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 编辑

当代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

金庸(19243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男,生于浙江海宁市祖籍江西婺源。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与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并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4年,受聘北京大学名誉教授。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18年10月30日,在中国香港逝世,享年94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金庸

外文名:LouisCha

别名:金庸(笔名

国籍:中国

民族

出生日期:1924年3月10日

逝世日期:2018年10月30日

毕业院校: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剑桥大学

主要成就:大英帝国官佐勋章勋衔法国文化部法国艺术及文学司勋衔

主要成就:法国政府荣誉军团骑士英国牛津大学董事会成员香港大紫荆勋章展开主要成就:法国政府荣誉军团骑士英国牛津大学董事会成员香港大紫荆勋章香港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收起

人物经历

编辑

1924年3月10日,出生在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袁花镇 ,祖籍江西婺源(古徽州)。 1929年5月入读家乡海宁县袁花镇小学。1932年,开始接触武侠小说,读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是《荒江侠》。

1937年(另一说1936年),从袁花龙山学堂(现袁花镇中心小学)毕业;同年,考入嘉兴中学(现嘉兴一中),离开家乡海宁。 1938年,日军攻到浙江,嘉兴中学千里南迁至丽水,进入省立联合中学初中部。

1939年,读初中三年级的金庸与同学合编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这是此类型书籍首次在中国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

1941年,因在壁报上写讽刺训导主任投降主文章《阿丽丝漫游记》被其开除,校长印通介绍他转学去了衢州

1942年,自浙江省衢州中学(现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 )毕业,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因对校内学生党员行为不满而向校方投诉,反被退学。后在中央图书馆挂职,阅读大量书籍。

金庸漫画金庸漫画

1991年1月23日,注册成立“明报企业有限公司”;3月2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上市后,他退出报业管理层;同年,明报企业上市,任董事长并签订三年服务合约,与于品海达成协议由智才技术性收购明报企业。

1993年,两会期间赴北京访问,并获江泽民接见;同年4月,宣布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职务,改任名誉主席,更将明报集团售予于品海,宣布全面退休。

1994年,返乡参加嘉兴一中90周年校庆并于嘉兴专兴建“金庸图书馆”。图书馆落成后再斥1400万在西湖兴建“云松书舍”,供个人藏书、写作和与文友交往集之用 。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设立“金庸人文基金”,两年共拿出了100万港币资助贫困生、赞助学术活动; 同年10月,被北京大学聘名誉教授

1995年,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同年3月,被聘为浙江大学名誉教授。

1996年秋,当“云松书舍”落成后,改初衷,毅然捐出斥巨资兴建的书舍,现已成为杭州的新旅游景点,内藏金庸作品及手迹陈列室等。

1999年,受聘成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 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同年3月,被聘为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3年10月18日,受聘为中山大学名誉教授。 2005年,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名衔。

金庸教授讲中国历史的大势金庸教授讲中国历史的大势

2007年11月,应邀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主持讲座,题目为《中国历史的大势》,并出任港中大文学院荣誉教授。 辞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职务。

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2010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院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2011年,中国台湾清华大学授予金庸名誉博士学位院士。

2014年3月10日,度过九十大寿,各个领域纷纷为其庆生,有武侠迷手抄840万字贺寿。

2016年3月,过92岁寿辰,云带领淘宝众筹祝寿; 12月,当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去世,享年94岁。

个人生活

编辑

家庭

家世系浙江海宁查氏,其家为书香门第,金庸本人是查升之孙查揆的后裔

金庸的祖父查文清是傲骨气节的良,他不满外国人欺负中国人,当时有民众烧教堂,作为官员的他为维护民众,带头辞职以平息事件。金庸受祖父影响,明白一定要读书,才能解救民族苦难,故他尤爱阅读关于历史的书籍,如《资治通鉴》《二十五史》等。影响金庸至深的另一人,就是其父查枢卿。查父在金庸年幼时,每天将武侠小说《荒江女侠》剪存给他看,令他对武侠小说产生浓厚兴趣,后来主动追看《水浒传》和《七侠五义》等著作,为日后撰写武侠小说奠下根基

查家在清代“一进士,叔侄五翰林”。徐家则是古镇一大富商,祖代相沿经营着酱园、绸庄、钱庄。金庸生母徐禄诗人徐志摩父亲最小的堂妹。1914年,徐禄与查枢卿结为夫妇。成亲以后,徐禄与查枢卿感情笃深,先后生下长成的有查良铿、查良镛、查良浩、查良栋、查良钰五子和查良琇、查良璇二女。1937年,徐禄因患急性菌痢而病亡,这一年,金庸只有13岁。

金庸的继母顾秀英原是查家的丫鬟“月云”。顾秀英11岁时押给查家的,起先伺候金庸的祖母。20多岁时被母亲领回,后来去了上海做女佣,因而,查家逃难时她没有跟着过江。徐禄病亡满3年,查枢卿续弦,小他17岁的顾秀英便做了他的新妻子,担当起抚育幼子的责任

婚姻

金庸结婚照金庸结婚照

金庸一生结过3次婚,第一任妻子叫杜冶芬,1947年,二人在杭州相识。金庸拜访同事的朋友杜冶秋时,邂逅了时年17岁的杜家小姐杜冶芬,后双双坠入爱河。1948年,金庸南下香港前夕,匆忙赶到杭州正式求婚。后来杜冶芬也去了香港,金庸忙于工作没时间陪她,她寂寞无聊,过得不愉快。最后她回了中国内地,两人办理了离婚手续

金庸的第二任妻子叫朱玫,是新闻记者他们1956年5月1日结婚。金庸草创《明报》,备尝艰辛,朱玫与他患难与共,还曾变卖首饰支撑《明报》。等到事业成功,婚姻却出现裂痕 。金庸与朱玫共生育二子二女

金庸的第三任妻子叫林乐怡。1976年,金庸与朱玫感情破裂,主动提出离婚,并娶小自己29岁的林乐怡为妻。她认识金庸时才十六岁

子女

金庸共有四个子女,两男两女。

长子

查传侠

19岁为情自缢

次子

查传倜

最像金庸

大女儿

查传

龙女原型

小女儿

查传讷

从树仁书院毕业

亲属

金庸亲属

兄:徐志摩

同宗:穆旦(查良铮)

姑父:蒋百里

表姐:蒋英(钱学森的夫人)

亲族:厉麟似

表外甥女:琼瑶

逝世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去世,享年94岁。 30日当晚,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区联络办公室主任王志民向查良镛先生家属致唁电,对他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 11月2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致唁电对查良镛先生逝世表示哀悼 同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查良镛先生的逝世表示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查良镛逝世后,克强、韩正、孙兰、坤明、朱镕基温家宝、张德江、李岚清、刘延东、李源潮、王汉斌、廖晖等同志也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

主要作品

编辑

小说作品

作品名称

创作时间及备注

书剑恩仇录

1955年

《碧血剑》

1956年

射雕英雄传

1957年—1959年

《雪山飞狐》

1959年

神雕侠侣

1959年—1961年

《飞狐外传》

1960年—1961年

《白马啸西风》

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中篇小说

《倚天屠龙记》

1961年

《鸳鸯刀》

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连城诀

1963年,又名《素心剑》

天龙八部

1963年—1966年

侠客行

1965年

江湖

1967年

鹿鼎记

1969年—1972年

女剑》

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其他作品

作品名称

备注

体裁

出版年

《袁崇焕评传》

附于《碧血剑》之后

-

-

《三十三剑客图》

附于《侠客行》之后

-

-

《成吉思汗家族》

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

-

《关于“全真教”》

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

-

易经·阴阳与术数

附于《神雕侠侣》之后,新修版

-

-

陈世骧先生书函》

附于《天龙八部》之后

-

-

康熙朝的机密奏折》

附于《鹿鼎记》之后

-

-

三剑楼随笔

与梁羽生、百剑堂主合著

随笔

1997年

《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池田大作对话录》

与池田大作合著

对话录

1999年

《金庸散文

-

文集

2007年

《寻他千百度》

-

散文集

2013年

《明小札1963》

-

文集

2014年

《明窗小札1964》

-

文集

2015年

《明窗小札1965》

-

文集

2016年

旧梦:表弟眼中的徐志摩》

与蒋复璁等人合著

回忆录

2017年

改编影视

电影

影片名称

上映年份

制片

导演

主要演员

飞狐外传

1980年

邵氏电影公司

张彻

钱小豪,黄敏仪,郭追,鹿峰,江生

1984

邵氏电影公司

刘仕裕

黄日华,,戴良纯,万梓良,梁家仁

1993年

嘉禾电影公司

潘文杰

黎明李嘉欣张敏,卢伟义

雪山飞狐

1964年

峨嵋电影公司

李化

江汉,欧嘉慧,上官

连城诀

1980年

邵氏电影公司

牟敦芾

吴元俊,白彪,廖丽玲

天龙八部

1977年

邵氏电影公司

鲍学礼

李修,恬妮,林珍奇

1982年

新世纪电影公司

萧笙

汤镇业,黄日华

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

1994年

永盛电影公司

钱永强

林青霞,巩俐

射雕英雄传

1958年

峨嵋电影公司

胡鹏

曹达华,容小意

1977年

邵氏电影公司

张彻

傅声,恬妞,李艺民

东成西就

1993年

泽东电影公司

刘镇伟

张国荣,梁朝伟

东邪西毒

1994年

学者电影公司

王家卫

张国荣,梁家辉

鹿鼎记

1983年

邵氏电影公司

华山

汪禹,刘家辉

1992年

寰亚电影公司

王晶

周星驰,温兆伦

笑傲江湖

1978年

邵氏电影公司

孙仲

汪禹,施思

1990年

金公主电影公司

胡金铨

许冠杰叶童,张敏

笑傲江东方不败

1992年

金公主电影公司

程小东

李连杰,林青霞,关之琳,李嘉欣

东方不败风云再起

1993年

金公主电影公司

程小东

林青霞,王祖贤

书剑恩仇录

1960年

峨嵋电影公司

李晨风

张瑛,紫罗莲,容小意

1981年

邵氏电影公司

楚原

狄龙,白彪

1987年

银都机构

许鞍华

张多福,刘佳,阿依努尔

神雕侠侣

1960年

峨嵋电影公司

李化

谢贤,南红

杨过与小龙女

1982年

邵氏电影公司

张彻

傅声,郭追,黄淑仪

1983年

邵氏电影公司

华山

张国荣,翁静晶

《古墓奇缘》《襄阳风云》《十六年之约》

2003年

香港无线

-

-

侠客行

1982年

邵氏电影公司

张彻

郭追,文雪儿

倚天屠龙记

1963年

豪华电影公司

张瑛

张瑛,白燕

1965年

扬子江电影公司

杨工良

林家声,陈好逑,陈宝珠

1978年

邵氏电影公司

楚原

尔冬升,井莉,余安安

魔殿屠龙

1984年

邵氏电影公司

楚原

尔冬升,万梓良,楚红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1993年

永盛电影公司

王晶

李连杰,张敏,黎姿

碧血剑

1958年

峨嵋电影公司

李晨风

曹达华,上官筠慧,陈翠屏

1981年

邵氏电影公司

张彻

郭追 ,文雪儿,龙天翔

新碧血剑

1993年

永盛电影公司

张海靖

元彪,张敏,李修贤

鸳鸯刀

1961年

峨嵋电影公司

李化

林凤,周骢

1982年

邵氏电影公司

鲁俊谷

惠英红,孟元文

电视剧

剧名

上映年份

制片方

导演

主要演员

雪山飞狐

1977年

香港佳视

-

卫子云,白彪,雪,李通

1985年

香港无线

王天林

吕良伟,谢贤,周秀兰,曾华倩

1991年

台湾台视

李朝永

孟飞,龚慈恩,伍宇娟

1999年

香港无线

李添胜

陈锦鸿,黄日华,佘诗曼,刘晓彤

2007年

香港佳艺电视

王晶

聂远黄秋生朱茵,钟欣桐,安以轩

连城诀

1989年

香港无线

邱家雄 / 郑兆强

郭晋安,黎美娴,谢宁

2004年

中国大陆

王新民

吴樾,何美钿,舒畅

天龙八部

1982年

香港无线

萧笙

梁家仁,汤镇业,黄日华

1990年

台湾中视

刘俊杰

惠天赐,关礼杰

1997年

香港无线

李添胜

黄日华,陈浩民,樊少皇

2003年

中国大陆

周晓文

胡军林志颖,高

2013年

中国大陆

赖水清

钟汉良,金起范,韩栋

2021

中国

于荣

杨祐宁,白澍,文咏珊

射雕英雄传

1976年

香港佳视

萧笙

白彪,米雪梁小龙

1983年

香港无线

王天林

黄日华,翁美玲,苗侨伟

1988年

台湾中视

李朝永

黄文豪,陈玉莲,潘宏彬

1994年

香港无线

李添胜

张智霖,朱茵,罗嘉良

2003年

中国大陆

于敏

李亚鹏周迅

2008年

中国大陆

李国立

胡歌、林依晨

2017年

中国大陆

蒋家骏

杨旭文、李一桐

中神通王重阳

1992年

香港无线

潘嘉德

关礼杰,周慧敏

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

1993年

香港无线

潘嘉德

张智霖,姜大卫,梁艺龄

白马啸西风

1979年

香港丽的

-

杨盼盼

鹿鼎记

1977年

香港佳视

-

文雪儿,程思俊

1984年

香港无线

李添胜

梁朝伟,刘德华

1984年

台湾中视

周游

李小飞,周绍栋

1998年

香港无线

李添胜

陈小春马浚伟

2000年

台湾华视

王晶

张卫健谭耀文

2008年

中国大陆

于敏

黄晓明,钟汉良

2014年

中国大陆

赖水清

韩栋,魏千翔

2020年

中国大陆

马进

张一山,唐艺昕,张天阳,朱珠,杨祺如

笑傲江湖

1984年

香港无线

李鼎伦

周润发,陈秀珠,戚美珍

1985年

台湾台视

刘立立

梁家仁,刘雪华,应采灵

1996年

香港无线

李添胜

吕颂贤,梁艺龄,陈少霞

2000年

台湾中视

赖水清

任贤齐,袁咏仪,陈德容

2000年

新加坡

霍志揩

马景涛,范文,李锦梅

2001

中国大陆

黄健中

李亚鹏,许晴,苗乙乙

2013年

中国大陆

胡意涓

霍建华,袁姗姗杨蓉陈乔

书剑恩仇录

1976年

香港无线

-

郑少秋,汪明荃,余安安

1984年

台湾台视

-

游天龙,森森,杨丽音

1987年

香港无线

许鞍华

彭文坚,任达华,罗慧娟,梁艺龄

1992年

台湾台视

鞠觉亮

何家劲,沈孟生,刘雪华,傅娟

1994年

中国大陆

-

黄海冰,王卫国,王菁华,杨雅娜

2002年

中国大陆

卫翰韬 、黄伟明、冯柏源等

赵文卓,陈昭荣,关咏荷,颜颖

2009年

中国大陆

谭友业、温伟基、何振华

乔振宇,郑少秋,周丽淇,颖儿

神雕侠侣

1976年

香港佳视

萧笙

罗乐林,李通明

1983年

香港无线

萧笙

刘德华,陈玉莲

1984年

台湾台视

何东兴

孟飞,潘迎紫

1995年

香港无线

李添胜

古天乐,李若彤

1998年

新加坡

马玉辉

李铭顺,范文芳

1998年

台湾台视

赖水清

任贤齐,吴倩莲

2006年

中国大陆

于敏

黄晓明,刘亦菲

2014年

中国大陆

李慧珠

陈晓,陈妍希

侠客行

1985年

台湾华视

-

莫少聪

1989年

香港无线

伍润泉

梁朝伟,邓萃雯

2001年

中国大陆

王新民

吴健,周莉

倚天屠龙记

1978年

香港无线

招振强

郑少秋,汪明荃,赵雅芝

1984年

台湾台视

陈明华

刘德凯,刘玉璞,喻可欣

1986年

香港无线

王天林

梁朝伟,黎美娴,邓萃雯

1994年

台湾台视

赖水清

马景涛,叶童,周海媚

2001年

香港无线

庄伟建

吴启华,黎姿,佘诗曼

2003年

中国大陆

杨韬

苏有朋,贾静雯,高圆圆

2009年

中国大陆

于敏

邓超,安以轩,刘竞

2019

中国大陆

蒋家骏

曾舜晞,陈钰琪,祝绪丹

碧血剑

1977年

香港佳视

-

陈强,文雪儿,李通明,石天

1985年

香港无线

-

黄日华,庄静而,毛舜筠,苗侨伟

2000年

香港无线

李添胜

林家栋,欧子欣,佘诗曼,江华

2007年

中国大陆

李翰滔、赵箭 、黄祖权

窦智,黄依,孙菲菲,焦恩俊

越女剑

1986年

香港亚视

王心慰

李赛凤岳华

导演作品

时间

作品

备注

1958年

有女怀春

电影

1960年

虎抢亲

电影

参与纪录片

时间

作品

导演

2008年

激荡·1978-2008

曾捷

2009年

香港笔迹

王贻兴

2014年

武侠60: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

华志中

创作特点

编辑

思想主题

金庸所创作的小说中无处不体现了对历史意义及价值的探寻。他通过在小说中塑造武林门派之间、人与人之间、宗教与世俗之间、正教与邪教之间、国家民族之间以及朝代与朝代之间的恩恩怨怨,最终造就了不同个人、门派、国家、民族、教会、朝代的各种悲剧。从本质上来说,金庸正是企图通过在小说中抒发强烈的悲剧情怀,旨在达到解构负面价值、弘扬正面价值的效果。

在金庸创作的小说里,“情”与“理”深刻体现了生命本质传统德之间的永恒矛盾,具体来说就是爱情道德规范的冲突。显然,金庸的作品没有过多的抑情绝的说教,更没有与传统道德文化相违背的滥情现象。他仅仅通过“情”与“理”的描述,向世人展示了爱情中的悲剧意识,通过对人真实生命的适当描述和张扬,反映了对禁锢人们和社会发展的“理”的反抗。金庸的爱情悲剧意识是对现代爱情的讴歌

艺术特色

结局

与大团圆的结局不同,金庸的小说更多的是直面邪恶的成功和侠客的失败。然而金庸的创作同时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悲剧意识的特征,即在描绘悲剧现实的同时,也予其一定的弥合功能。

历史背景

金庸将其作品及其人物形象有机地融入到鲜明的历史背景之中,如《射雕英雄传》的时代背景为南宋初年,宋、金对峙,以及蒙古崛起的这一时段。《天龙八部》的历史背景为宋、辽、西夏以及大理等几个政权纵横交错的时代。《鹿鼎记》描写的则是清朝初年,满汉民族冲突的剧烈矛盾。同时,金庸先生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前提下,将许多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纳入到其文学作品之中,如完颜洪烈、岳飞、大理段氏、朱元璋、康熙皇帝顾炎武等等,这些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与小说中的虚拟人物交相辉映,虚实相加,使小说更加真实生动,读者更容易接受整个故事,不会令人产生虚无缥缈的感觉。

金庸对作品时代背景的选择也是为小说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服务的。纵观金庸的文学作品,几乎所有的历史背景都放在动乱年代,这是因为动乱时代更能体现出历史人物的英雄豪情,与庙堂之上懦弱陈腐的官员相比,侠客具有强烈的民族正义感。正如郭靖所言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以“为国为民”来作为侠客的最高追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们最后的归宿,这是侠之精神境界的升华。金庸作品中的江湖英雄,其身虽不居庙堂,却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真正英雄。

语言

金庸语言的繁杂丰富,在其行文句式上就有充分的体现。他袭用了旧小说夹用诗词、歌赋、联句等方式,在行文中大量使用对联、诗,在语言表述上,则使用白话,夹用韵文等方式。如丘处机的《无俗念》、岳飞的《满江红》、李白的《侠客行》等,均运用得浑然天成,毫无斧凿之痕,体现出金庸深厚的语言表述功底。

人物形象

纵观金庸的所有作品,除个别小说之外,大多数人物形象均有很强的相似之处,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以及《天龙八部》中的萧峰等,虽然他们的性格有所差异,但他们均是武功高强,怀有一颗报国之心的英雄。再如其中的黄蓉任盈盈、赵敏,以及阿紫女性人物,均属于武功高强,且均有很强后台的厉害角色,或是父亲,或是师父,她们与普通女子相比,在性格和行事方面均属于异类,被世人列为“妖女”的范畴,但又都具有浓厚的侠骨柔情,虽然表现形式有所差别,但均殊途同归。

金庸小说中的女性有两个共性,这些女性都是古代重情的“豪女”。中国的古代女性虽然比较重情,但是会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女性的情感却只能深理于心中,即使到了待嫁年岁,也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传统女性去大胆地追求爱情,这样不但会被认为是有伤风化,更会被旁人说三道四,即使有人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一也会受到家人的惩罚,最后难免被人冷嘲热讽,最后落个身败名裂的结果;但是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女性相比却有很大的差异,现代的女性追求爱情,却被认为是潮流,还能得全社会的广泛赞许和认可。

在金庸的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大多敢爱敢恨型;与此同时,金庸作品中的有些女性人物不仅渴望爱情,还体现出对传统贞节观念认同。对于这种这种矛盾情形,一也就是女性的传统与现代两种特性在女性人物中的体现。这种传统与现代共存即可以体现在一个女性人物的身上,还可以表现在不同女性人物的身上。然而,哪里有矛盾哪里就会有冲突,有冲突的作品会更加吸引读者。比如在《神雕侠侣》这部小说中,小龙女这个人物就是传统文化中仙女的形象,其不仅貌美如花,还武功高强。然而其对于爱情,她却能不顾别人的流言蜚语,爱上比自己年龄小很多的杨过,对于这种突破传统思想束缚的勇气只有现代女性才会有,而小龙女竟然也具备,真是不得不让人钦佩。金庸的这种女性创作观念,不但可以很好的吸引读者的眼球,还让读者读得津津有味。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效果,可能就是因为人物身上所体现的传统与现代特征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这样既可以顺应故事情节,还可以顺应读者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会陶醉在小说中,让人流连忘返,致使金庸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塑造也达到了较高的阶段。读者在金庸的著作中真正的看到了实际生活中的女性身影。可以明显看出,这些女性具有疯狂的一面,当然,相比之下,女性传统的一面居多。

因为,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现代女性是传统的女性发展而来的,对于现代女性个性,其不可能独立存在现实社会中,更不能完全丧失之前的传统气息。在一般的武侠小说中,对于男女之情的描写可谓少之又少,即使存在一些个别女性,通常一也是小说中的点缀。但在金庸所描写的小说中,爱情在小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小说中的主体,小说中的女性在小说中的地位提升了许多。在小说中,有了男女角色情感的贯穿,使小说中内容丰富多彩。此外,还提升了小说的趣味性及吸引力。

获奖记录

编辑
世界华人盛典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结果
2009 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获奖
香港市政局文学创作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结果
1998 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 获奖
香港(及海外)文学艺术协会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结果
1998 当代文豪金龙奖 获奖
香港政府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结果
2000 大紫荆勋章 获奖
个人奖项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结果
2004 国文化部法国艺术及文学司令勋衔 获奖
1992 法国政府荣誉军团骑士勋衔 获奖
1981 大英帝国官佐勋章勋衔 获奖

后世纪念

编辑

2017年2月28日,以金庸为主题的常设展馆金庸馆,在香港文化博物馆揭幕,该展馆展出超过300件和金庸有关的藏品,包括《笑傲江湖》等珍手稿

人物评价

编辑

金庸金庸

金庸是一个成功的报业巨子,更是一个成功的武侠小说创作家。将其定义为一代通俗文学大师是恰如其分的。既然称做通俗文学大师,还是有必要通过他的小说进行一番文学雅俗观的论辨。(中国文学网评)

金庸就像一个“黑洞”。把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任何人靠近他,就会化为乌有,根本没法比。(作家黄易评)

金庸的武侠小说大大提高了传统武侠小说作品的思想、文化、艺术品位,包含着浓烈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民族精神,他以其艺术实践,使近代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了文学的宫殿,是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评)

查先生是著名作家、杰出报人,毕生坚守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如椽之笔,书家国情怀,著作等身,成就非凡。先生爱国爱港,拥护“一国两制”方针,曾参与香港基本法的起草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筹建工作,殚精竭虑,贡献智慧。先生赤子丹心,侠肝义胆,其文采风范永为世人景仰。(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评)

查先生一生情系中华,爱国爱港。以铁肩担道义,以妙手著文章,开创新派武侠小说先河,享誉海内外华人社会。查先生支持国家改革开放,拥护“一国两制”方针,热忱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设计、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贡献了政治智慧。(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