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霑 编辑
黄霑(1941年3月18日~2004年11月24日),本名黄湛森,字亦芹,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49年随父母移居香港。当代词曲家、作家、主持人、歌手、演员、广告人,与乔羽、庄奴并称“词坛三杰”,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和“香港三大名嘴”之一。他是香港公认的歌词宗匠,被倪匡誉为“现代流行曲之父”,写过一千多首作品,出版过三十多本书,包括杂文、小说及广告心得。他配乐的电影有50多部。
1965年进入丽的电视台担任主持,及开始做电影配乐工作。1973年撰写成人笑话集《不文集》。1974年自编自导的电影《天堂》位列该年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位。1978年填词的粤语歌曲《誓要入刀山》《倚天屠龙记》《鳄鱼泪》入选香港电台“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1979年为电视剧《狮子山下》创作同名主题曲《狮子山下》。1982年作词的普通话歌曲《我的中国心》发布。1990年在第13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上获得金针奖;同年为电影《笑傲江湖》创作主题曲《沧海一声笑》,并凭借该歌曲获得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插曲、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1994年凭借电影《梁祝》的配乐获得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1998年与顾嘉辉在香港、广州和东南亚地区举办了29场音乐会。2000年获得CASH音乐成就大奖。2003年创作生平的最后一首曲作《情常在》。2004年填出他生平最后一首词作《Blessing》。
中文名:黄霑
外文名:JamesWongWongJumSum
别名:黄湛森(原名)、霑叔、亦芹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省广州市
出生日期:1941年3月18日
逝世日期:2004年11月24日
星座:双鱼座
职业:词曲家、作家、主持人、歌手、演员、导演、广告人
代表作品:上海滩、沧海一声笑、男儿当自强、倩女幽魂、问我、我的中国心、忘记他、狮子山下、家变、旧梦不须记、忘尽心中情、明星
主要成就:第13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金针奖第25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金曲银禧荣誉大奖22首填词的歌曲入选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2000年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CASH音乐成就大奖第2届香港艺术家年奖最佳填词奖展开
黄霑原名黄湛森,表字亦芹,1941年3月18日在广州出生,祖籍番禺沙头。1949年随家庭移居香港,居住在深水涉桂林街角的一家当铺之上,曾与导演吴宇森是街坊,在德贞附属小学读小五、小六。
1951年,入读喇沙书院,在喇沙书院度过了九年,考试成绩经常在90分以上,曾与影星李小龙为校友 ;加入了学校口琴队,后担任队长,带领校队在各种校际比赛上获奖 。他自幼爱写文章,定期向报刊投稿。1953年,他的作品第一次获得刊登,发表在《中国学生周报》。
1954年,他在旧居附近的新舞台戏院看过红线女、马师曾和薛觉先登台演出;同年,跟随口琴家梁日昭学习口琴,并参加电影配乐以及电台的唱片录音工作。参与的第一部影片是《马来亚之恋》,之后两年参与配乐的电影有《川岛芳子》和《苦海鸳鸯》等。香港当时汇聚了来自各地的人物,电台以四种语言广播,是一个文化熔炉,造就了黄霑日后的成就。他自幼崇拜欧文·柏林,兼听斯蒂芬·福斯特,对缠绵美乐和灵歌怨曲同样爱好。在音乐启蒙阶段,他受到红线女、马师曾、周璇、白光、张露、邓白英、龚秋霞、梁萍、屈云云、姚莉等很深的影响。粤剧在电台里被改编为节目化小品,黄霑给这些小品配唱。在录音间工作时,遇到过姚敏、李厚襄、陈歌辛、陈蝶衣、李隽青、冯凤三和梁乐音等一批宗师,亦有视奏能力极高的、具有美国及西班牙风格的菲律宾音乐人。他听过猫王的歌曲后,多读有关音乐的书,读了不少讲爵士音乐的历史的书,便开始学习打鼓,常与前辈大师玩爵士音乐即兴合奏 。
1957年,在喇沙书院演出改编自名著《爱的教育》的《费鲁乔的血》,这是他第一次登台演戏;同年,初遇李香兰,跟随梁日昭领导的口琴队参与了李香兰最后一部国语片《一夜风流》的伴奏。1959年,担任喇沙书院学生会会长,夺得校际高栏冠军 ;同年,在电影《青春乐》跑龙套,第一次在电影登场,也为影星林凤的电影《青春乐》《玻璃鞋》做口琴伴奏,同林凤一起参加贫民筹款赈灾义演活动,救助家乡附近的石硖尾大火受灾灾民。
1960年考入香港大学中文系 ,8月参加《星岛晚报》主办的第一届业余歌唱大赛,因怕输而给自己取了一个艺名,叫做“黄霑”,但在决赛中未进入最后15名而被淘汰,在文化圈子销声匿迹一段时间后,主要做投稿和演话剧,他演出的《The Proud One》在香港大学利玛堂公演。同年,为粤剧大师任剑辉的电影《李后主》做幕后伴唱。黄霑在香港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刘百闵、饶宗颐、牟宗三、罗锦堂、罗香林等大师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1961年,获得”罗文锦爵士纪念怡和奖学金“,也因为这个奖项,黄霑结识了罗文锦的儿子罗德丞,后者成为他相交几十年的好友;同年,在港大中文学会参与《桃花扇》演出,饰演阮大铖,凭此剧被香港剧坛的雷浩然先生赏识,选入“香港业余话剧社”并成为活跃分子,开始在丽的电视台参与话剧演出,出演过《明末遗恨》《金玉满堂》《浪子回头》《陋巷》等,他因此与钟景辉、陈有后等熟络。他演出时常用姚克的话剧,到大学毕业时,姚克曾建议黄霑往美国攻读戏剧,并愿意代请助学金,后因黄霑急于赚钱及结婚而没有实现 。
1962年,参加香港邵氏及国泰电影的黄梅调潮大合唱 。同年,梁日昭接到一项录国语唱片的工作,便引荐黄霑。黄霑为专辑的八首歌填词,其中《友谊万岁》成为他第一首成功出版的歌词,开始了他的写歌词生涯。黄霑在大学时期,定期到电影电视片场客串演出和录音室帮人合唱赚外快,写剧本、文案、卡通片旁白等各种电视台的工作。到邵氏、电懋等电影公司为静婷、刘韵、顾媚、崔萍、江宏等歌星做伴唱。他也开始写剧本,受邀为丽的映声电视台《我是侦探》栏目写侦探类剧本。写了一段时间的剧本后,接受邀请为《红绿日报》写连载侦探小说。其后经过推荐,为明报写随笔。
1963年以荣誉文学士从香港大学毕业。毕业后,到天主教培圣中学任教两年,教授语文、英文及圣经,也编写电视剧本和写旋律,首作《迷》。
黄霑
演艺经历
专辑类型:录音室专辑 专辑曲目(1)
01. | 落魄书生、光怪陆离、古刹倩影、盂兰法会、大侠燕赤霞、道(电影版)、爱别离苦、主题音乐、黎明不要来(电影版)、鬼王抢亲、黎明Ⅱ、黑山老妖、序曲、倩、楔子、黎明、意、道(国语版)、阴间、离、道(粤语版)、岌岌可危、倩女幽魂(电影版)、黎明不要来(插曲)、倩女幽魂(主题曲)、黎明不要来(国语版)、倩女幽魂(国语版)、十里平湖霜满天、知秋一叶、浮世苍生、误入黑店、恰逢乱世、正气山庄、牢狱凶险、卷轴、千里追、温馨夜晚主题音乐、兰若寺、倾心、十里平湖(插曲)、索命梵音、思、醉、抓一个温馨晚上(插曲)、十里平湖(野狼精简版)、伤离别(原版)、道(电影版)、十里平湖(电影版)、离情别绪、夜奔、劫后余生、风雷地动令、月池、温馨夜晚主题音乐(完美修复版)、妖魔道、佛光初现、晨、迷、幻、诱、情、雨夜.兰若寺、若兰之曲、情Ⅱ、升天、法相、情 古筝版、鬼宴、奇门飞甲、小卓、危急关头、浑浊人世、怪诞诡奇、道道道(主题曲)、金佛喋血(修复版)、道道道(国语版) |
音乐剧
首演年份 | 剧名 | 职务 | 音乐合作者 | 导演 | 演员 |
---|---|---|---|---|---|
1972 | 《白娘娘》 | 填词 | 顾嘉辉、庄奴、李宝璇、汪小松、卢景文 | 卢景文 | 潘迪华、鲍立、森森、乔宏、王琛 |
1982 | 《白蛇传》 | 填词 | 钟肇峰、赵文海 | 吴世勋 | |
《柳毅传书》 | 编剧、填词 | 顾嘉辉、钟肇峰、奥金宝 | 吴慧萍 | 罗文、欧阳佩珊、吴业光、卢海鹏、陈安莹、蔡新声 | |
2000 | 《蝦碌戏班》 | 演员 | - | - | - |
《丽花皇宫》 | 艺术总监 | - | 杜国威 | ||
2004 | 《酸酸甜甜香港地》 | 填词 | 何冀平、顾嘉辉、阎惠昌、徐日勤、黄华丰 | 毛俊辉 | 王维、龚小玲、周志辉、秦可凡、冯蔚衡、刘守正等 |
来源
出版图书
论文
发表时间 | 学位 | 题目 |
---|---|---|
1963 | 学士 | 《姜白石词研究》 |
1981 | 《粤剧问题探讨》 | |
2003 | 《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 |
主持节目
播出年份 | 播出平台 | 节目名称 |
---|---|---|
1965 | 丽的映声 | 《青年联谊会》 |
1967 | 《金玉满堂》 | |
1968 | - | 《第九届全港业余歌唱决赛》 |
1969 | - | 《香港节小姐选举》 |
丽的映声 | 《豪华寻金》 | |
1970 | 《群星会》 | |
1971 | 《妙在不言中》 | |
- | 《香港节小姐选举》 | |
1974 | 丽的映声 | 《趣怪天堂》 |
无线电视 | 《试映室》 | |
1979 | 《嘉华财智双全》 | |
1979-1982 | 《香港小姐竞选》 | |
1981 | 《群星拱照》 | |
1982-1983 | 《香港金唱片颁奖典礼》 | |
1982 | 《欢乐满东华》 | |
1984-1985 | 《成功之道》 | |
1984 | 《龙凤呈祥贺台庆》《星光熠熠竞争辉》 | |
1989 | 亚洲电视 | 《亚视烟花照万家巨星献礼》 |
1989-1990 | 《今夜不设防》 | |
1989-1991 | 《亚洲小姐竞选》 | |
1990 | 《世界杯足球赛》 | |
- | 《第27届金马奖颁奖典礼》 | |
1991 | - | 《第36届亚太影展颁奖典礼》 |
亚洲电视 | 《香港奇案》 | |
1992 | 《巴塞罗那奥运会》 | |
卫视中文台 | 《卫视中文台开播一周年庆祝晚会》 | |
1993 | 无线电视 | 《第二届中华模特儿大赛》 |
1993-1995 | 《花弗新世界》《欢乐满东华》 | |
1994 | 《慈善星辉仁济夜》《江山如此多FUN》《博爱欢乐传万家》《第一届金彩虹演艺红人颁奖典礼》《亲亲妈咪爱心大喜宴》《华南水灾筹款之夜》《94反斗群星碧波大挑战》 | |
1994-1999 | 《城市追击》 | |
1995 | ||
1995-1996 | 《一个世纪的婚礼》 | |
1996 | 《最真最亲妈妈心》《1996东南亚标准舞拉丁舞大赛》《联中传奇》《永安旅游话你知:点解北京咁好玩》《今夜咀不停》 | |
1996-1997 | 《广告大赢家》 | |
1997 | - | “香港各界庆祝回归委员会”之《96小时回归全接触》 |
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 | 《江山如此多娇》 | |
无线电视 | 《世界如此多FUN》《顾嘉煇金钻群星贺回归》《仁济光辉30年》 | |
1998 | 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 | 《红线女艺术之路》 |
无线电视 | 《九铁88新领域》《星光熠熠耀保良》《33不尽煇黄夜》 | |
1999 | 《港玩港食讲着数》《2000小时迎千禧之光辉纪元出状元》《还看煇黄夜》 | |
2001 | 《香港龙情》 | |
香港电台 | 《回到梦工场》 | |
亚洲电视 | 《三个光头佬》 | |
2001-2002 | 《黄霑香港情之总有出头天》 | |
2002 | 《黄霑香港情之今时往日》《狮子山下话当年》 | |
2003-2004 | 《夜夜应设防》 | |
2004 | - | 《佛指舍利瞻礼祈福大会开幕礼》 |
综艺节目
播出时间 | 节目名称 | 简介 |
---|---|---|
1980 | 啤酒竞饮大赛 |
无线电视综艺 |
1995 | 霑沾自喜三十年 |
无线电视综艺,庆祝黄霑生日及纪念他入行三十年 |
2001 | 百万富翁 |
亚洲电视综艺 |
演唱会记录
举办时间 | 演唱会名称 | 总场次 | |||||||||
---|---|---|---|---|---|---|---|---|---|---|---|
2003-7 | 黄沾狮子山下演唱会 | 2 场 | |||||||||
|
|||||||||||
2000-5 | 新加坡辉黄2000慈善演唱会 | 3 场 | |||||||||
|
|||||||||||
2000-5 | 大马辉黄2000慈善演唱会 | 3 场 | |||||||||
|
|||||||||||
1999-12 | 香港辉黄2000演唱会 | 16 场 | |||||||||
|
|||||||||||
1998-8 | 顾嘉辉、黄霑真·友·情狮城义演之夜 | 2 场 | |||||||||
|
|||||||||||
1998-7 | 顾嘉辉、黄霑经典金曲原唱巨星广州演唱会 | 2 场 | |||||||||
|
|||||||||||
1998-5 | 顾嘉辉·黄霑·真友情演唱会 | 11 场 | |||||||||
|
|||||||||||
1985-12 | 辉黄十二月 | 8 场 | |||||||||
|
1985年起,黄霑等香港音乐人常到广州举办流行音乐讲座,录音以及参与演唱会,交流粤语流行曲的填词和作曲 。
1989年5月,黄霑参加好友罗德丞成立的“新香港联盟”,为理事之一,成员还有谭惠珠、梁振英、梁爱诗、李国章、许冠文、郭炳江等,于1999年解散。
1994年,黄霑获国务院及新华社香港分社委任为“香港事务顾问”,推进香港和内地演艺界的交流。
1996年5月,曾任资深法官的李福善参加第一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黄霑曾为他担任公关宣传工作。同年,黄霑也参加香港特区首届文化界推委选举,未当选。同年,任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荣誉院士。
2002年12月9日,黄霑去信香港特区保安局和立法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基本法第23条,指出如果香港人不珍惜这项权利,不明大局,胡乱接受别有居心人士误导和唆摆,而反对实施基本法第23条,必会终于害己害人,把香港推至非常危险的境地;有人制造表面堂正而骨子里居心莫测的言论以反对23条立法,是有意为香港制造麻烦,香港特区绝不能让这些势力利用 。12月22日,出席由“支持立法保障国家安全大联盟”在维多利亚公园足球场举行的“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大集会,支持政府就基本法第23条立法,该集会有1500多个联署代表及4万多香港市民参加。
音乐类 | ||||||||||||||||||||||||||||||||||||||||||||||||||||||||||||||||||||||||||||||||||||||||||||||||||||||||||||||||||||||||||||||||||||||||||||||||||||||||||||
|
||||||||||||||||||||||||||||||||||||||||||||||||||||||||||||||||||||||||||||||||||||||||||||||||||||||||||||||||||||||||||||||||||||||||||||||||||||||||||||
其他 | ||||||||||||||||||||||||||||||||||||||||||||||||||||||||||||||||||||||||||||||||||||||||||||||||||||||||||||||||||||||||||||||||||||||||||||||||||||||||||||
|
||||||||||||||||||||||||||||||||||||||||||||||||||||||||||||||||||||||||||||||||||||||||||||||||||||||||||||||||||||||||||||||||||||||||||||||||||||||||||||
荣誉称号 | ||||||||||||||||||||||||||||||||||||||||||||||||||||||||||||||||||||||||||||||||||||||||||||||||||||||||||||||||||||||||||||||||||||||||||||||||||||||||||||
|
||||||||||||||||||||||||||||||||||||||||||||||||||||||||||||||||||||||||||||||||||||||||||||||||||||||||||||||||||||||||||||||||||||||||||||||||||||||||||||
影视类 | ||||||||||||||||||||||||||||||||||||||||||||||||||||||||||||||||||||||||||||||||||||||||||||||||||||||||||||||||||||||||||||||||||||||||||||||||||||||||||||
|
黄霑的作品体现了家国天下、侠肝义胆、豪情万丈,透出仁厚、自强、百转千回、刻骨柔情,既有英雄的深沉与旷达,也有小人物的无奈与坚韧。他的作品与他一样,深深的植根于中国肥沃的文化土壤。在这样的土里生根,他的作品涌动的是浓浓的民族情结,体现着一种很真很浓厚的中国文化。黄霑的中国文化内涵和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创作功底,与电影影像营造的快意恩仇的武林江湖,利欲纠缠的凡尘俗世,带给观众的是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冲击。黄霑在电视剧主题歌这一部分的创作,主要以作词为主。他和顾嘉辉合作,写尽了人间百态、心头百味。黄霑的词表现金庸作品侠义精神。黄霑写粤语流行曲歌词,既能用白话文,也能用文言文,尤其当他填写古装电视剧插曲,更善用浅白的文言文,这在20世纪80年代才崛起的新派词人中是少有的(《艺术大观》评) 。
黄霑不仅有独具个人特色的歌曲风格、独树一帜的人生态度和对时代独到的思考表现,也代表了香港一个时期的精神气度。身处动荡时代仍不忘本我和民族精神,坚持做自己的同时也披着江湖侠客的外壳履行着文人的社会责任,以强大的精神能量和坚定的民族心感动一代人,影响很多代人。这些歌曲现在来听也仍然感动,仍然值得咀嚼歌词中的深意。这便是黄霑带给人间不可否认的贡献和影响(《民族音乐》评) 。
黄霑创作的武侠歌曲,开场以一种大气、高远的气度直撼人心,其曲调、歌词所营造出来的古典苍凉、侠义豪迈的意境,以一种大气魄、大包容、大彻悟的江湖情怀,传达中国武侠文化所尊崇和遥望的高远境界,成为诠释武侠电影的经典绝唱(《电影评介》评) 。
黄霑是流行音乐界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也见证着香港乐坛的崛起、辉煌与没落。黄霑不仅是乐坛的传奇人物,他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流行音乐,成为代表香港的一个时代标签。他不仅会作词,还会作曲、演唱,创作了超过2000首作品;主持电视电台节目,写专栏、写小说、写剧本、演电影,样样手到擒来,因此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被冠以“香港四大才子”的美誉(凤凰网评) 。
黄霑多才多艺,是周身刀,而且把把利。他在广告行业时,设计的广告,使几乎每一件商品都流行;他在《大千世界》中饰演的糊涂县官,令看过照片的观众拍案叫绝(工商晚报评) 。
黄霑有一颗中国心,他的词曲作品表现中国的情事、中国的格调、中国的人生态度。他的歌词运用中国古典诗词的遣辞和句法,曲纯然是国乐民乐曲风的延续,保留着中国古人的胸襟。他独特之处,是将中国传统文人心境,充塞进江湖之气、侠义之气、酒肆之气,从而突出的鼓荡出一份俗、一份野、一份狂、一份真(《读书》评) 。
黄霑文采飞扬,个性洒脱,他的想法、创意总让人拍案叫绝。黄霑人缘好,整天笑口常开,幽默潇洒,然而碰到生气的时候,他也从来都是有话直说,口无遮拦。黄霑的词作品是他侠义精神与人生哲学结合的最佳体现,以文言笔法写词有如行钢线,一不小心便会一面倒。只有学贯五经才能欣赏(新浪网评) 。
黄霑的歌词贴近百姓生活,这作为一个创作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为人也很豪爽,是一个非常平易近人的前辈,绰号“不文”的后面有渊博的学识和对社会的关照,这是一个非常高超的境界(李宗盛评);黄霑是影响了一代人的一位音乐人,他的音乐和金庸武侠中共通的英雄和侠义是那个年代的一种气质(宋柯评);在香港流行音乐领域是承前启后的一辈,他的歌词上承20世纪30年代的流行音乐和中国传统文化,下面又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歌词作者,应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金兆钧评);黄霑坦荡磊落、爱憎分明、词风犀利、敢说敢干,在音乐创作上,他有中文硕士的深厚文学功底,将古朴的文风和流行音乐融会贯通,不同的音乐元素运用起来也是不拘一格,不但是成功的音乐人,同时还是成功的广告人、电影人和主持人,在几乎每一个领域的成绩都超过了很多专业人士(李海鹰评);黄霑像是香港娱乐界里的一个异类,有自己很特立独行的一面;创作上,他的文字功底是很令我敬佩的,连他写的广告词“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都成了流行语汇,从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非常全面,而且他非常幸运地在广告、电影和音乐方面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相信他也会因此感到幸福和快乐(红枫评) 。
黄霑是香港一位功力很深厚的词作家,他的作品既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又能被大众所接受,是很难得的(沈巍峰评);其作品风格强,有代表性,一听就是他的,写什么就是什么,非常准确,用不着再费笔墨去描述,所以人称“鬼才”,歌手如果能唱到他的歌才过瘾,就像演了一部电视剧一样过瘾,一听到黄霑的名字,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他的笑容和《笑傲江湖》里“沧海一声笑”的旋律(苏云评) 。
黄霑是香港文化的代表,是香港现代普罗文化的始祖,以浅白通俗的文字,去演绎高雅深遽的思想。他的歌词的深遽含意,却足以绕梁三日,令人回味无穷。虽然表面上黄霑为人乐观,其实他的内心并不快乐,他只是用表面的快乐去对抗人世间的不幸,用不羁的态度去抗议世间的虚伪而已(梁立人评) 。
黄霑长于文、精于曲,是香港文化商业化、通俗化的代表。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是香港电影歌曲黄金时代的一个重要缔造者,被公认为是香港一个跨媒体的流行音乐代表人物,其作品也构成了一整代香港人的文化思想。在电影音乐尤其是电影歌曲创作中,黄霑建立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泛,对整个华语地区都产生深远影响,尤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继承、传承、应用和他在推动粤语音乐文化、香港流行文化所做出的贡献和影响值得肯定。黄霑创作歌曲《狮子山下》,其歌词在报刊发表后的两个星期内,香港的报刊上出现超过160篇以该歌曲为主题的文章,给予了经济腾飞初期的港人很大鼓舞,陪伴了20世纪70年代港人的成长,后来被誉为香港市歌,一度成为香港的精神文化名片(孙少君评) 。
黄霑的创作,在推动粤语流行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艺术的元素与通俗商业运作相结合典范。传统的粤曲不论从歌词、咬字、演出方式等皆受制于粤剧,直到1977年由顾嘉辉作曲、黄霑填词的《家变》真正确立了香港旋律的新风格,这部作品完全摆脱了粤剧粤曲的影子,其旋律与歌词、编乐的现代感浓烈,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港产粤语流行曲,由这首歌开始,正式迈上雅俗共赏大道。他在创作过程中,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资料,对于香港粤语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自己的思考、研究与探索。黄霑以“我手写我心”,用质朴的语言和简单的旋律书写了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他不仅成就了香港电影的辉煌时代,而且在创作中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推动了香港粤语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与同时代的艺人共同构成了香港一代人的文化思想。他的作品至真至纯、至情至性,随意坦荡、热情豪放,对香港乃至整个华语地区的电影音乐与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更深入地挖掘和研究 。黄霑一生笔耕不辍,传作的作品涉及电影歌曲、电影音乐、流行歌曲、音乐脚本等各个体裁。他的作品侠肝义胆,豪情万丈,体现出一种家国天下的大风范,体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特征,被公认为是香港一位跨媒体的流行音乐代表人物,在香港电影歌曲上有着教父般的名望和地位。纵观黄霑一生的电影歌曲创作,他的作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价值和民族价值。首先是鲜明的时代价值。黄霑一生都笔耕不辍,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学习,从古典音乐到流行音乐,从严肃音乐到爵士音乐,每一种音乐他都努力地去探索和研究,这种博采众家之长的态度让他的音乐创作也有了多样性的特征,也正是因为这种多样性,得到了大量观众的共鸣,可以说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体现和缩影。特别可贵的是,黄霑是一位坚定不移的爱国者,他对国家深和民族浓厚的情,尤其令人敬仰 (《电影文学》评)。
2004年11月25日,第11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在北京举行,组委会在颁奖典礼中设立专门的纪念单元纪念黄霑,多位歌手都对黄霑的去世表达了遗憾 。11月28日,无线电视台特别制作一个名为《狮子山下念霑叔》的节目,请来黄霑生前好友,重温他们过往与黄霑生活之间的过往,亦请来容祖儿、郑少秋、关菊英、张伟文、叶振棠、黎小田、汪明荃、顾纪筠等歌手演唱黄霑笔下的一些首本名曲 。12月4日,第41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上,蔡康永回顾黄霑作品,播放相关电影片段 ,表演嘉宾王力宏献唱《沧海一声笑》向黃霑致敬 。
2004年12月5日,演艺界首次借用香港大球场,举行“黄霑博士追思会”供公众悼念缅怀,逾万名市民出席,白雪仙、顾嘉辉、林青霞、叶丽仪、谭咏麟、汪明荃、陈淑芬等一百多位好友前来 ;大会预备了万朵鲜花给市民向霑叔致祭,市民亦可自备一朵鲜花到来,追思会的舞台设计会以简洁高雅为主,更专程从荷兰订讲一批火百合布置舞台;顾嘉辉、汪明荃、谭咏麟等十位黄霑生前好友逐一在台上致悼词,两位音乐大师好友黄安源及戴乐民则以中西乐演奏其生前名作,所有仪式完毕后全场起立向遗照鞠躬,然后顺着队伍到台前献花;大会设有一万本纪念特刊送给入场的市民,该精美特刊是用一种专有的银色为封面,特刊内有黄霑在患病的后期所写的墨宝与字画,战士他依然对人生豁达乐观的一面,为倪震与其家人所拣选的,并有一位与黄霑相识多年的资深作家好友写悼文。香港无线电视台直播了整个追思会 。12月24日,环球、华纳和EMI三大唱片公司联合发行纪念专辑《笑傲歌坛黄霑传世经典》,该碟跻身2005年度“香港唱片销量大奖”五大最畅销音乐、电影电视原声及精选唱片 。12月26日,《新城劲爆颁奖礼2004》举行,追颁“新城劲爆荣誉大奖”给黄霑,由他的女儿黄宇诗上台代领 。同年举办的第39届金钟奖,设置了向黄霑致敬的表演环节,内地三个音乐颁奖礼向他颁赠奖项致敬。
2005年1月8日,“2004年度TVB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举行,追颁“十大劲歌金曲荣誉大奖”给黄霑,黃霑的生前好友、香港大学的刘靖之教授把奖项交到了黃霑女儿黄宇诗,温拿乐队的彭健新、钟镇涛、谭咏麟上台表演纪念黄霑 。1月19日,第27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举行,汪明荃演唱《万水千山总是情》感谢黄霑 。3月22日,“IFPI香港唱片销量大奖”设置了一个环节向黄霑致敬,温拿演唱了由顾家辉联同三位填词人林夕、潘源良和郑国江合作的致敬黄霑的歌曲《我们的歌》 。4月18日,“雪碧 · 我的选择 中国原创音乐流行榜”第四届总选颁奖典礼在广州天河体育馆举行,大会特别追颁 “千禧成就创作大奖”给黄霑,以表彰已故的黄霑博士对乐坛的巨大贡献,上海电影艺术学院领导江泊上台代表文化部和上海电影学院颁奖,雷颂德代表黄霑领奖并致答谢辞。颁奖典礼结束时,歌手张明敏演绎《我的中国心》,多位歌手演唱黄霑的作品 。10月,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举办为期四日的展览“流行文化存香港—黄霑书房”,展品有黄霑的填词手稿、书法作品等。
2006年11月,以其对香港电影业的贡献,位列第三批香港星光大道的表彰人士,星光大道增设黄霑的纪念牌匾。2008年11月,“黄霑经典歌词书法展”在香港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举行,黄霑女儿黄宇诗、中国书法家协会艺术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松雷书画院院长杨墨纯,中央电视台书画院院长赵立凡,作家倪匡、传媒人蔡澜、作曲家顾嘉辉、艺人曾华倩、梅小惠、香港书法家协会主席方志勇、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杨明臣等40余位大陆和香港书法家及各届人士近百人出席开幕式 。2009年,获追颁香港舞台剧奖之“廿五周年纪念奖:杰出填词奖”。
2011年11月3日到4日,中国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传奇》做了3期节目《侠之大者·黄霑》回顾黄霑的人生 。
2014年8月到10月,《沧海一声笑·黄霑回顾展》在香港青年广场举行,黄霑女儿黄宇诗,好友崔颂明、纪文凤、刘兆铭、丘亚葵、骆英棋等参加了揭幕礼;11月,亚洲电视台制作节目《追忆黄霑当年情》纪念黄霑逝世十周年 。2015年1月9日,第37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在香港红馆举行,林子祥等多位歌手演唱黄霑歌曲致敬 ;4月19日,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组委会当晚设置了向香港著名词曲家黄霑致敬的环节,霑叔女儿黄宇诗现场深情回忆父亲 。
2019年5月,由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和香港春天实验剧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高志森执导的音乐剧《广州仔黄霑》在广东艺术剧院首演,以30多首黄霑与顾嘉辉创作的歌曲,串联起以黄霑为蓝本创作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