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敏 编辑

三国时期蜀汉执慎将军

来敏(165—261年),字达,阳新野人,东太中大夫来歙之后司空来艳之子,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东汉末年,逢董卓之乱,来敏跟随姐夫琬到荆州避难,黄琬是刘璋祖母的侄子,来敏又与姐姐来氏入蜀,被刘璋引为宾客。来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左氏秋》。刘备平定益州后,以来敏为典学校尉,后立太子,来敏为家刘禅继位后,任命来敏为贲中郎将,诸葛亮驻汉中,来敏为军祭酒、辅军将军。却因其口出狂言而被罢官,诸葛亮死后,来敏历任大长秋、禄大夫、执慎将军职,期间多次因说错话而被免官,蜀汉景耀年间,来敏去世,时年九十七岁。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来敏

字:敬达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义阳新野

生日期:165年

逝世日期:261年

官职:执慎将军

人物生平

编辑

东汉末年,因遭逢董卓大乱,来敏跟随姐姐来氏投奔到荆州,来氏的丈夫、来敏的姐夫黄琬是刘璋祖母的侄子,所以刘璋派人迎接来氏,来敏于是随从来氏进入蜀地,常常作刘璋的宾客。

来敏涉猎书籍,精通左氏《春秋》,尤其精通《仓颉篇》、《尔》的训诂学,喜好校正古籍文字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定益州,任命来敏为代理典学校尉。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立长子刘禅为太子,任命来敏为太子家令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去世,刘禅继位,任命来敏为虎贲中郎将

建兴五年(227年),丞相诸葛亮驻守汉中,准备北伐曹魏,请来敏前来担任军祭酒、辅军将军。但是来敏却口出狂言,因此被诸葛亮免官。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来敏返回成都担任大长秋,不久再次遭到免官。后来逐渐升迁为光禄大夫,又因过错而被免官。他前后多次被贬削,都怪他说话毫无节制,举止违反常理。当时孟光也因为不慎重保守机密,不合时议朝政,然而比来敏还要厉害。只因二人都是宿儒学士而被人见重。来敏出身于荆楚名族,又是东宫臣,受到特别优待,所以被罢免后还能再次起用。后来又让来敏担任执慎将军,是想要用责任重大的官职让他自己警诫约束自己。景耀年间,来敏九十七岁去世。

人物评价

编辑

诸葛亮:敏乱群,过于文举。

陈寿:来敏博涉多闻,虽不以德业为称,信皆一时之学士。

家族成员

编辑

六世祖:来歙 ,东汉官员,封征羌侯,官至太中大夫

五世祖:来褒,袭爵征羌侯。

祖父:来棱,娶汉明帝之武安公主,早卒。

曾祖父:来历,袭爵征羌侯 ,官至车骑将军、大鸿胪。

祖父:来定,袭爵征羌侯,娶汉安帝妹平氏长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

父亲:来艳,官至司空。

姐姐:来氏,嫁于东汉太尉、司隶校尉黄琬。

儿子:来,官至参军

史籍记载

编辑

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十二·杜周杜许孟来尹谯郤传第十二》

文学形象

编辑

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师北伐,以来敏为祭酒,与蜀中众臣同领后方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