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川 编辑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岳川四川安岳县人,19559生。1982年毕业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职于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3年以来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文系文艺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北京书法院副院长,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日本金泽大学客座教授澳门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十所大学双聘教授。当代中国书法“文化书法理论的创始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2019年10月12日,书法作品韩国荣获“韩国世界书艺双年展金”。出版学术著作50余部,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学术论文500余篇。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王岳川

籍贯:四川省安岳县

出生日期:1955年9月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中文系

性别:男

事业经历

编辑

王岳川教授写书法王岳川教授写书法

王岳川教授长期从事文艺美学西方文艺理论、当代文化批评和文化战略的最新研究和教学。教授的课程有:《书法与东方文化》、《大国崛起与中国文化创新》、《文学原理》(大学本科专业课)、《文艺美学》(研究生专业课)、《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研究生专业课)、《当代文化美学研究》(研究生选修课)、《二十世纪哲性学》(研究生选修课)、《中国诗学与美学研究》 (研究生专业课)、《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生专业课)、《中国知识分子现代化问题》(研究生和访问学者研讨课)、《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留学生课程)、《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研究生课程)、《中西文艺美学比较》(博士生课程)、《中国90年代文化研究》 (博士生课程)、《西方艺术精神》(博士生课程)、《后现代后殖民主在中国》(博士生课程)、《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博士生课程)《20世纪西方最新文艺理沦》(博士生课程) 、《中国文化与美学精神》(博士生课程)、《中国艺术审美精神》(博士生课程)等。

王岳川教授 临王羲之《乐毅论》

王岳川教授 临王羲之《乐毅论》

学术上主“发现东方,文化输出,会通中西,中国身份”,坚持书法是中国文化输出的第一步。理论上提倡“文化书法”,强调“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致力于中国书法文化的世界化。在世界40多个国家传播中国文化和书法艺术

治学格言

编辑

人类文明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地球上的人类总数和已经长眠于地的人已经有数百亿之众。如今,人类正遭遇千年未有之瘟疫和物种灭种天灾,这一惨烈的全球性灾难告诉我们人类正遭遇两大危机:全球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危机,人类在低俗消费中的人文精神生态危机。

王岳川教授书法作品:诸葛亮《出师表》

王岳川教授书法作品:诸葛亮《出师表》

新世纪的知识界应在百年西方霸权“去中国化”之后,着手“再中国化”进程——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中国文化输出将使得中国经验逐渐成为人类的经验,中国文化的世界化,将使得东西方共同形成世界新秩序,并使中国和谐文化逐渐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核心。

我坚信,我们这一代或以后几代学都将面临中国学术文化世界化的任务。可以说,在一个世纪的学术追问中,学术大师和优秀学者以其超的胸襟和戛戛独造的胆识为这个骚动的世界留下了座座学术思想的纪念碑。在碑文上镌刻着这样的大字:重建文化,再铸国魂。

科研项目

编辑

王岳川2010年4月在美国肯尼索大学讲演王岳川2010年4月在美国肯尼索大学讲演

1990年承担国家教委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文艺现象学》;

1993年承担国家科项目:《 后现代主义文艺美学》;

1996年承担北京市“九五”规划项目:《九十年代文化艺术研究》;

1997年承担国家古籍委员会基金项目:《中国书法(英对照)》;

1999年承担日本金泽大学基金项目:《中国哲性诗学研究》;

2001年承担北京市95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主潮》;

2002-2006年承担国家十五重点项目:《中国文艺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场域》等;

2010年参与承担“国家马克思主义学术工程”重大项目:《西方美学史》的编写工作。

主要著作

编辑

王岳川在哥斯达黎加讲演并举办书法展王岳川在哥斯达黎加讲演并举办书法展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卷),北大出版社1989。

《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台湾淑馨出版社1993年版。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文艺现象学》(译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艺术本体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大出版社1994。

《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大出版社1995。

《书法艺术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

《思·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文化话语与意义踪迹》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王岳川文集》(四卷本),韩国新星出版社1998年版。

《后殖民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天地五行天地五行

《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像:九十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目击道存:九十年代文化研究散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王岳川教授书法:陶渊明 《桃花源记》

王岳川教授书法:陶渊明 《桃花源记》

《本体反思与文化批评》,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写无尽言》,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全球化与中国》,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

《文艺本体论》,韩国新星出版社2002。

《发现东方》,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书法文化精神》,韩国新星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文艺美学研究》,韩国新星出版社2003。

《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西方艺术精神》,等教育出版社2005。

《艺术本体论》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王岳川在亚特兰大爱默蕾大学讲演王岳川在亚特兰大爱默蕾大学讲演

《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大学中庸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书法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书法身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外名家书法讲演录》,北大出版社2008。

《后东方主义与中国文化复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中国书法文化精神》,韩国新星出版社2009。

《文化战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文化输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文艺美学讲演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岳川美国讲演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发现东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修订版。

《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2版),专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王岳川教授作品:管仲《管子》句,136x36cm.2019

王岳川教授作品:管仲《管子》句,136x36cm.2019

《书法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中国镜像》(修订版)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

《美丽书法》,北大出版社2014。

《王岳川解读<大学>》(线装书),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王岳川解读<中庸>》(线装书),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季羡林评传》,山书社2016。

《君子之道》,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西方文论名著教程》(下卷修订版),北大出版社2016。

《大国文化复兴》合著,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文化书法美学身份》,深圳海天出版社2018。

《文化书法美学立场》,深圳海天出版社2018。

《当代西方美学主潮》,黄山书社2019。

《简明中国书法史》,人民出版社2020。

《简明中国书法理论史》,人民出版社2020。

诗词与书法》,人民出版社2020。

《书法模拟题(中级)》,人民出版社2020。

《书法模拟题(高级)》,人民出版社2020。

《书法励志故事》,人民出版社2020。

王羲之王献之》北京出版社2020.

《饮之太和》北大出版社2021

《20世纪西方文论教程》,人大出版社2021。

《<大学>精讲》,天地出版社2021。

《<中庸>精讲》,天地出版社2021。

《书法精讲》,天地出版社2021。

《中国书法发展史》,西泠印社出版社2021。

王岳川教授书法: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王岳川教授书法: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中国书法美学史》,西泠印社出版社2021。

《文化书法》,西泠印社出版社2021。

《文化与书法》,西泠印社出版社2021。

《书法与美育》,西泠印社出版社2021。

《书法里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

《品读<大学><中庸>》,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1。

主编著作

编辑

王岳川教授书法:临孙过庭《书谱》句

王岳川教授书法:临孙过庭《书谱》句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东西方文化评论》(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东西方文化评论》(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60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2000。

《牟宗三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宗白华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60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2000年版。

《北大书法研究生班书法精品集》(8卷),中国文联出版社1996-2005。

《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丛书》(9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班书法精品集》(20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后现代话语》,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文艺美学研究》(上下卷),韩国新星出版社2003年版。

《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岳川访问牛津大学王岳川访问牛津大学

一生读书计划》(20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王岳川文集》(4卷),韩国新星出版社2005.

《西方艺术精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季羡林学术文化精粹》(4卷),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

学问人生》,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

《中外名家书法讲演录》(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研究丛书》(6卷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后东方主义与中国文化复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文化书法》(1-4卷),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2018。

《文化输出:王岳川访谈录》,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书法》(18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0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评传丛书》(10卷),黄山书社2016。

《文化书法》辑刊第5卷,西泠印社出版社2021。

王岳川教授著作 王岳川教授著作

主要奖项

编辑

王岳川教授书法:孟子《孟子》句

王岳川教授书法:孟子《孟子》句

1990年获“北京大学青年科研奖”;

1992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 奖;

1993年获北京大学&quot;第四届科研成果二等奖&quot;;

1993年获中华美学会“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美学学术奖”;

1994年获“北京大学朱潜美学与西方文学奖”;

1995年获北京大学学报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5年获国家&quot;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quot;;

1997年获“北京大学中国文化特别奖”;

2000年获北京大学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2001年获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时期20年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奖”;

2003年获全国文化信息源工程国家中心“特别表彰奖”;

2005年获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化特别奖”;

2007年在“书画中国网”评选中获选“2007中国书画年度影响人物”;

2008年获来西亚创价学会“发扬世界书艺”特别奖;

王岳川参观卢浮宫王岳川参观卢浮宫

2009年在“书法网”评选活动中获选2009年度“中国书坛十大人物”;2009年获2009年度“亚太文化杰出人物献奖”;

2009年获台湾中华大学“义卖艺术品赈灾活动”奖;

2009年获台湾新竹市政府“艺术教育推广”奖;

2010年在“书艺公社网”评选中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书坛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批评家”;

2010年获中日书法展“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并被收入《世界名人录》等多部辞典。

2012被《书法报》《书法》杂志评为“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

2014年入选“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市场潜力书法家”;

2015年荣获“美国华人德艺双馨的书法家”称号;

2020年10月12日荣获“韩国世界书艺双年展金奖”。

书法艺术

编辑

王岳川教授书法:晏殊《浣溪沙》

王岳川教授书法:晏殊《浣溪沙》

书法作品获奖及书法展等情况

1980年四川省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

1981年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优秀奖;

1983年参加国家教委书法绘画艺术展获一等奖;

1996年举办北京大学中文系书法绘画展;

1998-2000年在日本金泽大学教文学与书法课程;

2001年参加“中美书法教育观摩展”;

2002年中国美术馆参加《北京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展》;

2002年秋在澳门举办《王岳川书法展》;

2003年到韩国参加“书法国际会议”;

2004年到日本大东大学主办“国际书法展和大学书法教学交流”;

2005年到韩国汉城参加“国际书法家协会成立大会和作品展大会”,并当选为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2006年带北大书法团到韩国出席“国际书法双年展”;

2007年主办“中日韩三国书法展”;

2008年5月主办“北大110周年建校国际书法展”;

2008年7月到马来西亚新加坡主办“国际书法展”;2008年11月到韩国主办“中韩名家书法展”;

2009年到韩国参加八国书法展;

2010年在北京举办《王岳川书法作品展》,并出版《王岳川书法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10年版)。

2010年四月接受美国十几所大学的邀赴美进行“中国文化和艺术精神”的学术讲演和书法展出,分别在美国华盛顿、纽约、哥伦比亚、亚特兰大、路易斯、卡拉妈祖、明尼苏达、芝加哥、丹佛、旧金山等地的乔治梅森大学、马里兰大学、南卡罗莱州立大学、南卡普莱斯比大学、肯尼索州立大学、乔治亚州书法协会、亚特兰大孔子学院、亚特兰大爱默蕾大学、韦伯斯特大学、韦斯特密西根大学,明尼苏达州立大学、丹佛大学等巡回讲演《中国文化创新与艺术精神》、《中国文化书法艺术》等,引起了美国各大学的热烈反响。同年在北京举办《王岳川书法作品展》。

2011年3月接受拉美三国——古巴、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等国的大学邀请,讲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中国文化与中国书法》,并在三国办《王岳川书法艺术展》。

2011年10月在长沙举办王岳川书法展,出版《北大文化书法作品集:王岳川卷》;

2011年10月到印度尼西亚出席“岚清书法篆刻展”并讲演《中国文化与书法精神》;

2011年11月1日到英国伦敦大学出席国际艺术文化会议;

2011年11月在北京大学举办《王岳川书法作品展》;

2012年4月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王岳川书法展并作讲演;

2012年8月在海南海口与言达、陈振濂等举办名家书法展;

2012年10月在上海图书馆展厅举办《王岳川书法展》;

2012年11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展厅举办《王岳川与访问学者书法展》。

2012年被《书法报》《书法》杂志评为“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 12月与苏士澍等全国政协代表团到台湾访问展出。

王岳川教授书法:孟子《孟子》天将降大任

王岳川教授书法:孟子《孟子》天将降大任

2013年4月在山东潍坊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5月在西安中国书法博物馆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6月在内蒙呼和浩特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9月在安徽合肥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10在北京太庙举办书法展,11月在北大举办《北大文化书法展》。

2014年4月在北大举办《北大书法所第三届书法研究生作品展》;5月22在山东泰山美术馆举办《北大王岳川师生书法展》并举行泰山论坛;5月23日带领精 英班学员在临沂羲之故居祭拜书圣王羲之;11月8日在北大图书馆展厅举办《王岳川与访问学者书法展》。

2015年4月23日,参加“书画名家进北大”大型书画展;7月18-28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正大气象:王岳川书法展》;9月30-10月3日在南省图书馆举行《正大气象:王岳川书法展》;11月8日-10日在北大图书馆举行《北大书法所成立12周 年 纪念暨王岳川师生书法展》.

2016年11月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文化书法进上海》;12月在海南三沙市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作品捐赠给守官兵。

2017年6月8日在北大百年大讲堂举办《王岳川教授与访问学者书法展》。

2018年4月17日在湖南长沙市博物馆举办《北大文化书法——王岳川、何继善、李皓书法展》;5月7日在深圳艺博会举办《正大气象 光明未来——北大王岳川教授师生书法展》;8月26日在杭州举办《北大师生书法展》;12月8日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北大书法所成立十五周年暨王岳川师生书法展》。

2019年1月在新媒体喜马拉FM新媒体开设《王岳川精讲<大学><中庸>100讲》,《王岳川精讲书法72讲》。

202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简明中国书法史》,《简明中国书法理论史》,《诗与书法》《书法励志故事》等六部专著。

2021年6月19日在北大百年大讲堂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北大书法所师生临摹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展”。8月22与广安文联、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合作举办“翰墨颂伟人·名家书小平”书法展并出版书法作品集;在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多部书法理论著作,主编出版《文化书法》刊物第五集。

屈原《渔父辞》篆书屈原《渔父辞》篆书

长期担任中央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在香港凤凰卫视主讲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中华文明之光》主持文化栏目:《王羲之》、《唐代书法》、《宋元绘画》、《印文化与文人印》。书法入选多种书法集,作品被海内外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传略载多种辞书。

主要论文

编辑

2020年发表论文:

王岳川教授书法:李白《早发白帝城》句33cmx133cm.2

王岳川教授书法:李白《早发白帝城》句33cmx133cm.2

1.文化身份自信与文化输出的紧迫性,中国民族博览,2020-03。

2.汉字书法的文化自信,金融博览,2020-01。

3.生态文化美学重构简单生活方式,金融博览,2020-03。

4.文艺理论和文艺美学的探索者企业家日报,2020-12-22

2019年发表论文:

5.书法乃传心也,人民政协报,2019-12-09

6.大学及其当代价值,金融博览,2019-11。

7.春节的文化重量,今 日教育,2019-03。

2018年发表论文:

8.心理学美学,载《西方美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9.中国和谐文化的精神生态意义,今 日教育,2018-10。

10.君子不器 依仁游艺,教育传媒研究,2018-05。

11.国学深度决定书法高度(下),南风美术前沿,2018-01。

12.回忆饶宗颐先生,中国艺术报,2018-2-7。

13.书法文化对话,书法报,2018-08-09。

14.现代性文化的境遇,现代大学周刊,2018-12。

2017年发表论文:

15.宗白华的散步美学境界文艺争鸣,2017-03。

16.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普世化价值,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7-03。

17.书法作品分析,汉风,2017-01。

18.世界视阈下的中国文化自信,前线,2017-01。

19.全球化时代应凸显中国文化自觉与自信,今 日教育,2017-01。

20.季羡林比较文学观念,文艺美学丛刊,山东大学,2016。

21.自信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08-04

王岳川教授书法:老子《道德经》句

王岳川教授书法:老子《道德经》句

22.中华文明怎样保持影响力,学习时报,2017-08-04 。

23.维系民族基因的核心密码,中国改革报,2017-08-28。

24.国学深度决定书法高度(上),南风美术前沿,2017.12.2。

25.文化自信:季羡林论东西方文化互动,社会科学文摘,2017.10。

2016年发表论文:

26.“再中国化”:中国文化世界化的重要途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03。

27.发现东方与提升大国形象,紫光阁,2006-01。

28.学术大家张中行,今 日教育,2016-11。

29.三十年学术生涯之领悟; 今 日教育,2016-10。

30.再中国化:中国文化世界化的重要途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

31.季羡林先生文学观念与美学实践的当代意义(上),名作欣赏,2016-11。

32.季羡林先生文学观念与美学实践的当代意义(下),名作欣赏,2016-12。

33.当代中国文论应守正创新,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02。

34.回忆季羡林先生,今 日教育,2016-12。

35.中国文艺学美学如何走向世界,中华读书报,2016-10-19。

36.全球化时代应凸显中国文化自觉与崛起,东方文化(香港),2016-03。

37.文化自信:季羡林论东西方文化互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10-09。

38.悖论与超:人类艺术精神的时空轨迹,今 日教育,2016-08-05。

39.童心慧眼与本真对话,今 日教育,2016-02。

40.玄奘精神的当代性与世界性,今 日教育,2016-03。

41.书法是一种文化修为,今 日教育,2016-01。

42.水之德与水之殇,今 日教育,2016-06。

43.三十年学术生涯之领悟,今 日教育,2016-10。

44.书法的人文气质,华夏文明导报,2016-3。

45.王献之草书美学,人民美术家,2016-03。

46.艺术之新,今晚报,2016-2-24。

2015年发表的论文:

《发现东方与再中国化》,文艺报,2015年2月。

《心理学美学》,《西方美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中国和谐文化及其当代价值》,《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5,06:42-51。

《当代中国文论应守正创新》,《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02:28-36。

《做止于至善的学问》,《北大中文名师教育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王岳川教授书法:孔子《论语》句

王岳川教授书法:孔子《论语》句

《后东方主义与中国文化身份》,《中国学者新世纪学术贡献》,宁夏人民出版2015。

《文化深度制衡书法高度》,中华书画家。2015年7月。

《文化是书法的灵魂》,《人民艺术》,2015年10月。

《浅析王铎的狂草境界》,《书法报》2015年6月。

《王献之草书之美》,《书法报》2015年6月。

《王羲之书法之美》,《书法报》,2015年5月。

《中庸和谐与妙道圆融》,《华夏文明导报》,2015年9月17日。

《人类性:艺术的道德底线》,《今 日教育》,2015。

《艺术美学四题》《今 日教育》,2015,02。

《再吟<春江花月夜>》,《今 日教育》,2015,04。

2014年发表的论文:

《<大学>的精神生态价值》《光明 日报》,2014-08-19016。

《中国视觉文化形象建构应“再中国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01:21-24。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身份重铸与中国文化复兴》,《中国艺术报》,2014-03-28。

《文化书法与文人书法》.《中国书画》,2014,03:86-91。

《中国书法可持续发展与国际文化传播》,《中国投资》,2013,10:108-109。

《注重书法沉淀和修为提升》,《中国文化报》,2014-05-04006。

《从巴蜀文化到书法中国》,《今 日教育》2014-08-05。

《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武陵学刊》2014-07-10。

《国学在当代的精神价值》,《中华书画家》2014-02-01。

《注重书法沉淀和修为提升》,《中国文化报》2014-05-04报纸

《姚奠中学者书法之大境界》,《名作欣赏》2014-02-01。

《罗公染的书画美学追求》,《美术报》2014-04-26报纸。

《文化强国与文化创新》,《商业文化》2014-01-15。

《书法的文化性》,《中国书画》2014-09-05。

《书法是人生重要的文化根基》,《今 日教育》2014-06-05。

《中国美学“比德”中的花之君子》,《今 日教育》2014-04-05。

王岳川教授书法:黄庭坚《论书》句

王岳川教授书法:黄庭坚《论书》句

《亲情诗中的大爱无疆》,《今 日教育》2014-03-05。

《中国书法文化的世界化》,《今 日教育》2014-01-05。

《中国诗歌文化的和谐与创新》,《今 日教育》2014-11-05。

《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今 日教育》2014-12-05。

《兰干武书法鉴赏》《草》(小说月刊)2014-02-25。

《中国文化在全球化中的边缘化》,《海内与海外》2014-09-15。

《试谈人类第二次文艺复兴》,《海内与海外》2014-11-15。

《文化命运与心性智慧》,《今 日教育》2014-09-05。

《消费主义与幸福指数》,《海内与海外》2014-10-15。

《注重书法沉淀和修为提升》,《中国文化报》2014-05-04。

2013年发表的论文:

《大学书法推动中国书法高端时代的到来》,《中国投资》2013-12-05。

《书法投资是最大的文化投资》,《中国投资》2013-11-05。

《中国书法可持续发展与国际文化传播》,《中国投资》2013-10-05。

《书法是美丽中国的文化象征》,《中国投资》2013-09-05。

《20世纪西方心理学美学的演进》《广东社会科学》2013-01-15。

《文化大战略》,《中国经济报告》2013-01-01。

《生态文明战略助推中国文化复兴》,《中国投资》2013-01-05。

《中国艺术的文化自觉与东方经验书写》,《中国投资》2013-03-05。

《“和为美”:中国文化对世界发展蓝图的构想》,《中国投资》2013-02-05。

《书法文化输出与书法国际传播》,《中国书法》2013-03-15。

《中国书法:文化崛起的全球影响力》,《中国投资》2013-04-05。

《书法文化战略与重建“汉字文化圈”》,《中国投资》2013-05-05。

《中国书法外交:让世界欣赏中国》,《中国投资》,2013-07-05。

王岳川教授书法:洪应明《菜根谭》句

王岳川教授书法:洪应明《菜根谭》句

《曾来德书法文化现象》,《中国书画》2013-07-05。

《书法输出:中国文化输出的排头兵》,《中国投资》2013-06-05。

《书法是美丽中国的文化象征》,《中国投资》2013-09-05。

《国学价值与精神生态重建》,《山花》2013-01-08。

《电脑时代的书法危机与机遇》,《中国文化报》2013-01-13。

2012年发表的论文:

1.《书法的人文情怀——王岳川在央视“文明之旅”谈书法文化》——《山花》,2012/15。

2.《汉字文化圈与东方文化新契机》——《中国投资》,2012/07。

3.《在文化创新中建立强国文化战略》——《探索与争鸣》,2012/06。

4.《大国文化复兴与文化身份确立》——《中国投资》,2012/06。

5.《姚奠中学者书法之大境界》——《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6.《大国角逐的文化资本积淀》——《中国投资》,2012/05。

7.《强国崛起急需大文化战略跟进》——《中国投资》,2012/04。

8.《文化强国与文化创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9.《新世纪中国为什么要发现东方》——《中国投资》,2012/03。

王岳川教授书法:范仲淹《岳阳楼记》

王岳川教授书法:范仲淹《岳阳楼记》

5.《王羲之其人其书》——《紫禁城》,2011/09。

6.《何满宗“文化书法”的取向》——《书画艺术》,2011/01。

7.《文化书法与中国形象》——《湘江艺术》,2011/9/26。

8.《日常生活里的中庸》——《渤海早报》,2011/11/16。

2010年至1983年发表的部分论文:

1.《守正创新与正大气象》——《文艺争鸣》2010-01-15。

2.《儒家孝文化的人伦扩展》——《渤海大学学报》2010-01-01。

3.《书法守正创新与正大气象》——《艺术主流》,2010年1月。

4.《文化书法与文人书法》——《文艺争鸣》,2010年2月号。

5.《沈尹默与中国书法文化复兴》——《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6.《大国文学反思与当代文论创新》——《原创》,2010年第三辑。

7.《艺术史书写怎样表达中国经验》——《文艺争鸣》,2010年3月号。

8.《后东方主义与中国文化身份》——《理论与创作》,2010年第3期。

9.《孝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10年第3期。

10.《艺术史写作怎样表达中国经验》——《文艺争鸣》2010-03-15。

11.《金融危机与新世纪中国文化创新》——《教育文化论坛》2010-04-15。

12.《守正创新与文化输出》——《中华读书报》2010-6-2。

13.《回归经典与精神现代化》——《文艺争鸣》2010-06-15。

14.《书法应坚持守正创新的教育》——《美术观察》2010-06-15。

15.《文化重量与海外前景——王岳川与李泽厚在美国的学术对话(上)》——《中华读书报》2010年7月。

16.《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安全》——《光明 日报》2010-7-29。

17.《与季羡林先生对话中呈现新思想》——《山花》,2010年第7期。

18.《王岳川文化书法之宣言:回归经典守正创新》——《艺术》,2010年第8期。

19.《大国文化与正大气象——王岳川与李泽厚在美国的学术对话(下)》——《中华读书报》2010年8月。

王岳川教授书法: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句

王岳川教授书法: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句

20.《亚洲文化格局与话语权争夺》——《学习月刊》2010-08-08。

21.《后东方主义与中国文化身份》——《文化研究》,2010年第10期。

22.《太空文明时代与文化守正创新》——《东岳论丛》2010-10-25。

23.《关于文化书法与当前书法前沿问题的访谈》——《中国书画》,2010年第11期。

24.《大国文学文论呼唤创新》——《山花》,2009第年1期。

25.《金融危机正改中国艺术创作与评价模式》——《美术观察》,2009年1月刊。

26.《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文艺争鸣》,总第156期2009年第1期。

27.《金融危机与新世纪中国文化创新》——《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1期。

28.《文化书法和中国书法的时代命运》——《书法时代》,2009年第1期。

29.《深生态学的文化张力与人类价值》——《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01-10。

30.《走近经典守正创新——申万胜书法的文化境界》——《中国书法》总189期2009-01。

31.《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32.《文化走向: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花城》,2009年第2期。

33.《生态美学、传统审美与中国书法》——《羲之书画报》,2009-2-13。

34.《书法文化与心性修为》——《艺术天成》,2009年5月刊总第2期。

35.《从“罗炼事件”谈当代精神生态危机》—《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36.《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中华读书报》2009-03-18。

37.《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北京大学学报》2009-03-20。

38.《“中庸”的超越性思想与普世性价值》——《社会科学战线》2009-05-01。

39.《问题与立场相关》——《都市美文》,2009年5月刊。

王岳川教授书法:王维《山居秋暝》

王岳川教授书法:王维《山居秋暝》

40.《“中庸”的超越性思想与普世性价值》——《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5月刊。

41.《当代中国的文化立场》——《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总第98期2009年5期。

42.《大书法境界的追求》——《中国艺术报》2009-05-22。

43.《“后理论时代”的西方文论症候》——《文艺理论》,2009年第6期。

44.《大书法境界的追求》——《光明 日报》2009-06-14。

45.《东方书法的文化魅力》——《人民政协报》2009-06-08。

46.《当代艺术是西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播撒》——《艺术天成》,2009年10月。

47.《孝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孝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2009年10月版。

48.《守正创新加速“东学西渐”》——《人民日报》2009-10-30。

49.《沈尹默与中国书法文化复兴》——《书法报》2009-11-4。

50.《消费——艺术的公共效应》——《社会科学报》2009-11-12。

51.《超越现代性弊端提升中国艺术原创力》——《山花》,2008年第1期。

52.《大国文化创新与国家文化安全》——《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02期。

53《书法身份与新世纪书法走向》——《中国书画》2008年第02期。

54《当代中国文化创新与精神现代化——专访王岳川教授》——《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8年第02期。

55.《大国文化创新与国家文化安全》——《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

56.《新世纪书法国际视野及其文化身份》——《文艺研究》,2008年第3期。

57.《艺术应该回到艺术真正的位置——关于中国当代先锋艺术症候的前沿对话》——《艺术.生活》2008年第03期。

58.《生态文化启示与精神价值整体创新》——《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59.《“妖魔化中国”与当代艺术身份危机》——《美术观察》2008-04-15。

60.《文化创新与新世纪中国价值》——《天津社会科学》2008-05-23。

61.《文化整体创新与中国经验的世界化——王岳川教授比较文化访谈录》王岳川;陈凤珍——《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05-25。

62.《萨特存在论三阶段与文学介入说》——《上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63.《东方书法经验应成为人类审美经验》——《中国书画》2008年第06期。

64.《书家文化化与学者艺术化》——《中国书画》2008年第07期。

65.《灵之舞》——《文学界》2008年第07期。

王岳川教授书法:临王献之 《玄度帖》

王岳川教授书法:临王献之 《玄度帖》

66.《文艺本体论的危机与希望》——《新华文摘》,2008年第7期。

67.《当代书法症候与未来身份》——《中国书画》2008年第08期。

68.《文化向何处去:反对“去中国化”,坚持东方文化世界化》——《当代社科视野》2008-08-15。

69.《价值重建时代的大国文化战略》——《西北师大学报》2008-09-05。

70.《大国崛起需要“大文化”守正创新——王岳川教授文化访谈录(之一)》——《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9-10。

71.《30年“书法复兴运动”》——《中国文化报》2008-09-25。

72.《大国崛起需要“大文化”守正创新——王岳川教授文化访谈录(之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0-10。

73.《大国崛起需要“大文化”守正创新——王岳川教授文化访谈录(之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1-15。

74.《奥运开幕式与国际公共艺术中的中国形象》——《美术观察》2008-11-15。

75.《文化创新是新世纪中国价值的呈现》——《州社会科学》2007-01-20。

76.《文化是中国书画的根基》——《中国美术馆》2007年第02期。

77.《现代性的存现方式》——《学术研究》2007-04-20。

78.《中国文论身份与文学创新》——《中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79.《现代性的存现方式》——《学术研究》,2007年4期。

80.《大国形象与中国文化输出》——《花城》2007年第05期。

81.《中西思想史上的中庸之道》——《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82《中国书法世界化之可能性——王岳川对话柯乃柏》——《中国书画》2007年第07期。

83.《当代书法名家王岳川作品欣赏》——《百年潮》2007-08-04。

84.《提升大国文化创新力》——《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7年第09期。

85.《大国文化创新与身份立场重建》——《山花》,2007年9期。

86.《中国书法要申遗》——《中国书画》,2007年第10期。

87.《走出后现代思潮》——《理论参考》,2007年第10期。

88.《儒家经典重释的当代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0期。

89.《书法文化之东方韵味》——《中国书画》,2007年第11期。

90.《当代艺术是西方文化危机的扩散》——《美术观察》2007-12-15。

91.《超越西方现代书法与中国书法原创力》——《中国书画》,2007年第12期。

92.《书法自觉与文化自信》——《当代小说》,2007年第12期。

93.《发现东方与新世纪中国文化前景》——《炎黄文化研究》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

94.《在母语与英语的文化天平上》——《文学报》2006-1-19。

95《典论典藏——书法》——《中国书画》,2006年第02期。

96.《笔墨迹化的东方意象》——《清华美术》2006年卷2。

97.《当代中国文论流派创新之可能性与必要性》——《中山大学学报》2006-05-15。

王岳川教授书法:曹操《短歌行》

王岳川教授书法:曹操《短歌行》

98.《后霸权氛围与太空文明时代》——《文艺争鸣》,2006年第05期。

99.《从反思后现代性到发现东方——王岳川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6-07-20。

100.《中国文论身份与文学创新》——《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8-15。

101.《后霸权氛围与太空文明时代》——《文艺争鸣》2006-09-23。

102.《从文化创新视角看世界》——《山花》,2006年第11期。

103.《学术潜沉的深度》——《中国图书评论》2006-10-10。

104.《何满宗“文化书法”的取向》——《理论与创作》2006-11-15。

105.《网络文化的价值定位》——《江苏社会科学》2005-01-20。

106《消费主义危害与中国当代文化立场》——《中国美术馆》,2005年第01期。

107《中国书法高等教育的新世纪意义》——《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05年第2期。

108.《东方文化身份与中国立场》——《东南学术》2005-02-25。

109.《数字化时代的文学前沿探索》——《云梦学刊》2005-03-20。

110.《全球化中的中国书法身份》——《山花》,2005年第04期。

111.《培固高等书法教育的文化根基》——《中国书画》,2005年第05期。

112.《艺术的精神价值之维》——《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06-30。

113.《当代文论精神症候与文化空间拓展》——《思想战线》2005-07-20。

114.《汉字书法文化圈的新世纪意义》——《中国美术馆》,2005年第10期。

王岳川教授书法:曹丕《典论·论文》句

王岳川教授书法:曹丕《典论·论文》句

115.《当代文化研究的语境与症候》——《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12-30。

116.《中国当代文艺美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117.《“发现东方”与中西“互体互用”》——《文艺研究》,2004年第2期。

118.《新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前沿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2期。

119.《学术精神与生命踪迹》——《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2期。

120.《“后学”研究在新世纪中国》——《人文杂志》,2004年第2期。

121.《后现代“文学性”消解的当代症候》——《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第2期。

122.《新世纪中国的“后学”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02期。

123.《质疑_后现代文学性统治》——《文学自由谈》,2004年第02期。

124.《思考中国文化问题》——《学术研究》,2004年第03期。

125.《新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前沿问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3期。

王岳川教授书法:《易经》句化成天下

王岳川教授书法:《易经》句化成天下

126.《文艺学强调艺术本体性的研究》——《学术研究》,2004年第3期。

127.《新世纪中国身份与文化输出》——《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28.《“文学性”消解的后现代症候》——《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129.《中国文化艺术的未来视野》——《艺术评论》,2004年第5期。

130.《澳文化与文学精神》——《当代文坛》,2004年第5期。

131.《东方消费主义话语中的文化透视》——《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第5期。

132.《当代传媒中的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北方论坛》,2004年第5期。

133.《文化竞争力与文明的自觉》——《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05期。

134.《创意新世纪中国形象》——《青年思想家》,2004年第05期。

135.《迁徙中的城市和变迁中的文化》——《杭州师院学报》,2004第6期。

136《网络文学_理性视域中的学理阐释》——《中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06期。

137.《话语转型的世纪之争》——《中关村》2004-07-15。

138.《性歌吟是人类精神生态的复归》——《文学自由谈》2004-07-27。

139.《东方消费主义话语中的文化透视》——《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09-30。

140.《网络文化的价值定位与未来导向》——《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09-30。

141.《当代网络媒体的生态美学反思》——《创作评谭》2004-10-15。

142.《肉体沉重而灵魂轻飘》——《美苑》2004-10-25。

143.《发现东方与重释中国》——《长江文艺》,2004年第11期。

144.《中国文化能否成为一种竞争力》——《出版参考》,2004年第14期。

145.《张艺谋的文化失败权利》——《粤海风》2004-12-15。

146.《网络文学:理性视域中的学理阐释》——《中南大学学报》2004-12-15。

147.《“发现东方”与东西方文化互动》——《山花》,2004年总第414期。

148.《全球本质化同质化思维的幽灵》——《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01期。

149.《长江文明的历史重量与艺术铭刻》——《艺术评论》,2003年第01期。

150.《新世纪中国后现代文化研究踪迹》——《求是学刊》,2003年第02期。

151.《当代大学精神生态的忧思》——《粤海风》,2003年第02期。

152.《思与艺的潜沉》——《文学自由谈》,2003年第2期。

153.《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命运忧思》——《粤海风》,2003年第03期。

154.《从历史深处解读艺术的哲学意蕴》——《文艺争鸣》,2003年第04期。

155.《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写作话语》——《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4期。

王岳川教授书法:《四十二章经》第八章

王岳川教授书法:《四十二章经》第八章

156.《从生命边缘升华出诗歌意义》——《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04期。

157.《全球化语境与当代传媒文化》——《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年第04期。

158.《中国当代文论中的路与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05期。

159.《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文化身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06期。

160.《文艺方法论与本体论研究在中国》——《新华文摘》,2003年7期。

161.《生命的读与写》——《长江文艺》,2003年第07期。

162.《新世纪中国后现代文化美学踪迹》——《文艺理论》,2003年第9期。

163.《〈荷马史诗〉的精神魅力》——《长江文艺》,2003年9期。

164.《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的学术拓展》——《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01期。

165.《东瀛文化散步》——《长江文艺》,2002年第01期。

166.《人的全面发展与全球化中的文学价值》——《文学自由谈》,2002年第01期。

167.《当代知识分子思想平台和精神问题》——《科学中国人》,2002年第02期。

168.《博德里亚消费社会的文化理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03期。

169.《发现东方与中国文化输出》——《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03期。

170.《经典闲读》——《文学自由谈》,2002年第03期。

171.《消费社会中的网络与比较文化问题》——《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03期。

172.《后现代_科学_宗教与文化反思》——《学术季刊》,2002年第03期。

173.《消费社会中的精神生态困境》——《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04期。

174.《全球化语境与当代中国文化转型》——《求是学刊》,2002年第05期。

175.《当前大学知识分子的精神价值失重与学风问题散议》——《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第05期。

176.《全球化视野与_发现东方》——《科学中国人》,2002年第08期。

177.《人类性_艺术的道德底线》——《美术观察》,2002年第08期。

178.《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新闻周刊》,2002年第33期。

179.《海外学者的“后学理论”与文化批评》——《东方丛刊》,2001年2期。

180.《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反思》——《涪陵师专学报》,2001年第02期。

181.《后殖民主义的播撒与当代中国思想》——《岩》,2001年3期。

182.《“后学”话语与中国思想拓展》——《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3期。

183.《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之八:后现代主义研究》——《求是学刊》,2001年第03期。

王岳川教授书法:《尚书》谦受益满招损

王岳川教授书法:《尚书》谦受益满招损

184.《公共空间中的当代城市电影话语》——《粤海风》,2001年第2003期。

185.《诗学中的时间概念_序言_生命与学术》——《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04期。

186.《从文学理论到文化批评的精神脉动》——《文学自由谈》,2001年第4期。

187.《台湾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研究格局》——《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188.《简论儒道思想的精神互动性》——《文史哲》,2001年第05期。

189.《全球化与中国后学推进者的学术取向》——《益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05期。

190.《后殖民主义与文化批评话语》——《求索》,2001年第06期。

191.《当代文化民族主义与全球化问题》——《山花》,2001年6期。

192.《梅洛·庞蒂的美学思想》——《求是学刊》,2001年第6期。

193.《新历史叙事与多民族文化交流》——《中国电视》,2001年第07期。

194.《后殖民语境与侨居者身份意识》——《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02期。

195.《女性话语与身份书写》——《东方文化》,2000年第3期。

196.《全球化语境中的后现代后殖民问题》——《文学前沿》,2000年第3期。

197.《香港的后现代后殖民思想脉络》——《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198.《后现代主义思想范式与话语汰变问题》——《江汉论坛》,1999年第6期。

199.《海外学者面对现代性问题的焦虑》——《文学自由谈》,2000年第06期。

200.《当代民族主义与全球化问题》——《山花》,2000年第10期。

201.《现代性“问题”与后现代“主义”的纠缠》——《粤海风》,2000年11月刊。

202.《香港文化的后殖民身份》——《文学自由谈》,1999年第02期。

203.《女性批评的话语边界》——《文学自由谈》,1999年第03期。

204.《后现代性与当代中国文化纵横谈》——《红岩》,1999年第03期。

205.《中国九十年代话语转型的深层问题》——《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

206.《历史与文本的张力结构》——《人文杂志》,1999年第4期。

207.《新历史主义的理论盲区》——《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04期。

208.《九十年代文化研究的方法与语境》——《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209.《当代文化研究中的激进与保守之维》——《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

210.《90年代中国先锋艺术的拓展与困境》——《文艺研究》,1999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1期转载。

211.《杰姆逊:面对后殖民与后现代问题》——《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5期。297.《当代多元价值中的知识分子精神定位》——《山花》,1999年第5期。

212.《重写文学史与新历史精神》——《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06期。

213.《诗歌的女性主义批评》——《诗刊》,1999年第11期。

214.《子:中国思想智慧之门》——《日本金泽大学中国语学中国文学1999文集》。1999年,日本金泽大学。

215.《20世纪中国激进保守与自由主义》——《日本金泽大学文学部1999文集》。1999年,日本金泽大学。

王岳川教授书法:《孟子》三乐,240x59cm.2016

王岳川教授书法:《孟子》三乐,240x59cm.2016

216.《后现代性与当代中国》——《唯实》,1998年第1期。

217.《现代性话语与后殖民文化》——《求是学刊》,1998年第1期。

218.《老子哲学智慧的意义》——《益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01期。

219.《当代批评话语》——《文学自由谈》,1998年第02期。

220.《思想:然后言述》——《山花》,1998年第02期。

221.《老子哲学智慧的意义》——《益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02期。

222.《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2期和第3期。

223.《利科尔的解释学思想》——《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04期。

224.《拉康的无意识与语言理论》——《人文杂志》,1998年第04期。

225.《作者之死与文本欢欣》——《文学自由谈》,1998年第04期。

226.《论赫希解释学的有效性理论》——《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05期。

227.《后殖民主义理论问题审理》——《南方文坛》,1998年第05期。

228.《日内瓦学派的文学批评》——《文艺研究》,1998年第06期。

229.《福科_权力话语与文化理论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8年第06期。

230.《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意向》——《山花》,1998年第12期。

231.《学者_学术_思想》——《南方文坛》,1997年第01期。

232.《汉字文化与汉语思想》——《诗探索》,1997年第02期。

233.《文化边缘话语与文学边缘批评》——《文学自由谈》,1997年第02期。

234.《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理论》——《东方丛刊》,1997年第1期和第2期。

235.《汉字思维与汉语思想》——《诗探索》,1997年第2期。

236.《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237.《海登·怀特新历史主义理论》——《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238.《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人文杂志》,1997年第03期。

239.《九十年代文学和批评的冷风景》——《文学自由谈》,1997年第03期。

240.《科技的兴盛与人文理性重建》——《民主与科学》,1997年第05期。

241.《语言转向与理想危机——近十年中国文化精神的价值迷失》——《长江文艺》,1996年第02期。

王岳川教授书法:《孔雀东南飞》句

王岳川教授书法:《孔雀东南飞》句

242.《诗人退场与诗意消隐》——《文学自由谈》,1996年第02期。

243.《九十年代诗人自杀现象透视》——《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244.《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245.《文化命运与心性智慧》——《山花》,1996年第3期。

246.《牟宗三的学术生命之路》——《中华文化研究》,1996年第3期。

247.《解悟的诗魂》——《求是学刊》,1996年第03期。

248.《读_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中国音乐》,1996年第03期。

249.《背靠虚无还是直面虚无》——《文学自由谈》,1996年第04期。

250.《呼唤人文理性的跨世纪诗学》——《诗探索》,1996年第4期。

251.《解构批评的后现代特性》——《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252.《语言学转向与中国文学批评》——《思想丛刊》,1995年第1期。

253.《走出后现代思潮》——《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254.《无回应的传媒与心性交流的中断》——《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年第1期。

255.《中国后现代文化批评的转型》——《文学自由谈》,1995年第02期。

256.《在无思时代去思》——《文学自由谈》,1995年第04期。

257.《90年代大众传媒的审美透视》——《求是学刊》,1995年第04期。

258.《重建文化,再铸国魂》——《文论报》,1995年第4期。

259.《中国百年学术思想嬗变的基本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

260.《当代大众传媒透视》——《求是学刊》,1995年第4期。

王岳川教授书法:吴承恩《西游记》句136x35cm

王岳川教授书法:吴承恩《西游记》句136x35cm

261.《宗白华:中国式的体验美学家》——《东方丛刊》,1995年第4期。

262.《中国_后现代_文化批评检视》——《人文杂志》,1995年第05期。

263.《知识分子与人文科学》——《文史哲》,1995年第6期。

264.《九十年代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批评作家》,1995年第08期。

265.《后现代文化策略与审美逻辑》——《文艺研究》,1995年。

266.《体验与艺术:现代西方美学本体论轴心》——《外国美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67.《后现代知识转型与知识分子危机》——《学术月刊》,1994年第1期。

268.《后现代话语错位与知识分子价值选择》——《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01期。

269.《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轨迹》——《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05期。

270.《后现代主义诗学品格》——《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

271.《后现代主义文化价值反思》——《文艺研究》,1993年第1期。

272.《后现代文化现象研究_后现代知识与美学话语转型问题》——《文艺研究》,1993年第02期。

273.《后现代文学:在平面上生产深度》——《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第4期。

274.《在平面上生产深度:后现代文学意识话语与写作尺度》——《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第05期。

275.《后现代文学:价值平面上的话语游戏》——《文学评论》,1993年第5期。

276.《语言转向与写作追问》——《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

277.《后现代主义文学与写作》——《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4期。

278.《现代文艺学美学方法论》——《深圳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279.《中国书法中的墨法美》——《民主与科学》1992年第04期。

280.《后现代图景:解构主义的挑战》——《文化与艺术论坛》第1辑,艺术潮流杂志社,1992年6月。

281.《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与艺术本体论》——《东西方文化评论》第3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82.《英伽登的作品结构论与审美价值论》——《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

283.《后现代文化策略与审美逻辑》——《文艺研究》,1991年第5期。

王岳川  书法随想

王岳川 书法随想

284.《伽达默尔》,收入阎国主编《西方著名美学家评传》(下),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85.《杜夫海纳》,载《西方著名美学家评传》(下),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86.《伽达默尔》,载《西方著名美学家评传》(下),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87.《何谓后现代主义》——《文艺研究》,1990年第02期。

288.《解释学》,载《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述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89.《当代世界审美教育发展趋向》——《深圳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290.《当代美学核心:艺术本体论》——《文学评论》,1989年第5期。

291.《艺术本体论的当代意义》——《缀集·北大研究生优秀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92.《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及其文艺思想》,载《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93.《杜夫海纳的现象学文艺美学思想》,载《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94.《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载《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95.《走向未来的审美教育学》——《迎接美育的春天》,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96.《中西美学中“神思”论与“想象”论之比较》——《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86年第1期。

297.《中西审美体验论》——《文艺研究》,1986年第2期。

298.《中西美学中“兴会”与“灵感”论之比较》——《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86年第04期。

299.《精神文明与审美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1983年第02期。

300.《杜甫诗歌意境美》——《江汉论坛》,1983年第12期。

王岳川 临王羲之《兰亭序》巨幅1300x370cm.2018 王岳川 临王羲之《兰亭序》巨幅1300x370cm.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