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 编辑

盛行于元代的文艺形式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为特点的一种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卿的《窦娥冤》。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和套数两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元曲

外文名:YuanQu

创作代:宋元时期

体裁分类:散曲、杂剧

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郑祖、白朴

基本含义

编辑

元曲原本是民间流传的“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绝句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

元曲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梧桐》白朴

《汉宫秋》致远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曲四大爱情剧:

《拜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

《倩离魂》郑光祖

著名元曲

编辑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花。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双调夜行船·秋思

马致远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横断碑,不辩龙

投至狐踪兴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腰折,知他是魏耶?知他是晋耶?

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奴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添白雪,上床兴鞋履相别。莫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妆呆。

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竹篱茅舍。

蛩吟一觉才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

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穰穰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生有限杯,几个登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窦娥冤

窦娥冤窦娥冤

(唱二黄散板)忽听得唤窦娥愁锁眉上,想起了老婆婆好不凄凉。只见她发了怒有话难讲,禁妈妈呼唤我所为哪桩?……我哭哭一声禁妈妈,我叫叫一声禁大娘,想窦娥遭了这不白冤枉,家有银钱尽花光,哪有余钱来上?望求妈妈你、你、你行善良。

(唱二黄板)未开言思往事心中调张,禁大娘你容我表叙衷肠。实可恨张驴儿良心昧丧,买羊肚要害婆婆一命身亡。害人反害已徒劳妄想,他的母吃羊肚篓时断肠。狗奸碱仗男子出言无状,他把我老婆婆扭到公堂。不招认实难受无情梭棒,无情拌棒,为此事替婆婆认罪承当。

(唱二黄导板)一口饭噎得我险些命丧,(接唱散板)谢上苍恩赐我重见老娘。(唱快三眼)老婆婆你不必宽心话讲,媳妇我顿刻间命丧云阳:永不能奉甘旨承欢堂上,永不能与婆婆熬药煎汤;心儿内实难舍父母思养,要相逢除非是大梦一场。

(唱反二黄慢板)没来由遭刑宪受此魔难,看起来老天爷不辨愚;良善家为什么遭此天谴?作恶的为什么反增寿年?法场上一个个泪流满面,都道说我窦娥死得可怜!服睁睁老严亲难得相见,重时间大炮响尸首不全。

窦娥冤窦娥冤

(唱二黄散板)又听得法场外人声呐喊,都道说我窦娥冤枉可怜!虽然是天地大无处申辩,我还要向苍穹诉苦一番:……这官司眼见得不明不暗,那赃官害得我负含冤;倘若是我死后灵应不显,怎见得此时我怨气冲天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