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洲曲 编辑

唐代温庭筠诗作

洲曲》是唐代文学温庭筠作。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美图画,体现出一种闲适悠然、人神往的意境。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春洲曲

作者:温庭筠

创作代:晚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作品原文

编辑

春洲曲

韶光染色如蛾翠⑴,绿湿鲜水容媚⑵。

苏小慵多兰渚闲⑶,融融浦日鵁鶄寐⑷。

紫骝蹀躞金衔嘶⑸,堤上扬鞭草迷⑹。

外平桥连柳堤⑺,归来晚树莺啼。

注释译文

编辑

⑴蛾翠:中国古代妇画眉常用黛色(青黑色),似山色,所以也常把眉比作山。这里反用此意,把山色比作眉色。

⑵绿湿:指绿色植物被水气浸润后鲜嫩的样子。红鲜:泛指鲜艳的花朵,未必专指红色之花。

⑶苏小:即苏小小,南北朝时人,钱塘名妓,今杭州市西湖边有苏小小墓。慵多:即慵懒,“多示程度,似“很”、“非常”之意。兰渚:兰花盛开的水边。闲:因为苏小小慵多懒出游,而水亦静静安睡(下句意),所以兰渚显得格外闲而静。

⑷融融:即暖融融。浦日:照在洲浦上的日光。鵁鶄(jiāojīng):池鹭。

⑸紫骝(liú)骝本为黑鬃黑尾的红色,此处用紫骝泛指骏马。蹀躞(diéxiè):马缓行貌。金衔:泛指金、铜制的华美的马嚼子。

⑹烟草迷:茫茫如烟的碧草使人迷。

⑺平桥:没有弧度的桥。

作品鉴赏

编辑

此诗是一幅江南韶光美景的轻描。无是苏小小的“慵多”、鵁鶄的“寐”,还是紫骝的“蹀躞”,无不体现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意境,而这不恰恰又是众多古今“贪闲”人士所毕生神驰向往的么?其实,诗意的生活或许并非如何难得,不过只是有心人才能发现而已。飞卿(温庭筠)虽亦是落魄之人,但他的诗文中这类细心发现生活之美的作品却很多,与那些终日忧国忧家的诗人相比,或许飞卿的作品多少显得有些“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家子气,但这又有何不对呢?

作者简介

编辑

温庭筠,唐代诗人、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现存诗三百多首,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