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 编辑

文学双月刊

当代》创刊于1979,是由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人民文学出版主办的文学刊物

据2020年《当代》编辑部官网显示,《当代》编委会有编委5人,顾问6人。

据2020年32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当代》文献量为892篇,被引量为215次,下载量为7961次,影响因子为0.17。据2020年3月27日中国知网显示,《当代》出版文献量为3885篇,总下载次数为218041次,总被引次数为1972次。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当代

外文名:DangdaiBimonthly

语种:中文

类别:文学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编辑单位:《当代》编辑部

创刊时间:1979年6月

出版周期:双月刊

国内刊号:11—1282/1

国际刊号:0257—0165

现任主编:周昌

编辑部地址:北京朝内大166号

属性:北大核心期刊

办刊历史

编辑

1979年,《当代》创刊,为季刊

1981年,《当代》改为双月刊

1999年,纪念《当代》创刊二十周年往事回顾座谈会召开

2004年开始,《当代》承办“《当代》长篇小说五年

2015年1月21日,该刊在北京举办“为时代为人民:文学记录中国——《当代》与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主题活动,举办《当代》2014年度长篇小说坛和《当代》创刊35周年纪念会

办刊条件

编辑

栏目方向

《当代》设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纪事、往事、讲谈、非虚构栏目

人员编制

据2020年3月27日《当代》杂志编辑部官网显示,《当代》编委会有编委5人,顾问6人

职务

姓名

顾问

屠岸、陈早、朱盛昌、何启治、常振家、潘凯雄

编委

管士、洪清波、周昌义、杨新岚、

办刊成果

编辑

研究发

截至2014年底,《当代》共出版220期

据2020年3月2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当代》文献量为892篇

据2020年3月27日知网显示,《当代》出版文献量为3885篇

收录情况

《当代》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版、1996年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 ,被知网、万方数据等收录

影响因子

据2020年3月2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当代》文献量为892篇,被引量为215次,下载量为7961次,影响因子为0.17;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17(中国文学刊均影响因子为0.19),在全部统计刊源(6670种)中排名第5967名

据2020年3月27日中国知网显示,《当代》出版文献量为3885篇,总下载次数为218041次,总被引次数为1972次

荣誉表彰

《当代》是社科双百期刊 ,曾获中国国家期刊奖、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中国百强期刊奖、中国百种社科期刊奖等奖项

2021年7月19日,当代入选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名单(期刊奖)。

奖项设置

2022年1月24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社主办的《当代》2022年度文学论坛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揭晓并颁发2021年度长篇小说五佳与《当代》文学拉力赛总冠军。

文化传统

编辑

精神理念

  • 办刊宗旨

《当代》行文学克隆真实的宗旨,坚持以文学关注现实、关注百姓人生立场,长期关注读者趣味,尊重读权利,相信读者格调

  • 办刊特色

《当代》注重作品的当代性、社会性、文学性;兼容百家,尤重现实主义。坚持以反映当代生活为主的现实主义文学,同时在刊登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上也力求多样,做到继承和借鉴并重。而于题材、风格和表现手法等诸方面,则更为注重对多样化的追求

投稿指南

  1. 该刊以纸介方式和子版方式出版。

  2. 该刊纸介版通过邮局征订和报刊零售点零售等方式销售。

  3. 该刊电子版通过合作网站手机、电子书等电子商务平台收费阅读

  4. 该刊为所登载作品支付的稿酬包括纸介版和电子版及有声版稿酬。

  5. 该刊保证其纸介版和电子版的完整性,保证不以任何方式将作品割裂于期刊之外单独使用,以维护作者对其单篇作品的著作权

现任领导

编辑

职务

姓名

社长

杨新岚

副社长

孔令燕

主编

周昌义

副主编

杨新岚

社会评价

编辑

十年只是历史长河瞬间。衡量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文学成就主要是长篇文学。祝贺《当代》在二十年辉煌成就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后发表更好更多的长篇文学。(作家书法家周而复评)

二十余年,也是一番沧桑,文潮思潮商潮此起彼伏,风风雨,有时候也闹闹轰轰。这个叫苦,那个困惑,忽然哀鸣,时或大吼。处在这种状况下的《当代》,是有一定之规,它坚持现实主义,坚持关注社会,坚持为人生而艺术,它走出了自己一条严肃和切实的路,不恐慌,不闹腾,也没有什么花点子。它经受了考验。(“人民艺术家王蒙评)

《当代》创刊的时候,我就认为这个刊名起得好,举起当代的旗帜,就是重视现实,拥抱生活,与历史同步。祝愿《当代》一直于当代,无愧于当代。(“改革文学”代表作蒋子龙评)

《当代》的特色是靠品位来支撑的。回想一下,20年来有多少精品力作在这里面世,120期刊物的总目录,可以说,在这里发表的某些作品,以后是要进入中国文学史的。(作家赵德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