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州区 编辑
安州区是四川省绵阳市市辖区,位于绵阳市西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脉中段,介于北纬31°23′~31°47′,东经104°05′~104°38′之间,东与江油市,东南与本市的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市罗江区,西南与绵竹市相连;北与本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毗邻。按照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初步规划,集中发展区涉及安州区界牌镇、兴仁乡局部和花荄镇局部,将极大拓展绵阳科技城发展空间。安州区幅员面积1181.14平方千米,辖9个镇、1个乡。2021年,全区常住人口达到38.1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4.76%。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8262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6%。
安州区置县于公元347年(东晋永和三年),是清代著名学者李调元和现代著名作家沙汀的故里。境内主要有千佛山、罗浮山、白水湖、姊妹桥和文星阁等景点。
安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紧邻成绵广高速、108国道、绵渝高速3条高等级公路,全区公路里程达到2139公里,S418线、S216线、旅游环线、绵安第二快速通道等骨干道路与辽宁大道、辽安路、成青路等构架起“一横八纵一环”的全域交通新体系,以城区为核心的区域半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19年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中文名:安州区
外文名:AnzhouDistrict
别名:安县
行政区划代码:510705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四川省绵阳市
地理位置:绵阳市西南部
面积:1181.14km²
下辖地区:9镇、1乡
政府驻地:花荄镇银河大道8号
电话区号:0816
邮政编码:622650
人口数量:38.14人(2021)
著名景点:千佛山、罗浮山温泉、白水湖、姊妹桥、文星阁
火车站:安州站
车牌代码:川B
地区生产总值:2182622万元(2021)
元中统五年(南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升石泉军为安州,治地今永安乡向阳村。龙安、神泉2县撤销,地域由州直辖,州仍辖石泉县。安州属成都府路。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安州为安县,并迁治今安昌镇,属成都府。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绵州升为直隶州,安县改属绵州。
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绵州,安县属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直至一九四九年十二月。1949年12月25日,安县和平解放。
1950年安县属川西行署绵阳专区。1952年撤销行署区设置四川省,安县属四川省绵阳专区。
1959年,罗江和德阳并县后,又将所辖的河清、宝林两个乡划给安县。
1968年改专区为地区,安县属四川省绵阳地区。1985年2月撤销绵阳地区,安县属四川省绵阳市辖。
2000年5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安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安昌镇迁至花荄镇。2002年4月,安县县城正式由安昌镇迁至花荄镇。
2008年5月22日,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在安县安昌镇天龙宾馆举行临时办事处挂牌仪式(原北川县城遭受地震损坏)。
2009年2月6日,将安县的安昌镇、永安镇、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划归北川羌族自治县管辖,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曲山镇迁至安昌镇。此次调整后,安县面积减少215平方千米、人口减少7.8万余人。
2016年4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安县,设立绵阳市安州区;同年5月20日,绵阳市安州区正式挂牌。
区划沿革
清康熙时期,安县设6乡:上清乡、辕门乡、兴贤乡、神泉乡、安仁乡、通济乡。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6乡为东、西、南、北4乡。宣统二年(1910年),全县设7乡:武安乡、浮泉乡、西昌乡、神泉乡、秀水乡、河清乡、上关乡。
民国元年~民国二十四年(1912~1935年),安县共设18个场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2月,全县设3个区,18个联保,364保,3652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联保为乡镇。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2月24日,增设兴仁乡,划出毛家、方水、曲山3乡,划入汉昌、兴隆、晓坝3乡。全县设3个行政区,19个乡镇,366保。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全县辖3个行政区,2镇17乡,355保,3686甲。第一区,区署设安昌镇,辖安昌镇、花荄镇、黄土乡、永安乡、擂鼓乡、界牌乡、桑枣乡。第二区,区署设秀水乡,辖秀水乡、汉昌乡、沸水乡、雎水乡、晓坝乡、茶坪乡。第三区,区署设河清乡,辖河清乡、永兴乡、兴隆乡、塔水乡、兴仁乡、乐兴乡。
2019年,撤销兴仁乡,划归花荄镇。撤销清泉镇和宝林镇,划归塔水镇。撤销乐兴镇,划归黄土镇。撤销沸水镇,划归雎水镇。撤销晓坝镇,划归桑枣镇。撤销永河镇和迎新乡,划归河清镇。
区划现况
安州区辖9个镇、1个乡,34个居委会、151个村委会。安州区人民政府驻花荄镇银河大道8号。
(一)桑枣镇(中街26号)辖2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
·枣园社区·晓坝社区
·红牌村·飞龙村·浴溪村·干柏村·花庙村·高峰村·松林村·上清村·大竹村·柳坝村·立云村·关中村·黄羊村·齐心村
(二)花荄镇(解放街71号)辖10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
·益昌社区·胜果社区·文星社区·白鹤林社区·西岩社区·罗林社区·先林社区·前进社区·柏杨社区·兴仁社区
·龙兴村·雍峙村·红武村·联丰村·皂河村·狮回村·九合村·五郎村·长沟村·龙游村·兴福村
(三)黄土镇(荣通干道73号)辖3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
·东城社区·永福社区·兴民社区
·喇叭村·芋河村·方碑村·人民村·江池村·友谊村·平桥村·盐井村·草溪村·菩提村·民生村·青龙村·新光村·文明村·莲花村
(四)塔水镇(华兴街22号)辖4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
·龙安社区·云塔社区·玉泉社区·调元社区
·油房村·开禧村·高观村·七里村·双埝村·团结村·浮萍村·神泉村·白庵村·三泉村·春林村·幸福村·玉池村·双石村
·白果村·红埝村·古井村·涌泉村·童山村·龙圣村·裕林村·桂溪村·双星村
(五)秀水镇(东升干道北段257号)辖3个居委会、18个村委会
·正园社区·锦龙社区·南苑社区
·天竺村·龙泉村·蟠龙村·水井村·桥楼村·农联村·大泉村·青松村·双泉村·九一村·秀安村·石红村·鸿益村·高新村
·方塔村·城南村·群星村·东柏村
(六)河清镇(河永大道89号)辖3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
·富乐社区·永河社区·迎新社区
·宝华村·广红村·桂丰村·白溪村·金华村·金花村·同盛村·安罗村·同心村·五海观村·月溪村·皇龙村·七一村·马灵村
(七)界牌镇(兴城路1号)辖5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
·青安社区·兴安社区·石安社区·江安社区·富安社区
·金凤村·五显村·龙集村·西明村·石岭村
(八)雎水镇(荣华街)辖2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
·荣华社区·白驹泉社区
·宝元村·白河村·校场坝村·红云村·月儿门村·皇帽村·沸水村·三合村·枫香村
(九)千佛镇(千佛山路10号)辖1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
·茶坪社区
·老望沟村·东益村·千佛村·宝藏村
(十)高川乡(世平路9号)辖1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
·接龙社区
·高川村·泉水村·茅香村·天池村
位置境域
安州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绵阳市西南,龙门山脉中段,介于北纬31°23′~31°47′,东经104°05′~104°38′之间,东与江油市,东南与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市罗江区,西南与绵竹市相连;北与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毗邻,幅员面积1181.14平方千米。
|
|
|
地质
安州区地处四川西部地槽区和扬子准地台区结合部,地质构造复杂,分属两个一级构造单元和三个二级构造单元。即以大光包斜冲断层和北川冲断层为界,西北部属四川西部地槽区的后龙门山塑变带的前龙门山褶断带和川西坳陷区。
地形地貌
安州区西北部系龙门山脉,地势较高,山脊海拔一般在1000~2500米之间。高川乡境内的大光包海拔3047米,为区境内最高点。茶坪乡境内的千佛山海拔2942.2米,雎水镇境内的大柏岩主峰海拔2417米。位于界牌镇石安村与绵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永兴镇方登寺村接界的安昌河河面海拔为490米,是县境内的最低点。根据地貌成因和地表形态,安州区地貌可分为平坝、丘陵(台地)、低中山三种类型。安县平坝总面积为267.37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安昌河和雎水河两岸的花荄、塔水、桑枣、秀水、河清、永河等镇。丘陵(台地)主要分布在安昌河两岸平坝的两侧及秀水河以东地区,总面积为533.01平方千米,占安县总面积的37.96%。低中山分布在晓坝—沸水—雎水一线的西北部(包括茶坪、高川两乡全部)。
主要山峰有:高川乡境内的大光包,海拔3047米。茶坪乡境内的千佛山,主峰海拔2942.2米。雎水镇与绵竹市清平镇交界的大柏岩,海拔1200~1800米,主峰2417米。
气候
安州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节分明。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足,无霜期长(常年300天左右)。春来较早,夏长秋短,四季分明。降水量在四季的分配中一般有冬干春旱,夏季旱涝交错,秋多连绵阴雨的特点。县境内东南部丘陵、平坝与西北部低中山气温有较明显的差异,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西北山地气温随海拔平均每升高100米下降0.65℃,2500米以上的山峰一年积雪达四个月。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步增多,东南丘陵、平坝区常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而西北山区的茶坪、高川等乡镇最大降水量达1700毫米左右 。
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6.3℃。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61毫米。多年平均日照为1058.7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084.26毫米。年平均风速1.6米/秒,最大风速16.0米/秒。年平均雾日在15天左右。年平均无霜日300天,最长339天,最短261天。
土壤
安州区境内土壤属岩层土类型。由于平坝和丘陵土壤受成土母质影响显著,山地受生物、气候及成土母质的双重作用,因此土壤形成和分布与土壤母质具有基本一致的规律。安县土壤可分为黄壤类、山地黄棕壤类、紫色土类、冲积土类和水稻土类。
水文
安州区境内有安昌河、雎水河、水河、秀水河、白溪河等河流。雎水、白溪、秀水四条河流汇集溪沟116条,流域面积1320.1平方千米。
安昌河,由茶坪河、苏包河在安昌镇西南的两河口汇流后得名。苏包河系安昌河正源,发源于千佛山南华岭东侧苏包山下。河道全长38.3千米。流域面积231.9平方千米,平均流量为7.29立方米/秒。茶坪河系安昌河西源,发源于千佛山南华岭西侧。河道全长45.1千米,流域面积299.8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2.8立方米/秒。安昌河自安昌镇西南苏包河与茶坪河汇流处的两河口起,经县内的黄土、花荄、界牌直至绵阳市区南山脚下汇入涪江。河道全长76.24千米,总流域面积689.45平方千米。平均流量20.09立方米/秒。
雎水河(干河子),发源于高川乡大光包和横梁子两大山脉,经高川、雎水、迎新、河清直至永河镇东南的两河口与水河相汇后流至罗江县城西北与秀水河交汇入凯江,雎水河系凯江正源。河道全长67.5千米,流域面积290.5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9.46立方米/秒。
秀水河,发源于雎水镇皇帽山和沸水镇白岩,经秀水、塔水、宝林等镇流入罗江县城西北与雎水河交汇入凯江。河道全长46.5千米,县境内流域面积274.39平方千米,平均流量7.39立方米/秒。
白溪河,发源于绵竹县拱星场外的白溪口,经雎水、迎新、河清流入永河镇,过永河场镇后始称
水河,流经永河镇东南两河口处与雎水河相汇。河道长24.3千米,流域面积65.56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61立方米/秒。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除夏季外因无来水而常年干涸。
动物资源
截至2011年,安州区境内有动物资源1000多种。鱼类有60余种,主要分布在溪沟、河流、水库。鸟类县境内鸟类有100余种。境内有两栖爬行动物4目、15科、35属、53种。境内的野生哺乳动物有80余种。
植被资源
安州区植物资源品种达1700余种。2002年底,全区绿化率为99.6%,有森林面积6462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3.6%。地面植被以农作物为主。住宅旁植慈竹及桃、李、柑、橙等果树;路、渠、沟、堰、田埂主要栽植桑树、喜树(千丈、水冬瓜)、桤木、桉树、枫杨、刺楸、酸枣等乔木,呈网点状分布。
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西北部山地海拔高度一般在800~1700米之间,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种林木生长。主要有杉树、栎树、樟树、楠树等乔木及经济林漆树、棕树、枣皮和斑竹、白甲竹、茶树等。海拔1700~2300米的地带主要分布栎类、桦树、冷杉、鹅掌楸、刺楸、木玄榔等乔木,下层混生多种杜鹃。海拔230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以杜鹃、箭竹为主;草本植物以蕨类、吉祥草、楼梯草、冷水花、水凤仙、万年青为主;藤本植物有大小木通、木节藤、八月瓜藤、青藤、铁线连、猕猴桃等。林间湿度大,树干上多地衣、苔藓。
矿产资源
截至2011年,安州区探明的矿产有29种,矿产地100余处。主要分布在高川、茶坪、雎水、晓坝、桑枣、沸水、永安、安昌、黄土、秀水等乡镇。
燃料矿
烟煤的地质总储量为2500万吨,共探明储量为936万吨。无烟煤地质储量700万吨以上。油页岩尚未开采。石油、天然气据地质矿产部物探大队探明,地下5000米处有油、气地质构造。
化工原料矿
磷矿地质储量3268万吨。矿体含磷量平均为31%,属中高品位磷矿。硫铁矿总储量约480万吨。五郎庙和五一两个硫铁矿含三氧化二硫分别为16%~21%和38%。重晶石储量为19.2万吨。矿石平均含硫酸钡90%左右。蛇纹石属含棉蛇纹岩,厚度一般为1.4米,规模较大,氧化镁含量为53.7%,氧化钙含量为6.59%。泥炭是生产腐植酸肥料的原料。
建筑材料矿
石灰石分布在雎水、沸水、桑枣等镇,储量大,仅桑枣镇登高山一带储量就达1亿吨以上。以桑枣镇登高山的石灰石质量为佳,氧化钙含量51%~56%,是烧制石灰和制造水泥的原料。石棉分布在高川乡鱼洞口一带。石膏分布在桑枣镇马鞍山和高川乡小天池等地,石膏的质量较优,但储量不大。石墨分布在高川乡五郎庙一带。高岭土分布在沸水镇天台山和晓坝镇三岔沟等地。红花磨石分布在桑枣、黄土等镇。以黄土镇顺义、东鱼、喇叭、马村、常乐等村的岩石质量较好。高川乡产纯黑大理石,茶坪乡产浅花大理石,均是较好的建筑装饰材料。河沙分布在安昌河、干河子的河漫滩。是制造水泥预制件和砂灰砖的材料。黄粘土在县境丘陵台地均有分布,储量大,是烧制土陶及砖瓦的材料。
有色金属矿
铝土矿储量约477万吨。高川乡大竹坪铝土矿石含三氧化二铝42%~66%,铝硅比值4~8,二氧化硅8%~16%,三氧化二铁3.52%~3.6%,钛大于1%。矿区储量为182万吨,属于高品位、小规模矿床。
砂金矿永安镇矿区长2500米,宽1500米,金质为瓜子状,每吨原砂含金1.5克。安昌镇每吨原砂含金约0.75克。河床金矿分布在茶坪河、苏包河、安昌河、秀水河的河漫滩。铝锌矿,储量1.6万吨,规模小。
黑色金属和特种非金属矿,境内黑色金属矿有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和锰土矿,储量较大,但尚无工业开采价值。特种非金属矿即石英水晶矿,分布在高川乡长河坝一带。
水资源
截至2011年,安州区境内有水资源储量1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16亿立方米,已开发2.836亿立方米;地下水3.2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5亿立方米,已开采0.29亿立方米。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441立方米。1999~2000年西南石油局所属公司在桑枣镇罗浮山下开发出1#、2#两口日产水量2000吨以上的温泉井,出口水温42~45.5℃。井深1200~2000米,产水层井控面积数十平方千米。
地表水系县境内地表水系均发源于龙门山地。年平均地表径流量13.47亿立方米;地下径流量3.19亿立方米。县境内各条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具有明显的夏洪、秋汛特点,4~6月水量逐渐增长,5月开始入汛期,7、8月达到高峰;10月水位开始下降,汛期随之结束;12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
地下水县境内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砂砾卵石层孔隙潜水和红层区裂隙水及山区岩溶水三种。
第四系松散堆积砂砾卵石层孔隙潜水,主要分布在安昌河、雎水河两岸的河漫滩及河清、秀水(原汉昌乡)部分古河床及沿岸宽阔的一、二级阶地上。人工泉堰出水量为10~100升/秒,总量为2000~3000升/秒。其补给来源由大气降水、河流、渠道和田间的渗入。地下水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呈动态变化,降水量最大的6~9月,地下水位升高,年变化幅度为1.3~5.9米。
红层区裂隙水,可分为低山区基岩裂隙水和风化带裂隙水两种。红层低山区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龙门山前山地带的桑枣、安昌、雎水、晓坝、永安、黄土等镇。在地势低洼的排泄地带可打出水量为10~1000余吨/日的承压水井。红层风化带裂隙水集中分布在县境南部丘陵地带的清泉、塔水、兴仁、花荄等乡镇的部分村。其潜水量不大,多数单井涌水量都不到10吨/日。
山区岩溶水,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北的高川、茶坪等乡镇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之中。泉水流量一般达100~1000升/秒。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的渗入。其动态变化直接受大气降水影响,3月份地下水位低,4月份水位开始上升,8~9月水位最高,以后水位逐渐下降,变化幅度在10米左右。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安州区常住人口为37.29万人。
2021年年末,全区总户数为182853户,户籍总人口为440572人,其中乡村人口309460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222551人,女性人口218021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51%和49.49%。全区人口出生率为6.39‰;人口死亡率为6.12‰;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7‰。全区常住人口达到38.1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4.76%。
民族
综合
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8262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1904万元,同比增长7.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79744万元,增长8.1%,工业化率达到35.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50974万元,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为16.1:44.9:39.0。
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87元,同比增长8.6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6元,同比增长10.60%。
安州区
第一产业
2021年,安州区实现农业总产值54.83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种植业产值24.26亿元,增长6.0%;林业产值3.35亿元,增长23.6%;牧业产值19.49亿元,增长12.0%,渔业产值 5.37亿元,增长9.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6亿元,增长4.1%。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96.67万亩,同比增长1.39%。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62万亩,增长0.48%,其中稻谷种植面积34.35万亩,增长0.35%;小麦种植面积12.27万亩,减少0.1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9.05万亩,同比增长2.7%。
全年粮食总产量26.5万吨,增长1.89%,其中稻谷产量 18.6万吨,增长1.7%;小麦产量3.9万吨,增长0.81%。全年肉类总产量2.87万吨。生猪出栏17.01万头,生猪存栏12.91万头,家禽出栏1025.29万只,水产品产量24505吨。
2020年1月2日,安州区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第二产业
安县工业园
2021年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7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8.54亿元,同比增长25.9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63.97亿元,同比增长28.88%,产销率达到98.76%。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10%。
2021年,全部建筑业增加值达到20.28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54户,实现总产值52.41亿元,同比增长13.2%。
第三产业
2021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4亿元,同比增长18.9%。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48.90亿元,同比增长19.3%;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55.50亿元,同比增长18.5%。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31.73亿元,同比增长19.8%;零售业零售额50.71亿元,同比增长18.4%;住宿业零售额6.42亿元,同比增长18.2%;餐饮业零售额15.53亿元,同比增长18.7%。
2021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28亿元,同比增长21.98%。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45亿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83663户;移动电话用户461976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48934户。
2021年,全区实现地方公共预算收入10.0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7.33亿元。地方公共预算支出实现29.02亿元。
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3.4亿元,增长11.4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4.0亿元,增长11.32%。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6.6亿元,增长14.05%。
2021年,全区登记注册营业的保险机构共计15家,其中财险公司7家,寿险公司8家。
2021年实现保费收入6.05亿元,下降2.4%,其中财产险2.78亿元,人身险3.27亿元。
教育事业
2021年年末拥有各类学校35所,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普通中学12所,小学22所。全区现有教职工2774 人。在校学生共有45597人,其中小学22223人,普通中学16586人,普通高中526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524人。
文化事业
2019年,全区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各1个,其中区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区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图书馆现有藏书19万余册,电子图书130万余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以上,农村广播实现了村村通、村村响。
医疗卫生
2021年年末,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23个,其中等级医院8个。实有床位222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180人,其中执业(含执业助理)医师为939人,注册护士为844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年末,全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1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3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5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6.0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3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9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0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67万人。
安州区距四川省会成都市110千米,距绵阳科技城、市区、绵阳火车站、绵阳南郊机场仅10余千米,紧靠成绵广高速、成绵高速复线、绵遂高速三条高速公路,成绵高速复线途经境内并设有双向出入口,在建的成兰铁路穿境而过并设客、货站,成绵乐客运专线
雎水镇太平桥建于清嘉庆年间(1799年),系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雎水春社踩桥,每年举办一次,时间约定俗成,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均系自发参与,无人组织、宣传。大家首先要在太平桥上往返行走三次,据说可保一年平安;还有“桥头拜干爹,小儿免病殃;凭栏丢药钱,身健家宅昌;向河抛衣物,灾去洪福降。”其时,狮灯、龙灯、杂技、曲艺、山歌、魔术、杂耍等;民间特色小食红酥、月亮面、酱香鸡、鲜米粉、凉粉,张包蛋等;手工艺品鞋垫、香襄、娃娃戴的帽子、纸花、面人、糖画、根艺奇石等。
名优特产
安州区境内有花荄牛肉、蜀中安县枣皮、安县魔芋、安洲包盐蛋、安县白果等特产。
千佛山 千佛山,位于安州区、北川和茂汶三县交界处,面积约220平方千米,距安县县城仅30千米,横亘于岷山山脉南段,海拔3033米。 |
千佛山
|
罗浮山 罗浮山,又名浮山,是1.5亿年前地壳变动从海底浮起的一座孤山。自古以来就有“小西天”、“甲巴蜀”、“浮山叠翠”之美誉。电视剧《西游记》曾在此拍摄,其神采、其仙气,略见一斑。1998年被评为四川省级文明风景名胜区。 |
罗浮山
|
白水湖 白水湖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川西平原北部,距沙汀故居安县睢水镇2千米,白水湖海拔664米,水面面积3000余亩,蓄水量1672万立方米,平均水深10米,最深处20余米,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8年被省建委授予文明风景名胜区。 |
白水湖
|
寻龙山 寻龙山风景旅游区位于四川绵阳市安县老县城南1.5千米处,总占地面积3.14平方千米。景区属第二批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砾石岩群,集奇秀的自然风光和蜀汉人文风情于一体。一路上,卧龙洞、龙隐镇、沙汀墓、龙鳞坡石林、聚龙广场、五彩池药浴温泉、卧龙居太空浴、卧龙居温泉别墅等。 |
寻龙山风景旅游区
|
姊妹桥 姊妹桥位于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罗浮山温泉风景区中段的晓坝镇五福村,横跨于茶坪河上,呈南北走向,四周群山环抱。 姊妹桥又名双木桥、高桥、五福桥。始建于元末明初,当时为石板桥。因晓茶河连年涨水,溺水之事时有发生,清同治十一年(1873年),乡人自愿捐资捐料请工匠改建成了这座木质廊桥。 |
安县姊妹桥
|
文星阁 文星阁位于四川安县花荄镇文星村的文星阁坐北朝南,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原是为了兴文、崇文而建的文星阁,光绪十六年(1890年)改建成13层的塔。 |
文星阁
|
2019年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4月1日,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创建县”推评名单。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5月7日,被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2月,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表彰为四川省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2年1月,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评选为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
2022年3月,被评为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
2022年3月,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
2022年5月,入选四川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