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大器 编辑
吕大器(1586年-1650年),字俨若,号东川,四川潼川州遂宁县北坝(今遂宁市船山区北固乡)人,明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民族英雄。
吕大器历仕崇祯、弘光、隆武、永历四朝,为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历任吏部稽勋主事、考功主事、文选主事,陕西关南道参议,固原副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兵部添注右侍郎,保定、山东、河北总督,江西、湖广、应天、安庆总督,南京兵部右侍郎兼礼部事,吏部左侍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兼少傅。官至永历朝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卒谥“文肃”。
早年经历
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历任行人、吏部稽勋司主事、考功司主事、文选司主事。吕大器因生性耿介,公不徇私,被众人称道,因罢黜数千名伪造名字伪造印章者而声震朝野。
保卫遂宁
崇祯十年(1637年),吕大器因嫉恶如仇、清正刚烈的性格,得罪了不少要员,这年吕大器故作大病不治,卖了一同官赠送的马之后得以返乡。大器告假居家,先是向知县提议减免民众课税,后见邑城低矮且有毁损,又倡议修筑,众人不解,多有怨言。不料刚竣工,张献忠分兵袭攻遂宁。大器佐县令任宾臣抵御,自捐金钱,募兵四百,又逢甘肃道旷昭护家眷归,有边兵二千名参与,协同城内士民一意扼守,城未破,受到崇祯奖赏。巡抚甘肃
不久,出任关南道参议,建阳平关。又迁固原副使,调湖广驿传,告假居家。
崇祯十四年(1641年)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吕大器揭发总兵柴时华不法行为,柴被撤职,派副将王世宠代柴。柴竟向西部及土鲁番乞兵为乱,吕大器令王世宠征讨,柴战败自焚死。此时,塞外尔迭尼、黄台吉等拥兵以乞赏为名企图进犯肃州,吕大器借犒赏名义,投毒于饮马泉,杀其部卒无数;又遣总兵马火广 督副将王世宠等,攻讨塞外为首作乱者,斩七百余人,抚三十八族,击败其余党。至此,西部边地基本平定。
征战南北
崇祯十五年(1642年)六月,大器升任兵部右侍郎,他见天下多变故,害怕担当军旅之任,于是极力推辞,至次年三月才就任。诏令大器以本官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保定、山东、河北军务。这期间,李自成农民军已开始了大规模歼灭明军的战斗,明王朝岌岌可危。当时,北京附近尚属戒严地区,吕大器及诸将驰援扼守顺义牛栏山。总督赵光抃集合诸镇军队大战于螺山,大败,只有吕大器所部无失。
次年五月,保定地区解除戒严后,于江西、湖广、应天(南京)、安庆特设总督,督所驻九江,大器任总督。此时,湖北地失,武昌城陷,左良玉驻军九江称病不进,疑大器有兼并自己的意图,而与大器不和。大器觉知后,乃亲到良玉床前慰劳,使其疑心消解。这时,农民起义军张献忠进兵江西,陷袁州、吉安,大器遣部将与良玉军破献忠于樟树镇,复占峡江、永新二郡。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殉国,南京大臣议立国君。大器与钱谦益、雷縯祚等主张拥立潞王朱常淓,议未定,而马士英、刘泽清拥福王朱由崧至,是为安宗皇帝。安宗立,迁大器吏部左侍郎。大器受排挤益急,上表揭发马士英弄权误国之行迹,安宗以"和衷体国"答之。不久,刘泽清入朝,马士英阴令其劾奏大器、雷縯祚心怀异图,迫使大器乞休离位。大器乃写就监国告庙文书送交内阁,以表明自己毫无他图的心迹,马士英怀忿不已,又阴令太常卿李沾攻击大器。弘光帝怒,遂撤大器一切职务,又命令法司逮办,当时因蜀地尽失而未执行。
总督西南
隆武二年(1646年)八月,清军至汀州,绍宗殉国。郑芝龙降清,其子朱成功焚儒服入海起兵。十月十四日,吕大器自柳州至端州,与瞿式耜、丁魁楚等拥立朱由榔于广东肇庆监国。吕大器以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掌兵部。十一月十六日,朱由榔于肇庆即皇帝位,改元永历,以明年为永历元年,颁诏中外。吕大器与瞿式耜拥立昭宗,乃是他为大明江山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永历立,明祚又得以延续十六年。十二月,永历帝赴梧州,吕大器请留守肇庆,后东入韶州。
永历元年(1647年)三月,吕大器奉父母驻于贵州乌罗衙署附近之水月庵。是年秋,督师王应熊卒于永宁之土城。既而,吕大器向永历帝上疏,言“川蜀地居上游,为国根本,川蜀安则楚粤俱安,宜及时收拾”。帝晋大器文渊阁大学士兼少傅,赐尚方宝剑,承制封拜,令代王应熊,总督西南诸军。永历二年(1648年)夏,吕大器督师至涪州。李占春率所部来迎,大器与占春深相结,次平西坝。平西坝位于长江江心,地势易守难攻。大器令占春明赏罚、饬队伍、汰老稚、开屯种。他将杨展、于大海、胡云凤、袁韬、武大定、谭弘、谭诣、谭文以下,皆受大器约束。自隆武二年十二月张献忠死后,四川各地军阀割据,互相攻战。直至吕大器归蜀督师,方得以小安。
是年,朱容藩诈为玺书,称“上俞我以世子行楚王事”,号“天下兵马副元帅”。建行宫、设仪仗,置羽林、锦衣各卫军,衣服器皿拟于天子。又修万县谭氏砦,号为“天子城”。朱容藩,何许人也?据《明季南略》卷十一《朱容藩僭乱本末》称,朱容藩本楚藩通城王派下一庶人也。后逃入左良玉军中假称郡王,引兵害人,为诸将所恶。后又到南京贿赂马士英,请以“镇国将军”监督楚营。永历立,容藩为丁魁楚所荐,掌宗人府事。永历素恶容藩,本欲斩之。其以贿内监庞天寿,得保全,后由楚进川。容藩假称“三省总督、兵部右侍郎”,一路招摇撞骗。
可知,朱容藩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假打,竟还妄想在西南称帝。当然,确也有不少军阀迷信他。当容藩之人举着“天下兵马副元帅”的牌子到李占春处时,大器笑曰:“天下兵马副元帅,非亲王、太子不敢称。天子在上,国何以监?此决反矣。若受其官,必坐罪。”且言“天子无恙,容藩僭窃,当死!”李占春、于大海等固不附容藩,得大器檄后,更决心反之。大器谕容藩再,却遭焚书斩使,故将其造反事密疏上闻,俟上决断。
永历三年(1649年)冬,永历帝诏晋吕大器武英殿大学士,令其赴行在。容藩闻后,猝陷石柱厅。因西南路阻,征讨容藩的上谕还未发出。大器当机立断,大会诸将,拊髀叹曰:“日者承简命得便宜行事,而我逡巡逾年者,以彼系宗室,欲俟上亲断故也。今容藩叛涣,吾足一动则彼势遂成。吾可跳身事外,令此中复有一天子哉!”传檄诸路军,声其罪以讨之。吕大器命李占春、于大海、胡云凤合攻容藩,大器据忠州石宝寨为策应。李占春先复石柱,再联手于大海与容藩大战于三教坝。容藩败走,入万县天子城。天子城不守,容藩复走云阳,追兵迫,竟拔剑自杀,余兵尽降。蜀复平。
晚年去世
容藩亡,吕大器乃取道乌江,南行赴永历行在。至思南,应王祥反复请求,次于遵义,养病二月。永历四年(1650年)春,大器行至都匀府独山州(今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病革,草遗疏数纸后薨逝,年六十五。其至死都在高呼“雪耻除凶,刻不容缓!”大器向来俭朴,身无长物。诸将捡其行笈,无一钱。后受王祥襄助,获葬于遵义之海龙坝(今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龙镇)。李占春闻讣后,令三军为大器缟素一月。帝闻讣后大恸,为辍朝三日。一切祭葬赠荫,皆视国故。帝赐谥曰“文肃”。
吕大器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军事家,也是一名独具特色的诗人。著有《东川诗草》、《塞上草》、《次梅集》、《东川文集》、《抚甘督楚疏稿》等。其诗悲凉豪宕,尤以边塞诗、军旅诗著称于世,山河沦陷之感时托于笔端纸墨,世人称其为“笔老情深”。
晚至阆州
一叶嘉陵下,冰心对绿漪。岂无丹阙恋,终抱白云思。轻艇星前导,微波天暗移。南池千万折,怀古一增悲。
蘧江
孤身行万里,驿路怯星轺。树密烟村小,沙平水岸遥。
野狐冲马立,山鬼伺人骄。渐喜南州地,犹看聚晚潮。
雪山
光摇旌旆五凉平,天外群峰玉削成。瀚海欲空青见月,燕支未染白如琼。
飞鸿已度长城窟,勒马还歌出塞行。朱夏重裘犹不解,崆峒倚剑自峥嵘。
五凉郊行
旌旗昼卷出城闉,缓带无妨步塞尘。石列鱼鳞能次序,山垂玛瑙自嶙峋。
玉川宛转归王国,金塔高岩叹古人。莫谓黄沙春不度,朔云边柳自芳辰。
湘潭道中
世路原多险,况经巉磵行。日从当午见,云向漏天生。
果熟猿朝暮,花深鸟送迎。何时出暗谷,一望大江平。
潭市
农事悲荒土,乡心寄暮鸿。徘徊万里路,何日到春风。
早望溆浦
江廓藏烟雾,林间识酒旗。旭光生半岭,秋气绕平池。
露下叶先受,霜寒衣渐知。可怜楚道路,犹袗夏时絺。
宁远
唐代新丰市,千年霸业非。谁从歌凤德,相对有鹑衣。
土瘠蝉吟屋,人疏月上扉。伤心兴废地,落叶不堪飞。
瞿式耜论大器曰:“东川素有才路,为人亦爽恺”、“每事决断,不肯模棱”。
陆廷抡论曰:“公为人方严敏察,有文武大略,尤嫉恶。虽大藩强宗,无所避。以此著功名,亦以此腾诽谤声。”
《吕文肃公传》论云:“顾天之胜人也,一敌除复生一敌。公之抗天也,一君死更立一君。且与三巴五开君子,前推后挽,左提右挈。凡所以扑灭叛逆、张皇军国,以为修内攘外之计者,固已谋无不周而力无不殚”,“向令年不遽夺,祥暨占春,一时忠志士皆得执鞭弭属,橐鞬以奉公,指使西南,成败未可知也。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悲乎!”
《明季北略》称大器:“沈毅知兵”。
《明史》:大器负才,性刚躁,善避事。
父亲:吕有闻
吕大器子四:吕潜(1621年-1706年),崇祯十六年进士;吕渊、吕泌、吕溥。
女婿:李实(1598年-1674年),崇祯十六年进士、语言学家;张象翀,康熙三年进士、胶州知州。
孙:吕其棅、吕其楣、吕其樽
外孙:李仙根(1621年-1690年),顺治十八年进士;张安,康熙五十二年举人。《明史·吕大器传》
吕大器,字俨若,遂宁人。崇祯元年进士。援行人,擢吏部稽勋主事,更历四司,乞假归。以邑城庳恶,倡议修筑。工甫竣,贼至,佐有司拒守,城获全。诏增秩一等。出为关南道参议,迁固原副使。巡抚丁启睿檄大器讨长武贼,用穴地火攻法灭之。
十四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劾总兵官柴时华不法,解其职,立遣副将王世宠代之。时华乞兵西部及土鲁番为变,大器令世宠讨败时华及西部,时华自焚死。塞外尔迭尼、黄台吉等拥众乞赏,谋犯肃州,守臣拒走之。大器假赏犒名,毒饮马泉,杀其众无算。又遣总兵官马爌督副将世宠等讨群番为乱者,斩首七百余级,抚三十八族而还。又击败其余党。西陲略定。
十五年六月,擢兵部添注右侍郎。大器负才,性刚躁,善避事。见天下多故,惧当军旅任,力辞,且投揭吏科,言已好酒色财,必不可用。帝趣令入京,诡称疾不至。严旨切责,亦不至,命所司察奏。明年三月始至,命以本官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保定、山东、河北军务。时畿辅未解严,大器及诸将和应荐、张汝行驰扼顺义牛栏山。总督赵光抃集诸镇师大战螺山,应荐阵亡,他将亦多败。大器所部无失事,增俸一等。
五月,以保定息警,罢总督官,特设江西、湖广、应天、安庆总督,驻九江,大器任之。湖北地已失,武昌亦陷,左良玉驻九江,称疾不进。以侯恂故疑大器图己,语具良玉传中。大器诣榻前与慰劳,疑稍释。而张献忠大躏湖南,分兵陷袁州、吉安。大器急遣部将及良玉军连破之樟树镇,峡江、永新二郡皆复。已而建昌、抚州陷,良玉、大器不和,兵私斗,焚南昌关厢。廷议因改大器南京兵部右侍郎,以袁继咸代。
十七年四月,京师报陷,南京大臣议立君。大器主钱谦益、雷縯祚言,立潞王。议未定而马士英及刘泽清诸将拥福王至。福王立,迁大器吏部左侍郎。大器以异议绌,自危,乃上疏劾士英。言其拥兵入朝,靦留政地,翻先皇手定逆案,欲跻阮大铖中枢。其子以铜臭为都督,女弟夫未履行阵,授总戎,姻娅越其杰、田仰、杨文骢先朝罪人,尽登膴仕,乱名器。「夫吴甡、郑三俊,臣不谓无一事失,而端方谅直,终为海内正人之归;士英、大铖,臣不谓无一技长,而奸回邪慝,终为宗社无穷之祸」。疏入,以和衷体国答之。
未几,泽清入朝,劾大器、縯祚怀异图。大器遂乞休去,以手书监国告庙文送内阁,明无他。士英憾未已,令太常少卿李沾劾之。遂削大器籍,复命法司逮治之。以蜀地尽失,无可踪迹而止。大器既去,沾得超擢左都御史。谦益亦以附士英、大铖,得为礼部尚书。独縯祚论死。
明年,唐王召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道梗,久之至。汀州失,奔广东,与丁魁楚等拥永明王监国,令以原官兼掌兵部事。久之,进少傅,尽督西南诸军,代王应熊,赐剑,便宜从事。至涪州,与将军李占春深相结。他将杨展、于大海、胡云风、袁韬、武大定、谭弘、谭诣、谭文以下,皆受大器约束。宗室朱容籓自称天下兵马副元帅,据夔州。大器檄占春、大海、云风讨杀容籓。大器至思南得疾,次都匀而卒,王谥为文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