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山 编辑
湖北省境内山脉
黟县城往西北行,缘章水而上至4公里,连绵群山即横亘于前。山麓边的一大片房舍便是古黟传统说法的“三、六、九大乡村”中的三都。如今,人们也如同习惯称九都为屏山村(古名舒村)、六都为横岗村(古名西川村)那样称它为碧山村。即便是高高耸立的云门塔,人们也习惯称为碧山宝塔了。村中有人字街,人民公社化时,以街为界,东西划分,便有碧东、碧西之称了。
碧山原本是指山,正如屏山原是屏风山,西递原是西递铺一样,如今都移植到村名上了。碧山下的碧山村的原名“黄陂”却不翼而飞,如今已没有几个人知晓,大概还剩下个黄陂头,这便成了谜。遥想当年,李谪仙“问余何事栖碧山”,张九成的《碧山访友》,此中之“碧山”当不会仅限指村庄吧,当必定是包含村庄在内的连同村北绵延数十里的碧水青山之大境界。否则,为何有好探究者,还搬出太平罗村有碧山和李太白诗中还有多处出现碧山呢?
《徽州府志》载:“碧山在县西北八里,高百仞,其南有霭峰对峙,为县主山。石盂山县西北十余里高五百仞,袤三十里,中有巨石如盂,泉流不竭名灵惠,清洌异常。章山在县西北二十里,章水出焉,是为浙源。”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碧山不高,却为县主山,不知何因?可能与山麓原建有“太白祠”有关,也可能与大隋开皇十二年(592年)时,这里曾为歙州府治有关。又相去24年,隋大业十二年(616年),歙人汪华起兵反隋,占据黟、歙,自封吴王,将黟县设为黟州。此刻的州治还设在碧山之麓吗?史志均无记载,又是个谜。打开明清时期县域图,碧山之下、黄陂之旁有个府基村,《徽州府志》介绍时,在旁有小注:隋歙州治。如今此村不知还存有?是否还像个州治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