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墓山 编辑
玄墓山在吴中区光福镇西南部,邓尉山南1.2公里。
为邓尉山南峰,南北走向,长2公里余,由石英砂岩构成。玄墓山海拔231米。玄墓山北0.3公里为亭子山,海拔205.2米;东南0.5公里是座身山,海拔150.5米。玄墓山西南有八德泉,水如沸珠,又名沸珠泉。山前为钱家磡,今称坎上。东南逾柴庄岭为米堆山。明天顺年间,玄墓山东南麓(寺后)有石灰岩出露,扣之铮铮,后渐湮没。清康熙间,因积雨,山泉冲激,再次被寺僧发现。现保存完好的真假山有两处,均在圣恩寺后山腰。
玄墓山圣恩寺有石坊、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师殿等建筑。天王殿墙壁嵌有明崇祯七年(1634)《天寿圣恩禅寺长住田免役碑》及两块清顺治和康熙年间石碑。后檐墙嵌有明正统八年(1443)礼部僧录司允准白马寺住持道清到圣恩寺当住持的劄符碑文。大雄宝殿殿前3株古柏,相传载于晋代,树干最粗处周长5.2米。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处细节渲染得极为出神。白居易说“融雪煎香茗”,雪水泡茶本就已臻化境,何况取的还是寺前收来的枝头上的梅雪,清冷、馥郁,恰是槛外人不落俗尘的神驰意象。玄墓山晋朝已有之,妙玉又是位苏州姑娘,那么曹雪芹笔下的玄墓蟠香寺,就顺理成章让人联想到今天的光福玄墓山圣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