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儿女 编辑

1935年许幸之执导电影
《风云儿女》是1935由许幸之执导,田夏衍编剧,袁牧之、王人美、谈瑛人主演的一部抗战故事片,于1935年524日上映。影片讲述了在抗战时期,只顾享乐的诗人辛白华最终因为挚友梁质夫的牺牲而投入抗战的故事。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风云儿女

外文名:ChildrenofTroubledTimes

类型:剧情

出品公司:上海通影片公司

制片地区:中国

拍摄日期:1934年~1935年

发行公司:上海电通影片公司

导演:许幸之

编剧:田汉、夏衍、孙师毅

制片人:朱庆澜

主演:袁牧之、王人美、谈瑛、陆露明

片长:89分

上映时间:1935年5月24日

对白语言普通话

色彩:黑白

出品时间:1935年

剧情简介

编辑

《风云儿女》剧照《风云儿女》剧照

辛白华是个人,他有一个极其要好的朋友大学生梁质夫,两人都是东北人。“九·一八爆发以后,他们两人从家乡出来,一直过着漂泊的生活,但他们一直都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辛白华和梁质夫的二楼住着生活十分贫苦的少阿凤和她的母亲,辛白华和梁质夫非常同情她们母女,并且时常帮助她们。后来,梁质夫因和革命有关系,被捕入狱。而辛白华却和富孀史夫人堕入了情网。刚刚离婚的少妇史夫人对辛白华很有好感,白华也深受史夫人吸引。阿凤的母亲去世了,白华很同情她就把阿凤送到学校读书。无依无靠的阿凤到了歌舞班,经常去各地演出。梁质夫被释放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梁质甫参加革命,英勇抗敌。白华躲到了史夫人家,被史夫人带到青游玩。阿凤所在的歌舞团到青岛演出,遇见了辛白华。看了阿凤演的《铁蹄下的歌女》后,辛白华受到很大的震动,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但是还是没有摆脱开爱情的束缚,那股热情又冷却了下去。最后,梁质夫在抗敌的战场上牺牲了,辛白华得知这一消息终于抛弃了以前那种享乐的生活,走上了抗敌的最前线

获奖记录

编辑

颁奖日期

颁奖方

奖项

获奖对象

结果

2022年1月5日

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

百年百部优质电影

《风云儿女》

获奖

幕后制作

编辑

创作背景

1934年,上海电通公司为了支援抗日救亡,聘田汉写了一个文学剧本,田汉先交了个剧本梗概,名叫《凤凰的再生》,就在影片筹拍之时,田汉被反动当局以“宣传赤化”的罪名逮捕,电通公司为了尽快开拍,决定请孙师毅把田汉的文学剧本改写成电影剧本,孙师毅征得田汉的同意后,将影片改名为《风云儿女》。

主题曲创作及其命名

1935年2月,许幸之接手《风云儿女》的拍摄时并没有主题曲,但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在狱中写在香包装纸背面的一段歌,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聂耳得知后,主动要求谱曲并对歌词进行了三次修改。

在电影《风云儿女》前期拍摄完成以后,田汉的主题歌并没有确定歌名,而聂耳从日本寄回来的歌词谱曲的名称只写了进行曲,《风云儿女》的投人朱庆澜将军将这首歌命名为《勇军进行曲》。

影片评价

编辑

《风云儿女》长期以来未得到中国的文艺界、电影界的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尽管这部电影无在编剧、导演和演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但它至少应被看作是中国影坛上最早的宣扬拿起武器与入侵的日本帝国主义强盗做斗争的故事片之一。它至少应被看作是中国文艺界抗日救亡题材的影视作品的一个良好的发端吧。人遗憾的是:许多评介文章只是把它看作是一般的进步影片或是左翼影片,提到它时并不看好它在中国电影史上应有的地位,更多的只是说我们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乃源发于此而已。 中国文化传媒网评)

《风云儿女》有明确的抗日主题,它反映了当时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大背景下知识青年的觉成长,也曲折地反映了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的热烈愿望。影片编剧壮怀激烈,然思想主题稍嫌外露;许幸之初执导筒,技艺相对稚拙;袁牧之有千面人之称,但台词却有话剧痕迹。影片主旨显然不在儿女情感,而在时代风云。尤其是它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以奔放的革命热情,激昂的旋律唱出了时代的声音,其影响远远超过影片本身。 (1905电影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