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休 编辑

唐朝中晚期名相、书法家

裴休(791—864年),字公美。河内济源(今河南济源)人,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运城闻喜)。唐朝中晚期名相、书法家,浙东观察使裴肃次子。

裴休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唐穆宗时登进士第。历官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宣武节度使、荆南节度使职,曾主持改革漕运及税等积弊,颇有政绩。晚年官至吏部尚书,加太子少师,封河东县子。咸通五年(864年),裴休去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

裴休博学多能,工于画,擅长书法。其撰写的《圭峰禅师碑》,貌似柳体,然而风格较柳体更为遒媚劲健。其书法的传世拓本还有《定慧禅师碑》。米芾有评:“裴休率意写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

概述内图片来源:清咸丰修《安徽黟县裴氏族谱》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裴休

字:公美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

出生地:河内济源

生日期:791年

逝世日期:864年

主要作品:《圭峰禅师碑》

主要成就:改革漕运、茶税,颇著成效

祖籍:河东闻喜

官职:吏部尚书、太子少师

爵位:河东县子

追赠:太尉

人物生平

编辑

好学不倦

裴休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 ,为浙东观察使裴肃的次子。他为人正直,有坚定的操守。他童年时,与兄弟一同在济源的别馆学习。裴休常年不出馆,早上讲解经籍,晚上学习诗

谏官生涯

唐穆宗长庆(821年—824年)年间,裴休由乡贡入京登进士第。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又中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第三等 其后曾担任数个藩镇的僚属,入朝历任监察御史、右补阙、史馆修撰

唐文宗与宰相宋申密议诛除宦官,此事却被神策中尉王守澄及其党郑注得知。大和五年(831年)二,郑注神策都虞候豆卢著诬告宋申锡谋立文宗之弟、漳王凑。文宗信以为真,大为恼怒,召集宰相等人商议,时任补阙的裴休与右散骑常侍崔玄亮等人都乞求文宗重新和宰相商议,并由相关部门来调查。最终使宋申锡免死,仅被贬为开州(今四川开县)司

唐武宗会昌(841年—846年)年间,裴休从尚书郎任上被外放,治理数地。

累功拜相

宣宗大中(847年—860年)初年,裴休累官户部侍郎。大中五年(851年)二月,裴休充任诸盐铁转运使。 他改革漕运及茶税等积弊,颇有政绩。 又转为兵部侍郎兼御史大夫,仍领盐铁使之职。 九月,命守(代理)礼部尚书,进阶金紫(金袋及紫衣)。至少在此前,裴休已获封河东县开国子。

大中六年(852年)八月,裴休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仍领盐铁使。关于“时政记”的修撰,他建议将所有奏事对问宰相,以达到记事精详,并无遗漏,进而使史官得以“直书”的目的 。此事得宣宗允准。其后累调为中书侍郎。裴休为相共五年。

罢守诸藩

大中十年(856年),唐宣宗命裴休畅所言,对政事提出建议。裴休求宣宗尽早立太子,宣宗说:“如果立皇太子,那朕就将成为闲人了。”裴休因此不敢再提此事。二月,裴休称病请辞,宣宗不许。 六月,裴休罢相,带同平章事衔出任检校户部尚书、汴州刺史、御史大夫、宣武军节度使。 是年冬,进阶金紫禄大夫、上柱国,以守太子少保之职分司东都(洛阳)。

裴休裴休

大中十一年(857年)冬,裴休被起任为检校户部尚书、潞州大都督长史、御史大夫,充任昭节度、潞磁邢洺观察使(昭义节度使)。

大中十三年(858年)十月,再加检校吏部尚书,转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观察等使(河东节度使)。

大中十四年(859年)八月,以原职调任凤翔尹、凤翔陇右节度使(凤翔节度使)。 后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兼江陵尹、御史大夫,充任荆南节度观察处置等使(荆南节度使)。

唐懿宗咸通(860年—874年)初年,裴休入朝担任户部尚书,累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少师。

古稀谢世

咸通五年(864年) ,裴休逝世,享年七十四岁,追赠太尉。

主要影响

编辑

政治

  • 漕运改革

    自唐文宗大和(827年—835年)年间以来,每年运江淮不过四十万斛,沿途吏卒侵盗,以及沉没,运达渭仓(今陕西潼关北)的还不到二十万斛。至唐宣宗大中(847年—860年)年间,漕吏徇私现象严重,唐代中期时刘晏改革所立的漕运法已经被毁殆尽。大中五年(851年),裴休被任命为盐铁转运使。

    裴休在总结刘晏之成功经验与王播(唐宪宗时诸道盐铁转运使)之失败经验的基础上,不以漕运额作为激励指标,他更加注重对漕运官吏的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他采取三个措施治理漕吏:

    一、对漕运僚佐与州县官吏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通过不同的漕运执法责任实现对不同类型漕吏的激励。

    二、将每年的漕运佣金全部划归吏民,这也解决了吏民最为关注的“利”的问题。

    三、将此次的改革方案具体化,立漕法十条,以法制的方式将能动激励措施固定为漕运法的激励内容。

    裴休的措施准确抓住了漕吏徇私的激励失灵动因,获得较好的制度效果。其在任三年,每年顺利转漕租粟至渭仓一百二十万斛,“无合升沉弃”。

  • 整顿茶税

    裴休任盐铁使时,各藩镇设置邸阁(官府所设储存粮食等物的仓库)储存茶叶待价出售,以此获利。而对商人的其他货物,则额外强征赋税,严重损害客商、行人的利益。裴休根据时势,建议:“允许各镇储茶,但不可擅自对商人收税。”又建议将开发“山泽宝冶”的权力也收归盐铁使所有。

    书法

    裴休冢裴休冢

    条:裴休冢

    裴休冢位于河南济源市市区东北七公里的裴村内,北倚山,南临焦枝铁路。该冢原有陵园,园内有四冢,在中轴线上南北排列三冢,另一冢在主冢西。现仅存主冢,即裴休冢。冢呈圆台状,残5米,周长67米,面积约380平方米,未发掘。

    1983年12月,裴休冢被公布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裴公亭

    主词条:裴公亭

    裴公亭,一名裴休亭。位于湖南益阳市资阳大桥南端西侧的白鹿山上。据《清一统志》记载,此亭为裴休读书之所。

    裴休墓

    裴休墓裴休墓

    主词条:裴休墓

    裴休墓位于南省长沙市宁乡县沩山乡清溪村。东距县城约92公里,距密印寺2.5公里。墓处在沩山的一脉端山的山腰,坐西朝东,以花岗石及青石砌成,直径4米。墓首竖花岗石刻“唐故相国裴休之墓”墓碑。碑左右有石刻对联:“亮节高风乾坤并,慈怀道气天地长存“。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