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庚推荐唐诗 编辑
自古以来的唐诗选本不知有多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无不出于别具会眼的选家之手。这本由著名诗人兼学者的林庚先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编选的唐诗选本,也因编选者对唐诗独特的感悟和识见,饶具个性而在众多的本子中独树一帜,不同凡响。无疑,每一位选家都有各自的兴趣所在,由此出发在众多诗篇中作出取舍,而“兴趣”背后,其实又都具有一种“诗美”的理想在。
林庚先生作为一位耕耘诗坛、深知创作三昧的诗人,对此显然是独具会心的。这就使这
本诗选不同于一般的“学人之选”,而带上了“诗人之选”的鲜明特色,编选者以诗人对语言的敏感和深入体认,更充分集中了唐诗语言的精粹,使这本诗选具备了以少胜多、以简驭繁、举一反三的特点而在众多选本中胜出。
- 林庚推荐唐诗
林庚,字静希。诗人,文学史家。1910年2月出生,福建闽侯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1933年毕业后留校,同时担任《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起存北京大学等校兼课,讲授中国文学史。“七七”事变后到厦门大学任教。1947年返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总序
袁行霈11
导读
钟元凯17
野望
3
长安古意
5
11
滕王阁
1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3
15
苏味道
17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9
杂诗(其三)
21
古意
22
感遇(其三十四)
24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燕昭王)
25
登幽州台歌
26
邺都引
28
次北固山下
30
31
34
回乡偶书(其二)
35
36
登鹳雀楼
37
凉州词(其一)
38
夜归鹿门歌
39
过故人庄
40
春晓
41
黄鹤楼
42
崔国辅
从军行
43
塞下曲(其二)
44
从军行(其一)
45
(其四)
45
出塞(其一)
46
长信秋词(其三)
47
闺怨
48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48
古从军行
50
少室雪晴送王宁
51
送陈章甫
52
54
55
55
57
59
汉江临眺
60
61
62
积雨辋川庄作
62
63
少年行(其一)
64
64
送沈子福归江东
65
李白
长干行
66
68
古风(其十九)
68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69
70
金陵酒肆留别
71
蜀道难
71
灞陵行送别
74
将进酒
74
行路难(其一)
76
梦游天姥吟留别
77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79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82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83
登金陵凤凰台
84
横江词(其一)
85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
8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6
早发白帝城
87
望庐山瀑布
87
望天门山
88
高适
89
封丘作
92
别董大(其一)
93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94
9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6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98
望岳
99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00
后出塞(其二)
108
赠卫八处士
109
新安吏
110
石壕吏
112
梦李白(其一)
113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115
兵车行
116
哀江头
119
洗兵马
120
春望
125
春夜喜雨
126
旅夜书怀
127
蜀相
128
129
白帝
130
秋兴(其一)
131
(其八)
132
咏怀古迹(其三)
133
登高
134
135
张巡
闻笛
136
哥舒歌
137
138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139
送灵澈上人
140
省试湘灵鼓瑟
141
韩翃
寒食
143
滁州西涧
144
卢纶
晚次鄂州
145
塞下曲(其三)
146李益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147
塞下曲(其一)
148
听晓角
148
宫怨
149
夜上受降城闻笛
149
寒地百姓吟
151
有所思
152
秋怀(其二)
153
154
山石
155
雉带箭
156
渔翁
158
江雪
159
西塞山怀古
160
石头城
161
乌衣巷
162
重赋
163
买花
165
166
红线毯
172
卖炭翁
174
琵琶行
175
赋得古原草送别
180
181
问刘十九
181
暮江吟
182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183
184
长歌续短歌
185
雁门太守行
186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187
致酒行
188
江楼曲
189
将进酒
190
题金陵渡
191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192
寄扬州韩绰判官
194
过华清宫绝句(其二)
195
江南春绝句
196
泊秦淮
196
197
199
隋宫
200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202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03
乐游原
204
205
初食笋呈座中
205温庭筠
207
208
210
陈陶
陇西行(其二)
212
聂夷中
咏田家
213
杜荀鹤
再经胡城县
214
曹松
己亥岁
215
秦韬玉
贫女
216
汧阳间
217
台城
218
焦崖阁
219
后记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