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贡院 编辑
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学宫东侧,又称南京贡院、建康贡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中国南方地区开科取士之地,也是夫子庙地区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中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仅明清时期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
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经历代修缮扩建,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清朝同治年间,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加上附属建筑数百间,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清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从此江南贡院便结束历史使命。江南贡院从建成至晚清废除科举期间为国家输送八百余名状元、十万余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明清两代名人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 翁同和、张謇、陈独秀等皆出自于此,金陵文化之昌盛可以想见。
在江南贡院的基础上建设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已开放的部分场馆包括博物馆地下一层,地面上明远楼、至公堂、号舍、碑刻及南苑的魁光阁等,含11个展厅。
中文名:江南贡院
地理位置: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
开放时间:9:00-22:00
景点级别: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50元/位
占地面积:鼎盛时超过30余万平方米
始建年代:1168年(南宋乾道四年)
别名:南京贡院、建康贡院
专题展馆:中国科举博物馆
明远楼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明远楼是江南贡院的主体建筑,清道光年间重建,是中国保留的最古老的一座贡院考场建筑。
明远楼平面正方形,三层木结构建筑。是考试期间考官和执事官员警戒,发号施令的地方。
号舍
号舍在明远楼东部和西部,为士子考试食宿之所。号舍左右两壁砖墙在离地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木板。
飞虹桥是江南贡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历史遗存,号称江南贡院的“三宝”之一,其它两宝分别是江南贡院明远楼与贡院碑刻。飞虹桥是科举时考试和阅卷的分界点,是古代科举防止营私作弊的见证和特别建筑,2002年10月22日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江南贡院帘门外,横有一条宽约十余米的清水池,池水将江南贡院拦腰分作两段。池上架有一座石桥,即“飞虹桥”。飞虹桥宽6米,长约15米,用巨石筑成。两侧的桥栏护板之上,以高浮雕的手法,铭刻出象征“一路连科”、“青云直上”的吉祥纹饰,其构图之美、刻工之精让人称绝。
棘闱
为防止考场内外的串联作弊,江南贡院的外面建有两道高墙。两墙之间留有一丈多宽间距,形成一圈环绕贡院的通道。围墙的四角又建有四座两丈多高的岗楼,围墙的外面也留有一圈空地,严禁百姓靠近和搭建,这就是著名的“贡院街” 。至公堂
明远楼与至公堂之间的道路两侧悬挂着八面旗帜,分别是:明经取士、为国求贤、青云直上、天开文运、连中三元、指日高升、鹏程万里、状元及第等,这些名词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吉祥如意词语。贡院主展厅叫至公堂。至公堂是指这里是最公正、公开、公平选拔人才的地方。馆内陈列了中国科举制度的介绍和科举相关实物等。
柜内展出的是103具小泥人,反映的是当时士子考上进士后跨马游街的一个情景,中间三位披红挂彩的便是进士前三名(三位中间骑白马的是状元,两侧分别是榜眼和探花)。馆内陈列着一张全国各个省份夺取状元、榜眼、探花情况的表格。
迎宾大厅
该厅以“村童闹学”、“贡院赴考”、“号舍百态”、“鱼跃龙门”为主题的多媒体短片,生动展示古代读书人从幼学启蒙到金榜题名的生活画卷。
影音厅
该厅采用浮空投影技术用主题影片《千年科举梦》展示科举制度以及江南贡院的发展历程。
千年科举沿革区
该区选取历史上对科举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八位帝王,以历史文物为主体、通过艺术品、多媒体等方式,阐述科举从诞生到鼎盛直至衰落、废止的历史进程。
科举考试规程区
明清之后,读书人功名之路需经过县府院三试、乡试、会试、殿试几大阶段。该区通过展示与各级科举考试相关的试卷、规章等文物,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多媒体互动、场景再现等展陈方式,完整呈现古人应试之路。
金榜题名区
本区展示的是大小金榜以及各种科举匾额、雕刻等。
观榜大发现
该模块将明代仇英《观榜图》以现代多媒体互动科技展现出来,通过知识问答、动态展示、科举成语拼接等环节,生动再现古代殿试发榜的场景。
科举名人区
该区展示的是那些曾经经过科场洗礼,后来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名人群像。
世界影响区
该区展示的是周边日本、朝鲜、越南国家的科举文物,以及欧美各国借鉴、评价中国科举的相关著作等。
状元卷馆
该馆展示的是赵文楷等清代著名状元的殿试卷,呈现了状元赵文楷的人生经历及赵氏家族成为科举世家的发展历程。
数码厅
该厅将《科举旧影录》中的科举题材老照片,通过数字照片墙展现出来,并以人机趣味互动问答的形式向观众普及科举知识。
文物 | 介绍 | 图例 | ||
赵文楷第一甲第一名殿试卷 | 长约260公分,高45公分,共22折。全卷1942字,主要论述了中庸治国的准则,制定法度应以考察民意为前提,不可墨守成规,应广扩教育途径、积极武装备战,才是武能安邦文可治国的关键。 |
| ||
曾国藩信札 |
| |||
光绪二十年大金榜 | 清德宗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恩科大金榜。该科状元张謇、榜眼尹铭绶、探花郑沅。 |
| ||
江南乡试点名灯旗图式 | 因乡试点名入场多自寅时(相当于凌晨3到5点)开始,此时仍为黑夜。按林则徐的规定,除了在考试前给考生发点名顺序通知单之外,还要在贡院附近之文德桥、利涉桥和贡院大门前三处,派人悬挂大字灯旗注明是第几起。 |
|
2014年8月11日 | 江南贡院地面遗址部分和中国科举博物馆“科举文化专题展”正式对公众开放,展出科举相关文物藏品共497件 |
2014年8月27日 | 中国科举博物馆接待青奥会台北代表团 |
2014年11月22日至11月26日 | 科举博物馆应邀参加于厦门举办的2014第六届“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参加多场论坛、讲座、推介会活动 |
2015年2月28日 | 黄炎培后人MichaelHuang前来考察中国科举博物馆 |
2015年3月 | 在江南贡院南区西官廨内,中国科举博物馆举办“陶瓷上的科举文化”专题展,展出的是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会员们收藏的带有科举文化彩绘的古陶瓷版本 |
(表格内容来源: )
江南贡院以刻满历代状元名录的魁星堂为核,以刻满经史子集文字的石墙为皮,以科举的历史变迁分层,将科举的千年历史收藏其间。
江南贡院宝匣由坡道的狭长空间环绕而下,一边是布满文字的经匣,另一边是瓦砾堆积的立体庭院。
设计为江南贡院展陈提供了大小不等、高低不同的一系列展陈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尺度展品及不同类型设备的多种需要;设计充分考虑了残障人士的需要,进行了完整的无障碍设计,可以让有需要的参观者方便到达博物馆各处;设计也为特别贵宾提供了专用通道。在不影响大众参观的条件下,为贵宾提供方便。
考虑可持续发展以及节能减排,设计结合南京的气候特征,从各个方面尽可能利用自然采光通风,降低能源消耗,节约经营运转费用。
明远楼两侧恢复206间科举考棚(为江南贡院盛期20600余间考棚的百分之一),作为室外实景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