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暖忻 编辑
张暖忻(1940年10月27日—1995年5月28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祖籍辽宁省铁岭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1974年,到上海电影制片厂给桑弧、谢晋当助手。1981年,独立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沙鸥》,她凭借该片获得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1985年,由其自编自导的剧情电影《青春祭》上映。1990年,执导剧情电影《北京,你早》,该片获得香港国际电影节年度十大华语片奖。1994年,执导剧情电影《南中国1994》。1995年5月28日,张暖忻因癌症晚期病逝于北京。
中文名:张暖忻
外文名:NuanxinZhang
国籍:中国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出生日期:1940年10月27日
逝世日期:1995年5月28日
星座:天蝎座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
职业:导演、编剧
主要成就:第2届金鸡奖导演特别奖
祖籍:辽宁省铁岭市
1943年3月,张暖忻随父母定居北平。中学时期,曾扮演《雷雨》中的四凤等角色。1958年,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同年,开始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1962年,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来,担任北京电影学院助教、讲师。
1974年,到上海电影制片厂给桑弧、谢晋当助手 。1978年,与姚蜀平、李陀合作创作电影文学剧本《苍茫大地》。1979年,《苍茫大地》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影片,公映时改名为《李四光》,该片由凌子风执导 ;同年,与李陀合作编写的文章《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在《电影艺术》第3期发表 。
1981年,独立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沙鸥》,她凭借该片获得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 。1983年12月,出版小说《沙鸥——从剧本到电影》。1985年,由其自编自导的剧情电影《青春祭》上映 。1987年,与雅克·道夫曼联合执导剧情电影《闺阁情怨》,该片由秦怡、屠怀青搭档主演。
1988年,策划拍摄王朔的长篇小说《玩的就是心跳》 ,并写出剧本初稿,但影片最终未能拍摄。1990年,执导由马晓晴、王全安、贾宏声联袂主演的剧情电影《北京,你早》 ,该片获得香港国际电影节年度十大华语片奖。
1993年,执导由吕秀菱、林建华共同主演的剧情电影《云南故事》,该片讲述了二战结束后,日本护士树子随中国丈夫到云南,逐步融入当地人生活的故事 。1994年,执导剧情电影《南中国1994》,该片由程前、苏瑾、李士溪联合主演 。
导演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1994年 | 《南中国1994》 | 电影 |
1993年 | 《云南故事》 | 电影 |
1990年 | 《北京,你早》 | 电影 |
1987年 | 《闺阁情怨》 | 电影 |
1985年 | 《青春祭》 | 电影 |
1981年 | 《沙鸥》 | 电影 |
编剧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1987年 | 《闺阁情怨》 | 电影 |
1985年 | 《青春祭》 | 电影 |
1981年 | 《沙鸥》 | 电影 |
1979年 | 《李四光》 | 电影 |
文学作品
时间 | 名称 | 备注 |
---|---|---|
1983年 | 《沙鸥——从剧本到电影》 | 小说 |
1979年 | 《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 | 《电影艺术》第3期 |
张暖忻在电影创作多元的时代,没有拘泥于政治体制和商业体制的要求,而以自己的眼光在主流题材和商业题材之外重新发掘电影表现的领域,注入自己的思考,成就了自己的电影观念。采用长镜头和景深镜头力图直接而深刻地触及生活,并且尽量采用实景拍摄或者必要的现场加工、自然光效、音响等能够客观还原现实、纪录现实的形式是张暖忻导演一直追求的纪实表达。张暖忻导演的真实观念不是对“戏”的完全放弃,而是寻找一种具有“戏剧性”的内在真实,这种真实依靠于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和观察,依靠于对电影表达能力的熟悉。同时,其电影的真实更来自于时代,无论是刚刚经历过“文革”之后《沙鸥》的伤痕和振作,还是《北京,你早》中改革浪潮之下对北京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的临摹,都极浓厚地沾染了时代最强的气息。因此,张暖忻的真实观念是对生活细节的考察与体悟中所蕴含的戏剧性,而戏剧性与时代的结合即是她最突出的美学特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