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士第 编辑
宋 洪迈 《容斋三笔·词学科目》:“任子中选者,赐进士第。”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异闻三》:“未几,侍郎之子登进士第,至今衣冠不绝。”
明 高启 《胡应炎传》:“ 咸淳 中, 应炎 登进士第,授 溧水 尉,未赴。”
明 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铭》:“赐进士第、资政大夫南京工部尚书、前刑部尚书奉勅巡抚保定等处地方提督紫荆等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通家眷弟靳于中顿首拜撰盖”。
江源进士第
江源进士第:位于湖北省通山县洪港镇西南三面环山的江源自然村南侧迪德堂,全村160余户、800余人口,为王氏的世居之地。自106国道杨林段始修筑村级公路沿南岭口通至该地。进士第王氏老屋建于清代晚期,为该村进士王迪吉与富甲一方的大地主王迪光王迪德兄弟所建,由东西并联的正屋与横屋组成,面阔共8间,深四进,占地面积2300余平方,建筑面积1404.36平方米,砖木混构,穿斗与抬梁木构架,正屋面墙呈八字门楼式,硬山顶一字式山墙,小青瓦盖顶,外檐饰墀头和砖瓦质翼角,各进明间分设槽门、中门,前进天井二侧饰镂孔花砖看墙,各进前后檐饰卷棚和望板,正脊饰斗拱,浮雕龙状挑尖梁。横屋二、三进之间以影壁式镂孔花墙隔断。整个建筑高大庄重,具有一定的气势,外貌与装修上不泛建筑科学艺术价值。站在村中的石拱桥上看迪德堂,屋后古树参天,青松翠竹。屋前田间碧野,禾苗茁壮,犹如一幅极具诗意的山水风光画卷,仿佛进入一个桃源仙境,梦里乡村。(有待保护开发)
新竹北门街
进士第在新竹市的北门街,为一座闽南式的官宅,大门上方书有“进士第”三个大字,是这开台第一进士郑用锡的住宅,距今已140多年历史,是新竹著名古迹之一。
据载,1823年(清道光三年),郑用锡赴京殿试及第,成为开台第一个进士。十几年后他告假还乡,建了这座进士第,具有闽南官宅之传统,为清代中期台湾官宅代表。原为五部分,现存四部分。进士第为三落式建筑,规模宏大,其中的石雕、墙上花砖、斗拱木雕等都具有独特的风格,非常精美。古宅大门除一般横闩外,政治家垂直式的立闩,以增强防御效果。
北仑进士第
进士第坐落在宁波北仑小港街道新权村,前后三进,坐西朝东,约建于清早期的进士第,是区内现存历史最久的建筑之一。
进士第建筑风格简洁大方,整齐典雅,木窗棂雕刻细腻。据了解,新权村主要是夏姓居民,原叫夏度岙村,解放初才改名。
夏姓来自绍兴,后迁至舟山;新权村的夏姓是从绍兴直接过来的,还是先到舟山再到北仑的,说法不一。家谱上原是有记录的,可惜在文革中被毁掉。
既有进士第,那么这个进士是谁呢?村里上了年纪的人也说不上来,只知道这进士第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进士第的后人、68岁的夏善卓老人告诉记者,小时候过年时,堂前要祭祖,只记得祖宗的牌位很多,但具体是谁,他也不知道。
进士第门口还有两块长条石,上有孔,以前是插旗杆的,也叫旗杆石,所以进士第也被称作“旗杆墙门”。74岁的村民夏德瑞说,以前这里有七对旗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