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 编辑

兴安岭西部组成部分

大兴安岭山脉,是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位于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内蒙古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与太行山和雪峰山连成一线,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地紧密相连。总面积约32.72万平方千(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大约24万平方千米,黑龙江省境内8.48万平方千米)。北起黑龙江畔(东北脊梁),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全长1400多千米,宽200~400千米,海拔1100~1400米,主峰索岳尔济山。

大兴安岭不仅支撑着东北与内蒙古工、农、牧、渔等产业的命脉,也是维持生命的粮仓与饮用水源。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是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天然绿色屏障,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

大兴安岭地势呈西高东低,位于地势第二阶梯东缘,第二梯阶第三梯结合部,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三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峰岗梁(海拔2029米),最低海拔180米(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平均气温零下2.8℃,最低温度零下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大兴安岭

外文名:GreaterKhinganMountains

别名:大鲜卑山

所属山系:兴安岭

地理位置: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走向:东北——西南

起点:北起黑龙江畔

终点: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

主峰:黄岗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可,夏秋最佳

当地气候: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北极村胭脂沟、最北一家、北

面积:32.72万平方千米(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约24万平方千米,黑龙江省境内8.48万平方千米)

山脉长度:1400千米

山脉宽度:200~400千米

海拔高度:1100~1400米

位置境域

编辑

大兴安岭山脉示意图大兴安岭山脉示意图

大兴安岭山脉位于中国东北部,主体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2个省级行政区、5个地级行政区。 东北起自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部黑龙江主河南岸,西南止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呈东北——西南走向,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3°至北纬53°30′,东经117°20′至东经126°之间,全长1400千米,均宽约200千米,海拔1100~1400米,总面积32.72万平方千米(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约24万平方千米,黑龙江省境内8.48万平方千米)。最高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

大兴安岭以兴安盟境内洮儿河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长约770千米,地势由北向南逐渐升高,次高峰位于兴安盟阿尔山摩天岭,海拔1711.8米。山地东西两侧是嫩江右岸支流和额尔古纳河水系的发源地,森林覆被率达60%以上,以兴安落叶松占优势的针叶林为主,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是中国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国家森林保育区。南段又称苏克斜鲁山,长约600千米,草原植被居多。在大板——林东——鲁北——乌兰哈达一线以东的低山地带坡缓谷宽,宽阔的山间盆地与河谷平原交错,是优良草牧场。

大兴安岭山脉

主要山脉

编辑

2020年,呼伦贝尔市民政局对呼伦贝尔市行政区内14条大兴安岭山脉支脉、次支脉进行命名。命名如下:五河山支脉、三旗山支脉、牙拉达巴乌拉支脉、乌日根乌拉支脉、多伦山支脉、莫柯岭支脉、高平山支脉、伊勒呼里山支脉、甘诺山支脉、加尔敦山支脉、克山支脉、阿拉齐山次支脉、扎克奇山次支脉、呼尔雅泰山次支脉。

黑龙江至南部的大兴安岭主脉之间的主要分水岭为额木尔山脉,平均海拔为1000米左右,构成东部中山地带;潮河与大林河之间的霍洛台山,海拔927米,地势稍低,构成南北向中部的中山地带;西为大兴安岭北端主脉,分水岭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地势较高构成南北向西部的中山地带。

主要山峰

编辑

哈拉哈火山群

阿尔山天池阿尔山天池

哈拉哈火山群位于阿尔山,是大兴安岭地区重要火山群之一,火山群集中的区域面积达3500平方千米,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其中有50余个火山锥,上百个火山丘,7个高位火山口(天池),数十个熔岩堰塞湖,较为出名的有松叶湖、杜鹃湖、乌苏浪子湖、鹿鸣湖以及多姿多样的熔岩地貌。分布在大黑沟一带的熔岩丘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玄武岩地貌。

药泉山

药泉山也叫极乐山,位于五大连池火山群的南部。它喷发年代大约在30万年以前,火山海拔355.8米,高出地面60.8米,远看像某个土山。是五大连池火山群中海拔最低、规模最小的火山,但形态较典型。

白山

大兴安岭大白山大兴安岭大白山

大白山在北温带最大的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大兴安岭北段最高峰。山势南陡北缓,海拔较高,峰顶为1528.7米。它具有典型的森林植被直带景观特色,5、6份的时候往往可以见到山巅白雪皑皑,山下万木葱绿的景色。大白山山腰有山泉,山顶多石海,石头上多生有石耳。山坡下部平坦的地方则形成了石堆、石海、石河。

黄岗梁

黄岗梁是大兴安岭最高峰,海拔2029米,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北部,黄岗梁地区保存了第四纪冰川最完整的形态,且类型多样,是典型的山谷冰川,黄岗梁两侧有冰斗、U型谷、角峰、终碛堤、侧碛堤、条痕石漂砾等冰川遗迹,被称为冰谷林海,是发现的保存最好、冰川地貌齐全、科研价值最高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资源状况

编辑

生物资源

大兴安岭山脉中分布着“林海之驯鹿、驼鹿、雪兔、紫貂、花尾榛鸡(又叫飞龙)等40余种奇珍异兽,森林自身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维持并优化了大兴安岭的生态环境。2021年5月,对迁徙和栖息环境要求极高的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也出现在了大兴安岭之中。

大兴安岭的林地有7.3万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74.1%,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寒温带鹿、驯鹿、驼鹿(犴达犴)、梅花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棒鸡、天鹅、獐、麋鹿(俗称四不像)、野猪、乌鸡、雪兔、狍子(矮鹿、野羊)等各种珍禽异兽400余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成为中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乐园。在大兴安岭流淌着甘河、多布库尔、那都里、呼玛、额木尔等二十多条大小河流,最终注入了边陲人民母亲河——黑龙江。这里盛产鲟鳇、哲罗、细鳞、大马哈、江雪鱼等珍的冷水鱼类。

大兴安岭地区哺乳动物总计6目16科56种。其中寒温带代性动物十分丰富,有许多属于珍稀濒危种类,应予以重点保护。已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兽类有:貂熊、紫貂、原、驼鹿(当地人称“犴达罕”、“四不像”) 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兽类有棕熊、猞猁、水獭、马鹿和雪兔等,其中驼鹿、马鹿、狍、麝和野猪的数量很多。大兴安岭地区哺乳动物总计6目16科56种。兽类资源十分丰富,已知56种中有许多属于稀有珍贵的兽类,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9种。

冬季大兴安岭冬季大兴安岭

类资源分属于16目40科250种。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6种,主要有金雕、黑嘴松鸡(棒鸡)、黑鹳、白鹳、白尾海雕、丹顶鹤、花尾榛鸡(飞龙)和黑琴鸡(乌鸡)等。鸟类以雀科种数最多,有30种,其次是鸭科25种、鹬科22种。常见的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花尾榛鸡、黑琴鸡、黑嘴松鸡及各类、鸮(猫头鹰)类。

阿尔山市阿尔山市

大兴安岭山脉岩浆与复杂的构造动还在地下形成了富饶的矿产资源。大地的力量丰富了大兴安岭的“内在”,使之成为中国最重要成矿带之一。这些矿产如坐标一般标记了岩浆与地下水的活跃地带,大部分遍布大兴安岭,仅黑龙江地区就分布着611处矿产地。这片仅占中国3%面积的土地,包含全国25%的矿种。

水资源

月亮天池月亮天池

大兴安岭同时为重要的气候分带。夏季海洋季风受阻于山地东坡,东坡降水多,西坡干旱,二呈明显的对比,但整个山区的气候比较湿润,年降水500公釐以上。山脉北段是中国东部地区最冷之地,冬季严寒(平均气温-28℃),有大面积多年冻土区。该地区覆被著茂密的森林,野生动物丰富,有鹿、麋、貂、山兔及许多毛皮兽。山脉中段与南段温暖干燥得多,1月气温约-21℃,年降水量250~300公釐,雪量也较少。漠河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冬季温度超过零下40℃,年大于10℃积温低于2200℃。无霜期90~120天。

大兴安岭地区气候独特,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高寒禁区”之称。气候湿润,夏冬多。温差较大,夏日昼长夜短,以夏至期间为主,偶有北极出现。冬季夜长昼短,时有奇寒。太阳年辐射总量4500百万耳,年日照2600小时,年有效积温2100摄氏度。年平均气温漠河县和呼中区北部零下4摄氏度,其他地区零下2摄氏度。年无霜期平均80至110天,极端最低气温52.3摄氏度,出现于1969年2月13日;极端最高气温37.0摄氏度,出现于2010年6月29日。年均降雨量460毫米,集中第三季的7至9月间。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多来自高纬度的西北风,寒冷干燥,降水量占年降水量10%。夏季受太平洋高压控制,多有东南季风经过,湿润温凉。

旅游资源

大兴安岭主要旅游景点:漠河、胭脂沟、石林、五道豁洛影视基地、丰林自然保护区、尼尔基水库、大兴安岭资源馆、洛古河、映山红滑雪场、瑷珲城、沾河漂流、带岭动植物资源馆、国际狩猎场、金山屯大森林探险漂流、恐龙博物馆、林中园、龙骨山、桃源湖·鄂伦民族风情、黑龙江风光、胜山狩猎场、药泉山、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桃山国际狩猎场、北极村、加格达奇北山公园、莫尔道嘎国家原始森林公园。

地理环境

编辑

地质

大兴安岭地区特有的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居中国之首,肥沃且无污染,孕育了世界级的优质草原与黑土地 。大兴安岭为多年冻土带,处多年冻土带南部。盘古河以西及河源南向东直线以西为大片多年连续冻土带,其它为岛状多年冻土带。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土壤类型主要有: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灰黑土、草甸土、沼泽土。

山脉形成后,自然依旧施加着作用力。炽热的熔岩与刺骨的冰川在山体上留下一片片痕迹,形成了诸多绮丽的自然景观。数亿年间,频繁且复杂的地壳运动在山脊附近施展威力,自北向南,依次形成了浑圆又壮观的诺敏河火山群、柴河火山群、阿尔山火山群与达里诺尔火山群。在火山群之下,岩浆一直跃跃试。大兴安岭地带的大多数火山群是中国大地上为数不多的活火山。这些蕴藏着巨大能量的火山群为中国塑造了最适宜观测与欣赏的火山遗迹。其中,位于大兴安岭中部的阿尔山火山群独占鳌头,以较大规模的火山遗迹在亚洲中较为出名。熔岩更是雕凿了干姿百态的熔岩地貌,如熔岩绳、熔岩碟、熔岩洞、熔岩陷谷、地下暗河等。以石为基,奇景林立,石塘林因此得名。据说,《西游记》里孙悟空与王母斗气而踢落的灵芝仙草和仙蟾,便坠落在这片苍山石林之中。

在大兴安岭中,一些水体未形成河流,它们聚集在土地之中,为大兴安岭乃至中国贡献了极为宝贵的湿地资源。几百万年前,随着松辽分水岭隆起,东北水系的河道开始变更。由于改道受阻,水系在山地与平原中形成了大量的湿地。在中国被收录到《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64个湿地中,受大兴安岭滋养的湿地约占10%。这些湿地的面积高达东北土地面积的8%,这在中国境内极为罕见。此外,大兴安岭身处高纬度地带,高寒气候使这片山林孕育了大面积的冻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冻土湿地是中国境内独有乃至世界少有的湿地类型。如此丰富的水源,为大兴安岭中生命的繁衍奠定了基础。

大兴安岭山脉曾被厚厚的第四纪冰川覆盖,大面积的冰体形成了冰盖。冰盖缓缓前行,从山地移向东部的平原。冰盖之下,冰川融水携带着山谷两岸卸下的岩块向前流动,岩块不断撞击周围的岩石,在低洼处形成一个个凹坑,即岩臼。地处大兴安岭东南缘的青山岩臼景区便是中国唯一以岩日和花岗岩峰林地貌为主体的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类型最多的岩臼群。地处大兴安岭东南缘的青山岩臼景区便是中国唯一以岩臼和花岗岩峰林地貌为主体的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类型最多的岩臼群。

地貌

几亿年之前,造山运动使得海陆相遇,而后海水东泄而出,板块之间的碰撞与拼合造就了大兴安岭的雏形。大地的频繁运动将大兴安岭原本险峻的面貌打磨得低平且柔和,塑造了东北部的轮廓。

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猛烈碰撞,内蒙古高原升起,贺兰山、阴山、大兴安岭三座山脉贯穿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向东北延伸2000千米,大兴安岭山脉西南麓是阿尔山天池。

驼峰岭天池驼峰岭天池

大兴安岭地势呈西高东低,位于地势第二阶梯东缘, 第二梯阶第三梯结合部,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三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西部为高纬寒冻地貌类型区,东部为高寒侵蚀地貌类型区。地貌由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构成。中山有山脉形态,但分割较碎。低山山形圆浑,地面零碎,较丘陵分布规则。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黄岗梁是大兴安岭最高峰,海拔2029米;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伊勒呼里山西东走向,横卧本区,东低西高,400千米长,系黑龙江水系和嫩江水系的分水岭。中山区相对海拔300~500米,分布于本区西部和中部的新林区、呼中区、塔河县。山体由一系列宽缓复背斜组成,地形起伏大,切割深。低山区相对海拔200~300米,主要分布于岭东的呼玛县和岭南的松岭区、加格达奇区。山体浑圆,山坡和缓,坡角一般为15~30度。丘陵区相对海拔50~200米,分布于东部、南部和北部。地面呈岗阜状起伏,坡长而缓,坡角一般为10~15度。山间盆地,分布于全区河谷地带。河谷宽阔,谷底狭窄,直线河谷较多。

气候

在中国境内,毫米年等降水量分界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分界线,以及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均以大兴安岭为起点,沿山体婉蜒南下。内蒙古草原的年均降雨量在300毫米以下,而蒸发量却在2000毫米以上,草原的水资源几乎全部来自从大兴安岭中流出的河流。夏季,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北上至大兴安岭,在沿着山脉爬升时冷凝降雨,将最后的水汽留在了山体东部的东北平原中,造就了世界上最肥沃的农作区之一。冬季,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在翻大兴安岭时,将森林蒸腾的水汽化为深可及膝的积雪。作为中国第二三级阶梯起始点的山脉,大兴安岭耗尽了深入内陆的夏季风的力量,划分出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大兴安岭地区内各条河流穿行于山谷间,坡陡流急,水量丰沛,除小河在冬季部分时间发生连底冻外,较大河流常年川流不息,流域内植被良好,水土流失轻微,河流含沙量少。

植被

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大兴安岭有约1800种稀有的野生植物。大兴安岭出产的野生蓝莓(当地人称之为都柿)更是具有世界级的优秀品质。因野生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大兴安岭又被誉为中国寒温带天然药库,盛产黄芪、苍术、赤芍、龙胆等6余种药用植物。

以洮儿河为界,大兴安岭被分为截然不同的南北两段:南段为东亚中温带阔叶林区,北段为欧亚寒温带针叶林带。中国仅有大兴安岭与阿尔泰山拥有寒温带针叶林,而大兴安岭的寒温带针叶林区最为完整、面积最大。此外,山体还从东西方向上分隔了两个典型的植被区。东侧为中温带夏绿阔叶林,西侧则是横贯欧亚的大草原带。大兴安岭西麓山地向呼伦贝尔草原过渡的地带,保存了中国最完整、最良好的林草交错带。在气候的影响下,这片以森林为主体的山河衍生出了多样化的生态环境,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 从东向西,受到季风降水的影响,气候由湿润逐渐向干旱演变,植被则由森林变为草原和荒漠。

 北极村神州北极石 北极村神州北极石

北饮泉:位于药泉湖东南150米的石龙岩的西侧,于1954年发现,是饮用矿泉。在泉口可见有二氧化碳气泡冒出,状若沸腾。北饮泉既是饮用天然矿泉水,也是医疗矿泉水。

漠河:又称墨河,据说是因河水黑如墨而得名。漠河位于中国最北端,隶属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东临塔河,西南接内蒙古额尔古纳左、右两旗,北至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俄罗斯阿穆尔州、赤塔州隔江相望。由于地理位置独特,资源丰富,天象奇特,有“金鸡冠上之璀璨明珠”的称呼。

神州北极:黑龙江漠河县、抚远县与新疆喀什市、海南省三亚市是中国东西南北四个极点的行政区,并称为中国“四极”。漠河县北极村是中国位置最北的村落,一年四季不断有游人寻北而来,诗人作家陈运和更是为写作到此。这里有“最北一家人”、“北陲哨兵”、“北极沙洲”、“北极林海观音”等众多最北特色景观。

北极光与极昼极夜:北极光现象是大气层受到太阳发射出的带粒子的冲击而引起大规模放电形成的。极光瞬间变幻,一般可分为弧状极光、带状激光、片状极光、放射状极光等。全世界只有芬兰、阿拉斯加等少数高纬度国家和地区可以观测到北极光。漠河县的北极村是中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

映山红滑雪场:位于加格达奇光明区南部3.9千米处。这里每年积雪期180天以上,从每年的10月下旬到次年5月上旬均可以开展滑雪旅游活动,是中国纬度最高、雪期最长、距离中心城市最近的滑雪场。映山红滑雪场占地0.16平方千米,山顶海拔581.252米,垂直落差近200米,有初、中、高级雪道及雪圈娱乐道、单板公园道共计6条,全长5500多米。一些滑雪队在这里进行全运会、大冬会的备战训练。

吴八老岛:位于黑龙江上游413千米处,黑龙江主航道中方一侧,归呼玛县三合村管辖。它由三个椭圆形彼此孤立的沙岛组成,枯水期连成一片,面积约1.55平方千米。因三合村居民吴相连,绰号吴老八,全家五口在岛上居住耕种土地而得名。吴八老岛历来属于中方领土,在中苏关系紧时期,曾发生过较为出名的“吴八老岛”事件。当下经中俄堪定国界后确定吴八老岛为中国领土,三合村民依旧在岛上耕种生活

青山岩臼景区位于克旗东南部约25千米处,它地处大兴安岭东南边缘,绵延起伏20千米,海拔1574米,青山保护区面积约92平方千米,由青山岩臼景区和关东车花岗岩峰林组成。在这里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发育最好、类型最多的岩臼群,在青山山顶南面两边平缓起伏的花岗岩岩面上,100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数百个岩臼,岩臼群的外围两侧均为悬崖峭壁。地质学家考察认为:青山花岗岩石臼是世界罕见的自然遗产,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结果。它是古气候、古环境、古地貌、古人类变迁的历史见证之一,也是以岩臼和花岗岩峰林地貌为主体的世界地质公园园区。

史迹遗存

大兴安岭中的哈拉哈河大兴安岭中的哈拉哈河

铁路:建设满归——古莲——洛古河、韩家园——呼玛——黑河、扎兰屯——阿荣旗、五大连池——北安铁路等,实施滨洲线、富裕至古莲铁路、滨北铁路、嫩江——漠河扩能改造工程;规划研究建设莫旗——讷河——五大连池铁路、扎兰屯——柴河——阿尔山铁路等。

机场:海拉尔机场、漠河机场和加格达奇机场。

农牧业

大兴安岭是中国绿肺。这片森林以不到3%的国土面积,肩负中国1/3的碳汇重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压舱石。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其两侧碰撞与融合,造就了北魏、辽、金、清等王朝的传奇,书写了中华的半部历史。

2010年,大兴安岭森林面积比2009年增加1.70万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提高4个百分点,林木蓄积量增加4亿立方米,占全国新增林木蓄积量的30%以上。

大兴安岭主动调减活立木产量,天保一期共调减1836.88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资源经营性消耗3051.82万立方米。按照天保二期工程要求,从2011年开始减产,分3年将木材产量调减到56.5万立方米,2014年4月1日,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2015年4月1日起,被称为“北疆的绿色长城”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停伐后,累计完成中幼林抚育1142.9万亩,补植补造120.3万亩,人工造林13.9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连续9年“三增长”,8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先后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35处,总面积达到2.605万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31.2%。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大兴安岭中的“兴安”是满语,意为“极寒的地方”,因为气候寒冷,故有此名;大兴安岭的“岭”即满语“阿林”,其意为山。

古老文明

在大兴安岭中,隐蔽的地理位置与复杂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悠长的古文明,以及写就中国历史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古文明的摇篮,两种文化的分野大兴安岭是最被低估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地处东北隅的大兴安岭虽然孕育了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北方民族。早在10000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东北古族群就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7000年时,先进的细石器文化已在此诞生。大兴安岭北部的呼玛十八站、塔河老汤河遗址等地出土的旧石器,以及中部的哈克遗址墓葬群出土的细石器,还保留着彼时文明的辉煌印记。大兴安岭中隐藏的44处岩画(黑龙江境内29处、内蒙古境内15处,单幅岩画多达3000幅)便与东北古族群的衍生丝丝相扣。

滋生于原始林莽的古老文明更是激发了各种瑰异的想象。大兴安岭不仅是《鹿鼎记》中大清龙脉与宝藏的所在之处,还是《鬼吹灯》中通往幽冥洞府的入口,甚至与科幻相接,成为《三体》中红岸基地寻找外星文明的驻地。除了孕育与传播古文明,作为自然与人文分界线起点的大兴安岭还起到了“长城”的作用。由于位置绝佳且地势险峻,大兴安岭一度是战略要塞。较为出名的经济学家王洛林先生曾说道:“明亡于东北,清衰于东北,民国败于东北…占东北,中华人民共和国得以建立。"大兴安岭是中华大地不可或缺的版图。此外,大兴安岭的传奇之处在于:统一中国北方的拓跋鲜卑、建立大辽国的契丹、灭掉北宋的金、征战欧亚的成吉思汗及建立大清帝国真,均源于此;留在大兴安岭中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也创造了独特的森林文化。然而,从西北或正北方向兴起的匈奴、突厥等少数民族,却很难达成。这是因为,大兴安岭的崛起在山脉东侧孕育出了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与科尔沁草原;在西侧则催生出了呼伦贝尔高原与内蒙古高原。平原与高原的对立与互补,加之气候的变迁,不仅创造了适宜生物繁衍的东北沃土,而且塑造了游牧与农耕这两种相互碰撞与交融的文明。地貌与水源让生活在这里的民族既可以游牧、渔猎,又可以农耕。而匈奴和突厥缺乏农耕的经验,只能向西侧的欧亚草原地带发展。正因如此,大兴安岭这片山河成为书写无数传奇的卧龙之地。北魏的辉煌已变为史书与遗迹,世代驰骋于林间的鄂温克人也放下了猎枪。

文化活动

大兴安岭累计参加海峡旅游博览会、中国黑龙江国际生态旅游峰会、2018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国家、省级相关展会31场次。分别在杭州、深圳、揭阳等地举办专题推介会8场。开展“冰雪北极·冻感兴安”中华名博兴安行活动,活动在全网络各大旅游自媒体平台呈现鼎沸之势,其中“中华新媒体名博大兴安岭行”微博话题阅读量达4643.8万,“冰雪北极·冻感兴安”抖音话题突破1083万播放量。举办网红培训班,培训人数达900人,全区抖音、快手等自媒体爱好者突破2000人。开展冬季旅游全网络营销,在搜狐新浪腾讯网易人民网凤凰网等有关户网络媒体及地方网络媒体对大兴安岭地区冬季旅游进行专题整体推广。制作全区冬季旅游VR视频,“神州北极·大美兴安”旅游品牌,年有效累计送达数据突破了13.48亿人次。

特大火灾

大兴安岭火灾大兴安岭火灾

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西林吉、图强、阿尔木和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起火,引起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据初步统计,过火面积达1.01万平方千米,其中有林面积近70%。烧毁房舍61.4万平方米。内含居民住房40万平方米,贮木场4处半,林场9处,存材85.5万立方米,烧毁各种设备2488台,粮食650万斤。桥涵67座,铁路专用线9.2千米,通讯线路483千米,输变电线路284.2千米。受灾群众5万多人,死亡193人,受伤2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