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编辑

中国人民大学下设二级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School of Liberal Arts RUC)的前身是1939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合并成立的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的中国语言文学系;2008年1,原文学院与原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组建成立新的文学院;2008年12月,跨学院研究机构“国剧研究中心调整至文学院。

截至2020年3月,文学院下设12个教学单位,开设1个本科专业,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学院学生1118人,其中中国学生757人(本科生200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86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47人、博士研究生124人),留学生361人(本科生252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8人、博士研究生7人、语言进修生54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外文名:SchoolofLiberalArtsRUC

简称:人大文学院

创办时间:1939年

办学性质:二级学院

学校类别:文学类

主管部:中国人民大学

现任领导:陈剑澜(院长)、颜梅(党委书记)

本科专业:1个

博士点:一级学科:1个

博士后:1个(流动站)

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

校训:实事求是

校歌:《陕北公学校歌》

校庆日:10月3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59号

院校代码:10002

办学历史

编辑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前身是1939年由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等合并成立的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是中国新文艺孕育和发展的摇篮。

1959年,创办文学理论研究班。

1960年,成立语言文学系。

1961年,成立中国语言文字研究所。

1978年,语言文学系更名为中国语言文学系。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成立。

人大人大

2008年,原文学院与原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组建成立新的文学院。

学术研究

编辑

建设成果

2017-2018年,学院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59项。其中国家哲学科学成果入库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9项,国际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助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青年项目2项,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2项,其中重大基础研究计划4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4项。

2017-2018年部分研究项目

序号

项目分类

项目名称

负责人

立项日期

学科分类

项目类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青年项目

莎士比亚罗剧的政治哲学研究

彭磊

2017.07

文学

基础研究

2

欧美早期影的知觉范式研究

陈涛

2018.07

文学

基础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1批特别资助项目

徐纪阳

2018.06

-----

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4批面上资助

范文杰

2018.11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3批面上资助

2018.04

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3批面上资助

褚云侠

2018.04

学术交流

文学院从2007年开始,连续承办了六届世界学大会。迄今为止已有数百名海外知名学者参会,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的国际汉学交流平台。世界汉学大会创建了中外文明定期对话与交流的机制,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性学术品牌。

校训校训

近年先后与日本东京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捷克查理大学、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那大学等海外著名大学签订了院际学生交换协议,已连续多年派遣学生访问团赴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高校访问交流,每年派遣近50名学生赴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交换学习,另有20多名志愿者美国麻州大学波士顿孔子学院、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子学院、爱尔兰柏林大学孔子学院、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等海外孔子学院实习。

科研平台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佛教宗教学理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共建)

  • 研究所/研究中心

    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文艺思潮研究所

    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国际写作中心

    古典文明研究中心

    章中国语言文字研究所

    古典文献研究中心

    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

    学术刊物

  •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1)文艺理论

    (2)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3)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4)语言文字学

    (5)外国文学研究

    (6)影视艺术

  • 基督教文化学刊》

  • 《经典与解释

  • 《世界汉学

  • 《古代文学特色文献研究》

  • 《中国苏轼研究

  • 《古典学研究

  •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3月,文学院下设有文艺理论教研室、古典学教研室、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教研室、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创造性写作教研室、外国文学教研室、古代汉语教研室、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研室、现代汉语教研室、影视与多媒体艺术教研室、戏剧戏曲学教研室12个教研室,开设有汉语言文学一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3月,学院有在职教师80人,其中教授35人(含全职外籍教授1人),副教授31人,讲师14人。拥有博士学位76人,占教师总数的95%,其中60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1人、讲座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23人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支持计划”。

  • 全国高校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语言文学教师团队”

  • 国家级教学团队:“西方文艺理论史”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人大人大

    文学院拥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电影学、戏剧戏曲学、汉语国际教育10个二级学科,另外还包括2个教育部自设二级学科古典学、创造性写作。

    文学院先后被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文艺学、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跻身A类,办学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入选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

  • 院级特色学科:戏剧戏曲学

  • 校级重点学科:文艺学

  • 北京市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国家级重点学科:文艺学

    学科建设

    学科

    研究方向

    文艺学

    马克思主义文论、西方基础理论、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理论研究、语法化与语言类型学研究、民族语言学及计算语言学研究

    汉语言文字学

    文字与汇、语法、音韵与方言

    中国古典文献学

    先秦两汉文学及文献学、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及文献学、元明清文学及文献学、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史与当代文学批评、现代文学与经典作家、20世纪文学与翻译研究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学与西方文论、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比较文化与艺术批评

    古典学

    古典诗学古希腊罗马研究、比较古典研究

    创造性写作

    小说写作与中外小说研究、非虚构诗歌写作研究、文章学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汉语教材编写、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第二语言习得

    戏剧戏曲学

    戏剧戏曲理论、电影史论、影视批评与文化研究

    电影学

    电影史论、影视批评与文化研究、新媒体艺术

    教学建设

    精品课程

    汉语言概论

    古代汉语

    马列文论

    汉语言文化双向

    现代汉语概论

    西方文艺理论史(国家级精品课程)

    中级汉语写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学院领导

    编辑

    院长兼党委副书记:陈剑澜

    党委书记:颜梅

    党委副书记:胡玲莉

    副院长:陈奇佳

    副院长:杨庆祥

    所获荣誉

    编辑

    2022年8月1日,获评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