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 编辑

中国青海省西宁市境内公办高校

青海民族大学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位于青西宁市,是青藏原建立最早的高校,是新中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学校创建于194912,历经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青海省人民公学、青海省民族公学、青海民族学院办学阶段。2002年、2005年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西宁铁路司机学校先后并入青海民族学院。2009年4月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2年,教育部确定天津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2017年,厦门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分东序、西昆、文实、博凤凰山五个校区,占地面积1312.4亩,建筑面积45.39万平方;固定产账面总值约6.45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现有23个学院(含青海干部网络学院),一个民族学国家级一流建设学科和中国语言文学省级一流建设学科,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9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1210名教职工,专任教师763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43名、副高级职称26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25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青海民族大学

外文名:QinghaiNationalitiesUniversity

简称:青海民大(QNU)

创办时间:1949年12月12日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民族类

学校特色:省部共建高校(2011年)

主管部:青海省、国家民委

现任领导:薛建华(党委书记)、维胜(党委副书记、校长)

本科专业:59个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

院系设置:法学院、文学院、藏学院,外国语学院等

校训:进德修业,自强不息

校歌:《进德修业,自强不息》

校庆日:12月12日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八一中路3号

院校代码:10748

知名校友:马成效,梅卓,毛竹,谢旦

校史沿革

编辑

青海民族学院

1949年12月12日,青海民族学院的前身——“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成立。

历史图片历史图片

1950年4月,“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改名为“青海省人民公学”。

1950年9月,“青海省人民公学”更名为“青海省民族公学”。

1956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成为青海省第一所高等院校。

1962年10月,青海师范学院、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和青海医学院并入青海民族学院。

1964年3月,国务院批复青海民族学院分设为青海民族学院和青海大学。

1979年5月,省委决定由省委书记扎西旺徐同志兼任青海民族学院院长,济民同志任青海民族学院党委书记。学院招收第一届藏缅语族语言文学研究生。

1981年1月,国务院批准青海民族学院为首批授予硕士学位单位。

1993年7月,青海民族学院获得外国留学生学历培养权和学位授予权,开始对外招生。

2000年11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将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青海民族学院,组建青海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4月,青海职业技术学院实质性整合到青海民族学院。

2003年11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5年5月,西宁铁路司机学校整体并入青海民族学院。

2006年,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青海民族大学

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

2012年,教育部确定天津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

2013年5月,被确认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2017年9月,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1月,学校设有23个学院(含青海干部网络学院)、59个本科专业,37个专科专业 。2022年2月,学校新增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学院设置

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外事处)

青海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旅游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会学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

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物理与子信息工程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药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外国留学生定点教育单位,截至2013年11月22日,学校有留学生200余人。学校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美国富特海斯州立大学、韩国韩南大学、苏丹国际非洲大学等国外大学和台湾勤益科技大学、佛大学、万能科技大学等院校有合作交流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机构

据2017年3月官网资料显示,学校建有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科研机构和19个校级科研机构

校园美景校园美景

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中藏药工艺学研究综合实验室、青藏高原民族药物现代化教学科研综合实验室、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资源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传媒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等

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土地资源勘测与规划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药物分析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应用物理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技术与分析测试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网络综合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高原能源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等

机构类型

科研机构名称

挂靠单位

负责人

国家级科研机构

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马成俊

省级科研机构

民族研究所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骆桂花

青海省法学研究所

法学院

王立明

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

工商管理学院

郑晓

青海省格萨尔史研究所

《格萨尔》研究所

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院

杨永梅

青海省应用数学研究所

数学与统计学院

马海成

青海省语言与民俗研究所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王志强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

艺术系

曹娅丽

藏学研究中心

藏学院

旦正

校级科研机构

青海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工商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院

张和平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计算机学院

叶涛

青海资源化学研究所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宋萍

中藏药研究所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林鹏程

民族艺术研究所

艺术系

董卿基

青海蒙古文化研究中心

蒙古语言文学系

才仁巴力

英语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外国语学院

韩小梅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体育系

马小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思想政治理课教学研究部

马文祥

EDA技术研究所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藏文信息处理与软件研究所

计算机学院

安见才让

青海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

陈文

青藏高原极地建筑研究中心

建筑工程学院

马成俊

科研成果

据2017年3月官网资料显示,近5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44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225项

2015年,学校共获批12项国家级、27项省部级课题,其中首次获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各类科研资助经费1085.5万元。结项的26项社科项目中,国社6项为良好;结题验收的42项自然科学项目中,国际先进水平4项,国内领先水平7项。获得“青海省专利励”2项,获批专利数创新高。

2013年,“青海蕨麻1号”原种及栽培技术实现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协议正式签订

学术资源

  • 学报期刊

    学校编辑出版了《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 ,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

  • 馆藏资源

    据2022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青海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

    何峰王世鑫曲

    江河源头,悠悠学府,

    青藏高原开华章。

    木铎传金声,桃李沐阳。

    建立功勋,百折不回,

    献雪域耀星光!

    崑仑山下,巍巍民大,

    四海英才聚一堂。

    成大器,育才为栋梁,

    进德修业,自强不息,

    报效祖国铸辉煌。

    进德修业,自强不息,

    报效祖国铸辉煌。

  • 学校领导

    编辑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薛建华

    党委副书记、校长

    马维胜

    党委副书记

    阿进录

    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刚、马成俊

    副校长

    肖玉兰

    副校长

    尧命发(挂职3年)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周引民

    知名校友

    编辑

    中国“环保卫士”索南达杰:青海玉树治多县索加乡人,1974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后担任索加乡党委书记、治多县县委副书记。1992年7月,索南达杰组织中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的队伍,任内曾12次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共计抓获非法持枪盗猎集团八,1994年1月在与盗猎的对峙中被枪杀,被工作队找到时仍保持着射击姿势

    著名作家梅卓:藏族,女,1966年夏天出生于青藏高原,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主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青海省优秀专家。

    著名大巴山野美女作家毛竹又名东方竹子、竹子。女,生于大巴山区,大学毕业。曾任《青海经济报》记者,现为《中国石油报》记者。1985年开始发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旦增尼玛:青海民族大学教师、第七季《中国好声音》全国总决赛冠军。

    学校荣誉

    编辑

    曾获2015年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

    2021年1月17日 ,青海民族大学团委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

    2021年12月16日,被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2022年4月,青海民族大学青藏高原蕨麻研究中心被授予2022年全国工人先锋号。

    青海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