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冶方 编辑

经济学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孙冶方(1908-1983),原名薛萼果,化名宋亮、孙宝山、叶非木、勉之江苏无锡人,模范共产党员,著名经济学家,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孙冶方经济科学于1985开始设立和评选,每两年评选、颁发一次,是迄今中国经济学界的最奖。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孙冶方

外文名:SunYefang

国籍:中国

民族

出生日期:1908年

逝世日期:1983年

毕业院校:无竢实学堂

职业:经济学家

主要成就:著名经济学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出生地:江苏无锡市祁镇

信仰马克思主义

作品:《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

原名:薛萼果

著作理论

编辑

著作

《关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本主》《关于“资产阶级法权》《关于改革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几点意见》《社会主义经济论》《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的若干理论问题》《孙冶方选集》《中国社会性质的若干理论问题》。

主要著作主要著作

孙冶方不仅在经济理论上造诣深,而且有胆识、有创见。许多经济学家曾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规律将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消灭而失去作用,而孙冶方却认为,价值规律不但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发生作用,就是到了共产主义,只要存在社会化大生产,只要生产还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个部类进行,商品流通就会发生,价值规律就仍要起作用。这些后来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思想,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却成了孙冶方的修正主义罪状。这位正直敢言的学者,因为维护和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就受到迫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又被带上镣铐关进监狱达7年之久。孙冶方同志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方面,也提出过不少独到的见解。他在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的一些文章报告里说过,研究经济管理体制,不能总是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那是属于国家政体的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看,所谓管理体制,首先是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的管理体制,其核心是企业的权力和责任问题。他主,为了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必须扩大企业的权限,把固定资产折旧和设备更新的权责,交给基层企业。同时,把产品在原来协作关系、供销关系范围以内的供产平衡工作,下放给企业自行处理。

学术观点

学术学术

孙冶方提出社会主义企业的"分权模式":扩大再生产权力归国家,简单再生产权力归企业。主张抽象法,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与价格一致,抽象掉了社会必要劳动量的统计过程,有脱离实际统计数据的倾向。反对长官经济、命经济,主张技术更精密、计算更精确的计划经济;只承认产品经济,而不承认商品经济;强调价值规律,但仅仅是把价值规律建立在产品经济,而非商品经济的基础之上;不赞成通过自由市场,通过竞争来决定价格;认为价格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是由生产价格决定的,而生产价格是可以通过计算而被掌握的;不承认企业是商品生产,不承认人们的经济利益差别,从根本上排斥市场机制,坚持"利润是考核企业经营好坏的综合指标"。

相关奖项

编辑

奖项名称: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创办时间:1985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奖项介绍: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为纪念我国卓的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对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表彰和奖励对经济科学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推动中国经济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而设立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于1985年开始设立和评选,每两年评选、颁发一次,是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为纪念孙冶方对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经济学家薛暮桥、于远、许涤新等发起于1983年619日成立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励基金委员会",1985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开始设立并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