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师范大学 编辑
河北师范大学(Hebe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河北师大”,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省属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河北师大最早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9月,原各校区迁至现址实现集中办学。2014年11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共建河北师范大学。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新校区占地1829亩,馆藏图书31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67个;设25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汇华学院),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本科专业93个;有在职教职工2699人,其中专任教师1797人;在校本科生25135人,在校硕士研究生5635人,博士研究生594人。化学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中文名:河北师范大学
外文名:HebeiNormalUniversity
简称:河北师大(HEBNU)
创办时间:1902年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师范类
学校特色:省部共建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2年)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2016年9月)省属重点大学(1983年)
主管部门:河北省
专职院士数: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
本科专业:93个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4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
院系设置:25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
校训:怀天下,求真知
地址:主校区: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
院校代码:10094
主要奖项:国家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2009年)“百篇优博”院校(2010年)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0年)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年)
占地面积:1829亩
学校前身
河北师范学院
清光绪二十七年七月(1901年),顺天府尹奏请设立西文东文学堂,八月初八被批准,在府内试办。九月,光绪皇帝批准顺天府尹的请求,降地安门外兵将局旧址拨给顺天府办学。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秋,顺天府学堂移设兵将局,正式定名为顺天中学堂。从京兆和顺天府各州县以及在京官员子弟中招收学生。开设修身、经学、中国文学、算学、历史、地理、博物、物力、化学、法制、理财、图画、体操、英文、法文、东文等课程,学制4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顺天中学堂改定为顺天高等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顺天府学堂在原址改设(中学仍保留)。开设课程有人伦道德、经学、国文、德文、英文、拉丁文、算学、动植物学、物力、化学、兵学、体操等。学制4年。辛亥革命后,改称顺天高等学校。
民国二年(1913年),顺天高等学校改京兆公立第一中学;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京兆高级中学;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隶改河北省,京兆高中遂改为河北省第十七中学(校址北平);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河北省立第十七中学改名为河北省立北平高级中学。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部分师生西迁陕、甘办学,校本部被日伪政权改名为河北省立北京高级中学、北京市立高级中学(1940年);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学校恢复战前旧名(河北省立北平高级中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校改名河北北京高级中学。
1951年,将河北北京高级中学逐渐改为河北师范专科学校。暑期,招收数学、理化、生物三科新生134名。9月3日开学。其时,该校有教师8人。职工23人。初设数学、理化、生物三科,学制1年。
1952年,改为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4科。
1953年,改为学制2年。
1956年,由河北师范专科学校扩建而成。设置中文、历史、政治、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等系,生物科并入当时的石家庄师范学院(即1956年从天津迁到石家庄的原河北师范大学),在校生583人。还建立了函授科,招收物理、化学科函授生185名。院长由李继之兼任。1957年,增设中文系,化学科改为化学系。
1958年8月,河北师范学院(天津)迁至石家庄后留在天津院系组成的河北天津师范学院(现天津美术学院前身)之中文、历史两系并入。
1959年,又增设外语系(设英语和俄语两个专业)1957年至1960年由地安门外原校址(北黄城根59号)搬迁至和平街新校址办学。
1961年,华北人民大学撤销,部分师生并入,建立政治教育系。同年,铁道师范学院撤销,其数、理、化三个系学生并入。
文化大革命时期,河北北京师范学院遭到极大破坏,停止招生达5年之久。在当时极左思潮影响下,1969年底,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奉命迁至河北宣化办学,改名河北师范学院。1970年,恢复招生,设置中文、历史、政教、外语、数学、物理、农基(1973年恢复为化学系)、文体(1970年增设,含音乐、美术、体育三个专业)等系。
1979年2月,河北省革命委员会作出河北师范学院从宣化迁至石家庄办学的决定。1981年8月,历史、政教两系师生迁至石家庄。10月,新生在石家庄新址入学。1982年9月,河北师范学院党政机关迁至石家庄市红旗大街105号新址(现为石家庄市红旗大街601号,即现河北师范大学前西校区东院,现汇华学院地址)办公。
1984年12月,搬迁任务全部完成。
河北师范大学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6月,创建北洋女师范学堂,位于天津三马路,旋即迁往天纬路(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校址)。创办人为袁世凯委派的天津女学事物总理傅增湘。当年6月1日,北洋女师范学堂举行招生考试,首批招生46人,于6月13日正式入学。《大公报》刊发新闻说:“从兹女学校发达当以此为基础”。《教育大辞典》本校条说:北洋女师范学堂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女子师范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春,北洋女师范学堂改名北洋女师范学校。
民国二年(1913年)5月,北洋女师范学校改名直隶女子师范学校;
民国五年(1916年)1月,改名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民国十七年(1928年)9月改名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进入民国后,课程设人生哲学、公民、国文、英语、心理、教育学、各科教材教法、教育行政及组织、伦理、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数学、音乐、体育、健康教育、图书馆学、小学教师应用音乐、小学教师应用美术、小学教师应用工艺、家事、教育管理及行政参观实习、军师看护学等。学制:简易科一年半,完全科4年,本科5年。民国十八年(1929年)春,由河北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改设(附师范、中学部)。同年6月,经河北省政府议决:在第一女师内增设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一女师校长齐璧亭(国梁)任院长。暑假内于天津、北京两处招收国文、家政新生两班,9月10日开学上课。
民国十九年(1930年)9月,院校合并,以学院为总校名,分设学院、师范、中学、小学、幼稚园五部。至此,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从幼稚园到附小、中师、高师,建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抗日战争前,设国文、家政、英文、史地、教育、音乐、体育等7个系。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天津沦陷,河北女师被迫停办。少数教师和学生在齐壁亭院长带领下,辗转逃亡到西安,与同时逃亡来的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师范大学共同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女师的部分师生分别并入“西安临大”教育学院的相关科系。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西安临大”迁校到汉中附近的城固,校名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同年7月,“西北联大”的教育学院改称师范学院,设国文、英文,史地、数学、理化、教育、体育和家政八个系及劳作专修科。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8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北大学,师范学院独立,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同时增设公民训育系和博物系。至此,师院共有十系一科。
民国三十年(1941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在兰州黄河北岸十里店设立兰州分院、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西北师院本部由城固迁至十里店,城固部分改为分院。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1月,城固分院全部迁到兰州十里店本部,全院除原有十系一科外,又增设了国文、史地、理化、外语和体育五个专修科。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暑期后,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正式在天纬路原址复校,复校后的河北女师设教育、家政、国文、体育和音乐五系,各招生一个班,于同年10月28日开学。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同年暑假,为适应新中国教育发展的需要,将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并入女师,体育系增加了男生;取消家政系,将其部分课程并入教育系,并在教育系增设幼教专业;在音乐系增设戏剧组,改系名为音艺系。由于学生的组成发生了根本变化,女师校名改为河北师范学院。
1950年7月,新建的理化系开始招生;国文系增设史地专业,改称文史系;音艺系的戏剧组撤销。
1951年暑期,文史系史地专业扩建为史地系,设历史、地理两个专业;文史系改称中文系。音艺系扩建为音乐、美术二系。
1952年暑假,理化系扩建为数学、物理、化学三系。史地系扩建为历史、地理二系。
1954年暑假,增设政治教育系和外语系。
1956年8月,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在天津的河北师范学院的数学、物理、化学、地理、体育五个系和在北京的河北师范专科学校的生物科,同时迁来石家庄市,组建成石家庄第一所高等学府-石家庄师范学院。11月,原石家庄市第五中学改为石家庄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留在天津天纬路原校址的院系(主要是艺术类院系)先后改名为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河北艺术师范学院、河北美术学院、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天津五·七艺术学校、天津艺术学院,至1980年2月正式定名天津美术学院至今。1959年,增设外语系和附属幼儿园及托儿所。
1960年暑假,增设中文、历史二系。
1960年8月1日,根据省委、省人委的指示,石家庄师范学院改名为石家庄师范大学。
1962年6月9日,根据省委、省人委的指示,石家庄师范大学更名为河北师范大学。
1978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1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83年,河北省批准河北师范大学为省属重点大学。
河北教育学院
1952年,河北省教师进修学院创建。校址在当时的河北省省会保定市。1958年,学校随省会迁往天津市。
1960年,与河北大学教育系、河北教育行政干部培训学校、河北省教育厅教育研究所合并,改建为河北教育学院。
1961年,改河北教师进修学校。
1979年,又改河北省教师进修学院。
1980年11月,恢复河北教育学院名称,在石家庄市新石南路建设新校舍(石家庄市新石南路247号)设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教育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教育、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生物教育等系。
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1984年9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筹建河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1985年12月,学校奠基。
1987年9月,学校与河北机电学校联合招收二年制新生,与北京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联合招收三年制函授生。
1988年4月21日,河北省政府同意将筹建中的河北省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改为筹建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挂靠在河北师范大学,校名为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先后设电子、机械、工艺美术、餐旅、财经等系,承担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的任务。
四校合并
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河北教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 其中原河北师范大学即现河北师范大学前东校区(2011年前的主校区,位于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13号,现为河北省政府新址),原河北师院为现河北师大前西校区东院(前西校区院系的主校区,位于石家庄市红旗大街和新石南路交汇处,地址为石家庄市红旗大街601号-现为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北院),原教育学院为河北师大前西校区西院(位于新石南路247号,现为河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和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中部),原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独立建制的二级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河北师大前职技校区,位于石家庄市东岗路99号,现已不再归属河北师大)。1998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9年4月8日,河北师范大学新校区开工建设(位于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为配合新校区建设,河北师大逐步转手、移交原有旧校区。
2010年3月,河北师范大学职技学院学生从东岗路99号前职技校区搬入当时的西校区(红旗大街601号)和东校区(裕华东路113号)暂住。9月,首批10个院系(西校区西院全部、西校区东院除音乐学院外的其他院系,东校区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搬入新校区。同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2011年3月,河北师范大学暂住在各校区的职技学院学生逐步搬入新校区。9月,东校区剩余院系搬入,新校区正式整体启用,集中办学。 同年,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2年,河北师范大学成功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01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决定共建河北师范大学。同年,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201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2016年,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学校入选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
2017年7月,学校成为首批“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科技创新平台”高校。 9月,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11月,河北师范大学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20年8月,全国首家滑冰体教融合示范单位落户河北师范大学。
2021年6月2,河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成立。
河北师范大学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3月,学校设25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汇华学院),有本科专业94个,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类别 | 学院名称 | |
---|---|---|
二级学院 |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
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 |
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田家炳教育书院) | 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 |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 |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
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院(学前教育系) | 河北师范大学中燃工学院 | |
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 ||
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网络教育学院) | --- | |
独立学院 |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 --- |
附属学校 |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附属藏校 |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小学 | |
资料来源: |
所属院系 | 专业名称 | 学位 | 专业性质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 师范 |
教育学院 | 教育学 | 教育学 | 师范 |
学前教育 | 教育学 | 师范 | |
小学教育 | 教育学 | 师范 | |
理学 | 师范 | ||
应用心理学 | 理学 | 非师范 | |
公共事业管理 | 管理学 | 师范 | |
文学院 | 文学 | 师范 | |
汉语言 | 文学 | 非师范 | |
秘书学 | 文学 | 非师范 | |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学 | 师范、非师范 |
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 | 历史学 | 师范 |
考古学 | 历史学 | 非师范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文学 | 师范、非师范 |
俄语 | 文学 | 非师范 | |
西班牙语 | 文学 | 非师范 | |
文学 | 非师范 | ||
文学 | 非师范 | ||
音乐学院 | 音乐表演 | 艺术学 | 非师范 |
音乐学 | 艺术学 | 师范 | |
舞蹈表演 | 艺术学 | 非师范 |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艺术学 | 非师范 | |
美术学 | 艺术学 | 师范 | |
艺术学 | 非师范 | ||
雕塑 | 艺术学 | 非师范 | |
书法学 | 艺术学 | 非师范 |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非师范 | |
环境设计 | 艺术学 | 非师范 |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 | 非师范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艺术学 | 非师范 |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学 | 非师范 | |
新闻传播学院 | 新闻学 | 文学 | 非师范 |
广播电视学 | 文学 | 非师范 | |
广告学 | 文学 | 非师范 | |
广播电视编导 | 艺术学 | 非师范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艺术学 | 非师范 | |
戏剧影视文学 | 文学 | 非师范 | |
商学院 | 经济学 | 非师范 | |
经济统计学 | 经济学 | 非师范 | |
金融工程 | 经济学 | 非师范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非师范 |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非师范 | |
会计学 | 管理学 | 非师范 | |
人力资源管理 | 管理学 | 非师范 | |
物流管理 | 管理学 | 非师范 | |
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 法学 | 法学 | 非师范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法学 | 非师范 | |
公共事业管理 | 管理学 | 非师范 | |
行政管理 | 管理学 | 非师范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管理学 | 非师范 |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师范 |
应用统计学 | 理学 | 非师范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师范、非师范 |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非师范 | |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理学 | 师范 | |
应用物理学 | 理学 | 非师范 | |
空间科学与技术 | 理学 | 非师范 |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非师范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理学 | 非师范 |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科学教育 | 教育学 | 师范 |
化学 | 理学 | 师范 | |
应用化学 | 理学 | 非师范 | |
药学 | 理学 | 非师范 |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理学 | 师范 |
理学 | 非师范 |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地理科学 | 理学 | 师范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理学 | 非师范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理学 | 非师范 |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学 | 非师范 | |
环境科学 | 理学 | 非师范 |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管理学 | 非师范 |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教育学 | 师范 |
运动训练 | 教育学 | 非师范 |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教育学 | 非师范 |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教育学 | 非师范 | |
运动康复 | 理学 | 非师范 | |
信息技术学院 | 教育技术学 | 理学 | 师范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理学 | 非师范 | |
工学 | 非师范 | ||
信息安全 | 工学 | 非师范 | |
电子商务 | 工学 | 非师范 | |
职业技术学院 | 机械工程 | 工学 | 非师范 |
汽车服务工程 | 工学 | 非师范 | |
机械工艺技术 | 工学 | 师范 | |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 | 工学 | 师范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师范、非师范 | |
通信工程 | 工学 | 非师范 | |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 工学 | 师范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师范、非师范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工学 | 非师范 | |
旅游系 | 烹饪与营养教育 | 工学 | 师范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 | 非师范 |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管理学 | 师范 | |
表演 | 艺术学 | 非师范 | |
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 | 工学 | 非师范 |
中燃工学院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工学 | 非师范 |
资料来源: |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2699人,其中专任教师1797人。在职教职工中,正高职人员421人,副高职人员100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省级以上各类优秀专家208人次,博士研究生导师20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66人,其中校外实践导师229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有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7个、省级教学团队15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25人。
专职院士:孙大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孙大业、蒋春澜、王长华、戴建兵、杨欢进、路紫、黄华方、张骥、王宏斌、白云乡、高亭、孙颖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孙颖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王京州 国家级教学名师:路紫 燕赵学者:蒋春澜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安忠、崔素娟、尚忠林、陈玉玲、苑立平、朱玉峻、郭毅、徐小冬、郭小丽、崔红芬 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段相林、戴建兵、鲁忠义、李正栓、葛京凤、刘敬泽、邢铁、王彦英、李树青 |
类别 | 团队名称 | 立项时间 | 负责人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人体与动物科学教学团队 | 2010年 | 段相林 |
河北省教学团队 | 人体生物学课程体系教学团队 | 2007年 | 段相林 |
普通动物学教学团队 | 2010年 | 刘敬泽 | |
汉语言文字学教学团队 | --- | --- | |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 | --- | --- | |
田径教学团队 | --- | --- | |
化学原理及应用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 | --- | |
资料来源: |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有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7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项,省级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3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教育) 、历史学、体育教育 、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河北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生物科学 、艺术设计学、中文教育等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生物科学、历史学等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河北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教育)等
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生物科学 、体育教育、环境教育、艺术教育、管理教育、旅游教育、中文教育
类别 | 名称 | 负责人 |
---|---|---|
国家级 |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李玉现 |
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刘敬泽 | |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申金山 | |
新闻与传播综合实验中心 | 仝文瑶 | |
省级 | 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赵冬梅 |
电子电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辛涛 | |
外语与翻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唐丽萍 | |
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李仁杰 | |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张广兴 | |
资料来源: |
类别 | 课程名称 | |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 | 电子电工学科教学法 |
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 英美诗歌欣赏 | |
英美诗歌欣赏 | ||
组织学与解剖学 | -- | |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 ---- | |
省级精品课程 | 教育电视节目编制 | 货币学与金融史 |
钢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
教育科研方法 | 训诂学 | |
体育保健学 | 教育哲学 | |
数据结构 | 电动力学 | |
中国古代文学 | 物理化学 | |
综合自然地理学 | 运动生物力学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现代汉语 | |
世界现代史 | 学校管理学 | |
微生物学 | 无机化学 | |
普通生态学 | 地图学 | |
体操 | 英美诗歌欣赏 | |
生物学教学论 | 高等代数 | |
普通动物学 | ||
组织学与解剖学 | ||
古代汉语 | 化工基础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点集拓扑 | |
近代物理实验 | 遗传学 | |
结构化学 | 细胞生物学 | |
公共心理学 | 地理信息系统 | |
有机化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
化学教学论 | 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 | |
数学分析 | 认知心理学 | |
田径运动 | ||
中国古代史 | 西方政治体制 | |
外国文学 |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 | |
植物学 | 中国经济地理 | |
资料来源: |
项目名称 | 成果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年度 |
---|---|---|---|
河北师范大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职前职后一体化 | 高等教育 | 二等奖 | 2014 |
中等职业教育面向农村送教下乡的办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职业教育 | 一等奖 | 2014 |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 职业教育 | 二等奖 | 2014 |
实施实习支教工程,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 | 高等教育 | 二等奖 | 2009 |
资料来源: |
项目名称 | 成果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年度 |
---|---|---|---|
河北师范大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职前职后一体化 | 高等教育 | 一等奖 | 2013 |
人体及动物科学课程与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 | 高等教育 | 一等奖 | 2013 |
实施实习支教工程,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 | 高等教育 | 一等奖 | 2009 |
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高等教育 | 一等奖 | 2009 |
实施实习支教工程,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 | 高等教育 | 一等奖 | 2007 |
资料来源: |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有本科专业93个。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7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1个、省高校强势特色学科4个、省高校重点学科14个。
学位授权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生态学、物理学、数学、体育学、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理学、化学
序号 | 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1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 0403 | 体育学 |
3 | 0501 | 中国语言文学 |
4 | 0601 | 考古学 |
5 | 0602 | 中国史 |
6 | 0701 | 数学 |
7 | 0702 | 物理学 |
8 | 0703 | 化学 |
9 | 0705 | 地理学 |
10 | 0710 | 生物学 |
11 | 0713 | 生态学 |
资料来源: |
序号 | 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批准时间 |
---|---|---|---|
1 | 0710Z1 | 化学生物学 | 2007 |
2 | 0713Z1 | 生理生态学 | 2012 |
3 | 0713Z2 | 资源与功能生态学 | 2012 |
4 | 0713Z3 | 污染生态学 | 2012 |
资料来源: |
体育学 | 数学 | 哲学 | 生态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物理学 | 法学 | 统计学 |
化学 | 政治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考古学 | 地理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软件工程 |
中国史 | 生物学 | 教育学 | 公共管理 |
世界史 | 科学技术史 | 心理学 | 艺术学理论 |
音乐与舞蹈学 | 美术学 | --- | --- |
资料来源: |
序号 | 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批准时间 |
---|---|---|---|
1 | 020101 | 200601 | |
2 | 020105 | 世界经济 | 200309 |
3 | 020106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200309 |
4 | 070401 | 天体物理 | 200309 |
5 | 080501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200309 |
资料来源: |
学科名称 | 批准时间 | 学科名称 | 批准时间 |
---|---|---|---|
应用统计 | 2012 | 教师教育 | 2012 |
应用软件技术 | 2012 |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 2012 |
艺术理论与批评 | 2012 | 运动康复与健康 | 2012 |
艺术创意与传播 | 2012 | 数理统计 | 2012 |
中国画研究 | 2012 | 经济统计 | 2012 |
油画研究 | 2012 | 金融统计 | 2012 |
资料来源: |
金融硕士 | 应用心理硕士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
法律硕士 | 工程硕士(材料工程、计算机技术) | 艺术硕士 |
教育硕士 | 翻译硕士 | 会计硕士 |
体育硕士 | 公共管理硕士 | --- |
资料来源: |
重点学科
类别 | 学科名称 | ||
---|---|---|---|
国家重点学科 | 细胞生物学 | ||
河北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 | 基础数学 | ||
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 | 中国史 | 生物学 | 物理学 |
考古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数学 | |
生态学 | --- | --- | |
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无机化学 | 中国近现代史 |
基础心理学 | 自然地理学 | 基础数学 | |
文艺学 | 细胞生物学 | 凝聚态物理 | |
汉语言文字学 | 生态学 | 中国古代文学 |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 --- | |
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群) | 历史学 | 物理学 | 生物学 |
数学 | --- | --- | |
资料来源: |
学科评估
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26个参评学科,19个学科进入公布名单,其中7个学科获得B-以上等级。
学科 | 评估结果 | 学科 | 评估结果 |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体育学 | B- |
中国语言文学 | B | 物理学 | B- |
数学 | B | 生物学 | B- |
生态学 | B | 教育学 | C+ |
考古学 | C+ | 地理学 | C+ |
中国史 | C+ | 美术学 | C+ |
外国语言文学 | C | 化学 | C |
音乐与舞蹈学 | C | 哲学 | C- |
心理学 | C- | 世界史 | C- |
艺术学理论 | C- | --- | --- |
资料来源: |
社会评价
2022年,河北师范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位列全国第162名。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已与25个国家的92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正式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教师交流、学生互换、网络课程、科研合作和国际引智等方面和200多所国外大学开展交往。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项目接收单位,每年有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国际学生600余人在我校就读本、硕、博学历教育和长短期汉语语言教育。已建成2所孔子学院、1所孔子课堂、合作建设了1所葡中双语高中、1所海外学院、2所海外预科学院,向20多个国家选派了汉语教师志愿者,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组建了秘鲁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和新西兰研究中心,着力构建区域研究平台。
河北师范大学校园风光
科研机构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学科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15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化学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设有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学科教育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河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河北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河北省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中国教育科研网河北省主节点等机构。
种类 | 包含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
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
河北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 河北省细胞信号与环境适应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数字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燕赵学术研究中心 |
河北省级重点实验室 | 河北省计算数学与应用实验室、新型薄膜材料实验室 、无机纳米材料实验室、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动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人体运动生物信息测评实验室 |
河北省软科学基地 | 河北师范大学现代服务与公共政策研究基地 |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河北师范大学燕赵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 |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河北师范大学中国畿辅学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县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基层治理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全人教育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评估中心 |
河北省首批新型智库 | 长城文化安全研究中心 |
河北省、厅级主管部门批设研究机构 | 河北省数学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燕赵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基地、河北师范大学现代服务与公共政策研究基地、教育科学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国家天文台—河北师范大学空间科学联合研究中心、河北省特种经济动物研究所、河北省杂交小麦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河北省高校社科信息研究中心 |
校内研究机构 | 西柏坡精神研究基地、移动物联网研究院、燕赵文化研究中心、梁漱溟研究中心、环境史研究中心、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语言研究所、新药研发中心、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张岱年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元曲研究所、泥河湾考古研究院、河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避暑山庄学研究中心、比较诗学研究所、音乐教育研究所、中国画艺术研究所、美术研究所、书法艺术研究所、现代管理研究中心、经济研究中心、数学研究所、量子器件研究中心、药物研究所、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网络技术研究所 |
挂靠学会 | 中国诗经学会、河北省数学会、河北省史学会、河北省哲学学会、河北省心理学会、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河北省遗传学会、河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河北省电教技术学会、河北省莎士比亚学会、石家庄市化学学会、石家庄市生物学会、石家庄市地理学会、石家庄市计算机学会 |
资料来源: |
科研成果
2013年,学校自然科学类到位科研经费5113万元,其中国家和地方政府纵向课题经费2454万元,企事业单位委托横向课题经费2659万元; 2014年,学校科研经费首次突破亿元,到位总经费达10033万元。 2015年,学校32个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面上项目19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资助总金额1583.4万元。
根据2018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师栾02-1”,在2006年国家品种“区试”中品质居于同类首位。 学校主持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委托项目、河北省省长特批项目以及国家工程主体类项目(清史纂修工程和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工程)等科研课题,出版了《宋金元明清曲词通释》、《河北文学通史》、《河北经济史》和《打开诗的漂流瓶-现代诗研究论集》等学术著作。
2016年,学校获得8项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和2项河北省山区创业奖(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017年,学校4项成果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2018年,学校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项目名称 | 奖种及级别 |
---|---|
电化学法成对电解研究丁二酸 | 1994年国家经贸委系统科技进步四等奖 |
人类身体成分特征与运动能力和减肥机制的研究 | 1996年国家体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植物细胞外钙调素与钙调素结合蛋白检出、特性与生物学功能 | 1998年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有氧运动减少腹部脂肪积累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的研究 | 1999年国家体育总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
不相交设计的大集 | 2000年教育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 |
河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 | 2005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 | 2009年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三等奖 |
植物钙调素的功能及其信号转导机理 |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算子与算子代数的分类 | 201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
资料来源: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300余万册,形成了以适应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覆盖哲学、社 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学科门类的藏书体系,馆藏中拥有线装古籍文献17万余册,古籍善本2200余种12600余册,有《四库全书》 、《中华大藏经》、《申报》、《晨报》、《民国日报》及解放前的《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的影印本等特种文献。引进中外文数据库近20个,另有方正数字图书馆、超星图书馆和美星外文数字全文库的电子图书近185万册。
大学学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包括三个版: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教育科学版,均为双月刊,由河北师范大学主办,其前身为《教学与研究》,1981年经河北省新闻出版局、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批准,正式改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评述与进展、实验技术等栏目。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北方优秀期刊、河北省十佳期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核心学术期刊、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2020年12月30日,河北师范大学官方发布情况通报:12月24日14时30分,河北师范大学一同学因心理问题坠楼身亡。家长对公安机关调查结果无异议,对事件详细情况及处理过程、结果无异议。善后工作已依法依规解决。校方高度尊重家长保护逝者个人信息的强烈意愿 。
学校标识
校名
校名
校名为郭沫若题写体。
校徽
校徽
校标采用“线装书”作为创意的源点,体现教书育人的属性特征以及“百年学府”的历史感和文化感,将书的“订口部分”变成河北师范大学的英文缩写“HEBNU”,传统与现代达到有机的融合。
打开的书形自然而巧妙的构成“逗号”的形态,同时标注出建校时间“1902”,形象的表明河北师范大学历经110年后,又将翻开新的一页,寓意河北师范大学不断向前发展的美好前景。
精神文化
校训
怀天下、求真知
校训
历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
曹桂方 | 党委书记 | 1996.6-2002.3 |
李建强 | 党委书记 | 2002.3-2015.11 |
赵月霞 | 党委书记 | 2015.11-2017.4 |
资料来源: |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
王立辰 | 校长 | 1996.6-2002.3 |
苏宝荣 | 校长 | 2002.3-2007.5 |
资料来源: |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戴建兵 |
校长 | 刘敬泽 |
党委副书记 | 张士欢、霍丙泉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 杨士彬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武志英、关守义、刘英、郑振峰 |
副校长 | 郭毅 |
学校校友中有老一代革命家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杨秀峰、康世恩、荣高棠等,有学界名人梁漱溟、张申府、汤用彤等,有中科院院士严陆光、郝柏林、李树深 等,也有许绍发、蔡振华等一批体育界精英。
姓名 | 简介 | |
---|---|---|
政界 | 邓颖超 | 全国政协主席 |
栗战书 | 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
才利民 | 山东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 |
张和 | 原河北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 |
王志欣 | 河北省商务厅厅长 | |
李益民 | 河北省司法厅厅长 | |
冯韶慧 | 中共廊坊市委副书记、市长 | |
柴冠景 | 邢台市政协主席 | |
刘晓军 | 石家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 |
马宇骏 | 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 |
袁志刚 | 河北省沧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 |
龙庄伟 | 民盟十一届中央副主席、原河北省副省长 | |
刘永瑞 | 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 |
郭洪歧 | 原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省政协副主席 | |
张妹芝 | 河北省文化厅厅长 | |
王爱文 | 黑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
侯亮 | 中共张家口市委副书记、市长 | |
张砚平 | 中共张家口市委副书记 | |
路洪昌 | 河北省承德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 |
陈书增 | 秦皇岛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
王小卫 | 香河县委副书记、香河县政府县长、党组书记 | |
王进江 | 河北省邯郸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 |
学界 | 李树深 |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严陆光 |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
贺泓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
杨兴堂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
吴中枢 | ||
梁兴杰 |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 |
郝柏林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蔡继明 | ||
潘俊敏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
冯健男 | 曾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文学学会会长 | |
夏传才 | ||
林万里 | 印尼华文作家,曾任印华文学社主席 | |
张建国 |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含能材料研究部主任 | |
马清河 | 河北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书记 | |
张绍文 |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 |
庞来兴 | ||
教育界 | 刘植昌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
范千文 | 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校长 | |
刘新会 | 北师大环境学院副院长 | |
李军锁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 |
张国庆 |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能源工程系主任 | |
刘曙光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 |
张文茂 | 河北衡水中学校长 | |
王凤鸣 | 河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 |
苏国安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副院长 | |
刘建亚 | 山东大学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
刘竞存 | 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 | |
吴振德 | 首届高等学校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
格桑德吉 | 2013感动中国人物 | |
资料来源: |
201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资质单位。
2021年4月,河北师范大学驻宣化区崞村镇黄家梁村工作队被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表彰为“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21年6月15日,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入选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公示的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名单。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
2021年11月,入选首批201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公示名单。
2022年4月,河北师范大学冬奥志愿服务团队入选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