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政法学院 编辑
山东政法学院(Shandong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正式成员。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5年7月的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59年2月,学校更名为山东政法学院;1961年8月,学校停办;1979年12月,学校恢复重建,定名为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83年10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1987年10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5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筹建山东政法学院;2007年3月,教育部同意在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正式设立山东政法学院。2017年,学校成为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据《山东政法学院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学校总占地面积569118平方米 、绿化用地面积为23174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1890 平方米;有教、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6616.84万元。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3个教学院部,开办21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稳定在12000人左右。
中文名:山东政法学院
外文名:Shandong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
简称:山政(SDUPL)
创办时间:1955年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政法类
学校特色: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主管部门:山东省
高职专业:10个
本科专业:21个
硕士点: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个
院系设置: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民商法学院、经济贸易法学院、警官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等13个教学院部
校训:博学笃行,刚健中正
校歌:《追梦山政》
校庆日:每年12月23日
地址:茂岭校区:山东省济南市解放东路63号南校区: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5598号西校区: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50号
院校代码:14100
1955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
1959年2月,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成立山东政法学院。
1961年8月,中共山东省委决定撤销山东政法学院。
1979年12月,中共山东省委决定恢复重建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
1983年10月,更名为山东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1987年10月,更名为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建立山东政法学院。
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
2015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2016年9月,成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正式成员。
2017年7月,成为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正式成员。
2020年8月3日,山东政法学院网格学院成立。
山东政法学院
师资力量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6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及以上学位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2%。教师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重点学科首席专家2人,有山东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省社科理论界“百人工程”高层次人才4人次、全省高校师德标兵2人,山东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和惩戒委员会委员2人(其中主任委员1人)、山东省法学人才库成员40余名、山东省委省政府法律专家库成员6人、山东政法智库专家1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特聘立法专家2人、国际国内仲裁机构仲裁员18名。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学
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专业群:法学专业群
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法学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山东省 “三三三”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
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资助项目:法学
省级特色专业:法学、监狱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教学实训中心
司法部精品课程:法律文书写作、商法原理与实务、刑法原理与实务
省级精品课程:经济法原理与实务、犯罪学、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经济法学、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经济法原理与实务、商法学、国际私法学、物权法学、监狱安全防范、罪犯矫治心理学、刑罚学、刑事侦查学、法律方法、西方法学名著导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要义、法理学基础、狱政管理学、民事案例研究、行政法案例研究、商事案例研究、外国法制史、刑事案例研究、中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经济法案例研究、中国法律思想史
学科建设
据《山东政法学院2019年法律硕士招生简章》显示,学校拥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法律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
省级重点学科:刑法学、经济法学
学校荣誉
2022年2月,入选“2021年度全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公示名单。
科研平台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省社会稳定研究中心、中日韩自贸区发展战略与法律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司法鉴定中心、立法研究院、司法研究院、司法会计研究所、案例研究院、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等20多个研究服务机构。
2017年,学校获批2个“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证据鉴识实验室获批为“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民商事法律与民生研究中心获批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研究成果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十二五”以来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0余项,厅局级科研成果奖励100余项。
项目名称 | 奖项名称 | 奖项等级 | 获奖年份 |
---|---|---|---|
法律方法中的逻辑真谛 |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文社会科学) | 三等奖 | 2015年 |
山东省第三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一等奖 | 2016年 | |
农民集体成员权研究 | 山东省第三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2016年 |
司法调解中的法官修辞及其对 司法公信力的影响 | 山东省第三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6年 |
英国近代法律教育研究 | 山东省第三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6年 |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 模式选择与建构趋向 | 山东省第二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2015年 |
解释能够保证法律规范的准确 | 山东省第二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2015年 |
中外生态犯罪比较研究 | 山东省第二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二等奖 | 2015年 |
集体林权资本化问题研究 | 山东省第二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5年 |
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研究 | 山东省第二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4年 |
司法修辞方法在社会正义实现中的作用 | 山东省第二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4年 |
我国水资源刑法保护机制探析 | 山东省第二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4年 |
我国基本法律的标准及范围扩张 | 山东省第二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4年 |
精神鉴定的评价范围——基于 鉴定人与司法人员职权划分的思考 | 山东省第二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4年 |
社会稳定的科学评估体系研究 | 山东省第二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2年 |
国际结算担保法律问题研究 | 山东省第二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三等奖 | 2012年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藏书256万册,其中包括纸质图书111万册,电子图书144万册,年订购中外文期刊8200余种,其中包括中文纸质期刊1100余种,中文电子期刊485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2200余种;有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22个,其中自建数据库3个;有中国国内的“北大法宝”“北大法意”“方正阿帕比—法律精品书库”“法源—卓越法律人才学习平台”和中国国外的《Heinonline法律期刊全文数据库》和《Lexis.com全球法律数据库》。
学术期刊
《政法论丛》是由山东政法学院主办是的法学类专业学术期刊,所刊发论文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大型文献资料上被转摘、复印、索引,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列为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1—2012、2013—2014)、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12—2013、2014—2015)。该刊主要栏目有法学理论、专题研究、法史研究、域外法学、法律实务、法学方法论与法律逻辑等。
形象标识
校徽
学校校徽整体构图为双圆环图案,外圈为蓝色,内圈为金黄色;外圈上为舒同题写的学校中文全称,下为学校英文全称,内圈下的“1955”是学校建校年份,为金黄色;校徽中央主体图形是“ZF(政法)”抽象变形的鸽子,为淡蓝色;校徽主基调色为靛蓝色。
山东政法学院校徽
精神文化
一训四风
校训:博学笃行,刚健中正
博学笃行:博学,意指广泛地学习人文科学知识;“笃”意指忠实,专注,一心一意。“笃行”,意指切实履行,专心实行。对事业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知难而进,勇往直前,也包含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精神。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刚健中正:《乾》卦《文言传》云:“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象传》云:“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象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毅即是具有坚定性。与刚健自强有密切联系的是关于独立意志、独立人格和为坚持原则可以牺牲个人生命的思想。
校训精神所倡导和体现的是:正直诚信的做人原则;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学以致用的务实理念。
山东政法学院校训
校风:实事求是
教风:学在前沿,大爱施教
学风:乐学,勤学,真学,活学
工作作风:爱岗敬业,务实高效
校歌
《追梦山政》作曲:王信义
明法守正,止于至善, 把韶光华年付与这无涯学海,万亩心田。
山政山政,博学笃行,刚健中正,实事求是勇攀登。
山政山政,济济多士,共同求索,
乘风破浪追梦明天, 追梦明天。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委员、书记 | 张祥云 |
院长 | 吕涛 |
党委副书记 | 赵斌 |
副院长 | 孙会海、林爽、蒋海升、胡晓清、窦衍瑞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周伟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王瑛 |
历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
杨启哲 | 校长 | 1955.06~1956.06 |
梁度世 | 校长、书记 | 1956.06~1959.09 |
书记 | 1959.09~1961.08 | |
刘秉琳 | 院长 | 1959.09~1961.08 |
于洪杰 | 书记 | 1984.12~1988.12 |
赵方仓 | 院长 | 1987.02~1987.09 |
陈琪 | 书记、院长 | 1988.12~1994.12 |
任高远 | 院长 | 1994.01~1996.08 |
赵喜臣 | 院长 | 1996.09~2004.01 |
许红峰 | 书记 | 1996.08~2006.06 |
张士昌 | 书记 | 2006.06~2014.05 |