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恭 编辑
严恭(1914年1月—2010年7月4日),原名陈宝润,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
1949年,与赵明联合执导个人首部电影《三毛流浪记》,该片获得葡萄牙第12届菲格拉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意大利第14届索福尼国际青少年电影节荣誉奖。1950年,执导剧情电影《卫国保家》。1954年,执导儿童电影《祖国的花朵》,该片获得“1954—1979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1959年,执导剧情电影《朝霞》。1963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 《满意不满意》上映。1972年,从扶余回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恢复导演工作。1974年,执导剧情电影《钢铁巨人》。1980年,发表文章《和孩子们在一起排戏》。1983年,执导剧情电影《月到中秋》。1985年,严恭退休,享受副厅级待遇。1989年,执导剧情电影《逢凶化吉》。1991年,执导电视剧《满江红》。1994年,发表文章《应师剧影生涯断忆》。2000年,发表文章《忆荒煤同志》。2003年,发表文章《永远的壮志柔情》。2007年,关于他的自传《像诗一样真实:严恭自传》出版。2010年7月4日5时25分,严恭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6岁。
中文名:严恭
外文名:GongYan
别名:陈宝润(原名)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南京市
出生日期:1914年1月19日
逝世日期:2010年7月4日
星座:摩羯座
职业:导演、编剧
主要成就:第12届葡萄牙菲格拉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第14届意大利索福尼国际青少年电影节荣誉奖
妻子:蓝馥馨
儿子:陈德赛
导演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1991年 | 《满江红》 | 电视剧 |
1989年 | 《逢凶化吉》 | 电影 |
1983年 | 《月到中秋》 | 电影 |
1974年 | 《钢铁巨人》 | 电影 |
1965年 | 《贫下中农红旗飘》 | 纪录片 |
1963年 | 《满意不满意》 | 电影 |
1962年 | 《炉火正红》 | 电影 |
1959年 | 《朝霞》 | 电影 |
1958年 | 《时间的主人》 | 纪录片 |
1958年 | 《帅旗飘飘》 | 电影 |
1958年 | 《并肩前进》 | 电影 |
1957年 | 《青春的脚步》 | 电影 |
1955年 | 《祖国的花朵》 | 电影 |
1955年 | 《罗小林的决心》 | 电影 |
1953年 | 《结婚》 | 电影 |
1950年 | 《卫国保家》 | 电影 |
1949年 | 《三毛流浪记》 | 电影 |
编剧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1963年 | 《满意不满意》 | 电影 |
《哥哥和妹妹》 | 电影 |
助理导演
时间 | 名称 |
---|---|
1947年 | 《鸡鸣早看天》 |
参演话剧
时间 | 名称 |
---|---|
20世纪50年代 | |
1937年 | |
1934年 | 《香稻米》、《战友》、《江村小景》、《父归》、《母亲》、《丰收》、《放下你的鞭子》、《秋阳》、《二升米》、《姐姐》、《回春之曲》、《乱钟》、《雪里的王冠》、《小偷》、《三江好》 |
1933年 | 《五奎桥》 |
文学作品
时间 | 名称 | 备注 |
---|---|---|
2007年7月 | 《像诗一样真实——严恭自传》 | |
2003年3月 | 《永远的壮志柔情》 | 《电影艺术》 |
2001年7月 | 《电影艺术》 | |
2000年12月 | 《祝寿──深情怀夏公》 | 《电影通讯》 |
2000年5月 | 《忆荒煤同志》 | 《电影艺术》 |
1994年8月 | 《应师剧影生涯断忆》 | 《新文学史料》 |
1988年3月 | 《百家寄语 评说〈百家〉——怎样办好〈艺术百家〉笔谈》 | 《艺术百家》 |
1980年7月 | 《要抢在春天里播种——参加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评奖授奖会有感》 | 《电影通讯》 |
1980年6月 | 《和孩子们在一起排戏》 | 《电影艺术》 |
1979年11月 | 《新文学史料》 | |
1964年3月 | 《喜剧片〈满意不满意〉导演后记》 | 《电影艺术》 |
1938年 | 《齐心合力打东洋》 | 文章 |
荣誉奖项 | ||||||||||||||||
|
严恭擅长执导喜剧电影和儿童电影。他的作品有一个鲜明的母题就是“歌颂新中国”,他通过电影表达的爱国情怀是发自内心的。无论是儿童片、爱情片、喜剧片、农村题材、工业题材抑或是纪录片,都可以见到他对美好生活的细腻描绘,对祖国新貌的由衷赞叹。城市建筑的雄姿、烟囱林立的厂区、钢花四溅的车间、高大的机器,还有花团锦簇、小舟荡漾的园林;街道总是车来车往、风儿肆意吹过沉甸甸的麦浪;无论是居室还是办公场所,房间总是窗明几净的;劳动者总是挥汗如雨,乐于奉献的;还有绽放着笑脸、无忧无虑的孩子们。所有这些能唤起人们幸福感的影像元素总会精心编排在他的电影中。在中国儿童领域,严恭是个具有开创精神的艺术家,他的理论和方法,在当时是超前的,即使放到21世纪,依然有极其重要的实践价值。而且,他精于表演理论,他的电影人物在感情的流露上比较生活化,擅长让演员把人物的心理动作充分而自然地呈现于银幕 (《当代电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