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人民出版社 编辑
湖北人民出版社是湖北省综合性出版事业机构,为省新闻出版局直属副厅级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现设有:政治经济编辑部,下设政治、经济、青年三个编辑室;文史编辑部,下设文史、工具书、生活三个编辑室;综合编辑部,下设教材、综合两个编辑室;中国图书年鉴编辑部;《成功》杂志社。以及办公室,总编室,出版部,发行部,财务部,后勤服务中心。
湖北人民出版社的前身是中南人民出版社和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是湖北省综合性出版事业机构,为省新闻出版局直属副厅级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现设有政治经济编辑部,史编辑部,综合编辑部,中国图书年鉴编辑部,《成功》杂志社。以及办公室,总编室,出版部,发行部,财务部,后勤服务中心。湖北人民出版社不仅出版了许多好书,而且通过学习和实践,造就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编辑出版队伍,使湖北人民出版社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出版工作者,为湖北省出版事业的发展准备了干部。
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各类图书,对于充分发挥党的思想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配合和推动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对于党联系和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发展和繁荣地方科技文化事业;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使湖北人民出版社在知识界和广大读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并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1995年、1997年两次被评为全国良好出版社,1998年又被评为全国优秀出版社。
进入新世纪,机遇与挑战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湖北人民出版社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继续“立足本省,面向中国”地开展工作;坚持“出好书、出人才、出效益”的办社思路;把工作重心放在优化图书结构上,强化一般图书的选题策划,不断开发有市场潜力和竞争力的新品种;不断提高湖北人民出版社图书的整体质量,出版更多有重大社会影响和效益的精品图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传播新知,繁荣科学文化事业,推动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可持续发展再做新贡献,使湖北人民出版社在新世纪里,全面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社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为社领导提供全社生产经营信息和情况,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负责社办公会议、社生产调度会、社务会、部主任会议等会务工作;协助社领导处理社内外日常事务,负责本社文书处理、印信管理、文电收发、文书档案管理和人事、劳动、工资、编制、安全保卫工作;负责离退休老干部的管理与服务;负责党员和干部的教育和党务管理,协助社党委处理日常事务。
总编室:负责编辑业务的统一协调和本版图书的宣传工作,制定和实施选题计划、出书计划,负责稿酬管理、合同管理、版权管理、图书质量管理、图书信息的收集与提供报刊图书查阅服务、本版图书的封面及整体的装帧设计。
教材编辑部:下设综合编辑室、教材编辑室。主要从事中小学教材教辅及大学教材的出版工作。负责全社重点图书的统一组稿和编辑工作。政治经济编辑部:主要编辑马列主义哲学、政治、法律、党史党建、通俗政治理论读物和青年思想教育读物。经济学科方面的学术专著以及涉及工、农、商、学、兵等方面的实用经济读物和经济改革读物。下设文史编辑室、工具书编辑室、生活编辑室。主要从事文化历史读物、实用生活类读物、工具书的出版工作。
年鉴编辑部:主要从事《中国图书年鉴》及部分中小学教辅的编辑出版工作。
成功杂志社:主要从事《成功》杂志的出版发行工作。
出版部:主要负责对定稿后的书稿进行成本和定价的计算,组织图书印刷、书稿的校对等直至出书交付发行。
发行部:主要负责本版图书的征订和销售工作。
计划财务部:负责出版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成本管理、会计核算和全社审计工作。1993年 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1995年 第二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
1999年 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1988年 第二届中国图书奖荣誉奖
1989年 第三届中国图书奖
1990年 第四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
1992年 第四届中国图书奖二等奖
1990年 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二等奖
1996年 第十届中国图书奖二等奖
1996年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第一届优秀作品奖
1997年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第二届优秀作品奖
2000年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第三届优秀作品奖
湖北省“九五”重点图书项目
国家“九五”古籍整理重点项目
半个世纪以来,湖北人民出版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出版方向,在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党的出版工作的优良传统,编辑出版人员广泛联系并团结省内外的专家、学者、科技教育工作者、作家和艺术家,编辑出版了大量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传播和积累科技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图书。到2002年8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共出版图书9800余种,总发行量达12亿余册(张)。这些图书在全省、全国及海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对湖北省和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湖北人民出版社不仅出版了许多好书,而且通过学习和实践,造就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编辑出版队伍,形成了严谨精细,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优良工作作风和“传帮带”培养出版事业后继人才的优良传统,使湖北人民出版社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出版工作者,为湖北省出版事业的发展准备了干部。先后有许多同志被调到其他部门和兄弟出版社,成为业务骨干和担负重要领导工作。
出版工作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水准和文明程度标志性的工作,需要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才可凝聚成辉煌的文明丰碑。曾有过的成就和荣誉,只是湖北人民出版社创业史上的一页。新的世纪,必将续写新的一页。
1952年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成立
1954年湖北人民出版社成立
1996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在中国出版成就展上展出精品图书1996年人大常委会主任关广富视察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省委副书记王生铁等领导同志视察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7年副省长王少阶在湖北人民出版社调查、研究工作
1994年中央领导同志在湖北人民出版社检查工作
1997年出版工作者协会领导在湖北人民出版社调查研究工作
1990年《汉语大字典》全书出版,各大城市举行《汉语大字典》首发式
1998年《中国图书大辞典》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1994年《闻一多全集》出版座谈会举行
1996年湖北人民出版社承办全国人民出版社年会
1994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向湖北、武汉百名企业家赠书
《交锋》
中国改革开放,台前幕后,充满了惊心动魄的交锋。《交锋》一书以大量鲜为人知的事实,围绕三次思想解放的过程,把中国改革进程中复杂的交锋呈现在你面前。《交锋》是一部震颤人心的改革开放史。它贯穿了一条防“左”反“左”的主线,《交锋》中描述的许多事实,是首次在国内披露。你想知道轰动一时的“皇甫平事件”吗?你想知道令京师震惊的四份“万言书”吗?《交锋》将带你探寻那段历史。
《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
这是一本描述变化的书。1990—2002年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这种变化;今后,我们还将经历更大的变化。在作者笔下,1990—2002年中国的格外引人入胜之处,不是在于她的轰轰烈烈,而是在于她的平淡从容;不是在于她的崇尚伟大精神,而是在于她开始关注普通人的需要;不是在于她的伟人风范和英雄辈出,而是在于一代新人已经长大。对变革的期待取代了对历史的崇拜,进而成为我们国家的主流。书中牵涉众多重要人物和事件,也叙述了很多小人物和小事情。内容浩繁,巨细混杂,大气磅礴,汪洋恣肆。叙述流畅从容,见解独到精深,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震撼力。
《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
1989年到1997年,这是当代中国改革史上具有独特意义的九年。本书用手记备忘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经济改革在这一历史时期沉浮曲折的艰难历程。全书以时间为序,用宏观观察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九章记述了中国改革在这九年间的大局与大事,透析了若干特别人物和事件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背景意义,清晰地再现了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变革的脉络,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较强的可读性。同时,由于本书系作者当时当地对当事的真实记录,因而也具有较为特别的学术价值。
《中国的新革命》
本书从评述中关村1980年到2006年的历史入手,描绘了中国社会发展波澜壮阔的画卷。中关村曾经被当做一个“试验区”。假如我们以为“试验区”的含义,仅仅就是发明新技术和推销新产品,那就小看它了。事实上,它更大的意义在于试验着新的社会思想和价值取向。因此,与其说中关村在技术上有什么贡献,不如说中关村最大的贡献,在于对旧体制的破坏和突破,从而激醒了中国人创造财富和融入世界潮流的热望。
本书描写的人物中,既有对中关村的事业大力推进或横加阻拦的高官,也有在中关村中渡尽劫难甚至翻身落马的显要,还有在中关村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世界五百强的超级大鳄;既有悲剧英雄,也有乱世枭雄,当然,更有那些怀揣梦想的新一代创业者。所有的这些雄心、野心、商战权谋、虚与委蛇和彻底疯狂,伴随着云谲波诡的政经风云,在中国的大地上起起落落。因此,这不仅仅是一个地区、一群企业或企业家的历史。作者在这部作品中,试图将企业的兴衰沉浮,与个人品行、国民性格、政府行为、政治风云、世界潮流合并起来思考。这样一种对于历史的思考,也许更有利于我们的未来。
《联想风云》
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人民公社历史的纪实著作。本书所叙述的人民公社的历史,是20世纪中国乃至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凝重的一幕。作者是职业记者,为完成此书耗时七年。书中以人民公社二十七年来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中心,真实地记录了人民公社产生、发展、终结的过程,描绘了人民公社历史上各种各样的人物;通过农村的历史透视当代中国的历史,通过农村的改革透视社会主义运动的改革,并作出颇有见地的分析。
《头颅中国》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年重点推出的是《头颅中国》的修订版。 《头颅中国》是作家黄摩崖2011年在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里耶镇创作的长篇历史文化随笔 ,该作品对先秦历史乃至华夏文明进行系统的剖析与独到的反思,一边追溯“中国梦”的源头,一边探索中国文明的核心价值。本书不仅首次提出“头颅史观”,更是助推了里耶古镇的旅游。
《成功》杂志下半月刊,是由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主管、湖北人民出版社主办、安徽省等十余家教育学会协办、成功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社科类综合期刊。本刊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第一本教育励志类大型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
《成功》融现代感、前瞻性、思想性、理论性、权威性于一体。采用大十六开国际流行版。图文并茂,印刷精美,视觉敏锐,时代信息强,知识面广,可读性强。共设有20多个栏目,并根据国内外关注的教育热点、发展的焦点问题,灵活安排栏目容量。
《成功》关注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推动中国区域教育和谐发展,为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教育专家以及关注教育的各界人士提供高品质教育资讯,构建充满活力的权威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