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锁重楼 编辑
《烟锁重楼》是当代作家琼瑶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94年。
该小说讲述了夏梦寒突破封建礼教,和江雨杭相爱相守的故事。小说通过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揭露了传统封建男权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女性主体地位的张扬,以及女性追求情感解放与自由的渴望。
曾家的七道牌坊远近驰名,不止是整个白沙镇的光荣,也是徽州地区的光荣。夏梦寒嫁入曾家的第一天,在全镇老少妇孺的观看下跪拜贞节牌坊。忽然间,喜庆人群中硬被插入丧葬队伍,他们一行人,一面直接扑向花轿,一面惨烈地呼号着对曾靖南的控诉和诅咒,顿时众人哗然。梦寒嫁给曾靖南,自此被锁入了重重森严的深楼,只能过着忍气吞声、屈辱卑从的生活。在曾家奶奶的威严之下,家中任何人不敢跨越礼教一步。曾家奶奶奉行男尊女卑的思想,纵容唯一的男孙靖南成了一个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靖南始乱终弃,辜负女仆秋桐,致她含恨上吊自杀。成了寡妇的梦寒与江雨杭之间产生了感情,却不能追求真正的幸福。直至最后,梦寒接受曾氏家族最严厉、最痛苦、最屈辱的审判和处决,又在居民们的无尽羞辱下,爬过每一道牌坊,走出“人间地狱”,奔向“自由之身”的世界。
《烟锁重楼》封面
《烟锁重楼》的构思来源于琼瑶1992年的安徽之旅。她非常震慑于整个徽州地区的“牌坊”和“节妇”的故事,对中国封建父权礼教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构思了这个发生在民国十年女性在父权制礼教下挣扎于血与泪之中的故事。
夏梦寒:故事主人公。夏梦寒奉父母之命嫁到曾家,和那个纨绔子弟没过上一天幸福的日子,在曾家七道牌坊的重压下苟延残喘。江雨杭的爱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她需要的就是这么一种简单的爱。因为对夏梦寒而言,她无力反抗曾家的七道牌坊,冲不破它,她就永远只能是曾家的媳妇,哪怕丈夫已亡。她只希望雨杭这份默默的爱伴随她到终老。
江雨杭:曾家养子,实则是曾家老爷的儿子。他的五官轮廓很深,是张有个性的脸。身上有种遗世独立的飘逸,以及难以描叙的沧桑感,使他在曾家显得非常特殊。夏梦寒的生命被江雨杭用爱情点燃,他历经千辛万苦,勇敢地选择与爱人在一起。
主题思想
该小说不仅通过书写女主人公夏梦寒在父权礼教统治压迫下的屈辱生活来控诉父权制的罪恶,而且还刻画出对父权礼教早已麻木不仁的群众,再现了坚不可摧的父权思想对所有人的心灵和精神的毒害和扭曲。其中的曾家奶奶不仅是封建男权秩序下的受害者和牺牲品,更是被男权社会所同化了的卫道士和掌权者。她心甘情愿遵守父权礼教守寡,进而她又以尊长的身份奉行男尊女卑的一切礼教和思想。曾家的一切被重重地压在七道牌坊之下,任何女性没有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一切只是悲哀与痛苦,毫无翻身可能。小说虽是一个久远的爱情故事,但它再现了历史中女性生活的真实景象,从中可窥见作者对历史、时代、女性命运的关照和审思。
艺术特色
女性形象
琼瑶在小说中描述了一些遭受捆绑之苦的女性形象。她们努力地想要寻求情感世界的真正解放,对于被迫捆绑在一起的感情与婚姻持反抗的态度。在小说《烟锁重楼》中,琼瑶塑造的四个女性形象是典型代表,第一个是曾家丫鬟卓秋桐,她是封建体制的产物,必然遭受一些主仆观念的捆绑之苦,最终选择了自尽。第二个是曾家少奶奶夏梦寒,虽在丈夫去世后与义子之间产生了感情,但她必须承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从而失去了追求自由爱情与幸福的权利。第三个是曾家奶奶,她恪守封建礼教,虽然年轻守寡,但她仍然为了所谓的家族利益而奉献了一生青春。她实际上是封建礼教的捍卫者,作为女性,又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并没有女性主义意识,还反过来逼迫其他女性接受所谓的封建礼教与制度。第四个女性形象是曾家小女儿,她的奶奶宁愿放弃她的生命,也不允许她与贫寒的男人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