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文阐 编辑
宇文阐(573年8月1日~581年7月9日),原名宇文衍,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北周王朝末代皇帝。周宣帝宇文赟长子,母为天大皇后朱满月。
大成元年(579年),封为鲁王,册立为皇太子。二月接受父皇传位,年号大象,以随国公杨坚为辅政大臣,拜为大丞相。大定元年(581年),被迫禅位大丞相杨坚,导致北周灭亡,降封为介国公。
本名:宇文阐
别名:宇文衍、周静帝
出生地: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
出生日期:573年8月1日
逝世日期:581年7月9日
谥号:静皇帝
在位时间:579年-581年
年号:大象(579年)、大定(581年)
陵寝:恭陵
性别:男
早年经历
宇文阐,初名宇文衍,是北周宣帝宇文贇的长子,母为天大皇后朱满月。
大成元年(579年)正月十一日,封为鲁王。正月十六日,立为皇太子。
登基为帝
大成元年(579年)二月十九日,北周宣帝在邺宫将皇位传给宇文阐, 宇文阐即位,改元大象,时年七岁。同年七月,立柱国、荥阳公司马消难之女司马令姬为皇后。
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宣帝病重,诏命静帝入宿露门学。五月二十五日,宣帝驾崩,时年二十二岁,静帝入居天台,废去正阳宫。大赦天下罪犯,停止修建洛阳宫。五月二十六日,尊天元上皇太后阿史那氏为太皇太后、天元圣皇太后李娥姿为太帝太后,天元大皇后杨丽华为皇太后,天大皇后朱满月为帝太后。天中大皇后陈月仪、天右大皇后元乐尚、天左大皇后尉迟炽繁都出家为尼。任命柱国、汉王宇文赞为上柱国、右大丞相,上柱国、扬州总管、随国公杨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柱国、秦王宇文贽为上柱国。静帝服丧,百官都听命于左大丞相杨坚。
禅位杨坚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十三日,宇文阐禅让帝位于杨坚,居于别宫。杨坚登基,隋朝建立,北周王朝灭亡。杨坚降宇文阐为介国公,食邑一万户,车服礼乐仍按北周旧制,上书皇帝不称为表,皇帝回复不称诏。虽有这样的规定,实际上未能实行。
幼年被害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五月壬申日(《隋书》作五月辛未日), 杨坚暗中派人害死宇文阐。宇文阐终年九岁。
宇文阐死后,杨坚假装震惊,发布死讯,隆重祭悼,谥为静皇帝,葬在恭陵, 以其族人宇文洛继周祀。
令狐德棻《周书》:“静帝越自幼冲,绍兹衰绪。内相挟孙、刘之诈,戚藩无齐、代之强。隋氏因之,遂迁龟鼎。虽复岷峨投袂,翻成陵夺之威;漳滏勤王,无救宗周之殒。呜呼!以太祖(宇文泰)之经启鸿基,高祖(宇文邕)之克隆景业,未逾二纪,不祀忽诸。斯盖宣帝之余殃,非孺子之罪戾也。”
大赦天下
大象二年(580年)五月二十五日,静帝入居天台,废去正阳宫。大赦天下罪犯,停止修建洛阳宫。
禅位杨坚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十三日,宇文阐禅让帝位于杨坚,居于别宫。杨坚登基,隋朝建立,北周灭亡。杨坚降宇文阐为介国公,食邑一万户,车服礼乐仍按北周旧制,上书皇帝不称为表,皇帝回复不称诏。
令狐德棻《周书》卷八:《帝纪第八》
李延寿《北史》卷十:《周本纪下第十》
北周恭陵,是北周最后一个皇帝宇文阐的陵墓。开皇元年(581年)7月10日,为杨坚所杀,年仅9岁。据令狐德主持编纂的《周书》记载,北周静帝被杨坚葬入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