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承鹏 编辑
李承鹏,男,1968年9月生于新疆哈密,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著名杂文家、畅销小说家,当代中国具有重要话语地位的表达者和思想者。出版有《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李可乐寻人记》(《寻人启事》)、《李可乐抗拆记》、《你是我的敌人》以及《中国足球内幕》等作品。
中文名:李承鹏
外文名:LiChengpeng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68年
毕业院校:四川师范大学
职业:杂文家、小说家
主要成就:新浪2010网络盛典年度博客《新周刊》“大时代锐士”
出生地:新疆哈密
粉丝名:眼线帮
性别:男
李承鹏1968年9月生于新疆哈密,后迁居成都,曾在广州工作,后长时间寓居北京。
近年杂文代表作如《群众演员都很忙》、《有个小区》、《偈语》、《一只叫萨克斯风的破鞋》、《铃铛下的狗》、《十三亿分之一股东》、《圣奴隶》,较完整体现了李承鹏的杂文特色:
写作题材方面:关注底层民众,切合社会转型与时代呼声,无形之中继承了韩愈“行之乎仁义之途”、“不得其平则鸣”和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人传统。
价值立场方面:不惧强权、直抒胸臆,观点犀利深入。这一点,李承鹏始终保持了知行合一,延续了早年撰写足球评论时期的写作风骨。
语言风格方面:大量运用精妙的譬喻、类比、双关入文,辅以丰富真实的古代、近现代、当代史材,在“才子写作”路子上成功避免了“质胜文则野”和“文胜质则史”的偏颇,使文章形神兼备、文道俱佳,且深入浅出,为不同年龄层次学历层次的读者喜爱;同时在杂文创作过程中形成了大量佳句、段子。
相比多年来的杂文高产,李承鹏散文的创作数量显得很少,但篇篇都是用心之作——从早年悼念张国荣逝世而作的《偶像没有黄昏》、悼念巴金老人的《从此天下无阅读》,到近年感恩母亲的《妈妈的四合院》、思念父亲兼抒发自己做父亲点滴感慨的《父亲是世界上最不堪的一个斗士》、缅怀青春年华的《只有青春期,没有青春》,李承鹏散文不虚美,不隐恶,从不回避个体生命的苦难与不堪,不隐瞒个人情感、立场、品味,实现文笔之美(文学价值)与纪实价值(口述史价值)的统一。李承鹏出版了几部小说:《李可乐寻人记》以黑色幽默笔法塑造典型人物,讲述典型事件切入社会转型期重大事件;《李可乐抗拆记》更是辅以魔幻现实主义笔调,批判现实社会问题;《李可乐参选记》《混世记》(未刊稿)更是将这种创作方式不断成熟不断完善。
阅读李承鹏的李可乐系列小说,会因李可乐、菜刀妹、朱亚当甚至未开化的野人石八斤等人物各自搞怪、荒诞、黑色幽默而“三千字一小笑,五千字一大笑”,同时让读者在锻炼笑肌之后不由深思。其小说处女作《你是我的敌人》(及其十周年修订本),展示了李承鹏作为成熟小说家的另一面:柔情、细腻,谙熟个体生存的秀美与哀伤;稔熟美好生活构成元素,向往淳善与诗意的人生。这部小说创作于2003年,取材于2003年春天“非典”阴霾笼罩下的北京的真人真事,经过一系列艺术加工和打磨,于2007年出版。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李承鹏多年以来以谦卑的姿态热心于公益:一方面用实际行动和捐赠扶助苦弱,一方面用笔为民请命。例如,在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雅安芦山“4.20”地震之后,李承鹏都在第一时间组织人手、车队,募集物资,亲赴边缘灾区赈济灾民,并通过网络及时公布所有财、物账目及发放情况,做到干净、透明。面对处于苦难之中需要救济的人群,李承鹏多次施以援手;尤其在现金捐赠方面,为避嫌,坚持只捐赠自己的现金,从不收钱募集。
李承鹏曾在2011年5月宣布参选成都市武侯区人大代表,亮出“没有您的授权,我不能代表您”的参选口号 。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2013年;
合著
参演电影
上映时间 | 剧名 | 扮演角色 | 导演 | 合作演员 |
---|---|---|---|---|
2016 | 减法人生 | ---- | - | - |
2013 | 李可乐寻人记 | ---- | - | - |
2010 | 追踪章鱼保罗 | ---- | - | - |
2007 | 命运呼叫转移 | ---- | - | - |
幕后作品
时间 | 名称 | 备注 |
2013年 | 李可乐寻人记 | |
2012年 | 微博有鬼 第二季 | 导演 / 编剧 |
2012年 | 可以在一起 | 导演 |
:
2008 新浪年度最佳博客
2009 新浪年度最佳博客
2010 新浪年度最佳博客
2010 中国出版业年度写作大奖
2010 中青在线见证社会奖
2011 南都年度公民奖
2011 《新周刊》“大时代锐士”勋章
2012 百度新闻人物
2013 南都年度温度奖
2013德国之声世界博客大赛年度最佳文章大奖、跨语种最佳博客评委奖
2014年7月7日晚,@李承鹏 的账号在新浪微博上消失,账号被注销。李承鹏常被称为“李大眼”,在大V中很有代表性。他语言激烈,尖刻,而且差不多篇篇“骂政府”。此外他是因杀城管被判死刑的夏俊峰的公开支持者。中国近年的很多重大公共事件里,都有他的身影。
1、什么是宪法?就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一单合同。什么是多党制?就是公平追姑娘,无论高帅富还是矮矬穷,都有机会追姑娘。最终选择权在姑娘。什么是一党专政?就是其中一剽悍男,把其他男人的鸡鸡果断地给切了。什么是社宪?那男人也不太好意思生切鸡鸡了,但宣布其他男人都是阳痿,只有自己才能体现男人的优越性、持续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让姑娘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基本问答》)
2、我常听到一些人说:不要总对这个国家说三道四,你这么不喜欢这里,怎么不离开这里。这些人把爱一个国误会成爱一个妞了。不喜欢一个妞当然就该选择离开,以免耽误对方。可是,爱一个国就要说三道四,这才能让它变得更好。一个国就像一个小区,如果你抱怨下水道总是堵,物业却冲过来大喊大叫:你这么不喜欢这里,干吗不滚到其它小区。这就不好玩了。(《偈语》)
3、我们的报纸每天都很正确,只是不方便看合订本。(《群众演员都很忙》)
4、《水浒》:想造反的被镇压了,想招安的也被镇压了。《红楼梦》:玩真爱的出家了,玩乱伦的出事了。《三国演义》:坐天下的挂了,争天下的也挂了。《西游记》:当妖精的被菩萨收去当门徒了,连孙悟空最后也在雷音寺当保安了……中国四大名著其实是想告诉你:有理想,死得早。(新浪微博2012.05.22,有改动)
5、常识就像夜明珠,白昼时平淡无奇,不过是一块石头,可是当黑暗降临,它就熠熠生辉。(《村》)
6、我们当然要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可另一方面,长城也应该要保护我们的血肉。爱国主义应该是双向的,单向收费的不是爱国主义,是向君主效忠。(《写在5.12的爱国帖》)
7、在我看来,爱国主义并不是让国家混得有面子的主义,而是让国民活得有尊严的主义,如果牺牲国民的尊严照顾这个国的面子,这主义,真不是个好主意。(《兄弟》)
8、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人们首先失去的并非信仰,而是逻辑。《复旦之下,岂有完卵》
9、邪恶从不单独行动,它们成群结队。(《邪恶从不单独行动,它们成群结队》)
10、所有的权利不容侵犯,最不容侵犯的权利,是追求权利的权利。
11、杂文是最容易写的文体。但要写好或者说写出个人风格极难。个人风格包括文字风格、视觉习惯、逻辑方式、写作技巧,但个人经历是最重要的。上述一切不取决于你要怎么写,而是经历让你怎么写。你得内心世界强大,不轻易动摇观点,你得固守尊严,如果一个人连尊严都没有,只好去写说明文,而不是杂文。(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