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本 编辑
陈本父亲是曹魏司徒陈矫,陈本历任郡守、九卿,在职期间,都能提纲挈领,顾全大局。陈本很有领导才干,善使部下尽职尽责,自己则很少过问琐碎细小的事务。他没有研习过法律,却得到了廷尉的称号,比司马岐等还优秀,而且文理精练。官至镇北将军。其弟陈骞在魏官居车骑将军、在西晋为大司马。陈本有一子叫陈粲(东乡侯)。另在世说新语中有两篇关于陈本的记载。
魏志曰:“本,广陵东阳人。父矫,司徒。本历郡守、廷尉。所在操纲领,举大体,能使群下自尽,有率御之才。不亲小事,不读法律,而得廷尉之称。迁镇北将军。”(据徐震锷《世说新语校笺》添加)
三国志曰:“子本嗣,历位郡守、九卿。所在操纲领,举大体,能使群下自尽。有统御之才,不亲小事,不读法律而得廷尉之称,优於司马岐等,精练文理。迁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薨,子粲嗣。”
世说新语曾记载一篇与陈本有关的故事:“夏侯泰初与广陵陈本善,本与玄在本母前宴饮,本弟骞行还,径入,至堂户。泰初因起曰:‘可得同,不可得而杂。’”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陈本与夏侯玄关系很好,但夏侯玄厌恶陈骞的老谋深算、骄傲不羁,这也从反面说明了陈本的纯朴、务实,并没有陈骞的那种深沉。
而另一篇也印证了陈本的性格:“世语曰:刘晔以先进见幸,因谮矫专权。矫惧,以问长子本,本不知所出。次子骞曰:‘主上明圣,大人大臣,今若不合,不过不作公耳。’后数日,帝见矫,矫又问二子,骞曰:‘陛下意解,故见大人也。’......”陈矫因为刘晔构陷自己,忧惧之下两次询问两个儿子,而陈本“不知所出”,陈骞却两次分析,告诉陈矫明帝不会相信刘晔的谗言,结果后来果然无事。这则记载同样反映出陈骞的多谋,陈本的无谋。但三国志的记载:"所在操纲领,举大体,能使群下自尽。有统御之才,不亲小事,不读法律而得廷尉之称,优於司马岐等,精练文理。"这些官二代在三国志中有不少记载,但难得的是连续两句都在夸奖陈本,由此可知陈本尽管不如陈骞多谋,却也是一名文武双全的良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