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聪 编辑
人物简介
丁聪(1916年—2009年5月26日10时54分)别名小丁。
中国著名漫画家,舞台美术家。1916年生于上海,祖籍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笔名小丁。擅长漫画、插图。2009年5月26日病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自幼受家庭影响,在上海清心中学读书时就开始发表漫画。抗日战争后为《救亡漫画》杂志作画,编辑《良友》、《大地》、《今日中国》等画报。1940年至重庆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美术师,曾为话剧《雾重庆》设计布景。1942年在桂林、重庆、成都、昆明等地,担任《钦差大臣》、《正气歌》、《北京人》等美术设计,同时在重庆举办个人画展。抗战胜利回到上海,继续从事讽刺漫画的创作和舞台美术设计。1947年去香港,参加人间画会的活动。1949年出席第一届青年代表大会。全国文代会,后历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全国青联常委、全国政协委员,《装饰》杂志主编等。主要作品有《阿Q正传插图》、《四世同堂插图》等,出版有《丁聪漫画选》。笔名由来
丁聪在中学时就开始发表漫画,原来是用丁聪的名字,但“聪”字笔画太多,做版后,小了看不清,大了占画面太多,不好看,后经张光宇建议,何不用“小丁”﹖张光宇说:“你爸叫老丁(朋友们都这样称呼他),你就叫小丁好了”。从此,丁聪就用“小丁”作笔名。
人生经历
抗日战争时期,转辗于香港及西南大后方,从事画报编辑、舞台美术设计、艺专教员和画抗战宣传画等工作,同时也以漫画参加过多次画展。在上海、香港等地编辑《良友》、《大地》、《今日中国》等画报。后在重庆、成都等地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创作了《阿Q正传插图》、《现象图》等;1944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45年后在上海主编《清明》文艺杂志。1945-1947年在上海发表过不少较有影响的以“争民主”为题材的讽刺画。
建国后,历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全国青联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美协第一、三届理事和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是第二、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丁聪通过其妹丁一薇结识了上海复旦俄语专业毕业的沈峻,两人于1957年结婚,1957年后的二十多年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被迫下放到黑龙江垦区,没有条件发表漫画,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又画起讽刺漫画来。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及讽刺画集《昨天的事情》、《古趣集百图》等。1980年以后,为了弥补失去的时间,他以超常精力,从事文学书籍插图及讽刺漫画工作,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数量大超过以前作品的总和。他经常在各大报刊上发表作品,1979年《读书》创刊起,他的漫画专栏,始终没有中断过。2009年5月26日,丁聪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主要作品
近二十多年来,他共出版了三十多种集子,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老舍的《四世同堂》、《骆驼祥子》、《二马》等众多作品的插图;《丁聪漫画系列》;《中国漫画书系——丁聪集》;《丁聪画册——漫画、插图、素描、速写、肖像、设计集》;《瞎操心》、《绘图双百输》、(与陈四益合作);《Y先生语录》(和流沙河合作);中、英、法、德、日文版的《古趣集》及中、英、日文版的《今趣集》等。丁聪的山海居
丁宅是四室无厅。一进大门,走道里就堆着书。要说“堆”,绝对恰如其分。因为这些书,不是放在书柜里或书架上,而是打着捆堆在地上,就好像准备搬家或刚刚搬来。其实这些书既不是刚搬来也不准备搬走,而是堆了很多年。
丁聪好读书和好买书是有名的。进了书店如果不买本书,他就会感觉有点对不起书店,或者对不起自己──白来一趟嘛。
半个多世纪以来,丁聪先生在漫画之外,为鲁迅、茅盾、老舍等众多作家的文学名著创作了大量插图作品,以形象概括、线条洗练、富于神韵而享有盛誉。《丁聪插图集》精选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从上世纪40年代的《阿Q正传》插画、60年代的《北京小事记》,至70年代后期以来第二个创作高峰时期的多种作品,计250帧,配合以原著片段,并附名家的推介文章数篇,集中展示了丁聪在插图艺术领域的成就。
作者简介
丁聪,1916年生于上海。30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至今已76年。抗日战争时期,辗转于香港及西南大后方,从事画报编辑、舞台美术设计、艺专教员和画抗战宣传画等工作,同时也以漫画参加过多次画展。1945—1947年在上海发表过不少较有影响的、以“争民主”为题材的讽刺画。解放后,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1957年后的二十多年里没有发表漫画,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又画起讽刺漫画来。1980年以后,他以超常的精力工作,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书籍插图及讽刺漫画作品,自1979年《读书》创刊至今,他的漫画专栏始终没有中断。近三十年来,他共出版了四十多种集子,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老舍《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众多作品的插图;《丁聪漫画系列》;《中国漫画书系·丁聪卷》;《丁聪画册——漫画·插图·素描·速写·肖像·设计集》;《王先生语录》(与流沙河合作);《我的漫画生活》;陈文丁画系列(与陈四益合作);中外文版的《古趣集》、《今趣集》等。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画集目录
《丁聪插图集》茅盾:读丁聪的《阿Q正传》故事画(代序一)胡絮青:《四世同堂》和丁聪的插图(代序二)
丁聪:我为文学作品画插图(代序三)
鲁迅:《阿Q正传》
《采薇》
《铸剑》
《伤逝》
《明天》
《弟兄》
《祥林嫂》
《在酒楼上》
《白光》
《腐蚀》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牛天踢传》
《二马》
《老张的哲学》
《儿歌》
《北京小事记》
王莹:《宝姑》
新凤霞:《新凤霞回忆录》
汪曾祺:《安乐居》
张国风:《儒林外史的人间——浮世画廊》
郭沫若:《歧路》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冰心:《分》
许地山:《舂桃》
茅盾:《林家铺子》
张天翼:《华威先生》
叶紫:《丰收》
巴金:《月夜》
老舍:《月牙儿》
沈从文:《丈夫》
萧红:《手》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居京琐记》
萧乾:《泡》
冯至:《乐趣与没趣》
臧克家:《我和孩子》
卞之琳:《漏室鸣》
叶君健:《医生》
常书鸿:《耄耋之年话北京》
冯亦代:《不速之客与电话铃》
董乐山:《问路》
谢添:《忽然发现了新玩具》
吴冠中:《投宿》
骆宾基:《谈谈出租汽车》
吴祖光:《洗衣记》
林斤澜:《收信》
周汝昌:《救救胡同》
李泽厚:《地坛》
附录:
景宋:序丁聪《阿Q正传插画》
吴祖光:序丁聪为《阿Q正传》西插图
黄苗子:《阿Q正传插哥》跋
丁聪:《阿Q正传》插图重印小记
丁聪:我为老舍吉画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