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和鸣 编辑

汉语成语

琴瑟和鸣是一个语成语,读音为qín sè hé míng,意思是比喻夫妇情笃和好。最早见于《 ·小·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琴瑟和鸣

拼音:qínsèhémíng

:比喻夫妇情笃和好

基本信息

编辑

目】琴瑟和鸣

【拼音】qín sè hé míng

【释义】比喻夫妇情笃和好。

近义词琴瑟甚笃、琴瑟和鸣、琴瑟和好、琴瑟之好、琴瑟和同、琴瑟和调、琴瑟静好、琴瑟之欢、琴瑟之乐

引证释义

编辑

比喻夫妇情笃和好。

①明 沈受先《三元记团圆》:“夫妻和顺从今定,这段姻缘夙世成,琴瑟和谐乐万。”亦作“琴瑟和好”。

②《聊斋志异孙生》:“孙由是琴瑟和好。生一男两,十余从无角口之事。”亦作“琴瑟和同”。

③《群音类选<诸腔类点绛唇>》:“愿心儿折桂乘龙,怎能勾水相逢,琴瑟和同。”

④《诗 ·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后用“琴瑟相调”比喻夫妇感情融洽谐乐。

⑤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四折:“今日也鱼水和谐,燕莺成对,琴瑟相调。”

⑥明汪廷讷《狮吼记 抚儿》:“琴瑟相调,芝兰又吐,三迁慈教推母。”亦作“琴瑟调和”。

⑦《群音类选<钗记桂亭赏>》:“琴瑟调和,百年相聚。”

成语故事

编辑

18岁那年,李清照嫁给了太学赵明诚赵明诚是位翩翩公子,读书极博,酷好书画,尤其擅长金石鉴赏。他的父亲官至宰相,也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二人门当户对,意趣相投,时常诗词唱和,共同研究金石书画,有着说不尽的喜悦。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这妩媚娇憨的姿态是婚后的幸福,透出清照内心的甜蜜。

结婚时,赵明诚21岁,在太学读书,尚无俸禄。夫妇二人节衣缩食,经常典当质衣,到大相国寺搜罗金石书画。当时,大相国寺是京城最为繁华和热闹的所在,寺内可容万人贸易,有专出售书籍、字画和古玩的地方。一旦发现难得的古物却囊中羞涩,赵明诚会毫不犹豫地脱下衣服作抵押。回到家中,夫妻二人灯前对坐,说说笑,摩挲展观,充满浪漫与温馨。

闲暇之时,他们赏花诗,倾心而谈,有时还会玩些智力游戏。他们斟上香随意说出某个典故,猜它出自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第几行。猜中饮茶,不中者不得饮。每次比赛,李清照总是赢。当赵明诚抽书查证时,李清照已满怀自信地举杯在手,开怀大笑,笑得茶水溅出了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