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 编辑

秦朝丞相

李斯(?~前208年),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店市上蔡县)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少为郡吏,曾从荀卿学。战国末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秦王十年(前237)下逐客时,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秦王采纳。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大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后,作为廷尉命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议定“皇帝之号。后任丞相,多次随始皇帝巡行。反对淳于分封子弟之议,主禁私学、废《》、《书》、六国史记及“百家语”。又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作《仓颉篇》以为范文。

始皇帝死后,与赵矫诏迫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秦末农民爆发后,劝二世更为法律,行“督责之术”,加强君权。后被赵高诬为谋反,具五刑,腰斩咸阳市,三族。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

字:通古(出自元以后文献,存疑)

所处时代:战国、秦朝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

逝世日期:公元前208年

主要作品:《谏逐客书》《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等

主要成就: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极力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

官职:左丞相

人物生平

编辑

师于荀子

战国末年,李斯生于汝南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 )。其字号不见于《史记》《书》等文献记载,元人吾丘衍《学古编》等书则称其“字通古”, 可靠度存疑。

年轻时,李斯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 。在战国时期人人争名逐利的情况下,李斯也是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为了达到飞腾达的目的,李斯辞去小吏,拜荀卿为师。 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学问,即所谓的“帝王之术”。李斯学完之后,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决定到秦国去。

佐于嬴政

李斯到了秦国以后,很快就得到秦相吕不韦的器重,当上了秦国的小官 ,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

李斯

李斯

一次,李斯对秦王说:“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过去秦穆公时虽然很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彻底衰落下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现在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

秦王听取李斯离间各国君臣之计 ,对于六国,李斯还提出了“先灭韩,以恐他国”的吞并顺序。于是他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因而被提拔为长史。李斯劝秦王派人持金去各国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他又被封为客卿。

正当秦王下决心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怕被秦国灭掉,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了。这时,东方各国也纷纷派间谍来到秦国做宾客,群臣对外来的客卿议很大,对秦王说:“各国来秦国的人,大抵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来秦国做破坏工作的,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他说:“我听说群臣议论逐客,这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求贤人,从西方请来由余,从东方的楚国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任用从晋国来的丕豹、公孙支 。秦穆公任用了这五个人,兼并了二十国,称霸西戎。 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新法,移风易俗,国家富强,打败楚、魏,扩地千里,秦国强大起来。 王用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的合纵抗秦,迫使各国服从秦国。 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戚力量,加强了王权,食诸侯,秦成帝业。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对秦国才做出了贡献。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会使国家没有富利之实,秦国也没有强大之名。

秦王嬴政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为廷尉。

沙丘之

参见:沙丘之变

秦始皇巡游时候于沙丘暴卒,宦官赵高胁迫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他们合谋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废公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为秦二世。

被杀灭族

李斯作品李斯作品

李斯散文现传四篇,计为《谏逐客书》《行督责书》《言赵高书》《狱中上书》。

李斯作品除上述散文外,还有碑铭。秦始皇先后曾五次巡行天下郡县,其中自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至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四次巡行中,都命李斯刻石记功,计有《邹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碣邪台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等七通。

书法作品

百科x混知:图解焚书坑儒百科x混知:图解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淳于越以儒家立场来看待秦朝的政治,同秦始皇的思想和行动是格格不入的,使得秦始皇大为不满,把淳于越交给丞相李斯处理。李斯不赞同淳于越的看法,他向秦始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李斯认为:由于时代的变化,五帝三代的治国办法也不同。三代时期的做法,也并不值得效法。那时候诸侯并列,互相争夺,天下统一,情况完全不同,不必效法古代。以古非今,搅乱民心。对于造谣惑众,不利于统一天下的言行必须禁止,否则将会影响政局的稳定,有损于皇帝的权威。最后,他又把这一切都归罪为读书的缘故,建议秦始皇下令焚书。

凡是秦记以外的史书,不是博士(指掌管古今文史典籍的官)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都要烧掉,只准留下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秦始皇下令焚书,先秦许多文献古籍都被烧掉了,使中国文化遭到了巨大的损失。然而,另一方面秦始皇也曾将一些禁书收藏在咸阳皇家图书馆,使得部分珍贵书籍得以保存了下来。

墓地和故居

编辑

墓葬

李斯墓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蔡国故城的西南部,位于芦岗乡李斯楼村东南角,是一个高大的土冢。墓的四周砌有石阶,墓前树有墓碑,上刻“秦丞相李斯之墓”。

故居

李斯的故居有两处:一是故城东里东西大路北,在今河南省上蔡一中一带,面积约5000平方。二是上蔡县城西南5公里处的李斯楼。李斯楼,是李斯的乡下故居,李斯被害后,其幼子在亲朋的掩护下得以幸免,藏匿在李斯楼。

直到现在,李斯楼村的居民都姓李,自说是李斯的后代,四周松柏掩映,花木丛生,墓西不远处有李斯跑马岗和李斯饮马涧。据传,李斯青年时期经常在此处纵马驰骋,马渴了就在此涧沟中饮马,后人便称此处为跑马岗和饮马涧。

史书记载

编辑

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后世纪念

编辑

参见:李斯坑斯井鸡鸣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县城内有李斯井、李斯坑等遗迹。 李斯出身平民,虽然当上了楚国管仓库的小吏,得空时仍在自己院中种些蔬菜。参加劳动。其故居处尚有一口李斯浇菜的水井,后人尊称为“李斯井”。

李斯被斩于咸阳后赵高带人来上蔡抄了李斯的家,在整个李斯的故居处进行了残酷的“挖地三尺”,最深处竟达丈余。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一片芦苇丛生的坑塘。后人为纪念李斯,称此处为“李斯坑”。

影视形象

编辑

李斯影视形象李斯影视形象

时间

影视作品

饰演

1986年

《秦始皇》

梁汉威

1996年

《秦颂》

王庆祥

2000年

《吕不韦传奇

贾一平

2001

寻秦记

陈国

2002年

《秦始皇》

刘威

2004年

荆轲传奇》

高玉庆

2006年

《楚汉风云》

李立群

2006年

《南越王》

杨艺

2007年

《大秦直道》

张子健

2010

神话

刘小溪

2011年

《古今大战秦俑情》

于子宽

2012年

《楚汉传奇》

李建新

2015年

《秦时明

于子宽

2017年

《秦时丽人明月心》

赵延京

2020年

《大秦

李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