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娃娃看天下 编辑
《娃娃看天下》(西班牙语:Mafalda)是阿根廷漫画家季诺笔下的一辑漫画,主人翁为一位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小女孩玛法达。这套漫画从1964年至1973年间连载,于拉丁美洲及欧洲相当受欢迎,是西班牙语漫画里最为国外人士熟知的,在亚洲也可以找到其踪影。应日报 Clarín 的邀请,季诺于1962年创造了玛法达及其他漫画人物,作该日报的宣传之用;其中玛法达的名字是季诺受了 DAVid Viñas 的小说 Dar la cara 启发而取。后来 Clarín 毁约,玛法达亦未有与读者们见面。
1963年,季诺工作的出版商给了他一个任务:创作一套漫画,风格要介乎于查尔斯·舒兹的花生漫画,以及 Chic Young 的 Blondies;季诺便重新塑造玛法达。在季诺的友人,周报 Primera Plana 高级编辑 Julián Delgado 的支持下,娃娃看天下终于在1964年9月29日于 Primera Plana 开始连载。最初该漫画的人物只有玛法达和她的父母,1965年1月则再加入了菲力普。不过短短两个月以后,在1965年3月,一次法律纠纷让娃娃看天下于1965年3月9日起停载。一个星期以后,在1965年3月15日,年仅六岁的玛法达便移师阵地,转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日报《世界报》(El Mundo)连载;由于该报每天发行,季诺能更紧贴时事而创作。数周之后,漫画里再加入了马诺林和苏珊娜两个角色。到了1967年12月22日,《世界报》停刊时,玛法达的妈妈正好在怀孕。
六个月以后,一众娃娃找到新刊物;1968年6月2日,娃娃看天下开始在周报《七天画报》(Siete Días Illustrados)里连载。不过由于该报要求季诺于出版两星期前交稿,季诺再也无法透过小娃娃去深入评论时事。1973年6月25日,娃娃看天下正式停载。
此后,季诺偶尔会再次绘画玛法达,主要是为了宣传人权;1976年,他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权利条约画了一幅有娃娃看天下人物的海报。
· 妈妈(Raquel,1964年10月6日首次露面)和爸爸(不知名,1964年9月29日首次露面):一对十分平凡的夫妇,没有任何过人之处(玛法达的爸爸在一所保险公司当白领,热爱园艺),跟他们的女儿个性恰恰相反。
· 菲力普(1965年1月19日):比玛法达大一岁,整天在作梦,讨厌上课和做功课;不过他心里经常在责任感与懒散中挣扎。菲力普一角是参照季诺的记者朋友 Jorge Timossi 而创作。
· 马诺林(Manolito,1965年3月29日首次露面):西班牙裔商店东主的儿子,经常替父亲管理商店,他对生意与金钱比其他东西要关心得多。
· 苏珊娜(Susanita,1965年6月6日首次露面):一个虚荣的女孩,人生目标是嫁入豪门,生儿育女。她的母亲爱好在电话上高谈阔论,谈及他人的是非,是当时阿根廷妇女的一种刻板印象(西班牙文称为chismosa,意指爱管闲事的人);苏珊娜传承了这个特点。
· 吉也(Guille,1968年首次露面):玛法达的弟弟,喜爱喝汤,说话口齿不清。他和玛法达养了一只名叫“官僚”(Bureaucracia)的乌龟。
· 米盖(Miguelito):比其他人物年少,有点自私,不过心地好。
· 自由(Libertad,1970年2月15日首次露面):一个个子特小的女孩,有时候名字会被其他人拿来当笑柄;她的父母是左翼份子,她有时候也会加入政治争论,不过其实自己也不太了解政治。
到1974年,也就是漫画停载后翌年,娃娃看天下一共出版了11本合订本,从第0册到第10册(原来第1至10册的合订本,并没有包括 Primera Plana 时期的漫画,因此才有“第0册”的情况)。不过之后一直没有重印,直到1989年,娃娃看天下再次重新出版。其中包括1989年的《从未出版的玛法达》(Mafalda Inédita),1991年的《与玛法达同行10年》(10 Años con Mafalda)和1992年的《娃娃看天下全集》(Todo Mafalda)。
原文为西班牙语的娃娃看天下被翻译成至少26种语言版本,其中通晓西班牙语的台湾女作家三毛更把玛法达的故事通通翻译成中文,在台湾及中国大陆一共出版了六册;其他语言版本包括芬兰语、法语、德语、希腊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加泰罗尼亚语、荷兰语、挪威语、葡萄牙语、瑞典语等。不过英语版本却很少出现;在美国,季诺只在1986年出版了一部名为《季诺的世界》(The World of Quino)的合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