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者 编辑
《朗读者》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董卿担任主持人和制作人。
《朗读者》包括:《朗读者第一季》《朗读者第二季》《朗读者第三季》
《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朗读者第一季》于2017年2月18日起每周六晚8点播出,于2017年5月6日收官;《朗读者第二季》于2018年5月5日起每周六晚8点播出,于2018年8月4日收官;《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于2020年12月11日起每周五晚8点30分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于2020年12月25日收官;《朗读者第三季》于2021年9月18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档播出。
中文名:朗读者
外文名:Readers
类型:文化情感类节目
主持人:董卿
主要嘉宾:曹文轩、郎平、杨利伟、柳传志、刘震云、单霁翔、濮存昕等
首播时间:2017年2月18日
播出频道: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
播出时间:20时0分
每集长度:约70分钟
播出状态:第三季播出中
节目背景
《朗读者》自2017年与观众见面,即带动全民朗读热情,成为观众心中的能量补给站,真正实现破圈传播,收获海内外深远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020年,历经两年的蕴藉沉淀,《朗读者第三季》回归 。
节目制作
《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演绎来自朗读者文学顾问团的文学家、出版人、专家、学者精心挑选的经典美文,节目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 。
节目特色
《朗读者第一季》以“访谈+朗读+轻解析”为模式,嘉宾围绕当期的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通过朗读一篇散文、一首诗或者一封家信,甚至一段电影剧本,把观众带入情景之中 。
《朗读者第二季》的嘉宾的开合度更大,除了科学家、企业家、文化艺术大家,还会展示更多元领域,有丰富性、稀缺性和代表性的人物;《朗读者第二季》的话题的开合度除了延续每期一个主题词,也会有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如环境保护、器官捐献等话题 ;《朗读者第二季》突破舞美定式,尝试和动物保护专家的跨时空朗读等形式 。
《朗读者第三季》同时打造了“一平方米”和“一万公里”两个新的节目样态:“一平方米”就是朗读亭直播活动,“一万公里”则是节目组将走出演播室,走向更广袤大地,去聆听远方谁在朗读 。《一平方米》是《朗读者第三季》“一大两小”内容布局思路下的衍生节目之一,节目以讲述《朗读者》 “一平方米朗读亭”72小时慢直播故事的形式展开,对走进朗读亭的每位“朗读者”共同创造的内容和故事剪辑编排,赋予朗读内容更强的感染力 。《朗读者第三季》借助新媒体升级、主题升级等,从“一个人,一段文”转换为“读天地人心”,从单向传播转换为双向互动,让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可供观照的读本,让人人皆可成为朗读者。除了新媒体升级外,节目在主题选择上将更加具有社会性、共情性。节目将话语权分发给每一位普通观众,让小小的一平方米朗读亭成为交流经验的场所,让人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发出独一无二的声音。节目将视线更多地投向生活中的普通人和日常生活,聚焦于社会话题,以及亭外真实的车水马龙和城市日夜。通过朗读与大众的生活相连接,让观众能够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产生共情和共鸣 。
季度 | 出品人 | 艺术总监 | 文学顾问 | 导播 | 音乐总监 | 具体详见 |
---|---|---|---|---|---|---|
第一季 | 朱彤 | 郎昆 | 胡京春、白蕊 | 姚谦 | 《朗读者第一季》 | |
第二季 | 朱彤 | 郎昆 | 铁凝、王蒙 | 徐德立、苏子维 | 杜薇 | 《朗读者第二季》 |
第三季 | —— | —— | 铁凝、王蒙 | 徐德立 | 廖嘉伟 | 《朗读者第三季》 |
注:以上为部分创作人员名单,全部名单请查看节目片尾字幕。:
第一季
请查阅词条:《朗读者第一季》节目列表目录。
第二季
请查阅词条:《朗读者第二季》节目列表目录。
第三季
请查阅词条:《朗读者第三季》节目列表目录。(特别节目:请查阅词条:《一平方米》节目列表目录)
主持人
董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主持人 |
|
朗读者嘉宾
嘉宾介绍 | 参与期数 |
1 | |
1 | |
1 | |
1 | |
2 | |
2 | |
乔榛(中国内地男演员,代表作:魂断蓝桥、叶塞尼娅等) | 2 |
2 | |
王千源(中国内地男演员,代表作:钢的琴、异镇、湄公河大案等) | 3 |
3 | |
3 | |
3 | |
3 | |
3 | |
4 | |
胡玮炜(中国女企业家,摩拜单车创始人兼CEO) | 4 |
倪萍(中国内地女主持人、演员,代表作:美丽的大脚、浪漫的事、雪花那个飘等) | 4 |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代表作: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等) | 4 |
赵蕊蕊(中国前女排运动员) | 4 |
5 | |
柯洁(中国围棋职业男棋手) | 5 |
5 | |
5 | |
王珮瑜(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失空斩、搜孤救孤、捉放曹等) | 5 |
杨利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原主任,中国特级航天员) | 5 |
陆川(中国内地男导演,代表作:寻枪、可可西里等) | 6 |
6 | |
姚晨(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武林外传、潜伏、搜索等) | 7 |
7 | |
7 | |
7 | |
8 | |
8 | |
罗家英(中国内地粤剧表演艺术家) | 8 |
8 | |
翟墨(中国环球男航海家) | 8 |
王耀庆(中国台湾男演员,代表作:失恋33天、浮沉、小儿难养等) | 9 |
9 | |
邹市明(中国男子拳击运动员) | 9 |
冉莹颖(中国男子拳击运动员邹市明妻子) | 9 |
毕飞宇(中国男作家,代表作:那个男孩是我、青衣、平原等) | 9 |
赵文瑄(中国台湾男演员,代表作:大明宫词、喜宴、千秋家国梦等) | 9 |
9 | |
张小娴(中国香港女作家,代表作:面包树上的女人、荷包里的单人床等) | 10 |
张艾嘉(中国台湾女演员,代表作:我的爷爷、最佳拍档等) | 10 |
吴纯 (中国钢琴演奏家) | 10 |
10 | |
10 | |
刘慈欣(中国男作家,代表作: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等) | 11 |
金士杰(中国台湾男演员,代表作:包袱、暗恋桃花源等) | 11 |
江疏影(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一仆二主、最佳前男友、好先生等) | 11 |
12 | |
余秀华(中国内地诗人,代表作: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等) | 12 |
12 | |
郎平(中国女排总教练、中国排球学院院长) | 12 |
徐和谊(原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 12 |
: |
嘉宾介绍 | 参与期数 |
---|---|
1 | |
徐卓(守鹤人) | 1 |
姚明(前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 | 1 |
宗庆后(娃哈哈的创始人) | 1 |
1 | |
崔之久(中国第一代地质地貌学家) | 2 |
许鞍华(香港女电影导演,代表作:疯劫、投奔怒海、女人四十等) | 2 |
果爸果妈(用器官捐献延续女儿生命) | 2 |
2 | |
双雪涛(中国作家,代表作:翅鬼、北方化为乌有、融城等) | 2 |
3 | |
3 | |
王石 (万科集团创始人、远大科技集团联席董事长) | 3 |
3 | |
黄泓翔(肯尼亚“中南屋”创办人) | 3 |
4 | |
刘烨(中国内地男演员,代表作:蓝宇、硬汉系列、追凶者也等) | 4 |
邓清明(中国首批航天员) | 4 |
潘建伟(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4 |
靳尚谊(中国油画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塔吉克新娘等) | 4 |
5 | |
张一山(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代表作:柒个我、家有儿女、余罪等) | 5 |
程不时(飞机设计师,代表作:歼教-1、运-10、C919客机等) | 5 |
杨惠姗(琉璃艺术家) | 5 |
5 | |
刘仁俊(白鱀豚专家) | 5 |
张弥曼(古脊椎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6 |
6 | |
刘和平(国家一级编剧、作家,代表作: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李卫当官等) | 6 |
6 | |
6 | |
魏世杰 (现代科普作家,代表作:禁地青春等) | 7 |
7 | |
惠英红(香港女演员,代表作:长辈、霸王花、心魔等) | 7 |
李彦宏(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 7 |
王佩民(中共地下党员王孝和第二个女儿) | 7 |
8 | |
8 | |
孟非(中国内地主持人,代表作:非诚勿扰、南京零距离等) | 8 |
王坚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 | 8 |
8 | |
9 | |
吴孟超(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9 |
郑智(中国足球运动员) | 9 |
赖声川(中国台湾舞台剧导演,代表作:我们说相声、暗恋桃花源等) | 9 |
9 | |
10 | |
谭元元(芭蕾舞团演员,代表作:吉赛尔、天鹅湖、罗密欧与茱丽叶等) | 10 |
宁浩(中国电影导演,代表作: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黄金大劫案等) | 10 |
10 | |
孙雪梅(女童保护主要发起人、负责人) | 10 |
陈佳洱(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11 |
迟福林(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 11 |
林鸣(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总经理) | 11 |
11 | |
11 | |
12 | |
12 | |
12 | |
12 | |
斯那定珠(云南省巴拉格宗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 12 |
: |
嘉宾介绍 | 参与期数 |
---|---|
程俊玲(退休工人) | 1 |
陶勇(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 | 1 |
郭子涵(陵川县台北村第一书记) | 1 |
张定宇(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 1 |
王霜(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亚洲足球小姐) | 2 |
2 | |
李金生(全国首位参加普通高考的盲人) | 2 |
刘翠青(国家残疾人田径队运动员) | 2 |
徐冬林(国家残疾人田径队领跑员) | 2 |
潘维廉(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 3 |
胡蝶(职业拳手) | 3 |
贺帅(马拉松爱好者) | 3 |
3 | |
张鹏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 3 |
3 | |
郑小瑛(交响乐女指挥家) | 3 |
: |
嘉宾介绍 | 参与期数 |
---|---|
杨元喜(中国大地测量专家,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 1 |
张桂梅(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书记、校长) | 1 |
1 | |
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 1 |
茹振钢(小麦抗病虫超高产育种专家) | 2 |
原连庄(大白菜早熟优质育种专家) | 2 |
2 | |
2 | |
2 | |
王小云(中国科学院院士、密码学家,代表作:《公钥密码学的数学基础》) | 3 |
3 | |
华克放(沈安娜与华明之女儿) | 3 |
罗翔(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 |
4 | |
崔道植(中国刑事技术警察,中国枪弹痕迹鉴定专家) | |
周迅(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代表作:《风声》《你好,之华》《红高粱》等) | 5 |
咏梅(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地久天长》《悬崖》《儿女的战争》等) | |
3 | |
刘虹(女子竞走奥运冠军) | 4 |
康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代表作:《新闻联播》《一堂好课》《东方时空》) | 4 |
姚滨(国家花样滑冰集训队冰舞单人组主教练) | 5 |
刘海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 | 5 |
5 | |
6 | |
李云鹤(古代笔画与彩塑保护修复专家) | 6 |
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 6 |
曹鹏(指挥家) | 7 |
7 | |
潘维廉(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 7 |
: |
前期宣传
2020年10月16日至10月18日,《朗读者第三季》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武汉江滩公园、厦门音乐厅广场三地设立“一平方米”朗读亭,开始了这场时长为72小时的不间断慢直播,在直播期间,每一位走进朗读亭的人都可以通过朗读分享自己的声音和故事,并有机会和董卿进行现场连线 。
2020年9月20日,《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 朗读亭直播活动正式开启预约通道。10月16日至18日,《朗读者第三季》 “一平方米” 朗读亭直播活动在北京、武汉、厦门三城同步开展,以全天直播的方式在央视频等平台呈现 ;9月23日,节目先导片花絮曝光 ;9月24日,董卿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品牌强国工程发布活动”解读《朗读者第三季》,并现场首发《朗读者第三季》先导短片 。9月28日,董卿到武汉为朗读亭直播活动做前采调研 ;10月6日至8日,董卿到厦门为朗读亭直播活动做前采调研 ;10月16日,先导节目《一平方米》在北京、武汉、厦门开启 ;12月11日,《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 。
2021年1月,《朗读者第三季》开始录制 ;4月23日,董卿携《朗读者第三季》在腾讯新闻开启了“423朗读接力”直播活动 ;5月17日起,“朗读亭”来到合肥,为《朗读者第三季》预热和录制储备素材 ;7月22日,历经6个月的精心制作,《朗读者第三季》演播室录制正式杀青 ;8月28日,《朗读者第三季》官宣节目嘉宾 ;9月2日,节目看片会在北京举行,专家学者们就节目内容展开研讨 ;9月10日,董卿携团队到成都录制读书片段 。
播出平台
季度 | 播出平台 | 播出日期 | 播出时间 |
---|---|---|---|
《朗读者第一季》 | 2017年2月18日 | 每周六20:00 | |
《朗读者第二季》 |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 2018年5月5日 | 每周六20:00 |
《一平方米》 |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 | 2020年12月11日 | 每周五20:30 |
《朗读者第三季》 |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 2021年9月18日 | 每周六20:00 |
播出平台来源:
收视率
期数 | 播出日期 | 收视率% | 排名 | 市场份额% |
---|---|---|---|---|
第一期 | 2017-02-18 | 0.976 | 10 | 2.742 |
第二期 | 2017-02-25 | 0.907 | 10 | 2.471 |
第三期 | 2017-03-04 | 1.011 | 9 | 2.883 |
第四期 | 2017-03-11 | 1.207 | 6 | 3.504 |
第五期 | 2017-03-18 | 1.107 | 8 | 3.213 |
第六期 | 2017-03-25 | 1.024 | 7 | 2.982 |
第七期 | 2017-04-02 | 0.74 | 7 | 2.266 |
第八期 | 2017-04-08 | 0.865 | 10 | 2.541 |
第九期 | 2017-04-15 | 0.76 | 11 | 2.338 |
第十期 | 2017-04-22 | 0.766 | 12 | 2.374 |
第十一期 | 2017-04-29 | 0.734 | 11 | 2.437 |
第十二期 | 2017-05-06 | 0.878 | 10 | 2.777 |
数据来源为央视索福瑞,调查范围为四岁以上观众
收视排名为周六晚间19:30-24:00自办节目排名,并不一定为同一时段
期数 | 播出日期 | CSM52城收视情况 | CSM全国网收视情况 | ||||
收视率% | 排名 | 市场份额% | 收视率% | 排名 | 市场份额% | ||
第一期 | 2018-05-05 | 0.656 | 10 | 2.212 | 0.56 | 9 | 1.85 |
第二期 | 2018-05-12 | 0.671 | 13 | 2.393 | 0.66 | 5 | 2.38 |
第三期 | 2018-05-19 | 0.744 | 10 | 2.697 | 0.67 | 6 | 2.43 |
第四期 | 2018-05-26 | 0.678 | 10 | 2.463 | 0.58 | 6 | 2.06 |
第五期 | 2018-06-02 | 0.364 | 10 | 1.575 | 0.57 | 7 | 2.15 |
第六期 | 2018-06-16 | 0.620 | 9 | 2.181 | 0.43 | 9 | 1.56 |
第七期 | 2018-06-23 | 0.654 | 10 | 2.210 | 0.43 | 10 | 1.56 |
第八期 | 2018-07-07 | 0.832 | 10 | 2.931 | 0.54 | 13 | 2.02 |
第九期 | 2018-07-14 | 0.792 | 9 | 2.870 | 0.59 | 7 | 2.19 |
第十期 | 2018-07-21 | 0.812 | 6 | 3.087 | 0.54 | 6 | 2.32 |
第十一期 | 2018-07-28 | 0.679 | 13 | 2.537 | 0.54 | 10 | 2.13 |
第十二期 | 2018-08-04 | 0.862 | 5 | 3.251 | 0.36 | 8 | 1.74 |
数据来源为央视索福瑞,调查范围为四岁以上观众
收视排名为周六晚间19:30-24:00自办节目排名,并不一定为同一时段
期数 | 播出日期 | CSM59城市网收视情况 | ||
收视率% | 排名 | 市场份额% | ||
第一期 | 2020年12月11日 | 0.222 | 19 | 0.777 |
第二期 | 2020年12月18日 | 0.189 | 17 | 0.634 |
第三期 | 2020年12月25日 | 0.275 | 16 | 0.964 |
第四期 | 2021年11月28日 | 0.479 | 10 | 1.574 |
第五期 | 2021年12月12日 | 0.613 | 7 | 2.134 |
第六期 | 2022年1月9日 | 0.498 | 10 | 1.570 |
第七期 | 2022年1月23日 | 0.661 | 8 | 2.146 |
数据来源为央视索福瑞,调查范围为四岁以上观众
收视排名为晚间19:30-24:00自办节目排名,并不一定为同一时段
总体评价
《朗读者》也许是无心之举,但结果却相当有意义。《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 ;《朗读者》选的人、想讲述的故事,更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 。(《新京报》评)
《朗读者》的出现已经是一个好现象,做为一档有关于“文化”本身的节目,它让观众树立“慢一点,感受美好”的生活观念,它在向大家传达一种“拾起阅读习惯”的文化理念 。(人民网评)
不少人把《朗读者》喻为是传播文化的又一股“清流”,以此肯定该节目的创办意义。而节目中朗读嘉宾分享各自的动人故事,带给观众文学、文字以外的享受及思考,则让这股“清流”更加透彻、明亮 ;《朗读者》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每位嘉宾在朗读之前分享的个人故事,同样很精彩,很吸引人。而且,嘉宾分享的故事往往与要朗读的内容有一定关联,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红网评)
分季评价
《朗读者第一季》让人物回到现实的身份与位置,而不再是按照既定程序和市场逻辑的表演。这种讲述也因而不再是猎奇式,或炫耀性,而需要在公众面前去展示本真,让人物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形成社会共识的基础,并以此形成一种感召的力量 。(人民网评)
《朗读者第一季》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温情。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颦一笑都显得真诚,她也不会时不时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换话题 。(《新京报》评)
《朗读者第一季》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每位嘉宾在朗读之前分享的个人故事,同样很精彩,很吸引人。而且,嘉宾分享的故事往往与要朗读的内容有一定关联,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已经把聆听嘉宾讲故事,作为一件很有乐趣、很有意义的事情了 。(红网评)
《朗读者第二季》除了延续第一季的阅读理念,还在形式上进行了不少革新。像第一期里薛其坤所朗读的《大学》,因为是文言文的缘故,节目播出时同步更新了文言文的翻译字幕;单人朗读的形式也有所变化,薛其坤的《大学》和贾平凹的《山本》片段都由多人集体朗读。这种多人朗读的模式打破了棚内录制的局限,当多位清华物理学院士出席图书馆、家中朗读,电视节目本身对朗读的边界得到了拓展,节目倡导的“随时随地即可朗读”的理念也得到了直观展示 。(《北京日报》评)
《朗读者第二季》延续了《朗读者第一季》所承载的人文情感,又拓展了对于梦想与生命的理解,在温情中也有对环境保护、器官捐献等社会议题的讨论 。(《湘声报》评)
《朗读者第三季》以开放式的命题唤醒人们思考,12个话题每一个都从现实生活中拔地而起,带有共情能量和讨论价值,这其中既有对昨天的回望,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既有对内心的凝视,也有对世界的阅览;既有对性别的观照,也有对年龄的叩问,体现出更为强烈的时代担当、社会观照和思想纵深 。(《人民日报海外版》评)
在《朗读者第三季》中,朗读者们放声朗读的,其实是中国当代的精神旋律。从这些滚烫的话题可以看出,节目在感人至深的同时,还引发了大众的积极思考和踊跃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高贵武评)
《朗读者第三季》可称是守正创新之作,是一部高品质的作品。不同的人物,缤纷的色彩,精彩的故事,精良的制作。其间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家国情怀。这一鲜明的主线,也是创作者的主题自觉和艺术追求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