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 编辑

北京市辖区

景山区,隶属于北京市,是北京六个主城区之一。地处北京市主城区西部,位于长安西段,最东端距天安14,总面积85.74平方千米。

石景山因“燕都第一仙山——石景山而得名,自古就是京西历史文化重镇。区域内山地面积占23%,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7.09%。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达73.89平方米,居北京市城区首位,是北京市城区中山源最丰富、绿化覆盖率最、人均拥有公共绿地最多的地区。

2021石景山区下辖9个街,截至2021年末,石景山区常住人口56.6万人,比2020年末减少0.2万人。2021年,石景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9.9亿元,按不价格计算,比2020年增长9.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58.2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801.7亿元,增长8.7%。产业构成为16.5:83.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6.9万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石景山区

外文名:Shijingshan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110107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北京市

地理位置:北京市主城区西部

面积:85.74km²

下辖地区:9个街道

政府驻地:鲁谷街道石景山路18号

话区号:010

邮政编码:100043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56.6万(2021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灵寺、八角森林公园、法海寺、云冈森林公园

火车站:三家店站

车牌代码:京

地区生产总值:959.9亿元(2021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前11世纪中叶,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封帝尧之后于蓟,都城蓟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封召公于燕,都城在今房山区董家林一带。石景山地区属蓟国地。后蓟国衰落,约西周末年被燕国兼并,燕迁都蓟城。石景山地区属燕国都邑地。

春秋战国,燕王喜二十九年(前226年),秦兵攻占燕都蓟城。

秦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废止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石景山地区属广阳郡蓟城蓟县地。

天泰山天泰山

泰山

天泰山位于石景山区西北部,香山公园西南。北至海淀区挂甲塔,南至双泉寺,西至五府庄、潭峪,东至南北场。主峰海拔430.8米。因主峰西有平台一处,曰天台,山因名天台山,亦作天太山、天泰山。天台处有明清古刹慈善寺,亦称天台寺。旧时每年三十八日开庙。寺内中路大悲殿正中原供金漆木雕观音像,两旁有碧霞元君8尊塑像,这种佛、道共进一堂的现象,在京郊较为罕见。后殿供肉身坐化和尚,俗称魔王菩萨和尚,相传即清世祖顺治帝。民国六年(1917年)、民国十三年(1924年)冯祥两次住在天泰山慈善寺,留下“勤俭为宝”、“真吃苦”、“耕读”、“淡泊”等重要石刻。慈善寺为区级保护文物

翠微山 翠微山

翠微山

翠微山位于石景山区与海淀区交界处。东南距市中心约20千米。海拔387米,为香峪大梁东南坡的山峰之一,北与香山遥相对应。山势和缓,原名平坡山,因唐建平坡寺得名;明洪熙初年(1425年)改叫翠微山。南麓多古寺,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底、大悲寺、龙王堂、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等依山而建,合称八大处,为京郊著名游览区。西南山麓还有明建法海寺。

石景山 石景山

石景山

石景山位于石景山区西部。为西山山前的侵蚀残丘,地势和缓,海拔184米。历史上为永定河河防要地。自元代以来,在此修堤防水。1949年以来,先后在永定河上游修建了官厅水库及引水渠。东南山麓一带,建有石景山发电总厂和首都钢铁公司

莲花河 莲花

莲花河

莲花河发源于石景山区石槽,流经莲花池。莲花池以上称新开渠。原在鸭子桥入南护城河,1951年治理后改在万泉寺东入凉水河。全长4.2千米,底宽16—20米。主要支流有新开渠、水衙沟。水源原主要出自莲花池泉水,后被新开渠石景山工业废水所代替。古称洗马沟。

法海寺 法海寺

法海寺

法海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京西翠微山南麓、驼铃古道首驿模式口村。寺庙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四年后建成(1443年),明英宗朱祁镇钦赐额曰“法海禅寺”。法海寺的镇寺之宝是大雄宝殿内保存完整的十铺明代壁画,面积236.7平方米,由15位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堪称中国明代壁画之最,是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宫廷画师作品,与敦煌、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

现任领导

编辑

李文起当选石景山区十七届人民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高洪雁、宁慧娟、玉国、石显富、闫金定当选区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新当选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区长,齐利、李先侠、刘锋、王其志、申键、王智勇、尹圆、李文化当选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晓东当选石景山区监察委员会主任。

荣誉称号

编辑

石景山区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6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区。

2018年,被评为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

2020年3月4日,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名单。

2020年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月,入选中央文明办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

2021年5月31日,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示名单。

2021年9月2日,入选全国首批30个城市一刻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

2021年12月2日,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公示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拟授牌命名对象。

2021年12月31日,被全国爱卫办表彰为“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

2022年11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