊母、女贞、胡枝子等灌木;动物12目33科154种,有朱鹮、金鸡、白冠长尾雉等。

汉阴县凤堰古梯田景区

汉阴县凤堰古梯田景区汉阴县凤堰古梯田景区

汉阴县凤堰古梯田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汉阴县漩涡镇,包括凤江梯田、东河梯田和堰坪梯田,连片共1.2万余亩。景区面积38.78平方千米,属于灌区型水利风景区,依山傍水分布在海拔500-650米之间,梯田级数均在300级左右,依靠黄龙、茨沟、冷水和龙王4条沟的溪水自流灌溉。

地方特产

编辑

汉阴米蒿馍

汉阴米蒿馍,用酒米(即糯米)饭米浆搭配野生香艾蒸成的馍,碧绿清香,口感细腻。香艾采自无污染的山野,内不包馅,是地道的绿色食品

著名人物

编辑

尹默

沈尹默,1883年生于陕西汉阴。1913年至1928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曾任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国立北平大学校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

沈启

沈启贤,陕西省汉阴人。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谋长、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副主任、主任,空军军政干部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校长兼党委书记

荣誉称号

编辑

汉阴夜景汉阴夜景

2018年,汉阴县入选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19年2月,汉阴县入选2016-2018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3月19日,汉阴县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19年3月26日,汉阴县入选陕西省教育强县。

2019年8月,汉阴县入选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12月,汉阴县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2020年7月,重新确认汉阴县为2019年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8月,汉阴县入选“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2021年1月14日,汉阴县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21年1月18日,汉阴县入选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6月,汉阴县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7月,汉阴县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9月,汉阴县入选陕西省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县。

2021年11月5日,汉阴县入选陕西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县。

2021年11月5日,汉阴县入选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2年1月,汉阴县荣获2021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