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论 编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

周作人,周作人的路,以悲喜剧的色彩现了中华民族过程中的全部复杂性和曲折性。他曾经背叛封建士大夫阶级,成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自由主义的启蒙思想家;但他拒绝接受克思列宁主,渐渐远离时代主流,漠视民族的奋起,反对人民的斗争,虽几经挣扎,仍不能冲破封建传统思想的罗网,并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东方巨人中国沉睡的时间是过于长久了。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周作人论

作者钱理群

作品出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文学体裁:简体中文

作者简介

编辑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与吴福辉共同担当)。主要从事现代文学史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20世纪80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他以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会的精深研究,特别是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得到海内外的重视与尊重。

内容概要

编辑

会料到,这个几乎已经“了的民族,竟然潜藏着那么巨大的生命活力。本世纪初,她刚刚从“中世纪的停滞状态”中“觉醒过来”,短短的几十年间,就以风驰掣般的速度,走了欧洲几个世纪的思想历程。这一往无前的民族进取精神在本世纪内一再使举世为之震动。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传统思想的枷锁比任何国家都更沉重。每前进一步,都要与历史的惰力进行搏斗。时代发展的道路竟是如此之艰难与曲折,也为举世所罕见。历史跨入20世纪之后,中华民族伟大觉醒的进程,始终交织着前进与倒退,突与停滞,苦闷与追求,彷徨与抉择,充满了饱含血泪的痛苦,也有着最巨大的欢乐。在这历史的起伏中,造就了一大批新的知识分子。其最有典型意义的代表,就有鲁迅与周作人。

创作背景

编辑

在19世纪末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大炮就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中国从“宇宙之中心”的幻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远远落后于西方。严重的民族危机感引起整个民族(通过自己的先进分子)进行严肃的反:西方强盛、中国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什么?什么是根本的民族复兴之道?—正在关怀着民族命运的周氏兄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有两个现成的答案:或以为西方强盛在于“物质文明”,遂“竞言武事”,热衷于“制造商估”;或以为西方强盛在于“社会民主政治”,遂“以众治为文明”,而热心于“立宪国会之说”。鲁迅却力排众议,明确提出“欧美之强……根柢在人”,物质文明、民主政治等,“此特现象之末”。鲁迅由此得出结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精神”,“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鲁迅不同凡响地提出了一个以“立人”为中心的思想纲领,其内容包括争取人的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和启发“国人之自觉”两个方面。前者是鲁迅与周作人共同关注的问题,又各有侧重;后者是鲁迅的思想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