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不凡 编辑

中国男戏曲研究所研究员,主编

(1922—1980),1922阴历123日生,卒于1980年2月18日。曾用笔名梨花白、严陵子、柏繁。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建德梅城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民盟北京市委第四次代大会代表。全国第三、四届文代会代表。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戴不凡

国籍:中国

民族

出生日期:1922年

逝世日期:1980年

出生地:浙江建德

戴不凡一生

编辑

戴不凡戴不凡

戴不凡性情,倦于迎送,你磕三个头,他最多哼一声,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加之轻生负气,好说风凉话,所工傲谑浪,不喜欢传统的、公式化的做事方式,故人缘不好,属八百年前立旗杆——棍(其戴霞说是性情耿直,书生意气,不懂政治斗争,只知埋头学问)。一九七九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选举,大会原定好了候选人,需要代表画圈圈时,又有了较大动,不得不各位代表重画一次,三天内画两次圈圈。戴不凡对这一画框框、定名单的不民主做法很是不满,便写下一首圈儿进行讽刺

西苑饭店十九天,我来只为画○○,

画完○○回家转,再买胭脂牡丹

此外,戴不凡在其它的地方还作了不少诗词,俱嬉笑怒骂,一片油滑之气。如:

低头认罪罪缘何!是是非非粥一锅。

昨夜一大字报,今朝黑屋啃窝窝。

—《早饭口号》(见1980年1月15日戴不凡曾寄好友荒芜信稿)。

湘歌一曲舞金銮,共产高风是处传。

淮楚相争“三女板,严淳犹说“一条鞭”

且观海瑞交运,莫笑陈生竟罢官。

连撰鸿文更编戏,今朝“三反”首吴晗

—《无题》,1970念及浙剧《生死牌》著作权讼事而作(见1980年1月15日戴不凡曾寄好友荒芜信稿)。

两“德”歌

编辑

:文运重开,济济英才,八面来。(滚唱:有的是反右蒙冤,有的是文革遭灾,有的是冠上加冠,有的是大脚小鞋,有的是监牢囚犯,有的是农场劳改,妻离子散不团圆。十年灯下忙交待,幸留下斑斑白发一枯骸;一篇文章领导知,不见他洋洋得意精神显。更加上中直机关,“特邀”近半,风、震、溜派一齐来。)(合)熙熙攘攘、挤挤挨挨,端的是眼界大开,懿欤盛哉!

大会多开,小会少谈,往事莫纠缠,这叫做总结过去的经验。团结一致向前看,和谐!民主还须有组织,钦哉!(合前)

水银洒光芒闪闪,对准大代表“嗤嗤”“咔嚓”。

台底下乍明常暗,小代表眼花缭乱:整人的、挨整的都上台。(滚唱:不倒翁左摇右摆,“空头的”貌俨然,善变的前顾后瞻”)是人安排?(重)纷纷意见。 ——既成事实难更改,早准备下了说明和道歉,该上台的还是上台。(合前)

一日三班,白天会场晚影院,吃饭时间更有限,忙哉!简报文件无暇看。分组讨论两天半,三十九人怎样谈?何必发言?不如把口缄,悠哉!且点起一根。(合)罗哩嗹,罗哩嗹,好一个总结三十年,大会的巧安排!

那里是把学术问题争辨,这里是要把旧帐清算,还有突然袭击巧机关。桌子拍穿把脸翻,心病突发送医院,输氧输液内加安碱。稀泥和不烂!(合前)

“小会”何尝少开,熬红两个眼圈。理事名单要精选,他当理事我进主席团,(滚唱:这一个该上去,那一个刷下来,脸红耳赧,头疼失眠,精神疲倦,废寝忘餐,)到餐厅打着哈欠,逢人且带三分笑,一回笑脸多个圈——请把我选。

理事全委主席团,少不了名牌;尽名牌,我又往哪站?老头子老了我接班。我不会,搞宗派,(滚唱:管什么整人老手、打人凶犯、害人精怪、批人铁杆;管什么当年曾捧女皇冠,批邓欠下弥天债;管他作品好和坏;管他是不是会员,)“工作需要”的都进来,进来进来都进来(此《浣纱》句法也),哪怕是公鸡不下蛋,一起上“文坛”。和南!

四人邦,搞帮派,任人唯亲不唯,“三突干部”该批判。呀!后继乏人如何办?快培养接班,快提拔接班。自古文章中选官,何须多,一篇!常言道:一篇文章中状元,直上云霄,今天有火箭。忆当年埋头“一本书”,蛋,活该!——还须“再批判”。

实指望解开旧疑团,又谁知新疑团出现。三千代表十九天,开会费钱一百万——一级工二千六百载,为的甚么来?(重)我只得迷迷糊糊向前看,只见那轿上新官笑哈哈。

文代文代,一代新于一代;四个现代化,文坛独领先,公鸡、阉鸡、雉鸡一齐飞上坛,但愿得他们都下蛋,多下蛋。

—有感于全国第四次文代会荒唐而作《两“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