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两千年 编辑

2011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内容简介:中国的工商文明为什么早慧而晚熟?中国的商人阶层在会进步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国的政商关系为何如此僵硬而对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将以怎样的方式全面建成?在“中国特色与普世规律之间是否存在斡旋融合的空间

基本信息

编辑

书名:浩荡两千年

作者吴晓波

类别:商业文化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118日

页数:300页

定价:45元

开本:16开

ISBN:9787508631356

编辑推荐

编辑

继《激荡30年》《跌荡100年》后,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最新力作,商业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本书从古代的商业史中寻找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古人说:以史为,可以知兴替。本书对商业史的追寻是当代商业问题一个很好的借鉴。

第一次完整梳理中国两千多年的商业史,具有历史性的意

内容简介

编辑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继《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之后的又一最新力作!

中国商业史三部曲完结篇。

中国的工商文明为什么早慧而晚熟?中国的商人阶层在社会进步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国的政商关系为何如此僵硬而对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将以怎样的方式全面建成?在“中国特色”与普世规律之间是否存在斡旋融合的空间?……

《浩荡两千年:中国商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的写作,是作从中国企业公元前七世纪到1869年这两千多年的商业历史中寻找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的过程。在本书中,这些问题有的已部分地找到了答案,有的则还在大中徘徊。

读者对象:财经图书爱好者、企业管理者、经济相关专业学生、历史研究者、媒体

作者简介

编辑

吴晓波:吴晓波,1968年出生毕业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职《东方早报》社。常年从事公司研究,被聘为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史研究室主任、客座研究员

图书目录

编辑

《浩荡两千年:中国商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前言 企业史就是一部政商博弈史

第一部 公元前七世纪(春秋战国)-公元588年(魏晋南 北朝):集权帝国的奠基期

我曾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个展柜前足足伫立了一个小时。在恒温的玻璃大柜里,柔和、迷离的灯之下,一只来自3 000余年前的庞然大物如精灵般默默地与我对视。它似乎不是物体,而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它的重量达833公斤,133厘,长110厘米,宽79厘米,即便在今日,也是一个巨型容器。它的家乡是河南安阳,诞生于遥远的商朝,是迄今出土的、体积最大的商代铜鼎,也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名叫司母戊大方鼎

第一章 商人出身的“千古一相”

第二章 商父的诞生

第三章 铁血兵

【企业史人物】奇货可居

第四章 商人的自由时代

第五章 帝国的逻辑

【企业史人物】弘羊难题

第六章 最后的世族

【企业史人物】石崇斗富

第二部 公元589年(隋唐)-1367年(宋元):“世界第一”的金期

在桑弘羊去世之后的80余年里,帝国一直没有从武帝留下的"盛世后遗症"中摆脱出来。由于国营化运动所造成的社会震荡太大,各项管制政策相继松弛,"算"再未重启,均输和平准二法基本废止,盐铁专营政策几度反复。自武帝之后,继任的几位皇帝都很软弱,中央朝纲日渐为外戚和宦官所把持,而在地方上则出现了一股强大的世族势力,在财经上,它与战国时的族经济不同,俨然构成为前所未见的世族经济。

第七章 长安城里的商人

【企业史人物】唐商人

第八章 乱世思弘羊

【企业史人物】妇人经商

第九章 虚弱的繁荣

第十章 走到尽头的

第十一章 马可·波罗的中国

.第三部 1368年(明)-1867年(清):超稳定的夕阳期

1373年前后的某一天,江南首富沈万三与当上皇帝不久的朱元璋侃侃而谈,有过一番很精彩的对话,他当时的心情一定非常的愉快和得意。不过,他不会想到,仅仅10多年后,他将家破人亡,他的儿子沈文度将爬着去见一位官府新贵。沈万三是元末名气最大的商人,民间流传一句谚语:"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他出生在吴兴(今浙江湖州)南浔镇的沈家漾,后迁居苏州昆山的周庄。从各种笔记料看,沈万三成为巨富的原因有三个。

第十二章 “男耕织”的诅咒

第十三章 晋徽争雄

【企业史人物】耶稣教士

第十四章 权贵经济的巅峰

【企业史人物】南方海盗

第十五章 寄生动物

【企业史人物】商帮会馆

第十六章 爬满虱子的“盛世”绸缎

第十七章 夕阳下的工商图景

【企业史人物】日升日落

第十八章 被鸦片击溃的帝国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