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晋 编辑
毛晋(1599年1月31日—1659年9月13日),原名凤苞,字子久。后改字子晋,号潜在,别号汲古主人。常熟(今属江苏省)人。明末著名藏书家、出版家、刻书家、文学家、经学家。
早年师从钱谦益。家藏图书八万四千余册,多为宋、元刻本,建汲古阁、目耕楼藏之。曾校刻《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六十种曲》等书,流布甚广,居历代私家刻书者之首。尤嗜好抄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后人称为“毛钞”。编着甚多,有《毛诗陆疏广要》《苏米志林》《海虞古今文苑》《毛诗名物考》《明诗纪事》《隐湖题跋》等。
本名:毛晋
别名:毛凤苞
字:子久、子晋
号:潜在、汲古主人
所处时代:明末
出生地:常熟
出生日期:1599年1月31日
逝世日期:1659年9月13日
主要作品:校刻《十三经》等,著《和古今人诗》等,辑《毛诗陆疏广要》等
主要成就:明末著名藏书家﹑出版家、刻书家。
属相:猪
约30岁左右开始经营校勘刻书事业,一生刊刻书籍极多,为历来私家刻书最多者,在中国出版史上有重要地位。他苦心校勘,雇刻工、印工等多人,先后刻书600多种,刊刻图书范围广泛,唐宋别集、百家九流、道藏词曲、传记小说、广为镂版,达200余种,有“毛氏之书走天下”之说。辑有《津逮秘书》丛书15集,收书141种。胡震亨曾辑刻《秘册汇函》,刻板被毁于火。他得其残板,又合家藏旧籍,重新编辑而成。其中多宋元人著作,偏重掌故琐记。以前各家丛书,多不足之本,而此丛书所收,全帙较多。又校刻有《十三经》《十七史》《六十种曲》,以其缮写精良、纸墨上品、细工雕镌、印本赏心悦目而著称。刊刻之书,有“世美堂”、“绿君亭”、“汲古阁”等字样。著名的有《十三经注疏》《十七史》《文选李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津逮秘书》等。有些宋刻本如《说文解字》等因得翻刻而传世。重刻的唐、宋人诗词,多经精校。毛晋刻书为历代私家刻书最多者,且好抄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后人称为“毛钞”,极受珍视。著有《隐湖题跋》,并辑《毛诗陆疏广要》。
目录学造诣极深,除编有《汲古阁书目》外,作题跋152篇。或考书籍源流,或辩其真伪,或述其要点,汇刻为《隐湖题跋》。潘景郑为其补辑,得249篇,名为《汲古阁书跋》。刻书版亦被陆续转卖给席鉴“扫叶山房”和无锡华氏。子毛扆(yǐ)、毛褒、毛表均能藏书,毛扆编纂有《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著录待出售有477部,标有书价和版本。编著有《毛诗陆疏广要》《隐湖山志》《毛诗名物考》《宋词选》《野外诗题跋》《虞乡杂记》《明诗纪事》《僧宏秀集》《毛诗陆疏广要》《苏米志林》《隐秀集》《隐湖题跋》等数百卷。
毛晋:穷搜遍索四海枯,手抄笔录近蠹鱼。汗牛充栋十万卷,流布天下古今无。
其刻书之功,非独不能掩过,而且流传缪种,贻误后人。
先后藏书达8.4万余册;刻书600多种;辑有《津逮秘书》丛书15集,收书141种;编有《汲古阁书目》外,并作题跋152篇。
校刻有《十三经注疏》《十七史》《文选李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津逮秘书》《六十种曲》等。
著有《隐湖题跋》,并辑《毛诗陆疏广要》
毛边纸:
明末江西出产竹纸,纸质细腻,薄而松软,表面平滑,托墨吸水效果甚佳,且价格便宜。
早先人们多用带棉成分的纸张刻书,保存时间较长,但是造价昂贵。后毛晋于汲古阁刻书,除少数较为名贵的书仍旧用带有棉成分的纸,通常为竹纸。竹纸刻书成本较低,易于传播,也使得汲古阁的刻本风行一时。
当时,毛晋先到江西大量订购稍厚实的竹纸,然后在纸边盖上刻有“毛”字的印,“毛边纸”的美名由此得来,而稍微薄一些的,便以“毛太”冠名。
此说法系为误传,沈榜著《宛署杂记》卷十五便已记载毛边纸。“毛氏诞生前毛边纸之名已经存在,只不过他爱以此纸印书而已。”
长子:毛褒,字华伯,清初藏书家。
次子:毛表,字奏叔,清初藏书家、刻书家。
三子:毛扆,字斧季,清著名藏书家、校勘家、出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