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编辑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河池市东部。总面积2651平方千米,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户籍总人口38.74万人,常住人口27.26万人。截至2021年10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下辖7个镇、4个乡。
宋,置罗城县。2002年,罗城改属河池市。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2020年1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6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3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72亿元,增长7.2%。
中文名: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外文名:LuochengMulamAutonomousCounty
别名:罗城
行政区划代码:451225
行政区类别:自治县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河池市东部。
面积:2651km²
下辖地区:7个镇、4个乡
政府驻地:东门镇
电话区号:0778
邮政编码:546499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38.74万(2021年)
火车站:罗城站
车牌代码:桂M
地区生产总值:65.5亿元(2021年)
秦,属桂林郡地。
汉,属潭中、定周县地。
三国、两晋,属潭中县地。
隋开皇年间,废黄水郡,黄水县直隶东宁州。 开皇十一年(591年),增设临牂县, 属东宁州。开皇十八年(598年),两县改隶融州。 大业二年(606年),废黄水、临牂,入义熙县, 义熙县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安修县,复置黄水县、临牂县。 俱属融州。 贞观四年(630年),增设天河县。 贞观十三年(639年),废安修县,并入临牂县。龙朔二年(662年),黄水、临牂两县合并,置武阳县。
宋开宝五年(972年),置罗城县, 属融州。熙宁七年(1074年),废罗城、武阳县,并入融水县。崇宁元年(1102年),置武阳寨、罗城堡。翌年,废罗城堡置乐善州。旋废,仍属融水县。
元,因之。
明,析融水县,复置罗城县。 清,仍隶柳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属柳江道。十六年(1927年),直隶广西省。
1952年,天河县并入罗城县。
1956年3月,罗城县改属宜山地区。7月,改属柳州专区。1965年,改属河池专区。1971年,改属河池地区。
1983年,撤销罗城县,设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2002年,撤销河池地区,设立地级河池市,罗城改属河池市。
区划沿革
2005年,撤销下里乡,并入四把镇。撤销桥头镇,并入东门镇。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8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下辖7个镇、4个乡:东门镇、龙岸镇、黄金镇、小长安镇、四把镇、天河镇、怀群镇、宝坛乡、乔善乡、纳翁乡、兼爱乡, 自治县政府驻东门镇。
位置境域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河池市东部。介于东经108°29′~109°10′,北纬24°38′~25°12′之间。东北邻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南交柳州市柳城县,西南连宜州区。西北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接壤。东西宽68.2千米,南北长64.8千米, 总面积2651平方千米。
地质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地层分布广泛,占总面积90.7%。元古界分布于北部地区。此外,尚有古生界和中生界等地层分布。地处江南古陆南缘,按地质力学属南岭纬向构造带西部,广西山字型构造脊柱和地质部分。地质构造十分复杂,褶皱和断裂都相当发育。
地形地貌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倾斜的过渡中又呈现一段鲤脊状拱起。地貌有五种类型:侵蚀构造中山、侵蚀构造低山、侵蚀构造低山丘陵、构造岩溶峰林谷地、剥蚀堆积丘陵谷地。
气候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严寒期短,无霜期长,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作物。年可照时数4422小时,日照百分率32%。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92.59千卡。年平均气温18.9℃,年平均降雨量1566.6毫米。
水文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有大小河流14条,主要河流3条:武阳江、剑江、小龙江,属西江水系。地下河11条。河道长435千米,流域面积3060平方千米。
土壤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有5个土类、14个亚类、39个土属、72个土种。分水稻土、早作土、自然土。
植被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植被分为草从植被、森林植被、水生植被。
水资源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地表水径流总量平均值22.74亿立方米,地下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值1.01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2.32万千瓦时,可开发9.87万千瓦时。现有小水电站14个,装机容量2.484万千瓦,占可开发总量14%。
土地资源
截至2018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实有耕地面积21097公顷,占总面积7.9%,其中水田13254公顷,旱地7843公顷,林地79557.9公顷,牧地19410.4公顷,园地1416公顷,水域3760.7公顷,居民、工矿用地4609公顷,交通建设用地686公顷,石山77,997公顷,未利用土地117,861.8公顷。
生物资源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稀有珍贵树种有小叶红豆、金丝李、银鹊树、花间木、红椿,稀有动物主要有娃娃鱼、山瑞、金钱龟、鹰嘴龟等。
矿产资源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共发现各类矿床、矿点及主要矿化点8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3处,中型矿床6处,小型矿床8处,矿点40多处, 矿化点数十处。有色金属已探明锡、镍、铜、锑、钨、铅、锌、铁、重晶石等矿床、矿点和矿化点,各种金属储量16万多吨,黑金属7.6万吨,稀有金属27.79万吨,放射性矿物1.5吨,煤炭总储量1.07亿吨,已开采0.7亿吨。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户籍总人口38.74万人,比上年减少0.11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2.1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1.47%,比上年末提高3.58个百分点。常住人口27.26万人,比上年减少0.0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5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5.89%,比上年提高1.09个百分点。出生人口0.24万人,出生率6.03‰;死亡人口0.22万人,死亡率5.59‰;自然增长率0.44‰。 有壮族、仫佬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只点世居民族),人口自然增长率2.1%。
综述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6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44亿元,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5.34亿元,增长4.5%,两年平均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33.72亿元,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4.3%。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0.4%、8.1%和5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9%、4.2%和43.9%,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4、0.4和3.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010元,比上年增长9.1%。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50.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80.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5.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1.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43.5%。
房地产开发投资5.05亿元,比上年增长4.5%。房屋施工面积80.27万平方米,增长17.5%。商品房销售面积12.06万平方米,下降7.1%。
财政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财政收入5.21亿元,比上年下降6.8%。其中,税收收入3.93亿元,下降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7亿元,下降17.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51亿元,下降18.2%,民生领域支出26.31亿元,占总支出比重为76.3%。
居民收入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81元,比上年名义(下同)增长9.4%。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53元,比上年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46元,增长10.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59:1,比上年缩小0.08。
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15296元,比上年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566元,比上年增长6.3%。居民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3.4%,其中城镇为37.0%,农村为37.8%。
第一产业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1327公顷,比上年增加4096公顷。粮食种植面积23718公顷,比上年增加281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216公顷,减少94公顷;甘蔗种植面积10899公顷,增加2088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6169公顷,增加1167公顷。实有水果面积9168公顷,减少948公顷。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粮食产量101573吨,比上年增长1.4%;油料产量4109吨,下降8.2%;甘蔗产量695573吨,增长33.1%;木薯产量863吨,下降89.0%;烟叶产量80.0吨,下降67.6%; 蔬菜产量(含食用瓜)167086吨,增长5.2%;园林水果产量132502吨,增长13.2%。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生猪存栏129645头,比上年增长32.6%;生猪出栏187484头,增长40.0%。畜禽肉类总产量22410吨,增长7.8%。其中猪肉产量14670吨,增长42.2%;牛肉产量3082吨,增长7.8%;羊肉产量397吨,增长3.9%;禽肉产量3730吨,下降8.4%。蚕茧产量15527吨,增长17.2%。
第二产业
工业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6.9%,股份制企业增长3.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77.4%;非公有工业企业增长6.3%。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品糖产量57415吨,比上年下降9.3%;饮料酒产量4799千升,增长122.6%;包装饮用水产量81059吨,下降1%;蚕丝产量25吨,下降63.1%;水泥产量267158吨,下降0.2%;胶合板产量123975立方米,下降19.6%;商品混凝土193263立方米,增长1.8%;砖417万块,下降22.3%;塑料包装箱及容器31吨,下降58.3%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下降2.6%;利润总额亏损比上年增长12.8%。
建筑业
截至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46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8家,建筑业总产值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7%。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1亿元,增长4.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7亿元,增长17.4%;金融业增加值2.56亿元,增长0.5%;房地产业增加值4.62亿元,增长3.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0.77亿元,增长7.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1.1%,其中,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9.7%。
国内贸易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7%。按消费类型统计,餐饮收入额增长37.1%,商品零售额增长9.2%。
旅游业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共接待游客总人数179万人次,增长28.3%;旅游总消费20.74万元,同比增长34.0%。其中,国内旅游消费收入179万元,增长28.3%。星级饭店1家;旅行社2家;星级农家乐8家,其中四星级农家乐2家;乡村旅游区6家;A级旅游景区(点)6个,其中4A级3个。
金融业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7.44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9.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8.2亿元,比上年增长9.0%。
保险保费收入1.25亿元,比上年下降16.1%。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0.55亿元,下降25.3%;人身保险保费收入0.59亿元,下降6.4%。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0.49亿元,增长9.4%。其中,财产保险赔款及给付0.37亿元,增长40.6%;寿险业务给付0.07亿元,下降45.5%。
邮电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邮政业务总量0.39亿元,增长11.1%;电信业务总量2.53亿元,增长33.3%。固定电话用户14.57万户。
枝柳铁路、融河高速公路、S507、357国道、242国道穿过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客货运周转量4081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9514万吨公里,增长23.0%;公路客运周转量13051万人公里,下降30.0%。
截至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公路总里程1467公里,比上年(847)增加62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总里程1378公里,等级外公路33公里。在等级公路中,二级公路217公里;三级公路103公里;四级公路1059公里。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共有普通中学14所,教职员工1406人,其中专任教师1169人;在校生19061人,其中女生9798人;当年招生6546人,当年毕业6111人。高中2所,教职员工358人,其中专任教师336人;在校生5418人,其中女生6151人;当年招生1925人,当年毕业1661人。普通小学149所,教职员工2263人,其中专任教师1837人,在校生27406人,当年招生4323人,当年毕业480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职员工10人,在校学生321人。幼儿园198所,民办看护点3所,教职员工共计976人,专任教师468人;在园幼儿12185人。
科学技术
截至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授权专利103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外观设计专利76件,实用型专利21件;拥有发明专利6件(不计往年)。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共有剧院1个,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6.7728万册(件)。文化馆1个,基层文化站11个。共举办展览7(场),组织各类文艺活动18场(次)。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演出80场(次)。
体育事业
截至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共有体育机构1个,体育馆1个。各类体育场地1562个,其中,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场所937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87个。其中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12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 41 个,村卫生室12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471张,其中医院床位979张,乡镇卫生院384张,妇幼保健院108张。卫生技术人员1745人,其中执业医师375人,执业(助理)医师525人,注册护士787人。
社会保障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城镇新增就业812人,比上年减少9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2%,比上年上升0.45个百分点。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6万人,比上年增加1.4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9万人,比上年增加0.1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8万人,比上年增加872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4万人,比上年增加0.21万人。基本养老保险金支出54342万元,失业保险金支出445万元,工伤保险金支出460万元。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3.5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22万人。医疗保险金支出24707.1万元,其中城镇职居民基本医疗支出20786.61万元,职工基本医疗支出3920.49万元。
截至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共有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数121个,床位数1717张。不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数144个,其中社区服务机构数117个。共有0.55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2.86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特困人员供养244人,农村特困人员供养1975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2937.3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9010.92万元。
棉花天坑旅游度假区
棉花天坑旅游度假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占地面积2000多亩,包括天坑大剧场、中国仫佬族特色村寨、长生洞奇观三个景区。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
罗城仫佬族博物馆,位于成龙湖公园北面,与西面的于成龙廉政文化展示馆并列构成两大主题文化景观,是一座以展示罗城仫佬族繁衍生存、社会发展物证、文化遗珍等为主要任务的民族历史文化主题博物馆。
仫佬族博物馆,馆内常设多个展厅,展藏文物2000多件,文物藏品丰富,是中国广西罗城向中外展示仫佬族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的窗口,对于研究中国仫佬族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属“国家重点博物馆”和“广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广西民族大学“田野调查基地”。
罗城毛葡萄
罗城毛葡萄,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罗城毛葡萄果穗近长圆柱形或倒锥柱形,果粒着生密度中等,果皮较厚,果皮与果肉易分离,果肉淡白色或淡粉红色,酸甜适中,有涩味,具有良好的酿造加工性状。
2016年3月3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罗城毛葡萄”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罗城野生毛葡萄酒
罗城野生毛葡萄酒,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罗城萄萄酒,以无工业污染的野生毛葡萄为原料,利用传统工艺技术,低温发酵,经多年陈酿精制而成,含有多种营养成份。
2004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罗城野生毛葡萄酒”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2018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入选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19年1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19年3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19年7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入选2018年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入选第四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21年7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8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