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韦 编辑

晚唐时期文学家温庭筠、韦庄的并称

温韦晚唐时期文学温庭筠韦庄的并称。他们是唐末诗人人,温庭筠和韦庄都有很的地位,成为文人词的奠基,同时也是花间派两位最重要的代作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温庭筠、韦庄的并称

民族

出生日期:晚唐

职业:文学家

人物介绍

编辑

在词的发展史上,温庭筠和韦庄都有很高的地位。他们开始大量填词,成为文人词的奠基者;同时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派两位最重要的代表作家。花间派多写闺阁生活相思,以香艳缠绵、简练为特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作为相同流派的两位代表人物,所以温韦并称。

但他们的词作也有一定的区别。温庭筠词浓艳香软、含蓄婉约;韦庄词则清淡疏朗、抒情热烈而真挚。温庭筠的词华美浓丽,多通过一系列外在物象来烘托人物的情思心绪,给人无限深远自由的想象;韦庄的词则多对人物的情态心理作直接的刻画,真切率直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深语秀。

分述

编辑

温庭筠

温庭筠 (812?—870?),唐末人和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彦博裔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生活放浪,又好讥刺权,多犯忌讳,因薄其有才无行得罪宰相狐绹,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公元859(大中十三年),出为隋县尉徐商襄阳,召为巡官,常与段成式、韦蟾唱和。后来,归江东,任方城尉。公元866年(咸通七年),徐商知政事,用为国子助教,主持秋试,悯擢寒士。竟流落而终。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温庭筠精通音律。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然题材狭窄,多写妇女离愁别恨之作,简洁含蓄、情深意远,但伤之于柔弱秾艳。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温庭筠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惟题材偏窄,被人讥为“男子而作闺音”。代表词作有《梦江南》( 、)、《菩萨蛮》( 、 、 、 、)、《更漏子》( 、)、《酒泉子》(一) 、《杨柳枝》( 、 、 、)、《南歌子》( 、)、《河渎神》(一)、《诉衷情》等,尤以《梦江南》(二)和《菩萨蛮》(一)为最著名。其中《梦江南》(二)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清新自然之作,该词明显受到民间曲子词的影响,以白描手法刻画一位思妇在江楼期盼丈夫归来的图景,“过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频洲”,可谓风格清雅,语短情长。

韦庄

韦庄(836—910),唐末五代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西安)人,乾宁进士,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词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有《浣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