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缀集 编辑
钱钟书先生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本书收录他的学术论文七篇:《中国诗与中国画》、《读〈拉奥孔〉》、《通感》、《〈林纾〉的翻译》、《诗可以怨》、《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一节历史掌故、一个宗教寓言、一篇小说》。书中广征博引,就艺术与文学的比较对照、中外文化的交流影响探讨文学创作及翻译的规律,论述精辟,语言隽永。这次印行的是经作者亲自修订增补的定本。
修订本前言
序
一 中国诗与中国画
二 读《拉奥孔》
三 通感
四 林纾的翻译
五 诗可以怨
六 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
七 一节历史掌故、一个宗教寓言、一篇小说
附录
一 《也是集》原序
二 《旧文四篇》原序
《旧文四篇》于五年前问世,早已很难买到。《也是集》虽然在香港新出版,但不便在内地销售。我国读者似乎有个习惯,买不到书,就向常常无能为力的作者本人写信诉苦。有一位读者——也许该说,一位无书而欲读者——来信,要求我把《也是集》和《旧文四篇》会聚一起,在京沪出版,以便流传。我遵照他善意的建议,删去《也是集》的下半部,因为那只是从《谈艺录》新本时摘选的,而北京中华书局明年初就出版《谈艺录》全书了。
这是本文艺批评的小册子,只有“新旧文章七篇”,涉及中国诗画,通感,翻译,很杂。如《序》中所记,既是“拼拆缀补”而成,就题为“七缀集”。
如果我们的阅读习惯相同:纯粹为杀时间,看书不挑食,又有浅尝辄止的毛病,还有点喜欢钱钟书,读了《围城》还贪不足,那么,慑于《管锥编》的盛名,不妨先读《七缀集》。
这本小书,妙语如珠,如珠连缀。
妙语分两种,其一,钱老自己的俏皮话,那是一把把的,文艺批评并不生厌,就是欠“厚道”,一篇《林纾的翻译》,好生挖苦林纾“手痒”,把翻译当作借体寄生的写作,钱钟书说自己早年喜欢读林纾的翻译作品,自从“能读原文后,发现漏译误译触目是。”然后就开始对着错误的译本寻消遣,“方便地增长自我优越的快感”。
除去上述原创金句,剩下的妙语,就是——引文浩瀚,书海拾贝。一个差不多的例句,他抛出十几二十个——简直不论证不作注都齐全了。特别推荐读《通感》,那几打的“句摘”,就是一大捧珠玉,收在一篇小文里,信手拈来,串珠戴宝,分明奢华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