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词 编辑

唐代温庭筠诗作

《西州》是唐代文学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五言。此诗以子自述的口吻娓娓来,前十四句写情郎昨日下西州及女子对西州的想象,后十四句写女子的处境及心境,自情郎随早离开后,女子料想其将负心不归,流露出对情郎的怨恨以及自己的无可奈何之情。全诗把一个内心矛盾、爱又恨的女子写得活灵活现,语言质朴而情意真切,音韵流畅优美,颇有民歌之风。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西州词

作者:温庭筠

创作代:晚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作品体裁五言古诗

作品别名:西洲曲

作品原文

编辑

西州词1

悠悠复悠悠2,昨日下西州。

西州风色好3,遥见武昌楼4

武昌何郁郁5,侬家定无匹6

小妇被流7,登楼抚瑶瑟8

朱弦繁复轻9,素手直凄清10

一弹三四解11,掩抑似含情12

南楼登且望13西江广复平14

艇子摇两桨15,催过石头城16

前乌臼树17,惨淡天将曙18

鸂鶒飞复还19,郎随早帆去。

回头语同伴20,定复负情侬21

去帆不安幅22,作抵使西风23

他日相寻索24,莫作西州客。

西州人不归,草年年碧25

注释译文

编辑

词句注释

1.西州:东晋置,为扬州刺史治所,故址在今江苏南京。然诗言“西州风色好,遥见武昌楼,当非指东晋所置之西州,疑泛指武昌一带的西部州郡。诗题一作“西洲曲”,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一本题下有“吴声”二字。

2.悠悠:遥远。

3.风色:风势,天气。

4.武昌楼:即武昌南楼,亦称玩楼。武昌,武昌郡。三国孙权置,治所在武昌县,即今湖北鄂州市鄂城区。

5.郁郁:茂盛繁多貌。此处形容武昌城树木茂盛、民居繁多之貌。

6.侬家:我们这里,女子自指居地。定无匹:一定尚无配偶。

7.小妇:年轻的妇女。又谓小儿子的妻子。被(pī):同“披”,穿。流黄:一种紫黄两色相间的丝织品。

8.瑶瑟:饰的瑟。

9.朱弦:此泛指琴瑟类弦乐器。繁复轻:指声音繁复而轻。繁,繁会,错杂。

10.素手:洁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直:真。凄清:凄凉冷清。

11.解:此指乐曲的章节。

12.掩抑:指乐声抑郁低沉。

13.南楼:即武昌南楼。

14.西江:唐人多指长江中下游,此处即流经西州一带的长江。

15.艇子:船夫。

16.石头城:古城名,又名石首城。本楚金陵城,建安十七年(212)孙权重筑改名。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一说为“石城”,即今湖北省祥市。

17.乌臼树:亦作“乌桕树”。落叶乔木,种子外面有白蜡层,可制造蜡烛。树皮、叶均可入药,有利尿、解毒作用。

18.惨淡:暗淡。

19.鸂鶒(xī chì):水,似鸳鸯而比鸳鸯略大,多紫色,喜雌雄并游。一作“鹍鵊”(kūn jiá)。

20.语(yù):告诉。

21.定复负情侬:你一定会再次负情。负情侬,即负心人。侬,人,泛指一般人。

22.幅:布帛的宽度,这里指船帆。

23.作抵:如何。

24.寻索:寻找,索求。

25.年年:一年又一年,年复一年。碧:绿色。

白话译文

忧思啊又在忧思,昨天去到了西州。

西州的风景优美,远远看见武昌楼。

武昌树木多茂盛,但我这里无配偶。

小妾身披黄色绢,登楼弹奏玉琴瑟。

弦乐急促又悠长,纤手简直太凄清。

一弹就是三四节,扬抑好似怀深情。

南楼攀登又远望,长江宽阔又缓平。

在小船划上几桨,促使到达石头城。

大门前的乌臼树,悲惨凄凉天欲明。

水鸟飞去又飞回,郎君随着早船行。

转过头对同伴说,定又背弃人之情。

离船不设置布帆,怎样能利用秋风。

日后追寻又思索,不再作西州之客。

西州的人不返回,春天的草年年绿。

创作背景

编辑

此诗体制格调显然是模仿南朝乐府《西洲曲》,内容则是歌咏女子对作客西州的情郎的思念。依此诗“小妇”的称谓,以及对其寻郎行为的叙述,应当不是自述。以温庭筠与鱼玄机的关系,以及《送人东游》:“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玄机《江行》:“大江横抱武昌斜,鹦鹉洲前户万家。”《遣怀》:“琴弄萧梁寺,诗吟庾亮楼。”《夏日山居》:“闲乘画舫吟明月,信任轻风吹却回。”诗的互证,说明此诗所述“小妇”寻夫的情形,正与鱼玄机寻找李亿未果,后出游北之事相符。据此,此诗的创作时间应在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左右。从意旨上看,温庭筠对鱼玄机的寻夫行为不大赞同。

作品鉴赏

编辑

文学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个女子对自己一段恋情的追忆,现了她对恋人的深情和对爱情的追求。

开头二句以“悠悠复悠悠”,把时间引向昨日,从而使女子开始回忆那一段难忘的往事。前四句采用顶真的手法叙述“下西州”事。五六句承前,采用设问手法,由景及人。她来到风景秀丽的西州,遥遥望见绿树掩映的武昌楼,也邂逅了一位年轻的郎君。她对他一见钟情,并感到对方对自己亦有意。于是她刻意地把自己装扮得十分美丽,登楼抚琴,向他示爱。三、四支曲子弹下来,二人已经两心相印、两心相许了。

“南楼登且望”四句,描写登高远望西江的情景,写出了二人定情之后欢乐幸福他们相携登楼同观风景,同乘小舟,同到石头城。诗人用两件事概括了他们在一起度过的幸福时

“门前乌臼树”以下四句写分离。幸福是甜蜜的,也是短暂的,分别的日子终于来临了,乌臼鸟的啼鸣,催他们起床,也催郎君上路。鸂鶒飞来飞去,天已亮了,郎君也随早帆匆匆离去。女子与郎君冲破羁绊,大胆地结合了,但毕竟没有结为婚姻,终归要分离。当离别到来之时,女子向同到江边送行的女伴说“定复负情侬”。对郎作出“复负情”的判断的依据是“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风”,因为离开的船不帆,意即没有远游的打算,而不远游就是有意躲藏。

最后四句,写当郎君远去之后,女子心头复杂的感受。虽然她相信郎君深爱自己,不会辜负自己,但他毕竟已经走了,刹那间,她对未来失去了信心。迷惘和失意使她告诫同伴,以后找意中人,千万不要找西州人。西州人漂泊不定,女子只能空房独守,白白耽误自己的青春。随着郎君的远去,她与郎君的恋情似乎都成为过去,他已只是她心头的一团思念和一团痛情,她无法把握他今后的行动。这四句有爱,也有悔;有情,也有恨。交织于心头的复杂情感,化为对女伴的谆谆告诫。

全诗感情炽热,风格明快,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生活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沉重压力。语言平易纯朴,音韵流畅优美,有民歌之风。

名家点评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大历以后,五言古诗可选,惟()端此篇(《古别离》)与刘禹锡《捣衣曲》、陆龟蒙“茱萸匣中”、温飞卿“悠悠复悠悠”四首耳。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西州同》《江南曲》情致散漫,古词当不如是。稍傍梁语,了无真情。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深情婉谲,古练多致。杨用修谓晚唐古诗可选者唯此篇,诚不诬也。

明代许学夷诗源辩体》:(庭筠)《西州词》《江南曲》转韵体,用六朝乐府语。

清代周咏棠《唐小三昧集续集》:迷离惝恍,得乐府神境(“门前”句下)。微词婉调,何减原词!

作者简介

编辑

温庭筠(?—866),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其诗辞藻华丽。与李商隐齐名,号“温李”。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