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愁 编辑

汉语词语

:因遭遇困难或不如意的事而苦闷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忧愁

外文名:Troubled

拼音:yōuchóu

性:形容词

英文释义:sad;worried;depressed

同义词:忧虑;忧伤;苦恼;哀愁;忧闷;担心;担忧;忧郁;烦闷;烦恼;苦闷;郁闷;不快;烦懑;纳闷;哀伤

出处:《史记·贾生列传

反义词:喜悦;朗;畅快;开朗;欢乐;痛快;兴;欢欣;欣喜;快活;欢快;欢畅

引证解释

编辑

忧愁(忧愁) 忧虑愁苦,意指因遭遇困难或不如意的事而苦闷。

  1.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2. 晋干宝《搜神记》卷六:“兵将往收捕,妇忧愁,踧眉啼哭。”

  3. 刘基《起夜来》:“忧愁不寐揽衣起,仰看明星坐待旦。”

  4. 冰心繁星》:“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

应用举例

编辑

忧虑愁苦,让人觉得很烦恼。

例句:分担~ 。(作宾语)

名言警句

编辑

贺拉斯: 来,用酒来淹没忧愁吧。

忧愁愤怒诗人,艰难困苦塑俊杰。

忧愁的诗句

编辑
  • 长乐坡送人得愁字  唐·白居易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 其一愁 唐·曹邺  远梦如水急,白发如草新。  归期待至,春至还送人。  其二愁 唐·曹邺

  • 涧草短短青,山朗朗明。  此夜目不掩,屋头乌啼声。

  • 其三愁 唐·曹邺  别家鬓未生,到城鬓似发。  朝朝临川望,灞水不入

  • 江上愁思二首  唐·陈羽  江上翁开,开门向衰草。  只知愁子孙,不觉生涯。  江上草茎枯,茎枯叶复焦。  那堪意尽,夜夜没寒潮。

  • 边愁唐·崔湜  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  风尘马色,霜雪剑生衣。  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  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

  • 愁 唐·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经罢病纵横。

  • 《愁坐》 唐·杜甫  高斋常见野,愁坐更临门。  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  葭萌氐种迥,左担犬戎存。  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

  • 愁 唐·杜牧  聚散竟无形,回肠自结成。  古今留不得,离别又潜生。  降虏将军思,穷秋远客情。  何人更憔悴,落第泣秦京?

  • 《遣愁》 唐·杜甫  养拙蓬为户,茫茫何所开。  江通神女馆,地隔望乡台。  渐惜容颜老,无由弟妹来。  兵戈与人事,回首一悲哀。

  • 春愁 唐·韩琮  金乌长飞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秦娥十六语如弦,未解贪花惜杨柳。  吴岭雁无消息,水誓兰情别来久。  劝君少莫游春,暖风迟日浓于酒。

  • 独愁 唐·崇嗣  闻成都酒,无钱亦可求。  不知将几斗,销得此来愁。

  • 客愁二首 唐·李群玉  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深。  荡漾春风起,知历乱心。  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长。  凭送湘流水,绵绵入帝乡。

  • 愁诗 唐·李廷璧  到来难遣去难留,著骨黏心万事休。  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  长途诗尽空骑马,远雁声初独倚楼。  更有相思不相见,酒灯背月如钩。  对愁闷,寄钱大郎中

  • 唐·刘湾  积雨细纷纷,饥寒命不分。  揽衣愁见肘,窥觅从文。  九陌成泥海,千山尽湿云。  龙驱款段,到处倍思君。

  • 春愁 唐·孟郊  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  故花辞新枝,新泪落故衣。  日暮寂寞,飘然亦同归。

  • 独愁 唐·孟郊  前日远别离,昨日生白发。  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  常恐百虫鸣,使我芳草歇。

  • 夜愁曲 唐·施肩吾  歌歌未绝,愁人愁转增。  空把琅玕枝,强挑无心灯。

  • 愁 唐·韦庄  避愁愁又至,愁至事难忘。  夜坐心中火,朝为鬓上霜。  不经公子梦,偏入旅人肠。  借问高轩客,何乡是醉乡?

  • 春愁 唐·韦庄  寓思本多伤,逢春恨更长。  露沾湘竹泪,花堕越梅妆。  睡怯交加梦,闲倾潋滟觞。  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

  • 春愁 唐·韦庄   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  落花寂寂昏雨,深院无人独倚门。

  • 愁 唐·徐夤  夜长偏觉漏声迟,往往随歌惨翠眉。  黄叶落催砧杵日,子规啼破梦魂时。  明妃去泣千行泪,蔡琰归梳两鬓丝。  四皓入山招不得,无家归客最堪欺。

  • 遣愁唐·雍陶  抛掷泥中一听沈,不能三叹引愁深。  莫言客子无愁易,须识愁多暗损心。

  • 愁思 唐·鱼玄机  落叶纷纷暮雨和,朱丝独抚自清歌。  放情休恨无心友,养性空抛苦海波。  长者车音门外有,道家书卷枕前多。  布衣终作云霄客,绿水青山时一过。

  • 江陵愁望寄子安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南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祝英台近 南宋·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

  • 排解忧愁箴言

    编辑

    人生于世,苦多乐少;每处逆境,辄自长吁短叹,烦恼苦闷。于是乎就有各种解愁之法;可谓“以酒浇愁”,“长歌当哭以解愁”……。由是而留下了诸多历史故事,名篇佳句,常使后人为之落泪。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怀浇愁愁更愁”;古乐府诗中的“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但此毕竟是世法中无可奈何的暂时排解,须臾即逝,终究又回到苦闷的现实。而参究佛法者,苦遇困厄,却又另有境界也。

    圆霖法师,别号山僧;南京江浦狮子岭兜率寺方丈。当今高僧也。他戒律精严,学识渊博,且精于书画;与文化艺术界人士多有交往。尤与当代已故书林散之先生交谊深厚,可谓莫逆。常有诗书画酬唱。在文革中,林老被囚,彼此隔绝,音讯杳然。圆霖法师思友心切,凭记忆默写散之老人肖像。形象逼真,维妙维肖。后散之老人解放,看见此像,感动不已,含泪于画上题诗,以记老友情义。此已成为艺术界的一段佳话。后赵朴初先生得见此画,亦不腾感动,命笔题诗,盛赞圆霖法师德艺。此画已成为。林散之纪念馆”的珍藏品。

    苏州吴岩山寺明学法师之情,圆霖法师绘的莲宗十三祖画像,形貌端庄,画风古朴,用笔流畅,色彩沉稳,极现历代祖师大德的神韵;并书以印大师所撰像赞。书法极得弘一大师风骨神韵,几于乱真。画像一经出版,即得各界赞叹,争相传阅,得出为喜。

    笔者与法师宿缘深厚,曾赴狮子岭兜率寺两度拜谒他老,谈艺说法,相语甚契。蒙其厚爱,赐其所画观音像及所书法书各一幅。观音像用笔洗练,勾勒简洁;尽观菩萨慈祥。书法则笔走龙,姿纵奔放,深契草书法度。称其为妙品实不为过。数年后,笔者于南京“鸡鸣寺”再度邂逅法师,并再次得其所赐。杂记”一页。诵读之余,感概系之,久久不能平静。“杂记”云:余出家后,于五二年秋,遇江浦文豪邓西亭居士,尔时彼因被批,困危苦闷;余以小画并偈以赠。偈日:“三界牢狱何时得出,放下万缘快念我佛”。彼以全偈每宇冠首诗之,答云:“三载曾经结腾缘,界无彼此当心坚。牢牢勤念弥陀佛,狱道管教遍种莲。何日得出此娑婆,时到衰龄苦更多。得画感君施棒喝,出尘那肯再蹉跎。放心求处更无求,下得功深念自幽。万行无如修净土,缘何苦海不回头。快念我佛净此心,念来句句胜于金。我人念到忘能所,佛自当前岂外寻”。好一篇奇文佛章!圆霖法师的二句十六字的偈语,却被邓西亭居士敷演出十六句七言长诗一首,且每甸甸首不离偈语的十六字;全诗从叙彼此间深厚情谊起,紧接着委婉敷陈当时所处境遇,苦闷心情以及圆霖法师送画开导的情景。最后他为之憬悟而产生求解脱和求生极乐净土的信念和决心。文句简洁,朗然明了,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感情充沛而动人,意境深邃而幽远。真乃好诗篇也!若非大手篇和宿世的大善根岂能作此并有如此境界。真乃字字珠玉,语语碎金,昔人深,启迪愚蒙。

    华严经·十行品》中有句:“菩萨尔时,复作是念,我从无始劫,住于生死,受诸苦恼。如是思维,在劝励,心清净,而得欢喜,善自调摄,自能安住于佛法中,亦令众生同得此法。复更思维,此身空寂,无我我所,无有真实,性空无二,若苦若乐,皆无所有,诸法空故。我当解了,广为人说,令诸众生,灭除此见。是故我今虽遭苦毒,应当忍受”。所以若欲解脱现实苦恼烦闷者,当勤学佛法,深解经意,常念弥陀,求生极乐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