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令 编辑
令(拼音:lìng、 lǐng 、líng)是汉语常用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上部模拟发出号令的木铎,下部模拟受命的人。意思是发号令使有所为。由于命令是由上级发布的,所以“令”字引申为必须执行的法令、指令、军令。又引申为发布命令的长官。古代政府官员也称令,如中书令。长官又是受人尊敬的,所以“令”字又引申出美、善的意思,作为用。此外,“令”字还有“使”的意思。以上义读lìng。令狐是古地名,也用作姓氏,此处令读líng。令读lǐng时,作量词,五百张原张的纸为一令。
中文名:令
汉语拼音:lìng、lǐng;líng;lián
注音字母:ㄌㄧㄥˋ、ㄌㄧㄥˇ;ㄌㄧㄥˊ;ㄌㄧㄢˊ
平水韵部:去声二十四敬;下平八庚、下平九青
部首:人
笔画数:2+3
造字法:会意字
结构:合体字,上下结构
字级:一级(0282)
统一码:CJK统一汉字-4EE4
五笔:WYCU
仓颉码:OINI
郑码:ODW
四角码:80302
字形演变流程图
会意字。甲骨文的“令”字上部是个三角形,下部是个规规矩矩跪坐着的人。金文和小篆都保持了这种格局。对上部的三角形,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有人认为上部的三角形模拟发出号令的木铎,下部模拟受命的人。也有人认为,这三角形,是古代集合的“集”字,表示将众人集合到一起,一个个跪着,由首领发布命令。林义光《文源》认为这三角形是一个朝下张开的“口”,跪着的人在听长官用嘴发布命令。还有人认为,这三角形表示房屋,表示一个人坐在屋里接收命令。
以上说法大同小异,都把“令”字的本义归结为命令或发布命令。隶变以后,却把屋下跪坐的人变成“卩(jié)”了,楷书又将“卩”写作“龴”。
读音 | 语法属性 | 释义 | 英译 | 例句 | 例词 |
---|---|---|---|---|---|
lìng | 动词 | 上级对下级发出指示。 | demand;order | 勒令;责令;三令五申 | |
(旧读líng)使,让。 | cause;make | 令人发指 | |||
命名。 | give a name to | ||||
指受任为县令。 | |||||
名词 | 上级对下级发出的指示。 | law;decree | 《尚书·冏命》:“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祇若,万邦咸休。” | 命令;军令;调令;发号施令 | |
官名。秦汉时大县的行政长官。 |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 | 县令 | |||
官名。中央或地方主管某个方面的官员。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 | 中书令;尚书令 | |||
月令,古代按十二个月分别记载所施行的政令。 | 张濯《迎春东郊》诗:“颛顼时初谢,句芒令复陈。” | ||||
时节;季节。 | season | 时令;节令;当令 | |||
指酒令。 | |||||
《如梦令》;《六幺令》 | |||||
形容词 | 善;美好。 | 令名;令德;令闻 | |||
敬辞,用于称对方的亲属。 | |||||
连词 | (旧读líng)假如,如果。 | if | |||
lǐng | 量词 | 纸张的计量单位。以规定尺寸的原张纸五百张为一令。 | ream | ||
líng | 非语素字 | 听从。后作“聆” | obey | ||
见例词。 | 令利;令俜;令狐;令星; 脊令;令辟;令甓祴 | ||||
lián | 非语素字 | 【令居】(Liánjū)古地名。 故治所在今甘肃永登西北。 | |||
以上: |
说文解字
【卷九】【卩部】力正切(lìng)
发号也。从亼、卪。
【注释】从亼(jí)卪:徐灝《说文段注笺》:“令者,持节以号召於人也。故从卩,从亼。亼者,集也。”
说文解字注
发号也。
注:号部曰:号者,嘑也。口部曰:嘑者,号也。发号者,发其号嘑以使人也。是曰令。人部曰:使者,令也。义相转注。引伸为律令,为时令。诗笺曰:令,善也。按诗多言令,毛无传。古文《尚书》言灵。见《般庚》《多士》《多方》。《般庚正义》引《释诂》。灵,善也。葢今本《尔雅》作令,非古也。凡令训善者,灵之假借字也。
从亼卪。
注:号嘑者招集之卪也,故从亼、卪会意。力正切,古音在十二部。
广韵
力延切,平仙来 ‖令声元2部(lián)
令,《汉书》云:“金城郡有令居县。”颜师古:“又音零。”
吕贞切,平清来 ‖令声耕部(líng)
令,使也。又吕郑、郎丁二切。
郎丁切,平青来 ‖令声耕部(líng)
令,汉复姓。有令狐氏,本自毕万之后。《国语》云:“晋大夫令狐文子。”即魏颗也。自汉已后丗本太原,至迈为王莽所诛,迈少子始居炖煌也。
【校释】炖,原作“墩”,据钜宋本、巾箱本、四库全书重修本等改。
力政切,去劲来 ‖令声耕部(lìng)
令,善也。命也。律也。法也。力政切。又力盈切。又历丁切。二。
郎定切,去径来 ‖令声耕部(lìng)
令,令支县,在辽西郡。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部】 令·康熙笔画:5 ·部外笔画:3
《集韵》《正韵》竝力正切,零去声。律也,法也,告戒也。
《书·囧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礼·月令》:命相布德和令。《周礼·秋官》:士师掌士之八成,四曰犯邦令,五月挢邦令。
又三令。《前汉·宣帝纪》:令有先后,有令甲,令乙,令丙。
又县令。汉法,县万户以上为令,以下为长。
又时令,月令,所以纪十二月之政。
又善也。《诗·大雅》:令闻令望。《左传·成十年》:忠为令德,非其人犹不可,况不令乎。
又姓。
又《集韵》郎丁切。《正韵》:离呈切,竝音零。厮役曰使令。
又丁令,地名。见《前汉·张汤传》。或作丁零。
又令狐,亦地名。
又令狐,复姓。
又《诗·齐风》:卢令令。注:卢,田犬。令令,犬颌下环声。
又与鴒通。《诗·小雅》: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即鶺鴒鸟。
又令适,甓也。与瓴甋同。
又《集韵》郎定切,音笭。令支,县名。在辽西。
又《广韵》力延切。《集韵》陵延切,竝音连。亦县名。《前汉·地理志》:金城郡有令居县。
又《集韵》卢景切,音领。官署之长。
又叶吕张切,音良。韩愈《谿堂诗》:凡公四封,旣富以强。谓公吾父,孰违公令。叶下邦。
《说文》载卩部。从亼从卩。发号也。徐曰:亼即集字,人而为之节制。会意。
书写提示
【笔顺】①ノ(撇)②㇏(捺)③丶(点)④フ(横撇)⑤丶(点) 【写法】❶撇和捺从竖中线起笔,罩住“丶”和“龴”,撇尖、捺脚都在横中线下方。❷两点上小下大,上点收笔于田字格中心,下点在竖中线与横撇撇尖相接。 书法欣赏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