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阴 编辑
江阴市,简称澄,古称暨阳,江苏省省辖县级市,由无锡市代管,位于无锡市北侧,介于北纬31°40′34″至31°57′36″,东经119°59′至120°34′30″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江尾海头、长江咽喉,历代为江防要塞,是长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江海联运的天然良港城市,总面积987.5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江阴市共有户籍人口126.96万人,常住人口178.2万人。
江阴地域原属吴地延陵,晋朝始置暨阳县,因地处“大江之阴”而得名;1983年,江阴县改属无锡市;1987年撤县建市;2017年,江阴市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市县同权”县级集成改革试点城市。截至2019年,江阴市辖6个街道、10个镇;另辖4个乡级单位,市政府驻澄江街道。2017年,江阴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8年,江阴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2021年,江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80.33亿元,增长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5.72万元;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8.30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383.33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2158.70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8:52.0:47.2。
中文名:江阴
外文名:JiangYin
别名:暨阳、澄江、澄
行政区划代码:32028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江苏省无锡市
地理位置:江苏省南部
面积:987.5km²
下辖地区:6个街道、10个镇;另辖4个乡级单位
政府驻地:澄江街道澄江中路9号
电话区号:0510
邮政编码:2144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78.2万(2021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江阴市滨江要塞旅游区、江苏学政文化旅游区、飞马水城、华西村、敔山湾、狮山湖、兴国塔、江阴文庙
机场:江阴青阳通用机场、江阴华西直升机场
火车站:江阴站
车牌代码:苏B
地区生产总值:4580.33亿元(2021年)
7000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江阴地域生活。
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在境内聚成村落,繁衍生息,从事渔猎和农耕,开始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制陶、织麻、琢玉等手工业技术。
商末,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南奔,于江阴地域建立勾吴。
江阴
春秋时期,地属吴国延陵,为吴公子季札的封地。
楚考烈王十六年(前247年),楚相春申君黄歇迁封于江东吴地,江阴属其封地。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会稽郡,江阴隶属会稽郡延陵乡。因江阴先后为吴季札的封地和黄歇的采邑,故江阴有“延陵古邑”和“春申旧封”之称。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延陵乡改为毗陵县,在县境东部置暨阳乡,为江阴古称。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阳县。
南朝梁敬帝绍泰元年(555年),废暨阳县,置江阴郡,为江阴名称之始,下辖江阴、梁丰、利城3县。
陈永定元年(557年),陈霸先夺梁王位,封梁主萧方智为江阴王,在江阴郡建江阴国。此后江阴分别为县、为郡、为军、为路、为州,建置数经变化,置废分合无常。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江阴军升格为江阴路总管府。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秋,改江阴路为江阴州,隶属常州路。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攻占吴王张士诚辖区江阴,降江阴州为江阴县,恢复江阴县建置,属常州府。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克江阴,江阴属太平天国苏福省常州郡。太平军败后,复属常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存县,江阴县隶属江苏都督府。
民国三年(1914年),属苏常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道废,江阴县属江苏省。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省以下设行政督察区,江阴县属江苏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废行政区,江阴县直属江苏省。
江阴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军侵占江阴,建立江阴县伪政权。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民国政府仍设江阴县,属江南行署第二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在江阴境内并跨县建立4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澄西县政府、江阴县政府、沙洲县政府、澄东县政府。
1949年4月23日,江阴全境解放,属苏南行署常州专区。
1953年1月,改属苏州专区。
1983年3月,江阴县改属无锡市。
1987年4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县级),仍属无锡市管辖。
江阴市区
区划沿革
1987年底,域内有10镇20乡。
1988年5月4日,利港、申港、夏港、璜塘、北漍、南闸、长山7乡撤乡建镇。
1991年2月9日,西石桥、月城、山观、文林、新桥、河塘、马镇、长寿、陆桥、桐岐、石庄、西郊、要塞13乡撤乡建镇。至此,全市原28乡全部撤乡建镇,率先在全国完成撤乡建镇工作;所建30个镇全面实行镇管村体制。
截至1993年,全市30个镇平均镇域面积32平方千米,无超过50平方千米的镇,平均人口不足4万人,镇行政区划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此后至2007年,先后进行3次镇区划调整:
1994年7月,西郊镇与澄江镇合并,称澄江镇;长山镇与要塞镇合并,称要塞镇。
2001年6月,璜土镇与石庄镇合并,称璜土镇;利港镇与西石桥镇合并,称利港镇;澄江镇与要塞镇合并,称澄江镇;青阳镇与桐岐镇合并,称青阳镇;华士镇与陆桥镇合并,称华士镇;周庄镇与长寿镇合并,称周庄镇;长泾镇与河塘镇合并,称长泾镇;祝塘镇与文林镇合并,称祝塘镇。
2003年11月,澄江镇与山观镇合并,称澄江镇;璜塘、马镇、峭岐3镇合并,称霞客镇;顾山镇与北镇合并,称顾山镇。
2007年2月13日,霞客镇更名为徐霞客镇。4月22日,澄江镇更名为澄江街道办事处,下辖城中、城南、虹桥、花园、城东5个街道办事处更名为街道管理区;城西、澄西新村两个街道办事处合并,称城西街道管理区。
截至2007年,全市设澄江街道1个街道和璜土、利港、申港、夏港、月城、青阳、徐霞客、南闸、云亭、华士、周庄、新桥、顾山、长泾、祝塘15个镇。
2009年,撤南闸镇云亭镇设街道办。
江阴
区划详情
千年紫藤
江阴文庙
江阴文庙建于北宋初年乾兴、天圣年间,为江阴较大古建筑群,苏南较大文庙。北宋庆历新政期间,宋仁宗下诏兴学:“诸路州府军监,除旧有学外,余并各令立学。”北宋景祐年间,江阴“军故无学,初建庙于观风门外,学者肄习其中,后知军范宗古以邻郡狱,卜千军治之东南。”时任苏州知州的范仲淹于景祐三年(1036年)撰写了《重建至圣文宣王庙记》,“…成均博士范公宗古之守江阴也,谨明明,挺至诚,黥豺狼之凶,礼刍尧之善,废典皆举,积诉咸辨,清风以下,人则笑歌,阳春之来,物自鼓舞…”。
兴国塔
兴国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976—983年)年间,原是太平兴国教寺的七级浮屠,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元朝至正年间,兴国塔遭到战火毁坏,明正统年间修复,塔身增为九级。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兴国寺被毁,兴国塔被损,仅留下兴国塔砖石结构的塔身。民国十四年(1925年)在军阀混战的“乙丑围城”中,兴国塔再次遭受劫难,塔顶受炮火击中,遂成钢笔尖形;解放后数次维修,现6层以下仍为宋时原物。
兴国园
|
文庙
|
适园
|
南闸狮山湖
江阴市西面有三座山,南秦望山,北凤凰山、西舜过山。三山之间,沟河穿境,山清水秀,田畴平整,村居散落,一派田园风光。狮子山是一座由于开山采石而形成的卧狮形状的山,宕口则成了狮山湖。
|
|
华西村
|
长泾老街
|
泾水河
|
|
季札
季札为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开启江阴文字记载史的古代先贤;江阴所属的延陵地区为其封地,人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发展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
缪昌期
缪昌期,字当时,号西溪,生于江阴东顺乡,即今长泾镇。少时博览群书,即负盛名。常以名节自励,主张除弊图新,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中进士。
徐霞客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为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出生于金凤乡(后改马镇)旸岐一个没落士绅家庭。自幼聪慧过人,好读书。15岁博览祖遗“云楼”藏书,特好古今史籍、地志图经,萌远游五岳之志。22岁开始出游。37岁以前,游历了北方的泰山、嵩山、华山、恒山、五台山;南方的黄山、庐山、普陀山、天台山、雁荡山,最远至福建的武夷山。
吴文藻,近代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生于夏港。16岁考上北京清华学堂,后参加“五四”爱国运动。民国十二年(1923年)赴美留学。民国十七年(192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历任教授、社会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培养了不少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专业人才,是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9年、1983年当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六、七届中央常委,并先后担任中国民族学会、中国社会学学会、中国人类学学会、中国世界民族学学会的顾问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等职。
2001年,江阴市荣获“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2009年,江阴市荣获“中国全面小康杰出贡献城市”称号。
2011年,江阴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同年,江阴市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2016年,江阴市入选首批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名单。
2017年,江阴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18年,江阴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同年,江阴市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同年,江阴市入选首批“创新型县(市)”名单。
2019年,江阴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获“十七连冠”。 同年,江阴市获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十二连冠”。 同年,江阴市入选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同年,江阴市获批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2020年11月,江阴市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名单。 同月,江阴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榜”。
2020年12月1日,江阴市入选“2020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名单。
2020年12月26日,江阴市入选“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名单。
2021年4月,江阴市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1年6月,江阴市被评为2020年度“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区)”。
2021年8月4日,江阴市入选2021年赛迪百强县。
2021年9月1日,江阴市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示范期为5年。
2021年9月8日,江阴市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9月,江阴市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2021年10月,江阴市入选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位列第11名。
2021年11月,江阴市被水利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择优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2022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
2021年12月16日,江阴市入选中国工业“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1位。
2021年12月,江阴市被全国爱卫办确定为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县级市)。
2022年3月,江阴市被命名为“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
2022年5月,江阴市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位列全国第2名。
2022年,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
2022年9月,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
2022年10月,入选首批江苏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022年11月,《经济日报》发布《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江阴入选“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2位。
2022年11月,入选中国信通院版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县”,排名第2位。
2022年12月,入选2022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